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谢灵运、陶渊明、王维三位大诗人对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分别体现了儒、道、释三大文化思想资源在自然美观念上的不同取向。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谢、陶、王山水田园诗或“悲”或“喜”或“空”的不同审美情趣,粗线条地描述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某些方面的基本风貌及其形成发展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自然美观念;儒家;道教; 佛教
中图分类号 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1-0169-01
一般认为,古代中国的自然美观念大致经历了由“致用”到“比德”再到“畅神”三个发展阶段,只有在“畅神”的阶段,人们才真正把自然当作相对独立的审美对象,通过自由自在地欣赏自然、纵情山水而步入了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境界,进而追寻和体悟通融群己、天人合一之道。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山水田园诗的出现正是“畅神”阶段自然美观念发展、成熟的体现:玄言诗盛行的东晋末年,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出现了,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艺术领域,也给当时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至初唐,王绩将山水诗和田园诗糅合在一起,山水诗和田园诗开始出现合流的趋向;到了盛唐,形成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毫无疑问,陶渊明、谢灵运和王维是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人的重要代表,对古典山水田园诗的形成和自然美观念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审美实践和文学实践发展的产物,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客观因素密切相关,任何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都不可能完成超越“畅神”阶段自然美观念的总体发展。本文所要侧重探讨的是,在“畅神”的整体框架内,陶、谢、王的山水田园诗仍然各具特色、各领风骚,那么他们所“畅”之“神”究竟有何差异?换言之,陶、谢、王究竟从哪些不同的侧面体现了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和自然美观念的特征?
1 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儒家的自然美观念
谢灵运作为中国山水诗的鼻祖,时人后人都给以很高的评价。谢灵运的一生,始终挣扎在“仕”与“隐”的矛盾纠葛之中。好的家庭条件和个人天赋给了谢灵运无穷的才气与智慧,也给他带来了不尽的困惑与矛盾。谢灵运一开始步入仕途,便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特别是刘宋王朝建立以后,处处遭到刘裕的排挤打击,被贬为永嘉太守,不久又被贬至广州。仕途的坎坷,人生的失意,使得谢灵运常常心怀悲愤,只能纵情山水以忘忧。儒家那种大济苍生的思想时时激起他建功立业的热望,而仕途的坎坷又常常引发他人生失意的痛苦。儒家思想自古以来就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儒家关注社会、大济苍生的入世理想和人生抱负是许多古代文人墨客所孜孜以求的,受此影响,他们经世致用的顺达与穷困、内心喜乐与悲痛总是寄寓于对自然山水的玩味与流连之中。作为山水诗开创者的谢灵运,其诗歌创作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儒学的影响,在模山范水之时,处处流露出人生挫折的隐痛,体现了儒家的自然美观念重要一面。
纵情山水而不忘忧国,这是谢灵运山水诗的主要特色。表面上是纵情山水,借游山玩水、犬马声色来寻求感官的满足,实际上却是借山水来掩饰自己对权位的热衷,来抒发自己韬晦避世以远祸求生的郁闷。
2 陶渊明田园诗和道家自然美观念
中国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生活在玄学盛行的东晋后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最终归隐园田,从而造就了中国古典田园诗。
陶渊明的一生,其思想经历了先儒后道、有儒入道这样的发展轨迹,前期多受儒家思想影响,后期则转向道家学说。陶渊明出身封建世家,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二十九以前的陶渊明,也曾志向远大,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二十九岁以后的陶渊明,由于仕途坎坷,道家思想日益浓重,过着一种时仕时隐地生活。萧统在《陶渊明传》中写道:“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记载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由于“不堪吏职”,不久便自解职而归。这以后,他又接连出仕为镇军将军刘裕参军、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皆因受不了官场的拘束而辞官归家。四十一岁,最后出仕为彭泽县令,因不堪“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归田,从此再不出仕,安心过着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
