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为何不当“公务员”

来源 :长江文艺·精品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at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参观北京香山正白旗39号的曹雪芹故居,发现一件以前从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原来当年的曹雪芹,也曾当过“公务员”。
  据曹雪芹故居的解说词介绍,曹雪芹家道败落之后,生活非常困难。到33岁的时候,终于得到一个机会,被安排到内务府当差,具体工作是在右翼宗学从事教学事务管理。但干了两年,他就宣布辞职,回西山正白旗专心创作《红楼梦》。
  如果放到今天,对于曹雪芹的选择,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理解。在内务府当差,是一份多好的工作!岗位体面,待遇优厚,还可以结交很多达官贵人的子弟。而曹雪芹呢,脑袋一热,就不干了,跑到西郊,埋头写书。从此,其生活来源只能靠旗人的“低保”,以后过的一直都是“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日子。
  曹雪芹的朋友,则大都支持他这样做。其中的敦诚,当时正在长城喜峰口。听到曹雪芹从右翼宗学辞职的消息,马上写了一首诗来安慰他。诗中说:“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在敦诚看来,只有“著书黄叶村”,才是曹雪芹人生最伟大最正确的选择。
  细想也是,如果曹雪芹当初没有辞职,还会有今天的《红楼梦》吗?可能,他会干得好一点,得到领导的肯定,然后从“副科级”、“科级”、“副处级”、“处级”一直升到“副厅级”、“厅级”。但那样一来,他就没有时间写书了。更何况,要想在宗学和内务府一帆风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依曹雪芹的性格,弄个“处级”可能都非常困难。越升不上去,心理就越不平衡。越不平衡,就越没有激情。别说创作上百万字的《红楼梦》,就连一篇两千字的讲话稿,也不愿意动手写了。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你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泰勒斯回答:“认识自己。”曹雪芹的确是个聪明人,因为他非常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第一,他知道,自己的最大财富是经历;第二,他知道,自己的最大能力是知识;第三,他知道,自己的最大特长是写作;第四,他知道,自己写作的最佳环境是西山。在一个纷纭复杂的时代,面对着眼花缭乱的诱惑,曹雪芹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多项选择中的最佳选择。不仅为自己铸就了万世英名,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增添了灿烂篇章。
  据说有一天,曹雪芹和好友鄂比到一家小酒馆喝酒,喝完了却发现二人都没有带钱。于是曹雪芹拿出一张纸,在上边抹了几笔怪石,鄂比又画了几支凤竹,然后交给店主人。几天后再来时,店主告诉他们,那幅画他给卖了10两银子,除了酒钱,还剩8两。可见当时曹雪芹赚钱也是很容易的。只是他不要钱,不要权,不要名,一生只干一件事——专心创作《红楼梦》。
  有人适合当差,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差;有人适合做演员,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演员。就业选择,不仅要看是否风光体面优越悠闲,更重要的是看自己在这个岗位上,能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特长和潜力。曹雪芹不当“公务员”,留下的不仅是一部《红楼梦》,还包括他超凡脱俗、术业专攻的人生经验。
  摘自《洛阳日报》
其他文献
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在咱们国家,自己的公民往往不如外国人那样受到礼遇和尊重。比如在北京故宫,就专设了“外国游客入口处”;在某城市的酒吧街,专设了外国人的如厕间;在商场酒店,服务人员对外国人说话客客气气,对自己的同胞一处没对劲就甩出几句国骂;外国人在咱们中国游玩发生了问题,总是调遣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最高明的医生去营救和救治,而国人则未必有这般福气。  你不能不奇怪,咱们中国人好像自己都瞧不起自
期刊
