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中养羊业发展机制探讨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gmtg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草地生态畜牧业战略总体规划下,养羊产业仍然是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该研究分析了青海省养羊业现状,指出当地可以进一步降低羊总数,提高个体生产力,加速周转。通过分析产业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条件,提出产业发展思路:在建立牧民合作组织的基础上,开展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经营,应用配套技术,推广科技成果,牧民学习新技术,提高生产、管理和营销能力。
  关键词:青海省;草地生态畜牧业;牧民合作组织;养羊产业经营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7-252-04
  Abstract:Sheep production is still a main sector of grassland livestock industry in Qinghai Province within provincial overall strategy of grassland ecotype livestock. In this paper, current status of sheep production was analyzed.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number of sheep be likely decreased, and individual productivity and process of turnover increased. Based on evaluation of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of the sheep production, a development plan was proposed, i.e.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of local herdsmen were established and finalized, intensive, large scale and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was implemented, and integrated techniques and new technologies were utilized and extended, and herdsmen participate training to learn skill and knowledge on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It was expected that this paper offered a reference for enhancing sheep production in both Qinghai Province and China.
  Key words:Qinghai Province; Grassland ecotype livestock industry; Herdsmen’s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of sheep production
  地處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可利用天然草地占全省面积的44%[1],是我国藏系绵羊和牦牛的主产区,羊占青海省放牧家畜的78.25%,草地畜牧业产值为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5164%[2-3]。青海省又是我国3大河流发源地,其天然草地影响着全国甚至亚洲大陆的生态环境[4]。但全省90%以上的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5],草地功能和生产力下降,危及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然而适度的放牧压力,能够刺激促进草地牧草再生和植被的有效建植,维持草地生态环境的平衡[6]。高寒草原区是当地牧民世代的家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7],所以草地畜牧业仍然需要保留并发展。
  经过权衡草地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得失,2007年青海省提出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战略[8],在全省30个县选择纯牧业村,打破以牧户为单位的分散经营形式,尝试股份制、联户制、代牧制等符合当地实际的建设模式,建立以牧业合作社为主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以科学养畜、草畜平衡、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草地畜牧业并重为指导思想,优化重组草场、牲畜、畜棚等主要生产资料,实行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牧场经营模式,从草场流转和牲畜折价入股等关键生产环节入手,从根本上解决人、畜、草矛盾,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畜牧业发展[9]。青海省草地养羊业要基于草地生态畜牧业而调整和发展。该研究通过分析青海省养羊产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条件,阐述产业发展思路,为青海省和全国养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青海省养羊业发展现状
  羊历来是青海省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和生物链中关键的家畜品种。青海省绵羊中,藏系绵羊、半细毛羊和细毛羊的比例分别为80.1%、16.8%和3.03%[10]。藏羊和毛肉兼用半细毛羊肉纯天然、无污染,是其他省份羊肉无法比拟的[11]。以藏羊毛为原料的藏毯,是传承藏族文化艺术的鲜活载体,带动25个乡镇2万多农牧民从事地毯编织,是当地农牧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12]。广袤的高寒草原牧草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低,适口性很好[13],是天赋的草食家畜饲料,这一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6~2014年青海省养羊业生产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2006~2016年青海省羊存栏数虽出现波动,但整体略微下降。放牧家畜中,羊、牦牛、马的比例分别为77.64%、2118%和1.14%(表中省略了牦牛和马的数据)。绵羊占羊总数比例远高于山羊。能繁母羊比例55.31%,变化不明显。绵羊出栏率逐年上升,山羊出栏率虽有较大波动,也呈上升趋势。个体产肉量呈上升趋势。数据表明,草地生态畜牧业战略推行草场封育、退牧减畜,导致羊数量下降,这将对草地休养生息产生积极的作用。羊仍然是草地畜牧业的主要畜种。由于实施饲草基地建设和科学养畜等措施,个体生产力和出栏率提高,畜群周转加快。这些成绩证明,青海省养羊产业符合草地生态畜牧业战略的总体目标,但与全国羊生产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如出栏率相差40%,毛绒总产量和个体产量仍然徘徊不前[9],能繁母羊比例、羊群结构、出栏率和个体产肉量等指标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羊总数可以进一步减少。   