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盛倡“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今天,有学者反省中国经济运行的“致命危险”,并提到了这个词;“浪费”。
这里指的主要是资金的浪费——发展中国家资金运用效益大体是1:1,即1元钱投资最终产生1元产能。而在中国,这个比值达到多少呢?居然是7:1!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对此很感慨。他认为,大概是由于老百姓储蓄率之高,才使中国承受了这样巨大的资金浪费,仍然维持经济增长。
然而,大家也许还未意识到,中国当下,存在一种更严重的浪费:它不仅仅是资金投入的盲目草率,也不仅仅是实际产出的粗糙低效,它的可怕之处在于:让许多人的青春为之而虚掷、浪抛!
不错,这便是所谓“教育的浪费”。
最近的大学生马加爵校园杀人事件,对中国教育界震动极大。自然,这是非常极端的个别案例,不足据此论衡大学教育现状。但撇开其中变态血腥细节不谈,我们不免疑问:为什么,一个童年时乡里口碑不错,中学时品行也还端正的少年,在大学就读几年后,会沦为警方通缉令上所谓的“孤僻、粗暴,爱看黄色及武打录像”之辈?
眼下高校流行一则顺口溜,曰:“上课一排全睡,打饭从不排队,晚上点灯开会,短信发到欠费,抽烟搓麻全会,啤酒三瓶不醉,逃课成群结队,恋爱谈到反胃,考试基本不会。”虽只是夸张的讽刺,但也有相当的真实度,发噱之余,也令人深感惕怵。
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怎样投入?且看贵州省农调队的数据:目前全国高校平均收费水平在4000元~6000元之间,每年每个学生的学费及其他费用平均达1万元左右,按照贵州省2002年人均收入1489元计算,需要8个以上农民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
8个养一个。但是,每个毕业出来的大学生,未来对社会的回报,其价值真能超越,或者说,不辱没8个农民哀哀劬劳的付出吗?马加爵事件,使我们深味沉痛,无法乐观。而现实生活中,令人寒心的例子,早已层出不穷。
众所皆知,云南滇池提供了一个关于经济发展的负面案例:每年治理滇池污染的花费,远超出湖畔所有企业的厂值——而中国的教育,会否走到如此田地?即学子非但回报不了养育他们的乡亲,反而成为民众之负担,社会之赘疣?
“中国之教育,面临20年来形象之最低谷。”这个论断,或许会使诸多师生觉得难堪,觉得不公平。其实,我们也以为,不可粗暴地将人心失范的责任,单纯归咎于校园,归咎于师生,毕竟教育这一环节之失,与中国社会所有环节之失互为因果。但我们不妨以此为最响亮的警钟,并由此思考综合解决之道——因为教育的浪费,无疑是所有浪费中最可怕、最令人痛心的浪费,因这种浪费的实质,就是人的浪费。
最近,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推出新著《未安集》,他“心有未安”的是什么?书中大量笔墨涉及了青少年教育,作者南北考察之余,感叹“年轻一代道德水平下降”,并认为这与教育的失误密切有关。
无疑,中国的教育,也到了要“洗心革面”的时候了。据此,本刊郑重提出“新希望工程”的口号,并盼望引起中国社会各界关注。
众所周知,“希望工程”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于1989年起开始实施,号称上世纪90年代“中国最具影响的公益项目”。此工程“旨在集社会之力,捐资助学,保障贫困地区失学孩子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到1997年底,此工程共募集资金近13亿元,救助失学儿童近200万名,援建希望小学5000多所。
当年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那眼神清澈、充满渴望的小女孩,名叫苏明娟,被摄影师抓拍时才年仅8岁,而今已是大二学生了。
15年来,希望工程造福了很多穷人家,也造就了很多优秀学子。然而,特别近年,其局限性也已步步显露。马加爵案件就是一记重锤,让人们真切痛感中国教育的另一种流失。
