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名人容易带动艺术品市场?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stc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艺术品市场从2014年起整体下行,但总有意外的惊喜发生。在2014年12月由浙商发起的慈善拍卖中,马云的两个大字“话禅”被拍至468万元。在2015年10月香港苏富比,马云的油画《桃花源》以130万港元起拍,经过7分多钟32轮竞拍,终以4220万元成交。该件拍品完成于2014年,是马云的第一次油画创作,他在油画大腕曾梵志的指导下,“先涂、再点,最后刮擦”,仅用几个小时便大功告成。此次拍卖所得全部款项,将捐赠给桃花源基金会的环保事业。2015年当代艺术板块行情惨淡,有多件名家作品不幸流拍,在香港苏富比秋拍夜场,曾以3762万港元成交的曾梵志的《自画像》,估价2500万港元仍遭流拍。马云作品的高价,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丝活力。
  显然,马云作品的买家不是看中作品本身。马云并非专业艺术家,其作品的艺术水平可想而知,天价绝大部分是来自他在商界的巨大名气。“话禅”的买家浙江永利集团董事长周永利被问及值不值时,解释得非常清楚:“百年后马云应该像是胡雪岩一样的人物,那就值了”。据2016年4月消息,马云已以333亿美元总财富超过王健林、李嘉诚,成为亚洲首富。名人因其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名人效应,产生号召力。另一位“业余画家”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以其可观的社会影响,用卖画所得支撑起华谊的一个慈善部门,他说“可能很多画家画了一辈子也没有我卖画多”。王中军的作品每幅标价40万,据悉,其卖画的年收入已达千万元。
  名人效应并非只是卖自创艺术品奏效。名人不仅能够引起大众高度注意,其价值导向也容易得到普遍认同,其爱好往往被粉丝们模仿。在奢侈品行业,品牌经常与名人捆绑。纽约大学教授大卫·耶马克的研究表明,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所钟爱的18家服装品牌,公司平均市值上升2.3%。艺术家因名人推崇而在市场蹿红的,以油画家陈逸飞最为典型。陈逸飞虽然1970年代末便在国内功成名就,但被西方主流画廊接纳,始于1982年与哈默画廊签约。他的著名的水乡系列首先打动了画廊的创立者“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哈默画廊为陈逸飞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并由哈默亲自为展览撰写前言。1984年,哈默访问北京,又将水乡系列中最精彩的《双桥》赠给邓小平。从此,确定了陈逸飞在国际艺术品市场的大师级地位。
  在拍场上,名家藏品的专场是很多买家关注的热点。2003年王世襄专场拍卖,是内地名家旧藏拍卖的标志性开端,此后,王世襄成为拍卖公司打名人牌的首选。2003年至2013年的五个王世襄专场屡创佳绩,总上拍618件、总成交率97.09%、总成交额达3.2亿元。其间,名人旧藏是各大拍卖行力推的专场,也是收藏家们竞相购买的对象,热情的竞拍者对藏家的关注经常超过藏品本身。国际上,名人藏品同样是推动销售额增长、拉高市场价格的利器。巴黎佳士得于2009年举办的“伊夫·圣·洛朗-皮埃尔·贝杰艺术品和古董收藏”专场,创造了多项世界拍卖纪录。在2015年纽约亚洲艺术周,佳士得筹划已久的“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专场,1400多件拍品全部成交,刷新4项世界拍卖纪录,总成交额达1.3亿美元。
  在艺术品经营者那里,名人常被拉来做广告。名人做广告特别是代言产品,很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是市场知名度不高的经营者打造品牌的捷径。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在2000年对京沪广800余位居民调查显示,认为自己会关注名人广告者占50.2%,认为会受名人广告刺激而购买者占10.5%。艺术品市场上名人广告的形式极为丰富,艺博会上,邀请著名文化官员和演艺明星致辞、献艺,是常见的重头戏;艺术展上,邀请著名理论家和批评家出席研讨会、开幕式,是档次的重要标志;画廊、古玩店里,邀请著名艺术家和收藏家题写牌匾、留影存照,是提升形象的法宝。艺术品是特别需要专业眼光的特殊商品,名人广告对普通买家的号召力,要比普通商品强大无数倍。
其他文献
欣赏艺术品必须在特定环境中,其尺幅自然要适合相应的尺度。传统中国画的很多幅式便于近距离玩味,可在指掌间把玩的扇面只有一二尺宽,便于翻看和收藏的册页大者不过二三平尺,可手持展阅的手卷虽长可达数十米,但高度仅三五十厘米。也有很多幅式便于远观,悬挂于房间正中墙壁的中堂多为三尺至六尺高,用于分隔空间的大座屏宽度在五六尺以上,十二扇折屏的宽度可达数米,用于表现宏大场面的巨幅壁画则有几米高、丈二以上宽。西方油
期刊