纵观陶渊明思想的变化轨迹,我们可以知道,陶渊明最终走向田园,接受道家学说,是基于如下两个原因。第一,社会环境的影响。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社会动乱频繁。儒学衰微,玄学盛行,陶渊明深受其影响,自然就接受道家学说。第二,仕途遭受挫折,理想破灭。由于政治的黑暗、官场的腐朽,经过一番奔波之后,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终于破灭,只好归隐田园以守素志。
3 王维山水田园诗和佛家自然美观念
唐代社会繁荣,思想文化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佛家思想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深层次地影响着诗人的心态及观物方式,使唐代诗歌创作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佛家思想的印痕。应该说整个唐代诗人,受到佛家思想影响最深的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一王维。王维被后人誉为“诗佛”,自小深受佛家思想影响,对许多佛教典籍,如《维摩诘经》、《法华经》等,都有较为精深的研究。到了晚年更是变成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度徒。
王维信奉佛教,喜欢禅宗,和他个人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推究起来大致有以下原因:
其一,环境的影响。唐代思想空前的活跃开放,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并存的局面。佛老思想盛行,使得唐代社会信佛求佛之风大盛,王维身处其中,不免受到影响。同时家庭浓重的佛教氛围也是王维最终走向佛教的重要原因。其母亲陵崔氏一生虔诚信佛,这对王维的思想多少都有影响。
其二,坎坷的人生经历。王维一生坎坷,颇为不幸。王维早年,刚步入仕途,就因为伶人舞黄狮子而受累被贬。李林甫把持朝政以后,政治局面日趋黑暗,正直忠贞之士遭到排斥,王维思想随后之破灭,便萌生了归隐山林的念头。特别是安史之乱后的“伪官事件”,更使诗人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世事多变、人生无常,诗人时常思考精神解脱之道,从而促使诗人走向佛教,找寻自己的归宿。诗人晚年在《叹白发》一诗中描述“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真实的道出了诗人的新曲。
综上所述,徜徉山水,寄寓情怀、情愉悦身心是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共同的审美特征,但儒、道、释三大文化资源的长期影响,造就了中国山水田园诗的三大诗人,他们的诗作体现了儒、道、释三大文化思想在自然美观念上的不同取向。谢灵运虽不乏道家奇异的色彩,但主要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徜徉于山水之间却念念不忘功名利禄,仕途之坎坷、人生之失意在其诗中隐约可见,审美情趣上偏重于“悲”;陶渊明也不乏佛家的空灵与明净,但深受道家影响,于宁静祥和的田园之中流露出一种遗世高蹈的情怀,审美情趣上偏重于“喜”,王维也还隐隐流露出儒家的思想情怀,但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的诗歌主要玩味一种空灵的禅趣,追求一种物我两忘境界,审美情趣上偏重于“空”。虽然悲、喜、空并非儒、道、释自然美观念的唯一特色,虽然谢、陶、王也并不能代表山水田园诗的全部,但基于儒、道、释和谢、陶、王对中国古代自然美观念和山水田园诗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我们仍然能够由此粗线条描述出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某些方面的基本风貌及其形成发展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自然美观念;儒家;道教; 佛教
中图分类号 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1-0169-01
一般认为,古代中国的自然美观念大致经历了由“致用”到“比德”再到“畅神”三个发展阶段,只有在“畅神”的阶段,人们才真正把自然当作相对独立的审美对象,通过自由自在地欣赏自然、纵情山水而步入了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境界,进而追寻和体悟通融群己、天人合一之道。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山水田园诗的出现正是“畅神”阶段自然美观念发展、成熟的体现:玄言诗盛行的东晋末年,陶渊明的田园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出现了,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艺术领域,也给当时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至初唐,王绩将山水诗和田园诗糅合在一起,山水诗和田园诗开始出现合流的趋向;到了盛唐,形成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毫无疑问,陶渊明、谢灵运和王维是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人的重要代表,对古典山水田园诗的形成和自然美观念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审美实践和文学实践发展的产物,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客观因素密切相关,任何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都不可能完成超越“畅神”阶段自然美观念的总体发展。本文所要侧重探讨的是,在“畅神”的整体框架内,陶、谢、王的山水田园诗仍然各具特色、各领风骚,那么他们所“畅”之“神”究竟有何差异?换言之,陶、谢、王究竟从哪些不同的侧面体现了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和自然美观念的特征?
