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公斤的老人和57坛骨灰:葬我于故乡

来源 :长江文艺·精品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i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92年高秉涵带着第一坛同乡的骨灰回到山东,至今,已有57坛。对这个身高175厘米、体重却只有44公斤的老人来说,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回家,就是天大的事
  
  在台湾生活长达61年的菏泽人高秉涵清楚地知道,对那些大半生住在海岛上的“外省人”来说,这条通往家乡的路意味着什么。
  “没有不想家的。”这几乎是侯爱芝所能讲出的最长的句子。这位80多岁的菏泽老人住在台北,离家已有60多年了。从她脸上深深的皱纹和褐色的老年斑中,难以看出那段留在故乡的青春。
  她偏瘫了,半边身体不能动弹,语言能力也丧失了大半,只能终日坐在一把木椅上。“想家。”老人有时会努力地挤出这两个字,眼里渗出浑浊的泪水。
  另一位菏泽同乡是一个83岁的老兵。他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无法出远门,但两岸通航后,却总是念叨着要回老家看看。儿子用轮椅推着他来到机场,当看见即将启程的老乡们时,他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叫起来:“回家了,我要回家了。”儿子推着他在机场转了几圈,又把他抱上了返回台北的汽车。老人一直幸福地望着窗外,他真的以为自己就要踏上归途。
  高秉涵说,对于这些在台湾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来说,回家,就是天大的事。正因为如此,他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同乡们完成回家的梦想。而许多菏泽同乡,也安心地将自己人生最后的希望交到他的手上。
  有好几次,他被紧急叫到医院,弥留的同乡只有一个请求,让他把自己的骨灰送回菏泽老家。“我说好,你放心。他们就吧嗒吧嗒地落泪,然后就走了。”高秉涵低声回忆道。
  去世的老乡越来越多,高秉涵背负的嘱托也越来越重。自从1992年他带着第一坛同乡的骨灰回到山东,至今,已有57坛。
  对这个身高175厘米、体重却只有44公斤的老人来说,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这些骨灰坛由青白色大理石制成,每一个都重达10公斤。为了不出差错,高秉涵一次最多只能往回带4坛。
  一年夏天,他从台北赶去花莲的军人公墓办理骨灰迁移手续。没料想,台风来得突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下山的桥被洪水拦腰冲断,他抱着冰冷的骨灰坛躲在空无一人的墓地。雨下得大了,“浑身就像泡在水里”。他发现附近有为死去的“有钱军人”修建的凉亭,便捧着骨灰坛在亭子里蹲了一整夜,直到第二天才被直升机救出。
  家人并不同意老人的行动,“没有谁愿意家里摆着好几坛外人的骨灰”。为此,他不得不将骨灰摆进地下室,而自己就睡在一旁,借此安慰子女:“有我陪着这些老哥,他们的鬼魂就算回来,也不会去找你们的。”
  把骨灰从台北带回山东是个极其艰难的过程。这些被密封起来的骨灰坛,常常被误认有“藏毒的嫌疑”,高秉涵必须通过繁琐复杂的安检程序。并且,因为害怕骨灰坛摔碎,他从来不敢托运。即便带上飞机,他也只能小心地抱着,生怕空乘人员和周围的乘客发现。
  他曾经因为要照顾同行的另外一位老人,在海关遗失了一坛骨灰,也曾经因为没拿稳,把骨灰坛摔碎。但是最终,他还是把这些骨灰送回了那些逝者生前无法回到的故乡。
  
