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应对中南海重农新策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n1987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春城的春天下着雨/有着一丝凄寒的风/我望着生锈的铁窗/我想起了我可怜的父母/为了供子女读书/他二老起早摸黑在田里干活/还点着蜡烛为人烫衣服/5毛钱一件……”  这首名为《长恨歌》的诗,最近在网上流传颇广。它并非出自哪位词坛高人,或者专业写家,而据说是鼎鼎有名的校园杀人疑犯马加爵的狱中新作。据称此诗伤感的意境、真挚的情怀打动了不少人,甚至有记者当场落泪。  这样的场景容易让人联想起美国作家诺曼·梅
期刊
在盛倡“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今天,有学者反省中国经济运行的“致命危险”,并提到了这个词;“浪费”。  这里指的主要是资金的浪费——发展中国家资金运用效益大体是1:1,即1元钱投资最终产生1元产能。而在中国,这个比值达到多少呢?居然是7:1!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对此很感慨。他认为,大概是由于老百姓储蓄率之高,才使中国承受了这样巨大的资金浪费,仍然维持经济增长。  然而,大家也许还未意识到,中国
期刊
刘氏蒙媒体“高规格”关注  翻开香港多份报章,我们可以发现,连日来,对刘慧卿8月中旬赴台出席李登辉主持的群策会,发表呼应和赞同“台独”言论一事,批判文章和声讨言论长篇累牍,占据了相当版面。  其中,不仅有来自大陆的专家学者的批判言辞,也有香港社会各界人士、团体代表各种方式和形式的声讨文章。一向在香港政治问题上扮演冷峻判官角色的英文《中國日报》香港版,也接连发表评论文章,猛烈批评刘慧卿支持台湾人民自
期刊
2003年8月15日,200余新闻机构的访员云集彼时还没有脱离火炉状态的南京,总数超出了出席长江三角洲市长峰会的人员。峰会圆桌上谈的是区域合作的一体化,底下采访者感兴趣的却是以南京直辖为话题的传闻中的江苏区划调整,尽管圆桌会议的每个公开场合都没有哪个传闻中涉及到的城市领导者否定或者证实过传闻的每一个细节。  换 籍  南京直辖的传闻,再一次证实了传闻的生命力之旺盛,往往超出人们的想像。  一个月
期刊
200;5年8月1 8日,《财经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温总理百日内六询学者一一谁会成中国的兰德公司》的文章,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从200;5年S月中国新一届政府组建,到7月短短的1 00天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各方面专家座谈会达六次之多。  被邀专家坦言这表明了新一届中央政府致力于决策科学化的决心和目标,同时也透露出,政府正在探寻实现决策科学化的最佳途径。  参加座谈的专家指出,由于多种复杂
期刊
温州有一句话,“政府一毛不拔,民间兴旺发达。”温州的改革历来是民间推着政府往前走。此次民间主导下的“分钱”事件,再次触及产权结构和城市化进程的敏感神经。  温州鹿城区至少有11个村吵着要“分钱”。有的为此吵架,有的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村干部被捕,许多村委会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记者采访中发现,“城中村”的存在、“村改居”的趋势,使得原来的经济及行政结构发生了变化,而政府决策的迟钝,又使得本村上个世
期刊
2003年,“深圳,谁将你抛弃?”闹得国务院派了调查队下来为深圳重新定位;此前,苏州与南京已经在为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争得面红耳赤;东莞的IT业又誓与深圳争个高下5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较量一直在进行中……  原来不温不火的城市竞争刹那间变脸,在新世纪之初毫不掩饰地剑拔弩张。可以想见,未来竞争必将更加激烈。只有下了水的人才能学会游泳,此时或许正是重新审视城市营销品牌战略的时候。换个角度推介北京 
期刊
就在人们为我国申报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及沈阳故宫、盛京三陵3个项目,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兴奋的时候,在该次大会的第15项议题,即评估121处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重新确定《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时,其中,中国有5处世界遗产被评估,与秘鲁、西班牙同为受评估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云南境内的“三江并流”,就是这次要被评估的遗产之一。2003年6月30日联合国
期刊
无论苏南模式还是温州模式,其关键都是民间的张力得以释放和涌流,只不过路径不同罢了。  在所有人都开始相信宁波人修建杭州湾大桥是为了与上海接轨,与正宗的长三角联动时,宁波人在窃笑。本刊特约撰稿人龚浔泽  苏南模式肇始于无锡、常熟、江阴,但典型的苏南模式不仅仅在于此,还有浙北的萧山、绍兴、鄞县。只不过随后的温州模式更具备无中生有的魅力,让人们误以为苏南模式仅仅开始于江苏。而浙江省在1993年后向浙东和
期刊
伊拉克长期以来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种族一宗教关系,小布什是不可能短期内摆乎的。  伊拉克战争是早就结束了,可是每天还有美国军人在送命,在受伤。游击队式的袭击无时无处不在。目睹“黑枪”、“黑炮”导致的伤亡,美国军人的神经绷得紧紧的,连路透社摄影记者肩膀上扛的摄象机,都被坦克里的美国兵当做是榴弹发射器而赶紧先下手为强——可以想像他们是怎样地度日如年。小布什获得的,只不过是名义的战争胜利。而驻伊拉克的约旦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