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让节水事业走出国门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z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兵三代”,陈林继承和发展了老一辈兵团人艰苦创业的精神,他在科学研究领域硕果累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7项,先后被评为兵团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获“新疆青年五四奖章”、“兵团青年五四奖章”和“2014中华儿女年度特别推荐人物”等诸多荣誉。陈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新疆节水事业走出了国门。
  作为兵团军垦第三代,作为年轻的国家863课题负责人,陈林是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膜下滴灌水稻课题组组长,副总经理。2014年,由于业绩突出,荣获自治区团委授予的“新疆青年五四奖章”。
  像兵团老一辈一样开荒种地
  陈林1998年7月大学毕业,被分配在新疆天业节水公司一个车间,当了一名工人。当时,小陈没想到他的工作就是搬运塑料管子和打扫卫生,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和巨大的反差把他毕业前的所有美好憧憬顷刻间全部打碎了。
  那时,和他一同进厂下车间的几名学农的大学生,在厂里干了没多久,大多都离开了,最后走的一名同学临走时对他说:这里不适合我们,你也走吧。
  小陈所有的同学都不会想到他在天业一干就是十几年。在小陈刚工作的两年里,他和天业老员工们一起,打过井、架设过电线、开过拖拉机、承包过甜菜地,和兵团老一辈们一样开荒种地,这些锻炼了他艰苦创业的坚强意志。
  2001年初,天业提出节水技术走出国门的战略,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工作两年半的他被任命为中塔滴灌项目组组长。在专家组成员中,小陈年龄最小,最大的是60多岁的天业专家顾问。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体会到巨大的压力和责任,更没有想到这一出就是3年。
  在国外服务期间,首先遇到的障碍就是语言不通,他每天白天到项目地施工,晚上就压缩睡眠时间学习俄语。“岁月莫从闲里过,成功须向勤中求”。到第3个月时,他已经可以不用带翻译开展工作了,这让塔方的专家非常惊诧。
  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使陈林在节水事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示,也为企业以后开拓国际节水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1年9月,天业的项目很快上升为国家项目。2002年和2004年,陈林又先后两次担任中国援助塔国节水项目专家组组长,和团队一起出色地完成了援外项目。
  2003年,天业工程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工程中心,陈林被任命为中心国际合作研发部部长。为了开拓国际市场,他提出以培训为切入点,从2004年开始中心连续六年承办了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7期国际节水灌溉培训班,天业是科技部首个走出国门赴境外办班,所做的开创性工作被科技部写成典型材料报送了国务院。
  通过这个平台,天业在国外9个国家建立了技术示范基地,并在13个国家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超过10万亩。
  能否种植滴灌水稻?
  膜下滴灌与水稻种植相结合,在世界范围均没有现成技术可借鉴,尚属首创。
  2002年,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天业集团视察节水器材生产车间时提出:“能否种植滴灌水稻?”这一大胆的提法,引起了新疆天业领导的重视,后来,公司领导让陈林担任膜下滴灌水稻课题组组长,他带领膜下滴灌水稻课题组成员,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钉子精神,一直努力前进。
  课题组在天业农业研究所连续五年引进纬度相近、气候条件相似的日本及我国东北、宁夏、伊犁等多个地方的300多个品种进行品种生育期、产量的小区比较实验,密集的观察、记录、分析,像国家队精心选拔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根据它们出苗、分蘖、抽穗、灌浆等不同发育阶段的表现和显示的潜力。田间宛如当年诸葛武侯摆的“八阵图”,形成一道非常别致的景观:一支支编了号的标志牌排列成行,经过一年又一年的严格的遴选和耐心的“驯化”,最终天业筛选出适宜新疆膜下滴灌栽培、稳产、耐旱、耐盐碱、品质好的3个品种。
  陈林带领课题组成员全年奋斗在田间的第一线,春播期间因播种机械紧张,为抢农时每天天刚亮就下地,为了提高播种质量,他学会了调试播种机。通过8年的攻坚克难,他们终于探索出一套世界首创的高产、高效、优质、生态的膜下滴灌水稻现代化栽培技术。