正如不少有识之士指出的,对于中国当前教育来说,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资源短缺,而在于丧失真意。我们强调要给孩子以读书上学的机会,预言教育会成为带动经济成长的“大产业”,这都不错,但我们的体制,我们的方法可能都忽略了:教育重心不应是技能的培训,而应是人的文明品质、公民性格之陶冶与养成。
必须指出,这一“成德”、“树人”的理想,并非多编几种《新三字经》,多上两堂德育课这么简单,更不是“集中财力、办好大事”的思维模式所能胜任。相比之下,我们更愿意相信无数具备真心大愿的个体,他们点滴的努力在逐渐汇集,推动着中国教育体制朝向“民主、公正、均衡、清洁”的变革。
近年来,我们闻见了从人类文明中撷取精华,自编语文教材的深圳中学教师;闻见了几位大学生推动建设“晏阳初乡建学院”的故事;闻见了“经典诵读”的幼教实践;闻见了各地许多大学生支农团队的筹建、行动过程;闻见了诸多公立、民办学校的教改创新;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信号,而我们从中获取的喜悦和信心,也足以抵消“马加爵案件”、“两千大学生在重庆搞非法传销被骗”一类事件中感染的悲观焦虑。
我们认为,这便是一场“新希望工程”的雏型。
这一工程“新”在何处?其新意在于,操持的主体不再是类似“青基会”之类单一、有形的机构,而是充满反思精神、沟通意愿、行动能力的公民社会本身;在新的工程中,也将不再强调楚楚可怜的“待援方”和慷慨大方的“拯救方”,因为一切值得称誉之处,皆应归于公民社会自学、自教、自救、自新的努力。
60年前,梁漱溟先生曾说,中国宪政之根本在于乡建,而乡建之根本在于教育。时人乃至后人多为不解,然而在今天,我们当逐渐理会其中大意——没有新公民,就没有新乡村;没有新乡村,就难以成就民主、法治、文明的中国。
而“人”,不容再被浪费;中国未来的福祉,也不容再被虚悬。
让我们一起实践一个希望,给中国,给中国的未来。
这里指的主要是资金的浪费——发展中国家资金运用效益大体是1:1,即1元钱投资最终产生1元产能。而在中国,这个比值达到多少呢?居然是7:1!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对此很感慨。他认为,大概是由于老百姓储蓄率之高,才使中国承受了这样巨大的资金浪费,仍然维持经济增长。
然而,大家也许还未意识到,中国当下,存在一种更严重的浪费:它不仅仅是资金投入的盲目草率,也不仅仅是实际产出的粗糙低效,它的可怕之处在于:让许多人的青春为之而虚掷、浪抛!
不错,这便是所谓“教育的浪费”。
最近的大学生马加爵校园杀人事件,对中国教育界震动极大。自然,这是非常极端的个别案例,不足据此论衡大学教育现状。但撇开其中变态血腥细节不谈,我们不免疑问:为什么,一个童年时乡里口碑不错,中学时品行也还端正的少年,在大学就读几年后,会沦为警方通缉令上所谓的“孤僻、粗暴,爱看黄色及武打录像”之辈?
眼下高校流行一则顺口溜,曰:“上课一排全睡,打饭从不排队,晚上点灯开会,短信发到欠费,抽烟搓麻全会,啤酒三瓶不醉,逃课成群结队,恋爱谈到反胃,考试基本不会。”虽只是夸张的讽刺,但也有相当的真实度,发噱之余,也令人深感惕怵。
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怎样投入?且看贵州省农调队的数据:目前全国高校平均收费水平在4000元~6000元之间,每年每个学生的学费及其他费用平均达1万元左右,按照贵州省2002年人均收入1489元计算,需要8个以上农民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
8个养一个。但是,每个毕业出来的大学生,未来对社会的回报,其价值真能超越,或者说,不辱没8个农民哀哀劬劳的付出吗?马加爵事件,使我们深味沉痛,无法乐观。而现实生活中,令人寒心的例子,早已层出不穷。
众所皆知,云南滇池提供了一个关于经济发展的负面案例:每年治理滇池污染的花费,远超出湖畔所有企业的厂值——而中国的教育,会否走到如此田地?即学子非但回报不了养育他们的乡亲,反而成为民众之负担,社会之赘疣?
