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蕴初的味精事业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ps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志超(1914~1990),吴蕴初长子,1936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后入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解放前协助其父经营天厨味精厂,上海解放后,历任上海天厨味精厂总经理、经理,香港天厨味精化学工业公司董事长等。
  欧战结束,国内到处有“味の素”的巨幅广告,吴蕴初认为这是一种受人欢迎的东西,于是花了四角银洋买了一瓶,开始他的研究工作。他找出“味の素”即格罗登酸钠(现称谷氨酸钠),一八六六年德国人曾从植物蛋白质中提出过。他即着手试制。试制工作就在家里的亭子间中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经过一年多的试验,终于做出了几十克的成品。
  成功的喜悦,带来了新的惆怅——怎样把试验的成果转到工业生产上去。吴蕴初结识了拥有十多爿酱园、资金雄厚的巨商张逸云。张氏认为大可一试,于是由张氏出资银洋五千元,吴氏出技术,合伙试办。
  开厂要有个厂名,产品也要有个名称。想到最香的香水叫香水精,最甜的东西叫糖精,那味道最鲜的可以叫味精。珍奇美味只有天上有,天上庖厨——天厨,是个恰当的名称,因此取名天厨味精,采用佛手商标。蓝和黄,象征着“佛”的气息,作为净素的标志,可为包装的基本色调。从厂名、品名到包装全都设想周到,就在唐家湾维霭路福源里租得了两开间石库门房子一幢,开始生产。月产量不过五百磅左右。生产由吴氏夫妇亲自动手,雇有七八个工人协助操作,完全是个小型的家庭工业。
  味精业务逐渐开展,张氏感到味精这个行业利润优厚,有发展前途,乃与吴氏商议增加资本,扩大生产。一九二三年八月,正式成立合伙的公司组织。资本额五万元,分为十股,每股五千元。其中,张氏占八股,吴氏一股。吴氏提出,按照一般惯例,发明人有发明权。现在公司即将正式成立,对于发明权应当有明确的规定。建议:一、一次偿付吴氏研究费用两千元;二、每生产味精一磅,提取发明权一角;三、味精生产归吴氏负责,与总经理享受同等红利。股东们认为条件太苛刻,但张氏(赞同)说:“要是没有蕴初,这个厂也办不起来。”
  合伙公司商定请张逸云为总经理,吴蕴初为经理兼技师,分别主持业务和厂务。向商标局申办“味精”专用名称及“佛手”商标的注册。同年冬向台州公所租得在新桥路寄柩的房屋十间,作为粗制工场,向劝业银行租得三北烟草公司在菜市路旧址作为精制工场和办公室,正式定名为上海天厨味精厂。味精的产量从一九二三年年产三千公斤开始,逐年迅速增加,到一九二八年达到五万一千公斤,五年之间翻了四番有余。
  味精产销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九二五年正值抵制日货的高潮时期,大家都从用“味の素”改用味精,南洋一带爱国侨胞,尤其爱用国货。因此天厨味精不仅成为上海南北货市场上的热销商品,而且在南洋各地也得到相当的声誉。
  为了进一步保障“味精”的产销,一九二六年——一九二七年间先后将味精制造方法向美、英、法等国申请专利,为行销欧美做好准备。这些专利权之取得,可算是我国化工产品在国际上获得专利之先声。到了一九二八年,天厨的实际资产已远远超过合伙公司的资本,这种合伙的组织形式也不适应向大型企业发展的需要。经股东商定改为无限公司组织,增资为十万元。当年购进菜市路地皮,翻造三层楼钢筋混凝土厂房,并在瞿真人路建造新厂房,增设淀粉车间、糊精、葡萄糖、酱色,以副产品面筋供作味精的原料,以补市上面筋供应不足。
  味精的原料在当时主要是面筋和盐酸。面筋的供应除市上收购还有自己的淀粉厂可以满足,但是盐酸则完全靠日本货。味精是“味の素”的劲敌,日本人完全可以通过控制盐酸来压制天厨,而且盐酸属危险品,用陶罐盛装,笨重易碎,运费奇高。如果自己生产要便宜得多。在天厨的基础上,吴氏开始筹办盐酸厂,集资二十万元在上海周家桥开办了天原电化厂。吴氏的事业从此由味精而步上了化学工业的道路。
  吴蕴初(1891-1953),上海嘉定人,原名吴葆元,我国著名化工实业家、氯碱工业的创始人。在我国创办了第一个味精厂、氯碱厂、耐酸陶器厂和生产合成氨与硝酸的工厂。
  1920年,吴蕴初与他人合办炽昌新牛皮胶厂,任厂长。这期间,日商在上海倾销的“味の素”,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摸索研制成功味精,后建成上海天厨味精厂。为使味精所需盐酸自给,1930年建成天原电化厂。该厂是我国第一家生产盐酸、烧碱和漂白粉等基本化工原料的氯碱工厂。1932年,吴蕴初了解到美国杜邦公司的合成氨试验工厂停业,有一套设备待售,便买下设备,建设了天利氮气厂。天利厂是我国生产合成氨及硝酸的第一家工厂。为使天厨、天原所需耐酸陶瓷做到自给,吴蕴初于1934年建成天盛陶器厂,生产多种耐酸陶管、瓷板、陶质阀门及鼓风机等,创国产耐酸陶瓷工业之先河。至此,天厨、天原、天盛、天利4个轻重化工企业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实力雄厚的“天”字号化工集团。
  为使天利氮气厂和同时在建的永利公司南京厂之间避免矛盾激化,吴蕴初与范旭东通函协商,划定了各自的经营范围:永利在长江以北,天利在长江以南,从而形成了所谓“南吴北范”的格局。
其他文献
当员工被问及“除了固定工资外,还想获得怎样的报酬”时,回答往往是现金形式的加薪或奖金。给员工金钱和任意消费的自由,听起来似乎是实现快乐高效工作的秘诀。但是,一系列科学研究提供的证据显示并非如此,个人报酬——无论是按业绩付费还是奖金,都被证明不利于员工士气和生产率。  首先,金钱奖励可能会减少员工工作的内在动机和兴趣。其次,除非这项工作非常简单(不要求创造力、解决问题、以及复杂的推理),否则金钱奖励
期刊
