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对语言的“优值理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文字符号的价值在于“义”,即理解“义”,运用“义”。这个“义”也就是语言符号所指代的事物与现象,言语交流实际上是人们借语言来反映事实,沟通思想。从阅读教学来看,理解语言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全部活动范围都离不开理解语言,如教学目标——设定理解语言的要求;教学过程——展现理解语言的活动;教学方法——保证理解语言的有效;教学评价——分析理解语言的得失利弊。阅读教学也有语言运用,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运用主要在使用中确认语言的“义”,提供运用的案例,其用意并不在于专门的语言运用训练。在阅读教学确立“语言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我们权且提出“优值理解”的评价标准,这一标准相对来说比“好课”、“有效教学”等更贴近语文性质。
  一堂课怎样才算“优值理解”?优值理解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具体的、细致的、正确的、清晰的、深刻的、全面的理解。在一堂课内,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语言文字做到这样的理解,或基本上达到这样的理解,是不容易的事。只有这样的理解,才是真正读懂了所学的语言文字,才能在意识中呈现出所反映的事物的原貌、原意、原情,获得真知、真理、真情;只有这样的理解,才能体悟语言的精妙,培养敏锐的语感,提升语文水平;只有这样的理解,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增强智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爱学语文。坚持这样标准的理解训练,才具有强劲的活力,才能培养出扎实的、高水平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反,那种对语言文字空泛的、粗疏的、错误的、模糊的、浮浅的、片面的理解,就是“低值理解”。
  在教师中流行的所谓的小学语文课文浅显“易懂论”、小学生只需大体懂得就行的“模糊理解论”、学语文靠多读熟读以读代讲的“全盘朗读论”等都是导致低值理解的不当言论。小学语文,既容易又困难,容易的是文字短小浅显,难的是浅显文字反映的内容并不浅显。赤壁之战这样的历史大事,只有千余字表现;园明园的毁灭也只千多字描述。小学课文绝大多数都是普通记叙文,简短浅显,只能反映事件的概略,而文字的间接性、概括性却遮蔽了事物具体的真实细节,给阅读带来很大的困难。文章作者走的是“事物—概括化—文章”的路,要想破解文字的概括性,只有在阅读教学时走“文章—具体化—事物”的逆向还原的路。
  《史马迁发愤写〈史记〉》短短两千字的课文,学生很难感受司马迁为实现伟大理想而忍辱负重、坚韧不拔、发愤著书的精神。我在教此课时,故意将课题中的“发愤”写成“发奋”,引导学生发现错误,从而提出:为什么用“发愤”而不用“发奋”?司马迁遭遇怎样的“飞来横祸”?从课文中找答案。其用意就在于突出重点,把握“发愤”这一核心,确立探究的问题,以期通过此问题的解答,树立人物形象。在学生叙述的同时,让教师的点评提升学生的理解与表达:尊重事实;痛恨小人,敢于直言;一片忠心却被诬上罪名……司马迁所受的酷刑是对他人格最野蛮的侮辱,也是对他一家、对他父母先人的极大羞辱,每每想到这里,司马迁就会浑身出冷汗,衣服湿透。作为士大夫的司马迁,非常重视做人的尊严和名声,文中“悲愤交加”词语写出了他的心情。
  面对自身的侮辱,面临世人的讥笑,为什么司马迁想到血溅墙头,却又没有了此残生呢?借助课件演示:“……何至于甘心陷入囚禁而受辱呢!……我所以暗自忍耐,苟活下来,陷身与污秽的监狱中而不死去,是因为我感撼于内心想做的事业尚未完成,如果在耻辱中离开人世,我的文章著述便不能彰明于后世……”此段话是摘自有关传记,配以男低音,随着竹简缓缓打开,通过视觉和听觉撞击学生的心灵,从司马迁的内心独白中体会他复杂的情感。司马迁将秉笔执书看作是史官的天职。他从极度的悲愤中解脱出来,将个人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带着满腔的愤恨、沉重的忧伤和无尽的痛苦,默默将自己全部的心血,倾注到撰写的《史记》中。愤怒出诗人,愤怒出《史记》,这就是文中用“发愤”,而不用“发奋”的原因。教学中,我十分注意纳入的资源必须具有典型性、史实性、生动鲜明性与简洁性,并注意这些资源的有机组合,使之成为教学中的必然、自然、当然,此项设计,使整个教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与震撼力。类似的文章,学习时必须细读、精思,对概括化的语言文字钻研、探究,通过思维想象(主要是具体化思维)用时空和情节的连续性,揭开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还原事物可及的真实(原貌、原意、原情),这才是真阅读,真理解。
  做到“优值理解”是很不容易的事。除了上述的文字间接性、概括性外,阅读教学是凭借文章学习语言,学文与学语同步进行。这使学习理解语言文字有了更广阔的平台,也增加了难度。这里又有一个“文语结合”的概念,即借文学语,借语学文,语言理解应包括理解结构,理解表达,理解文体,理解作法等,包容了各种语言形态的理解。在小学,文章中的语言是活用的言语,理解在不同内容、不同语境中的大量言语及语言组合与变化,正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需要,也是理解文章的需要。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重文轻语、抓文弃语的问题。教师备课只重文章的理解,课堂教学只抓文章内容,而不重视语言理解,造成学生语言分析能力薄弱,普通的文章也只能叙其梗概与印象。语言是文章构成的主要成分,是文章的介质,不作言语分析,所理解的文章思想是肤浅的、模糊的、空洞的。在执教《青海高原一株柳》时,我就是想尽力显示言语教学的力度。
  在教学“幼苗存活”一段中,凸显自然环境严峻的词语有“持续干旱”、“全毁”、“严酷”、“绝不宽容”;体现幼苗顽强生命力的词语有“不可思议”和两个“奇迹”。在一个自然段内,解读词语的分量如此重,其效果就是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会产生具体、清晰、深刻的理解,对学生语言认知的准确性、灵敏性无疑是一次扎实的训练。全文四个落点的段落言语教学的分量都较大,从全程来看,把语言教学提到了主体的地位。四个点的选择,都体现青海高原的那株柳树之所以巍然成景,是因为它顽强地与环境抗争的结果。众多的词语的解读最后统统趋归于一个中心,即文章的主题,呈现一种事实趋归于思想、多点辐合于一个中心上,明显呈现文语合一的教学理念。值得注意的是在领会主题思想时,不是概念式的而是言语解析式的。表述主旨的两句话中就抓了“毅力”、“抗争”、“韧劲”三个重点词和“没有……也没有……而是……”的选择句式及“九十九”与“一”的对比词语,使主旨的领会清晰而深刻。全篇教学如此设计,突出了语言,以语言教学为主,也突出以文章的思想为统帅的文语合一的双促进理念,充分体现了小语教学的基础性、递进性与发展性。