  “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
  
  在台湾,200多个从菏泽一路历经战火和逃难来到这里的人组成了“菏泽旅台同乡会”。高秉涵因为来台时年龄最小,在同乡会里也最年轻,被推选为会长。
  对他来说,会里的每一个同乡都是他的父兄、母姐。他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着想要回家的同乡一道返乡:“我答应过他们,只要还有一个人要回家,我就陪着他们一起回来。”
  说这话的时候,高秉涵似乎已经完全忘记,自己也是一位75岁的老人了。
  其实,菏泽只是他生活了13年的地方,如今他在那里已没有“五服以内的亲人”。但因为这些同在异乡的乡亲,菏泽不仅意味着故乡,也意味着他身上背负的关于回家的约定。
  高秉涵成了菏泽同乡的中心人物。这些一辈子都未忘记乡音的菏泽人频繁地聚会,只不过,他们的话题屈指可数:家乡的样子,逃难的经历——
  1949年厦门海岸上的一个秋夜,中秋节刚刚过去,“月光很亮”。高秉涵和海滩上成千上万人一样,焦急地等待着前来带他们到海峡另一边的船。天还没亮,两艘登陆艇悄悄地靠岸,逃难的人们“像流水一样疯跑”,想要抓住最后一根离岸的稻草。
  这个当时只有14岁的男孩,只能跟着人流向前挤,一开始是在地上跑,但很快就变成了“在被踩死的尸体上跑”。
  天已大亮,当他在最后一刻挤上船时,一颗炮弹落在船上,硝烟和血雾弥漫在一起。那些未能登船的士兵绝望地哭喊着,有的拿起枪向船上扫射。舱门关闭,将正在那里的难民拦腰夹断。船上幸存者所能做的,只是将尸体和残肢不断地扔进海中……
  高秉涵漂落到了大海的另一边,再也见不到自己的母亲。但是,当时的他甚至不知道那样一个充满诀别意味的清晨,究竟是哪一日。数十年后,他在图书馆翻查史料,才发现自己乘坐的是那一年由厦门驶往台湾的最后一班船,日期是1949年10月16日。仅仅半个月之前,在遥远的北京,一个新的共和国成立了。
  