“如何留住人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思考的经典话题。保留最合适的人才,对公司战略和绩效的长期稳定有着重要意义,而不仅仅是免去因缺乏合适人才而造成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等负担。然而,如果管理不善,企业甚至会陷入“优秀人才留不住,剩下的员工很平庸”的“逆淘汰”困境。宏观经济环境、组织变革、员工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企业雇佣模式、甚至团队领导风格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员工离职的原因。探索和了解这些原因在时下的现实意
期刊
克里斯·阿吉里斯 (Chris Argyris)离世后,管理学界可能再没有同级的大师了。  能够称为管理学大师的,必须是自成一派,有自己的学说,有扎实的理论根基。而且还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哲学。他们的学说不单要对管理学界有重大的冲击,而且要让我们对世界的运作有深刻的反思。他们同时关心人类的发展。当然,他们的学说必须是有所成效的,而且是说到做到,有清晰的步骤如何做到这些成果。  管理学鲜有有用的理论 
期刊
盈余管理的概念与分类  盈余管理行为在中外公司中普遍存在,由于盈余管理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关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虽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仍未达成共识。  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即企业管理人员为
期刊
东汉王充在建立自己的人力资源理论时,对儒吏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注意到汉代政府重吏轻儒的缺陷,指出儒生和文吏两类官员的不同,提出“以儒生修大道,以文吏晓簿书”的设想,并对儒学群体中的儒生、通儒、文儒、鸿儒进行区分,批评俗儒向文吏的转化,进而对官场人员结构和层级结构做了论证。他还对贤佞区别进行了辨析,归纳了佞人的各种表现,提出了识别佞人的方法,从逻辑关系上批驳了世俗的贤人标准,以或然性否定了人力资源
期刊
当我们大谈人才流动时,一定不要忘了人才流动的基本问题:为什么需要人才流动?人才怎样流动?如何保证人才健康地流动?  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导致了资源配置问题,即如何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且,人才是一种特殊资源,除拥有其他资源特性外,还具有主动性和权利诉求,而且人还是信息不对称严重的高级动物,无法简单判断其素质、能力和动力,即人才资源价值,这就给人的资源配置带了更独特的挑战。 
期刊
作为组织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者,我阅读了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的许多经典著作与文章,深感他深邃的思想与严谨的研究成果“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虽然未曾谋面,但闭上眼睛都能想起他慈祥的面容,他的至理名言犹在耳边。因此,当2013年11月,得知大师辞世的消息,我那种震惊与悲痛是难以言表的。他奠定了组织学习作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基石,当之无愧地堪称“组织学习之父”;同时,他在组织学习领域内
期刊
UTC公司的ACE运营体系同样以客户为导向。一方面,其价值流分析以识别客户的需求为起点,客户是UTC公司管理变革的参与者。另一方面,客户也是权威的质量监督者,时刻监控UTC公司的产品使用情况,为其提高产品品质指明方向。  一种管理体系能否获得成功,人无疑是最成功的要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业务流程再造(BPR)热潮中,许多企业最后以失败收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和对员工的激励。  
期刊
《论衡》一书,有着大量斥责虚妄的辨析。在这些辨析中,王充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贡献,就是以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论说,提供了人力研究的思路和逻辑。过去,很多研究者都重视王充在自然领域和哲学领域的贡献,例如他的“气”论,对地震的观察,关于自然灾害的陈述,关于日月星辰的记载等等,甚至有人要把王充拉到自然科学一边,称他为伟大的科学家。但如果真正读通《论衡》,不难发现,王充始终说的是人事。《论衡》字面写的是自然
期刊
作为一家涉足多领域的巨型公司,UTC公司是如何在各领域脱颖而出的?它的经验对很多限入困境的中国制造企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成功者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如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企业借助美国人戴明的PDCA环逐步形成了全面质量管理(TQM)体系,UTC公司在借鉴日本制造企业的精益思想和5S管理方法,以及美国摩托罗拉和通用电气的六西格玛方法的基础上,融合自身特点创造出了ACE体系。ACE体系包含了企业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