  什么是阅读?“阅读是从一种有形的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种获得意义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因此理解小语课文并非容易的事。“易懂论”、“模糊理解论”、“全盘朗读论”,等等,指向粗枝大叶、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和模糊含混的理解,不利儿童理解能力的培养,尤其导致学生产生学语文没意思的消极思想,不爱学语文,挫伤其学习积极性。我们必须反对“易懂论”、“模糊理解论”、“全盘朗读论”等,消除它们对阅读教学的消极影响。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文章从学生管理的现状出发,为两个管理板块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切入点,并将其结合起来,探索出校园心理剧应用在学生宿舍管理中的优势,对改变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现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校园心理剧 宿舍管理 应用    校园心理剧是在莫雷诺医生创作的心理剧基础上发展而来,它通过特殊的舞台表演形式,呈现某些问题,让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难度很大,但也有一定的技巧,只要能够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善于抓住句子的敏感点,即句中那些容易造成句子出现错误的关键词语,在考场上就能够应付自如。  一、看句中是否有联合短语  若句中有联合短语,要考虑以下几个角度。  1.能否并列  例: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旅客,旅客们
摘 要: 作者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低年级美术教育的方式,让美术课丰富起来。  关键词: 美术教学 教学方法 小学低年级    一、恰当使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情境能把学生带入到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之隅反,则不复也。”生动地说明情
在实际历史教学中,“经济原因类公式”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整合学科知识。  什么是“经济原因类公式”?我概括为“三前提四条件”来方便学生记忆。  什么是“三前提四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备因素可以归纳为“三前提四条件”。  (1)三前提:一是社会是否稳定,战乱和政局动荡都会破坏经济发展;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否建立(即资本主义制度是否确立);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否调整。  (2)四条
摘 要: 小学升初中,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作者对小学生的作文现状和初中生的作文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记叙文写作方面作了探讨,以使学生对写该类文章有所启发。  关键词: 初一新生 作文教学 记叙文    刚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的初一学生,他们对中学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困惑,按理说有太多的感受和想法,这个时期的作文,应该是感觉最敏锐、写得最有真情实感的,但是每次的作文都让人大跌眼镜——写得空洞、苍白且虚情假
摘 要: 作为物理学家,罗素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具有独特的视角,其“人本位”为基础的系统的教育目的观引发了无数后人的思考,也成为我国现今教育目的制定和实施的参考依据。本文从罗素教育目的观出发,剖析了我国教育目的实施中亟须纠正的不足点。  关键词: 罗素 教育目的观 我国教育目的    罗素,以物理学家的身份为人们熟知。然而,在教育领域,我们同样看到了罗素的身影,其教育思想系统而完善。在《教育与美好生活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杨柳枝词》中写道:“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英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尽管只有寥寥数语,却极其鲜明地显示出创新的重要,唱歌如此,作文又何尝不是这样?“前朝之曲”往往令人厌倦,匠心独运必然会令人耳目一新,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创意的空间,寻一寻创新作文的小技巧。  一、题记后记,通篇生辉  在文章题目之后,正文之前加上一两句或一小段精短的话,这就是文章的“题记”;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的一门必修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这是很多学校一直面临的问题,《基础》课同样面临这一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问题,以使该课程真正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实效性 有效途径    从2006年秋季以来,全国普通高校开始实施思想
摘 要: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它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本文主要介绍了阅读教学的概念,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以及进行阅读课堂教学的要点。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阅读是心灵的门户,记忆中的一切经由选择性注意之后,由阅读进入我们的心灵。有句话说得好:“读一流书,做一流人。”可见,阅读与做人是密不可分的。在当今信息社会,阅
摘 要: 《手》是舍伍德·安德逊著名的短篇小说,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飞翼彼得尔鲍姆手的活动,着力刻画了他的“古怪”。毫无疑问,飞翼彼得尔鲍姆的这种古怪正是描述了由于现代社会引起的人类生存的孤独境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与被爱的渴望。本文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本我”、“自我”和 “超我”理论对飞翼彼得尔鲍姆的行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说《手》 自我 本我 超我    舍伍德·安德逊一反传统形式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