“年轻就是资本”,这句话是年轻人的精神鸦片,就像“年老意味着成熟”这句话是老人的虚假广告。又到一年的毕业季,新一届的毕业生与历届毕业生一样,承担着许多期待与希望,也承载着许多批评与失望。  值此盛夏,我们还是可以看看毕业季的艺术生与新一代的青年艺术家,适当地表达我们老一辈人的期待与批评——赶在年轻人弄明白这个世界是被我们老一辈人搞砸了的之前,先把希望和责任、关切与责备统统都推到他们头上。  当然,
期刊
每个人都有心情低迷的时候,不过有人低迷的时间长,缺乏特定原因,且莫名觉得焦躁、厌烦、无意义、缺乏生命热忱,这种心理状态在医学上被判定为拥有情绪抑郁倾向,更严重者被归类为抑郁症。  艺术一向有精神疗愈的功能。绘画与摄影等,作为“再现”生活的艺术门类,对于疗愈心灵伤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幅优秀的画作,其色彩、造型、构图、激情常常能唤起观者隐秘的内心体验,在静态中唤醒相关记忆与无穷感受。因而会有人在梵
期刊
关于东京,对于我来说,有两个名字特别重要,一个是赤名莉香,一个是林夕。  莉香就像是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里形容的那个绿子。就好像一头迎着春光跳跃的小鹿。犹记得莉香在人来人往的人行道上大声地说“我爱你,丸子”。那笑容依然明晃如星辰。莉香是个拒绝降落世俗的精灵,而完治只是个普通的男人。现实亦如此。  林夕写过一首歌《再见二丁目》,初初听这首歌的时候,我便一直脑补各种画面,二丁目在哪里?  二丁目是条
期刊
对于艺术品爱好者来说,在酒店遭逢当代艺术,能获得超值的艺术享受,而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尽管花费了更多的钱,却获得了在其他酒店难以得到的意外之喜,亦是一乐。  无论是符合国家星级酒店评定标准的五星级酒店,还是自诩高端的一些精品酒店,在大都市颇有遍地开花的趋势。特别是京沪穗等地,一些高端酒店在旅游淡季采取低价竞争的方式,即便是旅游旺季,亦颇有一些酒店带着壮士断腕之势,期冀靠价格更低一筹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
期刊
方法论的缺失一直是中国批评界急需解决的问题。所谓的方法,是要求批评家在进行批评实践时,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式不仅要有一种独立的、系统的批评理论作为支撑,而且要有一种独特的、自由的研究视角。而方法论则以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为依托,以批评实践为存在的方式,以大胆的求证为手段,以开辟新的批评课题为目的。讨论批评的方法论实质也是在讨论批评的标准问题,尽管方法论和批评标准并不是同一回事。然而,方法论的缺失必然导致
期刊
前几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火爆程度让未曾踏入过美术馆的市井小民都开始相信:艺术是门好生意。贪婪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动辄创天价的拍卖成绩让许多热钱涌进市场,除了艺术品本身的交易外,商人们也绞尽脑汁地创造出许多金融衍生品:将所有我们以前知道的金融产品前加上艺术或文化两字,又可以吸引一批新的投资人。  熊皮La Peau d’Ours:第一个吃螃蟹的艺术品基金  尽管这一类的艺术金融商品是近几年才进入多数国
期刊
有一篇《上音钢琴系主任李坚激烈发问:全球著名钢琴家有几人会写论文?》发布在网上,而之前还看到音乐公众号编了一专题《学音乐等=文化差?》,专题中举了音乐好文化也好的例子,其中有一段议论:国内音乐学院(包括综合大学音乐系)专业成绩要求很高,但文化课(高考)只需二百多分便可过关;有艺术特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可享受加分(实为扣减)的“优待”;音乐学院的附中(初中及高中)不开设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在我
期刊
和徐建融将采访地点约在了位于嘉定的韩天衡美术馆,在这里正举办他的最新个展“海上长风”。与一般艺术家能言善辞的性格不同,徐先生的谦逊一度成为了采访过程中的最大难题。对于外界的诸多恭维和评价,他总是一笑了之,似乎更愿意放低身段,甚至自嘲“我本质上是一个种田人”。而事实上,他对美学哲学、史学佛学、诗词歌赋、戏曲建筑等研究深广,天赋、智慧和学识绝非寻常,被评论界称之为“我们时代的艺术大儒”。  人人都在创
期刊
2016年12月的“山水社会:一般理论及相关话题”论坛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举办时,院长邓小南致辞中对这样的论坛给予了高度的期待:“首先,我代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向各位的到来表示欢迎,也非常感谢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把这样一个富于创意的多学科学术论坛放在我们静园二院举行。这将有效丰富和深化文研院这一互动平台的学术内涵,形成辐射的效应。”  而事实上,这样的论坛确实能使人文社科各领域的专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