2:青海省养羊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青海省养羊业发展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见表2。青海省高寒牧区气候条件下,牧草5月底返青,6月至8月底生长旺盛,9月至10月中旬营养含量达到高峰,11月至翌年5月中旬枯黄营养含量下降。在这种严酷自然条件长期选择下,羊10月底交配,妊娠期10月底至3月底,产羔哺乳期3月底至4月底,羊的妊娠、产羔和哺乳期正值天然草地牧草最缺乏的时期[14],严重威胁着羔羊的繁活,影响个体生产力。在原始游牧条件下,牲畜数量较少,牧草相对充裕,羊生长季节性差异不明显。随着牲畜数量激增,牧草产量不能满足羊正常生长所需,出现“夏壮、秋肥、冬瘦、春饿死”,为达到一定的出栏体重,羊一般牧养3~4年[15]。那么,每年冬春季节因吃不饱和抵御严寒损失的体重等于白白消耗牧草,是对草地资源的极大浪费。由于羊个体变小,必须靠增加数量来满足需求,更加剧了草地过目超载和草地破坏,致使羊个体生产力更加底下,陷入恶性循环[16]。近年来,青海省羊品种改良工作有所松懈,各地区均出现乱交配,品种退化的情况,这也是个体生产力下降的原因之一[9]。放牧牲畜是高寒牧区牧民传统的生计,他们不掌握种植饲草技术,家庭式的小面积种植,不能解决冬春缺草问题。因语言障碍等因素,牧民学习谋生技能困难,几乎没有外出打工者,只能依靠草地和牲畜,牧民生活水平逐渐低于农民,有可能增加贫困人口,在中国前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时代,有可能落后于时代,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17]。
  如果有充足的饲草储备,加之科学的牧饲方法和饲草料配方,冬春季节利用暖棚饲养育肥,尽快使非生产性羔羊达到出栏体重,“两节”期间出栏上市,可获取良好的经济收入。提高个体生产力,加快出栏,必须依靠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生产,需要科学管理和长远规划,需要从业者提高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需要新技术的投入和与科技支撑部门合作,科技研发才能更好地接触并且服务于生产一线。在大市场的影响下,需要有效的营销手段及获取和利用市场信息的能力。而这些目标在小型家庭式传统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中根本无法实现,只有以草地生态畜牧业战略为契机,建立牧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组织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养羊产业才有出路。
  在发展领域中,建立合作经济合作社或“牧户+龙头企业+协会+科技支撑”的经营联合体”是根本问题,其次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草原基本建设等政策支持下,结合生态补偿奖励机制、游牧民定居工程、青海湖生态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开展草地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20]的经营模式。配套技术的运用、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和科学规范的生产管理是经营标准化牧场的重要基础,但必须要在合作社或经营联合体中才能实施,国内外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都证明,在农牧业的组织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中,运用配套技术、推广科技成果和实现科学化管理经营才能成为可能。草地养羊产业所需的技术已经很成熟,如羊品种改良、草地载畜量和划区轮牧方案、饲草新品种混播种植技术、羊营养饲草料配方和牧饲技术,但在传统小规模的家庭式经营中,这些技术难以配套推广,产生应有的叠加效应[21]。只有在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面向市场的生产模式中,才能与科技支撑部门合作开展研究,科研发挥服务于生产的作用,才能开展生产技能、新技术新知识、新管理营销方法的培训。牧民在培训、学习、生产、管理、大市场中,才能开阔眼界、提高生活质量[22]。
  4:结语
  青海省草地畜牧业关系到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地区畜牧业生产和社会稳定,必须协调发展。青海省提出了发展生态草地畜牧业的战略,养羊业是青海省草地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草地生态畜牧业总战略。与生态补偿奖励机制、游牧民定居工程、青海湖生态工程等项目的实施相结合,草地生态畜牧业以牧民合作组织为基础,开展有组织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经营,应用推广配套的科技成果,牧民培训学习生产管理技能和新技术,养羊业才能实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产力和牧民生活水平、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 范青慈.青海省退化草地现状及防治对策[J].青海草业,2000,9(1):23-26.
  [2] 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 李靖,肖运来,常瑞甫,等.青海省农牧业发展现状和特色及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1):15-18.
  [4] 王启基,王发刚,周华坤,等.三江源区东北部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策略[J].草业科学,2010,27(2):59-65.
  [5] 焦小鹿.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发展方式,稳步推进青海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J].中国畜牧业,2012(18):24-30.
  [6] BAILEY D W, VAN WAGONER H C, WEINMEISTER R.Individual animal select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uniformity of grazing on foothill rangeland[J].Rangeland ecologye management, 2006, 59(7):351-358.
  [7] 满良,张恒,赵玲.蒙古族传统生态教育文化对草地资源保育和可持续利用的作用: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例[J]. 草业科学,2014,31(1):178-192.
  [8] 邓本太.关于加快青海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思考[J].攀登,2010,29(1):6-13.
  [9] 焦小鹿.青海养羊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草食动物,2002(S1):23-25.
  [10] 张晋青.青海藏羊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青海农牧业,2010,130(3):13-15.
  [11] 矫丽娟,罗海玲.我国西北地区養羊业现状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2(S1):444-447.
  [12] 倪玉婷.藏羊地毯:集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打造地毯之都:访青海藏羊地毯集团副总陈学武[J].中国纤检,2010(6):49-51.
  [13] 青海省草原总站.牧草营养成分和适口性[Z].青海草地资源内部资料,1986:81-86.
  [14] 纪亚君,刘迎春.青海省牧区实施草畜平衡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6(3):6-9.
