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概念是中学物理知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物理概念的教学不够重视,方法不够得当,讲解不够清晰,就会造成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不透彻,对概念间的关系不清楚,这样将会影响到学生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拓展,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就会存在较大困难,就会产生“物理真难”的负面情绪,从而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教学中教师容易忽略的几个方面,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对概念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
人们把在社会生活里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到的各种事物,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事物本质的、主流的、共同的东西概括起来就形成了概念。概念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是一种理性认识。教师教学中必须重视概念的形成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为物理概念的建立提供科学丰富的感性认识素材,这样才能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理解概念。那些不愿在概念的形成上花时间,希望通过大量的习题应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末倒置的,是不可取的。
在高一加速度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在学生还没有建立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匆忙给出加速度的定义表达式,然后进行大量的习题强化,导致学生只会机械地进行计算,对引入加速度的必要性缺乏认识。这样的后果是物理越学越无趣。笔者认为应该不吝惜时间带领学生充分体会加速度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递进式地列举生活中的例子:1.磁浮列车以432km/h高速匀速运行了8s,蜗牛在10s内速度从0加速到0.1cm/s,让学生体验速度大与速度变化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猎豹2s内速度从0加速到30 m/s,博尔特2 s内速度从0加速到6m/s。学生自然得出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变化大的速度变化快。3.汽车加速性能测试中兰博基尼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4.0s,麦克拉伦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3.2s,让学生建立起速度变化相等时用时少的变化快的概念。4.宝马Z4跑车0→60km/h加速时间3.2s,F1方程式赛车0→300km/ h加速时间15.6s。问谁的速度变化快?让学生在分析例1、例2、例3的基础上自然得出创造相同的时间比较速度变化量即加速度的定义式。通过这样的螺旋式上升示例,让学生体会加速度的形成,从而建立起加速度的正确的概念。
二、真正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
在高一位移的教学中,当位移的概念提出后很多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要提出位移的概念,有很多学生会认为前概念路程更贴近生活更合理科学,因为不能理解。所以在学习中因不能走出前概念而频频出错。其实这是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位移概念的真正物理意义,造成的位移表示的是位置的变化,已知末位置和相对于起始位置的位移(有大小和方向),末位置就可以最终确定。这能够对运动物体进行很好的定位,在实际航海、航天、卫星定位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以上这些仅仅引入路程这个物理量却不能做到。学生在理解了位移的实际意义后,不但理解了位移而且自然地区别了前概念路程。与此同时也理解了速度应是表示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区别于路程除以时间的实际意义。
三、注意新旧概念教学的迁移和反刍
高中物理有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难懂,教师讲授这部分知识较常采用的方法是类比于旧知识,利用新旧知识的关系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从已掌握的旧知识中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但是新旧知识之间不可能完全相同,学生在有些方面会提出质疑,这时教师要注意理清新旧知识的异同之处。例如电场中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教学,教师往往会类比于重力场,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类比于重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电势的定义式类比于重力势能与质量的比值。类比中学生理解了电场强度与电势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与电荷无关。但是有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重力势能与质量的比值为重力加速度与高度的乘积,而电势能与电量的比值即为电势,不可理解。这时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类比的完整性,其实我们类比的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场可以视为一匀强场,重力加速度与高度(相对于零重力势能面)相乘相当于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沿电场方向距离(相对于零电势能面)相乘,该乘积电场部分即为与零电势位置的电势差,在数值上等于电势。我们也可以把重力场部分该乘积称为重力势。这样不但反刍了重力场的知识,而且建立和后面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关系内容。另外电场中场强的定义中引入试探电荷的概念,在磁场部分进行磁感应强度的定义时也可迁移性地引入试探电流的概念,这样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在电场强度的基础上能够很好地理解磁感应强度是表征磁场强弱的物理量,与安培力和电流等无关。
以上笔者只是结合实践列举了高中物理部分物理概念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科学地进行概念教学涉及的方面还很多,这方面值得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总之物理概念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避免教师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形成、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在概念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
人们把在社会生活里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到的各种事物,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事物本质的、主流的、共同的东西概括起来就形成了概念。概念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是一种理性认识。教师教学中必须重视概念的形成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为物理概念的建立提供科学丰富的感性认识素材,这样才能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理解概念。那些不愿在概念的形成上花时间,希望通过大量的习题应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末倒置的,是不可取的。
在高一加速度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在学生还没有建立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匆忙给出加速度的定义表达式,然后进行大量的习题强化,导致学生只会机械地进行计算,对引入加速度的必要性缺乏认识。这样的后果是物理越学越无趣。笔者认为应该不吝惜时间带领学生充分体会加速度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递进式地列举生活中的例子:1.磁浮列车以432km/h高速匀速运行了8s,蜗牛在10s内速度从0加速到0.1cm/s,让学生体验速度大与速度变化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猎豹2s内速度从0加速到30 m/s,博尔特2 s内速度从0加速到6m/s。学生自然得出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变化大的速度变化快。3.汽车加速性能测试中兰博基尼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4.0s,麦克拉伦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3.2s,让学生建立起速度变化相等时用时少的变化快的概念。4.宝马Z4跑车0→60km/h加速时间3.2s,F1方程式赛车0→300km/ h加速时间15.6s。问谁的速度变化快?让学生在分析例1、例2、例3的基础上自然得出创造相同的时间比较速度变化量即加速度的定义式。通过这样的螺旋式上升示例,让学生体会加速度的形成,从而建立起加速度的正确的概念。
二、真正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
在高一位移的教学中,当位移的概念提出后很多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要提出位移的概念,有很多学生会认为前概念路程更贴近生活更合理科学,因为不能理解。所以在学习中因不能走出前概念而频频出错。其实这是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位移概念的真正物理意义,造成的位移表示的是位置的变化,已知末位置和相对于起始位置的位移(有大小和方向),末位置就可以最终确定。这能够对运动物体进行很好的定位,在实际航海、航天、卫星定位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以上这些仅仅引入路程这个物理量却不能做到。学生在理解了位移的实际意义后,不但理解了位移而且自然地区别了前概念路程。与此同时也理解了速度应是表示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区别于路程除以时间的实际意义。
三、注意新旧概念教学的迁移和反刍
高中物理有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难懂,教师讲授这部分知识较常采用的方法是类比于旧知识,利用新旧知识的关系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从已掌握的旧知识中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但是新旧知识之间不可能完全相同,学生在有些方面会提出质疑,这时教师要注意理清新旧知识的异同之处。例如电场中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教学,教师往往会类比于重力场,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类比于重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电势的定义式类比于重力势能与质量的比值。类比中学生理解了电场强度与电势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与电荷无关。但是有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重力势能与质量的比值为重力加速度与高度的乘积,而电势能与电量的比值即为电势,不可理解。这时教师要注意新旧知识类比的完整性,其实我们类比的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场可以视为一匀强场,重力加速度与高度(相对于零重力势能面)相乘相当于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沿电场方向距离(相对于零电势能面)相乘,该乘积电场部分即为与零电势位置的电势差,在数值上等于电势。我们也可以把重力场部分该乘积称为重力势。这样不但反刍了重力场的知识,而且建立和后面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关系内容。另外电场中场强的定义中引入试探电荷的概念,在磁场部分进行磁感应强度的定义时也可迁移性地引入试探电流的概念,这样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在电场强度的基础上能够很好地理解磁感应强度是表征磁场强弱的物理量,与安培力和电流等无关。
以上笔者只是结合实践列举了高中物理部分物理概念的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科学地进行概念教学涉及的方面还很多,这方面值得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总之物理概念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避免教师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形成、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在概念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