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探索实践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a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创意市集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渐兴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商业文化现象,并且走进了大学校园。本文主要讨论了创意市集的起源发展、创意市集与原创校园文化的融合、大学生创意市集项目的实践活动等。
  关键词:创意市集;校园文化;市场实践
  现如今,创意不再是人们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诉求,而是充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些酷爱DIY的同学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独具价值的创意作品,如果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的物质价值,无疑是对自己能力的最佳肯定。基于这种现状,创意市集在我国各大城市应运而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自我提高,建立完善的交流渠道。
  1 创意市集的兴起与发展
  创意市集,指的是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将艺术创作进行交易和展示的场所,其英文的表达方式为i-market。一方面表达的是“idea market”(“点子市场”的含义);另一方面表达的是“I am art”(“我是艺术家”的含义)。“创意市集”的一般形式往往是提供给年轻人展示和交流自己创意作品的市集摊位,年轻人通过非常低的价格租用或者是免费使用摊位,摆卖自己的创意产品。与此同时,在活动中还可以融入一些讲座、小型音乐表演、街头文化表演、创意比赛等。在国外,许多国际大都市都有自己的“创意市集”,如纽约、巴黎、首尔等。这类创意市集成为那些有热情和激情的年轻艺术家们铺展事业的起点,并且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推动起着日益明显作用。
  在我国,“创意市集”概念的提出与台湾女设计师王怡颖密不可分,因其在所著的《创意市集——16位设计师、访谈录》一书中首次提出,从而流传开来被大众所熟知。该书讲述了伦敦一些年轻设计师在斯皮塔佛德市集摆摊的故事。斯皮塔佛德市集是一个有300多年历史的老市集,这里以传统集市的交易形式,展示着各种颇具特色、个性的手工饰品、服装鞋帽、明信片、古董、鲜花、二手旧货等。这些年轻人活得比较具有童话色彩,设计的东西也多数带一点开玩笑的味道,以嬉戏的姿态对待时尚,就像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一样。当作者通过和16位设计师、艺术家进行访谈后,将这种理念通过著作传播开来,使我国也掀起了创意市集的风潮。
  创意市集,不仅是为挽救“地摊”这个“消退变异的平民创意舞台”孕育而生,更是对创意生活示范性的演练,其成了为周围年轻创作人提供展现原创的平台。
  2 创意市集与原创校园文化的碰撞
  随着创意市集的发展与传播,创意市集也逐渐进入校园,与校园文化紧密融合。特别是在一些具有艺术专业的院校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大高校以自己的校园文化为主题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创意市集实践项目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结合专业特长,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创意市集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了大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与市场经济的认识,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和实现自我的平台。校园创意市集中的作品虽然都是我们平时常见的普通物品,如公仔、笔记本、书桌、台灯、环保袋、中国结等,但经过学生的巧妙构思、精心设计、认真制作,一针一线,一笔一画,每件物品都像被赋予了新的灵魂和与众不同的生命力,都有其出彩之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独一无二,凸显出创意产品独特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创意市集现象在大学校园中迅速崛起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在校大学生更趋向于将创作题材多元化、创作手段丰富化,这样一来就导致艺术作品数量多、种类丰富,我们没有办法根据传统的艺术类型对它们加以区分,所以我们只能用“市集”这一概念来进行概括描述;其二是这些还在象牙塔内享受校园时光的年轻群体希望有一个面对面沟通分享的渠道,通过这个渠道使自己的艺术作品可以获得中肯的评价,得到大众的喜爱。他们用作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感知,以及自己对创意、时尚独特的理解。他们用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他们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出自身对艺术的认知,用艺术来点缀生活。本课题组也是秉承这样的理念和热情策划了一系列的大学生创意市集活动。
  3 大学生创意市集项目实践
  2013年6月21日,本“大学生创新创意课题小组”第一期创意市集的实践活动在沈阳理工大学学生生活区举行。此次活动主要召集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各个专业的学生在校园内把他们的作业作品(手工制品,工艺品等)通过创意市集的形式展示售卖,目的是尝试性地建立一个具有周期性的交流、交换及售卖的平台,进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在校互惠互利的交易场所。在这次活动中,首先倡议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设计出符合主题的作品,并邀请专业老师进行点评筛选;然后利用微信、微博、海报等各种媒介进行宣传;等到活动举办时,创意者在创意市集空间中介绍自己作品的灵感来源、设计的寓意、作品的艺术价值,运用适当的销售技巧,将自己的作品销售出去。在本次的实践过程中,对作品市场的定位不够准确,宣传方面的针对性和力度较弱,销售经验和销售能力欠佳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随后在进行第二期和第三期创意市集实践活动时,学生们吸取第一期创意市集实践活动的不足,确立了自身作品的市场定位,结合市集需求,充分融合自身价值,利用微信、微博等先进的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不再局限于海报等纸媒宣传。在与买家的沟通过程中,注重销售技巧的运用,找准产品自身的优势所在,因此作品销售量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前三次的创意市集的成功实施,结合相关经验,又在2015年我校艺术设计学院本科毕业展中结合展览开展了第四次创意市集,以专业学习的角度与市场价值相结合。
  经历了多次的创意市集活动,本课题小组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市场营销经验和一些精神层面的认知。一方面,对创意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有了针对性的认识,通过市集中的种种交易流通提高了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与此同时,很好地提高了自身的创作素养;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参与的学生更熟悉市场的各种经营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市场经营意识,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理论上的市场规律,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实践,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创意市集走进高校校园促进大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市场意识,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活动平台,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实践构架了很好的桥梁。社会一直诟病大学生动手能力差,没有创新精神,而大学生创意市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印象,即所学为我所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希望这种商业实践模式能够在大学校园中持续发展下去。