1 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儒家的自然美观念
谢灵运作为中国山水诗的鼻祖,时人后人都给以很高的评价。谢灵运的一生,始终挣扎在“仕”与“隐”的矛盾纠葛之中。好的家庭条件和个人天赋给了谢灵运无穷的才气与智慧,也给他带来了不尽的困惑与矛盾。谢灵运一开始步入仕途,便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特别是刘宋王朝建立以后,处处遭到刘裕的排挤打击,被贬为永嘉太守,不久又被贬至广州。仕途的坎坷,人生的失意,使得谢灵运常常心怀悲愤,只能纵情山水以忘忧。儒家那种大济苍生的思想时时激起他建功立业的热望,而仕途的坎坷又常常引发他人生失意的痛苦。儒家思想自古以来就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儒家关注社会、大济苍生的入世理想和人生抱负是许多古代文人墨客所孜孜以求的,受此影响,他们经世致用的顺达与穷困、内心喜乐与悲痛总是寄寓于对自然山水的玩味与流连之中。作为山水诗开创者的谢灵运,其诗歌创作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儒学的影响,在模山范水之时,处处流露出人生挫折的隐痛,体现了儒家的自然美观念重要一面。
纵情山水而不忘忧国,这是谢灵运山水诗的主要特色。表面上是纵情山水,借游山玩水、犬马声色来寻求感官的满足,实际上却是借山水来掩饰自己对权位的热衷,来抒发自己韬晦避世以远祸求生的郁闷。
2 陶渊明田园诗和道家自然美观念
中国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生活在玄学盛行的东晋后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最终归隐园田,从而造就了中国古典田园诗。
陶渊明的一生,其思想经历了先儒后道、有儒入道这样的发展轨迹,前期多受儒家思想影响,后期则转向道家学说。陶渊明出身封建世家,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二十九以前的陶渊明,也曾志向远大,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二十九岁以后的陶渊明,由于仕途坎坷,道家思想日益浓重,过着一种时仕时隐地生活。萧统在《陶渊明传》中写道:“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记载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由于“不堪吏职”,不久便自解职而归。这以后,他又接连出仕为镇军将军刘裕参军、建成将军刘敬宜参军,皆因受不了官场的拘束而辞官归家。四十一岁,最后出仕为彭泽县令,因不堪“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归田,从此再不出仕,安心过着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
纵观陶渊明思想的变化轨迹,我们可以知道,陶渊明最终走向田园,接受道家学说,是基于如下两个原因。第一,社会环境的影响。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社会动乱频繁。儒学衰微,玄学盛行,陶渊明深受其影响,自然就接受道家学说。第二,仕途遭受挫折,理想破灭。由于政治的黑暗、官场的腐朽,经过一番奔波之后,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终于破灭,只好归隐田园以守素志。
3 王维山水田园诗和佛家自然美观念
唐代社会繁荣,思想文化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佛家思想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深层次地影响着诗人的心态及观物方式,使唐代诗歌创作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佛家思想的印痕。应该说整个唐代诗人,受到佛家思想影响最深的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一王维。王维被后人誉为“诗佛”,自小深受佛家思想影响,对许多佛教典籍,如《维摩诘经》、《法华经》等,都有较为精深的研究。到了晚年更是变成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度徒。
王维信奉佛教,喜欢禅宗,和他个人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推究起来大致有以下原因:
其一,环境的影响。唐代思想空前的活跃开放,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并存的局面。佛老思想盛行,使得唐代社会信佛求佛之风大盛,王维身处其中,不免受到影响。同时家庭浓重的佛教氛围也是王维最终走向佛教的重要原因。其母亲陵崔氏一生虔诚信佛,这对王维的思想多少都有影响。
其二,坎坷的人生经历。王维一生坎坷,颇为不幸。王维早年,刚步入仕途,就因为伶人舞黄狮子而受累被贬。李林甫把持朝政以后,政治局面日趋黑暗,正直忠贞之士遭到排斥,王维思想随后之破灭,便萌生了归隐山林的念头。特别是安史之乱后的“伪官事件”,更使诗人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世事多变、人生无常,诗人时常思考精神解脱之道,从而促使诗人走向佛教,找寻自己的归宿。诗人晚年在《叹白发》一诗中描述“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真实的道出了诗人的新曲。
综上所述,徜徉山水,寄寓情怀、情愉悦身心是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共同的审美特征,但儒、道、释三大文化资源的长期影响,造就了中国山水田园诗的三大诗人,他们的诗作体现了儒、道、释三大文化思想在自然美观念上的不同取向。谢灵运虽不乏道家奇异的色彩,但主要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徜徉于山水之间却念念不忘功名利禄,仕途之坎坷、人生之失意在其诗中隐约可见,审美情趣上偏重于“悲”;陶渊明也不乏佛家的空灵与明净,但深受道家影响,于宁静祥和的田园之中流露出一种遗世高蹈的情怀,审美情趣上偏重于“喜”,王维也还隐隐流露出儒家的思想情怀,但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的诗歌主要玩味一种空灵的禅趣,追求一种物我两忘境界,审美情趣上偏重于“空”。虽然悲、喜、空并非儒、道、释自然美观念的唯一特色,虽然谢、陶、王也并不能代表山水田园诗的全部,但基于儒、道、释和谢、陶、王对中国古代自然美观念和山水田园诗的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我们仍然能够由此粗线条描述出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某些方面的基本风貌及其形成发展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