  作为组长,陈林有非常强的紧迫感,也深知自身知识的欠缺,为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他不管每天工作有多忙,都坚持拿出一小时进行学习。
  2008年,经过了前几年的磨练,他感到比以前底气更足了,决定将播种面积扩大到20亩。最后试验田里的单产达到了414公斤,跟新疆传统种植水稻的产量不相上下。
  2009年,播种面积猛然扩大了二十倍,变成400亩。每逢春播,他天不亮就已经起床,一口气干上四五小时,甚至今天接的班直到后天傍晚才有人换班;大家有时连轴转,饿了就啃口干馍或泡碗方便面,地边有座铁皮房,就是他们困极了的时候合一合眼皮的地方。三伏炎夏,铁皮房内的气温高达40多度,分明是一个蒸笼,还要承受苍蝇和蚊子的轮番“轰炸”,对于这样的苦,他甘之如饴。
  通过课题组的八年攻坚克难,膜下滴灌水稻技术取得了突破。2009年,该技术通过兵团科技局的科技成果鉴定,测产为平均亩产739.0公斤,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节水65%,技术上实现了跨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为技术研发和管理带头人,陈林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技研究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同时还加强团队建设,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水稻会议,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通过一系列新措施,膜下滴灌水稻的品质得到大幅的提高,口感也越来越好,同时也加快了膜下滴灌水稻的研究成果转化。目前,该技术在新疆昌吉、精河、伊犁,内地宁夏、江苏、黑龙江等地累计建立6000亩示范基地,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世界首创,硕果累累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通过陈林和课题组的八年攻坚克难,膜下滴灌水稻技术也取得了累累硕果。在2009年的基础上,2011年2月,该技术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4月,成功申请了国家“863”课题。2012年荣获自治区发明专利一等奖和全国专利优秀奖;9月,兵团科技局对20亩示范地进行测产,平均单产836.9kg/亩,经专家讨论具有冲击更高产量的潜力。
  膜下滴灌水稻技术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以及同行专家的认可和高度评价。2009年6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到天业水稻膜下滴灌示范基地参观,陈林有幸当面给习主席汇报了他们的工作。在饶有兴致地看完示范地后习主席说“袁隆平提供的是品种,你们提供的是一种栽培方法”,能和杂交水稻之父相提并论,是对他们工作高度的肯定和评价,他顿时感觉所有的辛勤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4年8月27日,被誉为中国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来天业膜下滴灌水稻基地考察。在天业膜下滴灌水稻田中,陈林先后向袁隆平介绍了天业膜下滴灌水稻的研究、种植、栽培方法及目前的生长情况。陈林还向袁隆平院士介绍了天业节水滴灌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天业生产的农民用得起的节水器材已推广到以色列、非洲等世界各地,当年,辽宁干旱,天业节水滴灌技术发挥了抗旱的关键作用。
  袁隆平在现场评价说:膜下滴灌水稻将节约用水和国家粮食安全有机结合,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技术,需要推广。还夸赞陈林年龄虽小却是名农业专家!
  作为“兵三代”,陈林继承和发展了老一辈兵团人艰苦创业的精神,他在科学研究领域硕果累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7项,先后被评为兵团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获“新疆青年五四奖章”、“兵团青年五四奖章”和“2014中华儿女年度特别推荐人物”等诸多荣誉。
  陈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新疆节水事业走出了国门。
其他文献
作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肉孜麦麦提·巴克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在同事眼里的他又是什么样的?他们讲述的故事依然精彩。  5月9日,全国劳动模范、民族团结爱岗敬业标兵肉孜麦麦提·巴克同志先进事迹克拉玛依专场报告会召开。  我叫马晓琳,是新疆油田重油开发公司采油五区采油六班的一名采油工。我们班由汉、维、哈、回4个民族23名员工组成,肉孜麦麦提·巴克是我们的班长。  在旁人眼里,我们班是令人羡慕的中国企业班组
期刊