  作者简介:介颖飞(1992—),男,山西运城人,研究方向:陶瓷艺术。
  指导老师:林松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中国农村老龄化的背景之下,农村无障碍适老性住宅居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农村老年人的传统生活习性、居住空间的适老性及无障碍设计出发,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性及居住环境进行调查研究,运用室内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原理分析老年人在住宅居住环境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出现有农村养老居住空间的无障碍适老性设计原则。  关键词:无障碍;农村;住宅设计;适老性  1 研究方面  1.1 研究背景  2015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将食物设计作为新兴的消费热点与设计关注点的背景下,从符号学的视角分析传统糕点(以苏式绿豆糕,日式樱饼为例)的演变和发展,力图梳理和认识传统食物设计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传统食物设计创新的可能性,以促进传统食物设计在现今的转型。  关键词:符号化;食物设计;创新  1 传统食物设计的符号概述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人们对日常消费品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设计不再局限于“造物”活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利用感性工学,分析椅子的材质、形态与大众感性意象的关系,探讨产品材质与形态设计相宜性的方法。为产品设计者提供新的设计思维,研发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情感化、个性化等感性需求的产品。  关键词:感性工学;产品形态;产品材质;量化理论Ⅰ类  0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更期望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关怀。用户感知的产品属性中,材
期刊
摘 要:佳木斯大学推出的男子群舞《捍卫》好评如潮,屡获大奖,亮点多多,堪称精品。认真分析研究其成功的创作经验,对于当下我国的舞蹈创作大有裨益。本文从写意的美学特征、强烈的民族情感、浓郁的地域风格三大理论层面对该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分析。  关键词:《捍卫》;舞蹈;写意;美学;民族;情感;地域;风格  “抗日救亡”几乎是抗战时期军旅舞蹈的唯一主题,此时的舞蹈作为一种文艺利器具有强烈的政
期刊
摘 要:三门青蟹作为三门当地的特色产业,在三门整体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从三门青蟹的重要性、包装对消费者的重要性、现有包装存在的缺点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包装设计在市场销售中的作用。以三门青蟹的包装为例,分析三门青蟹在包装上存在的问题,从而解决三门青蟹的销售问题,让三门青蟹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关键词:三门青蟹;包装设计;市场销售  1 包装的重要性  包装是指商品在流通环节对商品起到一定
期刊
摘 要: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是通过参与社会设计实践来进行教学和科研,以达到专业实践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在“互联网+”时代,设计的市场和传播媒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艺术设计衍生出更多的新形态,尤其是以视觉传达设计领域表现最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的设计市场和设计传播媒介,提出“设计工作室+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式,以期为培养新型设计人才构建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媒体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广泛。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坐着听讲,也要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整合出属于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进行非正式学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不清楚字面上的非正式学习的含义,可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在真实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进行非正式学习。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使用新媒体为自己充电,他们认为通过非正式学习可获得可靠的知识。但很多人其实
期刊
摘 要:赫哲族民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赫哲人的生产生活面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人们的情感生活和精神寄托,是我们研究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最直接的钥匙,也是赫哲人留给我们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起源;特点;影响;传承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渔猎为生的民族,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共有赫哲族人4600多人,是全国人口最少的
期刊
摘 要:“工匠精神”的流行不止揭示了我国“工匠精神”的缺失和现代工业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是对我国传统匠人的再认同。本文通过论述我国古代传统手工业的生产方式的特征,阐述古代“工匠精神”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希冀可以为我们工业化后期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手工业;工匠;生产方式;现代工业化  1 “工匠精神”的流行  近期,“工匠精神”风靡全国,成为2016年网络热词。中国知网上文章题目带有“工匠精神”
期刊
摘 要:战时偏于一隅的遵义让丰子恺有了短暂的停歇,遵义山水以及遵义人民给予了画家丰子恺安全和庇佑,丰子恺也以其美术作品丰富了遵义的地域文化氛围,这种“美丽”的影响延续至今。梳理丰子恺在遵义期间的美术作品,对其艺术创作展开分析,探究画家在遵义期间的艺术创作有着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柳待春回”在战争阴云笼罩的时代背景下,画家与遵义人民一道等待全国“春天”的到来,我们发现当时与其说是“等待”不如说是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