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华学诗文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i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课文结构形式,在这类课文中,文是诗的背景的诠释,诗是文的情感的升华,诗中有文,文中藏诗,诗与文浑然一体,别具一格。在教学时,笔者引领学生抓住“三眼”即“题眼”、“文眼”和“诗眼”,含英咀华,诵读品味。即扣住题眼,走入情境;抓住文眼,理解诗意; 透过诗眼,领悟诗情。鉴赏语言文字之美,用词之妙乃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下面以《黄鹤楼送别》一课为例,谈谈笔者对“文包诗”教学的一点感想。
  一、扣住题眼,走入情境
  “题眼”是一篇文章题目中的最关键的词,它可以奠定文章的整体内容,大致思想,帮助理解整篇文章。课文《黄鹤楼送别》的题眼就是“送别”一词,提到送别,总是一个令人伤感的话题。正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尤其是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古代,今日一别,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了。因此,许多文人墨客在分别之时,往往都情难自已,把满腔离情别绪,都化作了一首首动人的诗篇。可是鉴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他们往往体会不到这种送别之情。想要缩短古诗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近距离的触摸语言,倾听遥远的历史回声,就要另辟蹊径。
  在教《黄鹤楼送别》时,我先引导学生扣住题眼“送别”,试着用一句话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教学环节着力训练学生语言概括能力,有意渗透抓题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亲身经历过或看到过的送别情景,有意激发学生的联想,使其进入情境。最后交流搜集到的各种送别诗,如:以歌送别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以酒送别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雪中送别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等。此时再提出疑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送别诗与其它送别诗有什么不同,表达的又是怎样一种情感呢?从而顺理成章地将学生引入古诗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二、抓住文眼,理解诗意
  “文眼”是作者情感之凝聚,内容理解之基石,意境升华之关键。 此文的文眼是“依依惜别”。让学生从一个离他们生活时代久远、陌生的人物身上感受离情别绪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而,我确立了“一条主线,紧扣文眼”的教学思路,以“话别”为主线,话别前赏景藏情,话别时劝酒叙情,话别后吟诗抒情,引导学生扣住“文眼”,体会诗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在指导学生浏览课文,找出这篇课文的文眼之后,探究从哪些词句能感受到两位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我设计了自主学习任务单,并给学生温馨提示:先自读思考写批注,再小组交流谈感受,合作完成任务单。
  自主学习任务单
  探究问题:
  从课文的哪些词句能感受到李白对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温馨提示:组长带领,分工合作,大胆表达,认真倾听。
  课堂上,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不管是关键词语、句子的理解与运用,都由学生自学为主。在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同时,把学生置身于课堂中央,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包括提供资源,范读引领等。实践证明:在抓住文眼,理解诗意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学习,主动理解,善于提问的身影越来越多,同时也奠定了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
  三、 透过诗眼,领悟诗情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在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字、词、句,透过诗眼,能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诗眼就是“孤”,透过“孤”字能看出李白对孟浩然的不舍、敬仰和思念之情。指导学生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孤”, 抓住“伫立”“凝视”和省略号,体会“孤”字蕴涵的丰富情感。对省略号部分,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陆同学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想:孟夫子,与你一别,人生顿觉孤寂,盼望有朝一日能相见,到那时,也许我俩已两鬓斑白,再举杯畅饮,赏景吟诗!”;刘同学说:“孟夫子,你是我的良师益友,更是我的知己,此次一别,吾心随之而去,再无益友和知己。期待来年烟花满眼之时,你我能再把酒言欢!”从学生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孩子们已走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了诗人李白“孤”的情感。
  诗因情而美,亦能以情动人,古诗的感染力就来源于诗人的真情实感,这就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为此,教师应抓住“文包诗”中体现诗人情感的词句和精彩片段,甚至是标点符号,双管齐下,引导学生去朗读、品味、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诗人的内心。