“中国之教育,面临20年来形象之最低谷。”这个论断,或许会使诸多师生觉得难堪,觉得不公平。其实,我们也以为,不可粗暴地将人心失范的责任,单纯归咎于校园,归咎于师生,毕竟教育这一环节之失,与中国社会所有环节之失互为因果。但我们不妨以此为最响亮的警钟,并由此思考综合解决之道——因为教育的浪费,无疑是所有浪费中最可怕、最令人痛心的浪费,因这种浪费的实质,就是人的浪费。
最近,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推出新著《未安集》,他“心有未安”的是什么?书中大量笔墨涉及了青少年教育,作者南北考察之余,感叹“年轻一代道德水平下降”,并认为这与教育的失误密切有关。
无疑,中国的教育,也到了要“洗心革面”的时候了。据此,本刊郑重提出“新希望工程”的口号,并盼望引起中国社会各界关注。
众所周知,“希望工程”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于1989年起开始实施,号称上世纪90年代“中国最具影响的公益项目”。此工程“旨在集社会之力,捐资助学,保障贫困地区失学孩子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到1997年底,此工程共募集资金近13亿元,救助失学儿童近200万名,援建希望小学5000多所。
当年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那眼神清澈、充满渴望的小女孩,名叫苏明娟,被摄影师抓拍时才年仅8岁,而今已是大二学生了。
15年来,希望工程造福了很多穷人家,也造就了很多优秀学子。然而,特别近年,其局限性也已步步显露。马加爵案件就是一记重锤,让人们真切痛感中国教育的另一种流失。
正如不少有识之士指出的,对于中国当前教育来说,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资源短缺,而在于丧失真意。我们强调要给孩子以读书上学的机会,预言教育会成为带动经济成长的“大产业”,这都不错,但我们的体制,我们的方法可能都忽略了:教育重心不应是技能的培训,而应是人的文明品质、公民性格之陶冶与养成。
必须指出,这一“成德”、“树人”的理想,并非多编几种《新三字经》,多上两堂德育课这么简单,更不是“集中财力、办好大事”的思维模式所能胜任。相比之下,我们更愿意相信无数具备真心大愿的个体,他们点滴的努力在逐渐汇集,推动着中国教育体制朝向“民主、公正、均衡、清洁”的变革。
近年来,我们闻见了从人类文明中撷取精华,自编语文教材的深圳中学教师;闻见了几位大学生推动建设“晏阳初乡建学院”的故事;闻见了“经典诵读”的幼教实践;闻见了各地许多大学生支农团队的筹建、行动过程;闻见了诸多公立、民办学校的教改创新;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信号,而我们从中获取的喜悦和信心,也足以抵消“马加爵案件”、“两千大学生在重庆搞非法传销被骗”一类事件中感染的悲观焦虑。
我们认为,这便是一场“新希望工程”的雏型。
这一工程“新”在何处?其新意在于,操持的主体不再是类似“青基会”之类单一、有形的机构,而是充满反思精神、沟通意愿、行动能力的公民社会本身;在新的工程中,也将不再强调楚楚可怜的“待援方”和慷慨大方的“拯救方”,因为一切值得称誉之处,皆应归于公民社会自学、自教、自救、自新的努力。
60年前,梁漱溟先生曾说,中国宪政之根本在于乡建,而乡建之根本在于教育。时人乃至后人多为不解,然而在今天,我们当逐渐理会其中大意——没有新公民,就没有新乡村;没有新乡村,就难以成就民主、法治、文明的中国。
而“人”,不容再被浪费;中国未来的福祉,也不容再被虚悬。
让我们一起实践一个希望,给中国,给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