崔永元策划的32集纪录片《我的抗战》由于无人问津,只能在网上点击收看,囊中羞涩的节目组数月前就已停发工资。  65年前的国殇,竟然遭遇如此冷漠的“拒绝记忆”?这些耄耋“老兵”,当年奉献青春热血、甘抛头颅的风华少年,如今却在收视率与广告的收益需求之下遭遇了这种尴尬的拒绝!这一点,恐怕连作为电视主持人的崔永元自己也始料未及。  我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如果我们自己的历史观这样“势利”和实用主义,那
期刊
自从1992年高秉涵带着第一坛同乡的骨灰回到山东,至今,已有57坛。对这个身高175厘米、体重却只有44公斤的老人来说,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回家,就是天大的事    在台湾生活长达61年的菏泽人高秉涵清楚地知道,对那些大半生住在海岛上的“外省人”来说,这条通往家乡的路意味着什么。  “没有不想家的。”这几乎是侯爱芝所能讲出的最长的句子。这位80多岁的菏泽老人住在台北,离家已有60多年
期刊
江苏省盐城市,东临黄海,河渠纵横,物产富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新冈村位于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河网密布,风景优美。然而自从2000年一个化工园区在村旁建起之后,一切都改变了——“5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洗衣灌溉,90年代水质变坏,目前已是鱼虾绝代”,这是村民们对当地河水的描述。更可怕的是,2001~2005年,已有50多名村民患上癌症,其中40多人死亡,整个村庄都笼罩在“癌症村”的阴云下。 
期刊
前天,又去了一所监狱,依然是警卫森严,依然是高墙铁锁。我是“二进宫”了,第一次来,是作为在职干部来受刺激的,官方名之为警示教育;第二次来,是作为人大代表去做监督的,就是去现场观摩法院在监狱内临设法庭,审理减刑与假释人犯。  当我们与法院领导、监狱领导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带队领导问:“xx副市长还有几年牢坐?”  监狱领导说“已出狱了”。  这xx副市长,我是知道的,他曾在其分管人事、财政、社会保障
期刊
一生戎马倥偬、功勋盖世却命运坎坷、饱受冤屈的彭德怀曾言:“一个人的是非功过,不是哪一个人说了可以算数的,我彭德怀是什么人,让人民去评说,让历史去作结论吧!”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离我们似乎越来越遥远,也给世人留下了越来越多的谜团……    作者:滕叙兖  出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彭德怀陵园坐落在湖南省湘潭县的乌石山下,园中的墓碑十分奇特,是一块菱形黑色大理石,耸立在巍巍蓝天之下。  
期刊
当我乘车赶到这个叫查理的荒僻藏区小镇报到时,天已黑下来。小镇低矮的土屋,两侧荒秃的山丘,混沌成一片阴森的巨影。猖獗的风,凶狠地拍打着立柱上的经幡,发出尖锐而诡异的裂响。这就是我将要教书的地方。我万分沮丧地拖着棉被、皮箱下了车,悲壮地走向暗夜。  突然,不知从哪里冒出几个黑影,轰地一拥而上,奋力争抢我的东西,嘴里还不停地呱啦着:“格更,尔尕塔!尔尕塔,格更!”(后来我才知道他们说的是:“老师,辛苦了
期刊
与一位师姐吃饭时听说了一件离奇事:有一南海师姐家里有钱,招赘了一个,她男人在她家里可以说是抬不起头的。可是由于父亲的故去,加上当地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她弟弟在分割家产后掌握了主要的财权,而她由于生了一个女儿,最后竟在男方那边抬不起头。为了挽回局面,她准备多生个儿子,想出了假离婚这招:签约离婚,等生了儿子后再复婚,逃避计生政策。  晚上接了一个大学同学的电话,请我去喝他儿子的满月酒。满月酒?他儿子不
期刊
年前好几次家庭聚会,朋友夫妇中的先生都趁太太去洗手间的空档,得意洋洋地宣告自己成功夺回财权。最厉害的是有位老兄语气里还硝烟未散:“怎么跟她说都不肯,我直接去银行把以前的工资卡报失,重新办了一张新的。”  朋友太太去完洗手间回来,仍然一脸风含情水含笑地要她先生加点一份杏仁布丁。那么阴谋的手段竟然还能在家里上演和平叛变,真是让我大跌眼镜。  我发现我们父辈那代人里,大多数家庭都是太太管账。后来改革开放
期刊
六子和秀兰所在的厂子倒闭了,偏偏不久前他们刚买了房子,花掉了所有的积蓄。两人愁得头发一下子白了不少。秀兰心眼儿小,一下子成了病秧子,饭都吃不下,人瘦成皮包骨,走路晃晃悠悠的。  六子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虽说活儿很累,但工钱还可以,能支撑家里的日子,供女儿读高中。秀兰留在家里,一边料理家务一边养病。  下班后,六子有些意外。他刚走到楼梯拐角,就看到秀兰笑吟吟地站在家门口。女儿住校,秀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