  总之,“文包诗”不同于古诗,也不同于普通的课文。它能够引领学生更便捷地融入古诗,走近作者,感受他创作的背景,体验当时的情感,更能够,也更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精妙。相信教好“文包诗“这别样的课文,只要不断探索,别具慧眼,也能拥有同样精彩的课堂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公园巷小学)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设计,激发习作兴趣,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现实生活中没有的节日。  2.片旨导学生把设立这一节日的原因或怎样度过这一节日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把设立节日的理由写充分,感情真实,能够打动人;抓住人物的“想说、做”,把过节的流程写具体,能够吸引人。  教学程序:  一、再现生活情境激发习作热情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节日歌》,我们一起
期刊
很久以前,龙应台的书就风靡大陆。“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这是封底的一句话。每篇散文,都值得久久品味:与朋友之间的快乐,与父母之间的牵挂,与儿女之间的离合,关于街巷的生活气息,关于战争的理性思辨,关于忧郁的入骨人心,关于时间的无限遐思……  喜欢看一些细腻的文字,细致而幽微。《目送》中的背影:儿子的背影,父亲的背影,不同的背影,不同的渐行渐远。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
期刊
【摘要】农村学校受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受重视,没有足够的课外阅读量,孩子们缺乏精神世界的滋养。怎么教好阅读课,给孩子们什么样的书阅读?一直是困惑农村学校一线教师的问题。其实,农村学校更应高度重视阅读这一有效途径,教师应从课内入手,激活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关键词】阅读缺失 补救 激活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
期刊
【摘要】如何提高阅读效率和扩充阅读量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笔者以指导学生阅读《城南旧事》为例,从整本阅读、精细阅读、个体阅读、延伸阅读四个方面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针对如何让孩子们在阅读感悟和交流中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展开讨论。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内指导策略  阅读,是语文课的灵魂。如今,指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成了教育界的共识。然而书海无涯,舟楫何在?如何将课外阅读与课
期刊
【摘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诸多因素造成小学生诗歌创作的缺位。教师要引导孩子阅读经典的童诗,捕捉生活诗意,炼就敏锐“诗眼”,大胆借鉴模仿,悟得诗歌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技巧,搭建多维的展示平台,鼓励儿童进行童诗创作,让诗意和浪漫成为孩子们童年和未来人生的底色。  【关键词】阅读经典修炼诗眼模仿摹写自主创作与诗同行  儿童天生就是诗人,由于年龄小,意识发展程度低,他们用独特的视角看世界,懵懂之间对生命与哲学
期刊
我不遗余力地向朋友们推荐《周末和爱丽丝聊天》这套书。尤其希望小学中高年级到中学的孩子乃至每一个大人,都来好好地读一读。  理由是:在国内原创儿童读物中,难得见到这样“三观”端正的好书。地球越来越小,互动交流日益快速发达,我们的孩子将来一定比我们更加密切地与世界各个地区人群联络在一起。他们将带着怎样的思维观念去看世界,看自己呢?他们除了接受最先进的物质享受,是否能接受其他的文明思维,又与自己的传统思
期刊
我一直在自己的班级里开展“1525+”整本书教学实验,即第一学段读“1000本绘本+N本桥梁书”,第二学段读“500本桥梁书+N本纯文字的100~200页的经典童书”,第三学段读“200本纯文字的100~200页的经典童书+N本有点难度的多学科书籍”,前三个学段任务达成,第四学段及后面的岁月努力做到“每年读50本(每周一本)有点难度的多学科书籍+自己特别喜欢的书籍”。每当我讲述这一实验时,许多一线
期刊
俗语说,“懒妈妈教出勤快儿。”那么,“懒”老师是否能教出“勤快”的学生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懒“分析”,勤“探究”  语文教学中,教者常着力于剖析文章的人物形象、写作特色……但讲完以后,并没有在学生的心中留下太多的印象。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教师繁琐的解析并没有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变主动呢?我在教学《珍珠鸟》第一、二自然段时,先不进行分析,而是让学生
期刊
有一种学习叫阅读,它独具“根性”。  回望人类的进化史和文化、文明的演进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人类阅读的进步史。阅读改变了人类文明的传承方式。没有人类的文本阅读,也就没有人类对于自身以及对于整个自然的意义与价值的超越。  所谓“根性”,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就语言发展而言,人类的语言发展是以言语的互动阅读为基础的,没有语言的书面阅读也就没有语言的书面表达,语言阅读在语言学习中具有“根性”意义和价
期刊
一个人如果能找到一项符合自身志趣,并值得为之奉献终身的事业,那么他无疑是幸福的。对于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朱红甫老师来说,这种幸福来源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坛耕耘,更来源于他坚持推广小学国学经典阅读的信念。  腹有诗书气自华。对朱红甫老师的采访中,记者可以感受到他身上那种温文尔雅的书卷气,为他旁征博引的谈吐所折服。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反过来说,和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智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