  [15] 刘迎春.人工草地放牧利用研究现状[J].四川草原,2005(5):6-9.
  [16] 刘迎春.青海省三江源区天然草地改良与合理利用建议[J].草业与畜牧,2001, 182(1):25-29.
  [17] 鲁临琴.青海省农牧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6-9.
  [19] AgriFood Skills, Industry Skill Council, Australia.Strategic priorities[J].Environmental Scan, 2014,28(1):22-28.
  [20] 焦小鹿.青海省畜牧业标准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四川草原,2004(7):38-40.
  [21] 耿宁,李秉龙,王士权.我国肉羊种羊业发展的运行机理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6):737-742.
  [22] 席东梅,马成荣.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36-4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通过川贝母多点品种比较试验,优选川贝母新品系。[方法]从川贝母种质资源中系统选育获得川贝母新品系CB1、CB2,以现有栽培品种为对照,于2013、2014年度在甘孜州、阿坝州、宝兴县等5个点开展2年多点品种比较试验,收获后测定小区产量,用RCT99作物品种区试试验管理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B1在2年多点品比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能,比对照品种增产显著,均排名第1,且其西贝
期刊
摘要:[目的]解决林业数据缺失的问题,保证辽宁省“十二五”期间征占用林地年度定额科学编制。[方法]运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方法和莱斯里动态转移方程方法估算辽宁省2010年森林资源数据。[结果]2010年,辽宁省森林面积按照灰色系统理论(GM1.1)估算结果为548.115 7万hm2,用莱斯里动态转移方程估算结果为550.762 0万hm2,2种方法估算的结果比较接近。[结论]两种估算方法相互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潍坊烟区土壤pH与土壤养分的关系,为该地区烟区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潍坊烟区592份土壤样本的pH及其与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水溶性硼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潍坊烟区平均pH为652,变幅为4.32~7.67,总体适宜;pH处于适宜烤烟生长的5.50~6.50间的样本量占总样本的43.41%。pH与土壤有机质、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以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采用小区试验研究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 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在剂量为150.0~225.0 g a.i./hm2时,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为83.37%~91.63%,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200
期刊
摘要:本溪县雨量监测报警系统将本溪县地方政府建设的山洪雨量监测系统(20个山洪单雨量自动站)数据与气象自动站监测系统(20个区域气象自动站的雨量部分)数据统一到一个数据库,应用到同一个系统平台,实现统一实时显示、查询,在雨量达不同级别时自动报警,根据服务需要实现全县雨情图的制作。  關键词:雨量监测;自动报警;雨情图;研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
期刊
摘要:该研究以江南传统水乡南浔、乌镇、西塘的流轴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乡河流景观构成要素与喜好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流景观的喜好度与建筑和自然要素有很大的相关性。建筑要素的占有率高的时候喜好度降低,自然要素的占有率高的时候喜好度上升。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建筑与河流的占有率与喜好度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即建筑要素与喜好度具有负相关性,河流与喜好度具有正相关性。  
期刊
摘要:[目的]鉴定特色饮料“生命营养液”内源菌株CICC 10822并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传统微生物学分离培养方法对30 ℃条件下分离得到的新疆埃杜升“生命营养液”细菌CICC 10822进行多相分类鉴定。[结果]菌株CICC 10822接触酶反应阴性,硝酸盐还原阴性,淀粉水解阴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能利用葡萄糖、果糖、核糖和半乳糖,不能利用麦芽糖、木糖、甘油、乳糖、甘露糖、山梨醇、纤
期刊
摘要:结合云南文山州富宁县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实践,对此次土地确权的主要调查内容、地籍底图的数据库确定方法、土地权属实地调查步骤、测绘技术精度控制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总结得出此次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经验:政府部门的全力配合是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基础;工作细致、认真和多次复核是做好该项工作的要求;要让各级政府、村民充分认识农村土地确权的重要意义。对云南文山州富宁县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实例探讨,可为西南边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新型激光测风雷达在城市近地层测风中的适应性。[方法]2013年5~6月上海市气象信息与技术支持中心在上海市嘉定区和兴隆沙开展了2次新型测风雷达与梯度测风塔的观测对比试验,对2种探测手段测得的不同高度的水平风速、风向及其标准偏差、相关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在嘉定区的对比试验中,虽然激光测风雷达与风能测风塔2种方式测得的风速值有一些差异,但2组数据有一定的相关性;风向的相关性明
期刊
摘要:[目的]客观评估DZN1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监测能力。[方法]采用对比差值、逐步回归等方法,比较分析了2013年1月1日~7月31日沭阳国家农气一级站的人工与自动土壤体积含水量观测数据。[结果]人工观测值略高于自动站观测值,两者在浅层的平均差值最小,变化趋势相当一致;在分析了人工与自动观测值相关系数后,为降低DZN1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系统性误差,获得较准确的订正数据,运用逐步回归法建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