“我为我们村的村民而来,我的梦想是筹集50万资金为村民修一条防渗渠。”村警孙志博在《中国梦想秀》上为村民成功圆梦。  “村警孙志博在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圆梦成功了,并且获得50万元的爱心资助,我们村修建新水渠有希望了……”这条消息在新疆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托万克格西木艾日克村就像是炸锅一样,成为全村所有农民热议的主题。孙志博和父亲孙建军因此成为全村甚至全乡关注的焦点人物。  为村民修防渗渠赴浙江
期刊
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军人,是习主席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发出的伟大号召。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就是要有面对各种困难不惧艰险、百折不挠、决不懈怠的精神,在各种训练及工作任务中体现军人的身份与职责,是平常的永争第一,是关键时候的豁得出去。  新一代军人什么样?本期策划从部队、武警、边防、消防等一线聚焦那些铮铮铁骨的硬汉,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寻找到了答案。
期刊
在一个幽静的院落里,一位清瘦的老人,用一座个人博物馆,想留住新疆达斡尔族文化的根。  在这座3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里,展台上摆放着许多精美的手工制品。这都是达斡尔人用过的工具和乐器,这些手工模型都是自己做的,共有160多件。  在一个幽静的院落里,一位清瘦的老人,用一座个人博物馆,想留住新疆达斡尔族文化的根。  今年73岁的鄂·富常老人的家是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的一个院落。推开门,午后的小院显得
期刊
有一种大爱叫无声,有一种深情是鱼水。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7月3日9时07分,一场6.5级的地震给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各族群众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但并没有震毁人们对生命的敬畏,没有震裂军民众志成城的鱼水深情。  地震发生后,新疆总队第一时间召开救援部署会,命令驻和田地区的武警五支队、和田支队最大限度地调集近400名兵力,深入重灾区实施救援,担负生命搜救、道路抢通和帮助灾区群众恢复生活秩序任务。 
期刊
精干的个头、白皙的脸庞,略显文弱的阿德力·哈孜话语不多。捋起袖子和裤管,一道道醒目的伤疤赫然入目,与他平静的外表有着强烈对比。  “阿德力的平静之下是颗激昂的心,挑战越强爆发得越烈。”团长冯啊宁这样评价。无论是训练演习还是比武竞赛,阿德力的“爆发”让每一名官兵都钦佩不已。这种“爆发”,无疑就是虎气和血性,是攻必克,战必胜的顽强信念。  起飞:载着希望的梦想  “阿德力,好样的!咱们全家都为你感到骄
期刊
在老风口,冬季里平均每月都会出现15天左右的大风日,风区平均风速每秒9米,最高风速高达每秒40米,风速之高,移雪量之大,世界罕见。  聆听着伟大的民族史诗《江格尔》,徜徉在一望无际的巴尔鲁克大草原,仰望着小白杨哨所威武的哨塔,塔城地区的采访让记者看到了如诗如画的美景、听到了至情至性的感人故事,每一段崎岖的道路上留下的是邮政人坚实的脚印。  勇闯老风口  “老风口”地处塔城地区西北部,位于额敏县与托
期刊
在新疆火焰山山脉东部,有一个名叫吐峪沟的峡谷。千百年来,人们在这里共享阳光,构成了一幅动人的西部风景画。  当太阳的旭辉刚刚划进新疆吐鲁番吐峪沟麻扎村时,买买提·热介甫就已起身,拿上洗水壶,在自家旱厕开始了晨礼前的小净(穆斯林一种洗净身体的仪式)。  他面朝西方,在礼拜毯上跪了下去。吃完妻子为他准备的馕和奶茶,他取下挂在院墙上的一串钥匙,向着吐峪沟千佛洞走去。  正当买买提向着千佛洞走去,吐峪沟霍
期刊
偷渡,梦断“天堂”路  编者按:新疆警方近年来破获的一系列非法出境犯罪活动,幕后都有境外恐怖组织操纵的背景。他们打着“迁徙圣战”的旗号,歪曲和篡改教义,实施暴力恐怖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谴责。本刊根据相关资料,编发了系列文章,为读者揭示“迁徙圣战”,如何编织毒害青年的荒唐骗局。  “我没想到还能过上原来的好日子。”4月8日,新疆阿瓦提县的乡村果树花儿盛放,散发出淡淡的迷人香气,拜什艾日克镇农民阿
期刊
连日来,新疆各大新闻媒体以不同形式揭穿宗教极端分子的“迁徙圣战”谎言,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6月5日,新疆电视台多个频道滚动播出专题片《谎言包装下的“迁徙圣战路”》;6日,自治区各主要媒体也统一刊发《偷渡者的“天堂”噩梦》,共同揭穿宗教极端分子的“迁徙圣战”等谎言,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迁徙圣战路”是一条通往地狱的路  新疆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自治区文联在麦盖提县巴扎结米乡恰木古鲁克村的住村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