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与新语文课堂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c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正以浩大之势进行着。高中语文教学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我执教《小狗包弟》这篇课文,在实践新课标上作了一些尝试,特整理出来,以求教于方家。
  
  一、凸显语文的人文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往在教学中过分重视的是基础性,而忽视了人文性的培养。在教学《小狗包弟》的活动中,我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小狗包弟》是必修一第三单元的课文,也是第一次出现在我们高中课本中的反思文革的文章。单元提示要求我们通过这些文章“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这篇课文的文跟是“怀念”、“歉意”,反省、忏悔是文章的主题。一个受迫害的最无责任的76岁高龄的老作家居然对自己反省,对小狗包弟、对读者、对社会表达忏悔,而那些曾经迫害过他人、制造或参加过社会动乱的人们,却不见有多少反省和忏悔。可见,国人反省之心,忏悔之意多么缺失。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勇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他的忏悔行为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这种崇高的精神,这对于一个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一种很好的强化和补充。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当作道德教育的好教材。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没有把对字词句、段落、形象、写法诸如此类的分析作为重点,而是引导学生透彻的把握全篇的思想情感并且使学生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提升和感情上的熏陶。
  
  二、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启发指导,师生共同长进发展的教学模式,改变长期以来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的语文学习方式,建立起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方式,本堂课充分体现了探究性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整堂课尽可能使人感到是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在积极思考,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思路。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必修课程目标的理解:“阅读与鉴赏部分中,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单元提示要求,体味“字里行间融入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感悟”,所以,我将此定为教学的重点。我设计了品味鉴赏,质疑探究这个教学环节,将它预设为课堂的亮点。我让学生找出能够触动他的心灵的或是有深刻内涵的句子语段,结合课文内容,来谈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领悟,我惊喜于他们深沉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一句“在深深的自责和真诚的忏悔中,巴金发出了对美好人性的呼唤与讴歌”更让我体会到学生的自主领悟力。我想,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们参与,多给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展示自我的机会,多给学生评价的机会,相信他们一定会收获更多。
  本堂课我还采用了探究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这样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连在一起,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离开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我想任何教法和学法都会如失去了水份的花朵,干瘪、没有灵性。
  
  三、关注学习的过程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过程和方法”有时可能比偏重于结果的“知识与能力”更为重要。我反对把课堂沦为学生对“标准答案”的记忆,所以体现在课堂时就是学生的积极参与,参与必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没有学习过程,就不会有好的学习结果。
  
  四、新课改促我成长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也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一次次的思考与琢磨之中,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新的课程改革。感谢新课改,让我在漫漫长路上,不断上下而求索。
其他文献
送别诗在诗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丰富,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本文就古人送别的时间、送别的仪式、送别的思想感情谈点浅薄的看法。    一、送别的时间    唐代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傍晚结合在一起。“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
曾经有一位作者形象地把语文比作是一盘“菜”,一盘男女老幼东西南北皆宜的“大杂烩”,但我们要在这盘“大杂烩”中吃到“特色”,吃出“风味”,并且,要荤素搭配,冷热兼备,干稀俱全。刚开始只感觉这种说法挺新鲜,读完文章细细思量,颇耐人寻味。那么面对这么一盘独特的“大杂烩”,我们该怎样指导作为品尝者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实际,恰到好处地添上独有的佐料,品尝到与众不同的的东西呢?我认为必须“软”“硬”兼施,这
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古诗词鉴赏可谓“园中百花”“枝头红杏”,五彩缤纷,生机盎然。但许多同学因不得其门而入,望之兴叹,望而却步。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懂诗歌从而取得可人的成绩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鉴赏诗歌意象及意境的基本技法。  诗歌中所描绘的意象(或曰形象),即景、物、人(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它们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作者的情感,是诗歌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把“万能钥
读完晓苏的小说《等冯欠欠离婚》,我思考了两个问题。第一,小说的故事是否能够成立,这个故事有何意义?第二,作者是如何讲述这个故事的,有何特点?  先说第一点。杨耕田等了冯欠欠五年,为冯欠欠作出了巨大的付出,而临近结婚的时候,冯欠欠却投入了别人的怀抱,这可能吗?冯欠欠怎么是这样一个没有人心人性的女人?她在最危难的时候,是杨耕田帮助了她。在五年等待的时间里,杨耕田单是花在她身上的钱,就足足可以砌一座楼房
自新课改以来,教材内容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新教材面广量大,以苏教版教材为例,仅语文学科一学期就要讲完两本必修教材、读完两本选修,选读两本诸如唐诗宋词这样的文学精品……如果我们还是用传统的讲授型课堂教学,不“引导”学生“自主a学习”的话,不仅学生的创新能力难以培养,而且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习惯也很难养成,甚至连老师把新教材“讲”完都不可能。如果能全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带领学生走向自主创新性
生活中我们总喜欢把问题简单化,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老师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教学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古人云:大道至简。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文课,我们应删繁就简,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体现简约之美。艺术的极致是简单,语文教学要给孩子波纹一样、丝绢一般的美感,就需要在“寻寻觅觅”之后“简简单单”的教。  一.简简单单地预设  首先,课堂理念的预设应该简单。一堂课的时间、容量都是有限的,这就要求
孩子,我在等你    孩子   站在掀翻的教室前   我在等你   等你背起书包   走出残垣断壁   等你挽着弟弟   走出废墟瓦砾     孩子   站在推倒的青山下   我在等你   等你在蓝天下   共同呼吸   等你在阳光中   一起嬉戏     孩子   站在温暖的家门口   我在等你   等你伸出小手   牵着爸爸的衣襟   等你张开双臂   扑进妈妈的怀里   一家人相偎相依   
一般来说,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要目标形式的教学。从义务教育的新课程试验开始,大家就一直在探索探究学习怎么实施的问题。我们平常听些公开课、观摩课,发现他们是在探究,但探究的问题不是语文的问题。课文里出现了“桥”,于是就探求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桥”;课文里出现了“四合院”,于是就探求“四合院”的历史变迁;课文里出现了“玻璃”,于是就探求形形色色的玻璃;课文里出现了“言志”,于是就探求人生的诸多理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课堂教学艺术的“光亮”,聚焦学生的“注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是很多教师都极力追求的目标。目前对整体教学思路的构想,对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对导语的策划,都有了较多的探索,遗憾的是很少见到对课堂结尾的探究。良好的课堂结尾是有效课堂的点睛之笔,能够起到推波助澜、深化主旨、更好地达成三维教学目标的作用。因此,对有效课堂教学结尾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有效课堂教学结尾做一点探
叶圣陶先生语文教材观的核心是“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本好比一把钥匙,学生拿了它去开其它书库。”叶圣陶再三强调,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从语文教材入手,目的在阅读种种的书,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课外更多阅读的桥梁。  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就必须把课内阅读指导与课外阅读有机链接。但是,当前中学生课内外阅读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有着严重的“拒绝阅读”症状,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