  另一半骨灰,一定要回到菏泽
  
  去了台湾的高秉涵在那里度过大半生,求学成家,先后成为法官和律师,并且最终也没能再见自己的母亲一面。
  他曾经想过各种办法联系母亲。1979年,大陆与台湾之间尚不能直接通信,他委托美国的同学帮忙寄出第一封家书。他不知道自己的村子是否仍在,也不知道该如何填写地址,便只好写下“山东菏泽市西北35里地处高庄”,收信人则是母亲“宋书玉”。
  在那封并不长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我之所以要艰苦奋斗地活下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再见到我娘一面,绝不会像大姐秉洁、三姐秉浩一样,在抗日战争爆发时就生死不明……娘,我会活着回来。”
  就在这封信辗转寄达的一年前,宋书玉逝于吉林辽源,她晚年和小儿子住在一起。说起这些,60多岁的弟弟高秉涛哭得像个孩子:“就差13个月,我母亲就能知道她的大儿子去了台湾,没有死。”
  弟弟告诉高秉涵,对一辈子盼着儿子回家的老母亲来说,儿子是年夜饭时桌上的一副碗筷,她总要为他夹一块肉、一口菜;儿子还是一件小时穿过的棉褂,一直被妈妈藏在枕头下面,从菏泽一路向北带到辽源,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分钟。
  曾有一段时间,高秉涵绝望地认为:就算两岸开放,对我来说也没有意义,我和妈妈一个地上、一个地下,永远也见不到了。
  但在他心中还有与母亲同等重要的念想。有时,他不知道该如何向儿女解释,菏泽,这个被切断和隔绝了几十年的地方,这个被叫做“故乡”的地方,对自己和同乡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那些一路经历着无数生死诀别到达台湾的人,正在老去、死亡。往年,他组织的回乡团里总有几十个团友,而今年,却只剩三人。
  “也许我们一走,这种感情就会断掉。”高秉涵有些悲观地说。他为孙女起名“佑菏”。“菏”,那是一个在儿媳看来“太不好念”的字。但老人坚持,这就是孙女不可替代的名字。
  “保佑菏泽,保佑菏泽。”他喃喃地念道。
  他已为自己安排好:“如果我死了,骨灰一半留在台湾陪太太,另一半,一定要回到菏泽。”想着想着,老人不由得微笑了一下,“等我回去的时候,一定有整排老乡在下面列队欢迎我呢。”
  摘自《中国青年报》
其他文献
最新一期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季度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太空垃圾数量增加了20%。据统计,目前约有3000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飞奔,而且数量正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  由此导致的是,今后太空相撞事故将会增多,有些卫星制造商预计,太空碰撞带来的连锁反应现象将会延续一个多世纪。    地球上空已成为垃圾场    欧洲航天局控制中心发布的一组电脑照片显示,地球上空已成了一个垃圾场。构成这些垃圾的东西
期刊
在20世纪的世界政治舞台上,没有哪一位政治领袖像毛泽东那样受到全世界的一致推崇。他逝世后,留给中国乃至世界的是一波波毛泽东热潮。毛泽东影响的人,以数十亿计。现在就把其中的一些世界知名的“粉丝”作个整理、排列——    1.加拿大医生白求恩  上榜理由:他为这个英雄的国家牺牲了生命!  评价毛泽东:“这是一位盖世英才。他一定会改变这个世界。”    2.拳手经纪人唐·金+拳王泰森  上榜理由:唐·金
期刊
◇登山者在暴风雪中作出了自己心灵的选择,拯救了一个濒临死亡的遇难者。  点评:既然都遇难了,怎么还濒临死亡呢?诈尸啊!  ◇我们看着天上阴沉沉的天……  点评:难道是天外有天?  ◇进入高三,我就过上了“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牛多”的日子。虽然我吃的比猪好多了,但我干的确实比牛还多。此刻,我的愿望就是……  点评:难道现在的老师都成周扒皮啦?  ◇适食物者为俊杰,适者生存。  
期刊
10年前,天津作家杨显惠在《上海文学》上连载《夹边沟记事》,人们尚对“夹边沟”一脸茫然;10年后,纪录片导演王兵携首部剧情片《夹边沟》参展威尼斯电影节,引起强烈反响。夹边沟在国人的认知中逐渐成为了符号——人间炼狱,或者中国的古拉格群岛。  当年右派被策略地“引蛇出洞”,被莫须有地定罪,被甩出正常的人生轨道,随后发生的一切,在个人几近灭顶,在民族则是大灾难。从1957年10月起,位于甘肃酒泉戈壁滩里
期刊
想把宝宝的胎毛留作纪念,彭女士花358元请一家公司制作胎毛笔。工作人员上门为宝宝理发后,居然忘记取走胎毛。一个多月后,公司竟然送来了胎毛笔。彭女士认为,自家宝宝的头发明显偏黄,胎毛笔却是黑色的。  宝宝胎毛未取走,胎毛笔却制成送来,毛发颜色明显不一致,不知是别人家婴幼儿的胎毛,还是别的什么……笔者不敢往下想,因为一想起来心里就发毛。既然没取走胎毛也制成胎毛筆,其他一些胎毛笔是不是流水线式炮制,而不
期刊
中国据说是已经崛起。这并不是空穴来风,中国过去30年的经济成就在全世界可说是首屈一指,世界历史上很少有这样的大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变化得这样快。可同样令人困惑的是,社会的怨气特别大,矛盾也特别多。百姓在互相交谈中,在网上的评论中,很少有人感到满意,牢骚特别多,似乎社会很快就要崩溃似的。马路上吵架的人也多,火气大,动不动就想打架。政府大概也有同样的感觉,很怕社会不稳。每逢国家有庆典,比如十一阅兵、奥运
期刊
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后来的人,有顶孟子者,有宗荀子者。这个争辩,持续两千多年,没有定论。  人性到底是什么?因为我是人,所以对这个问题,也星星点点有所思考。我长期思考的结果,觉得这人性既非善,也不是恶,而是善恶兼而有之的“怕”。  你说人性善,为什么人残忍起来,会使尽阴谋和手段,不用说决绝地消灭异类,便是同类,也把人家屠戮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你说人性恶,为什么人总拿“爱”说事儿,而且以大
期刊
有一次演讲,有听众问我,要到什么时候,你才会停止你的批评?我说,要我停止批评不难,只要给我一个官当,我就自然停止。听众听完大笑,然后整个会场就是一片哗然:原来你小子一直批评中国官本位,批评中国社会腐败黑暗,都是因为自己没有当官而感觉愤愤不平啊。  但是,随即而来的解释,却让听众完全平静下来了。我举出的例子是龙应台,她本质上是一个批评家,但是,她在做马英九任台北市长时的文化局长时,就没有公开发表过一
期刊
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在咱们国家,自己的公民往往不如外国人那样受到礼遇和尊重。比如在北京故宫,就专设了“外国游客入口处”;在某城市的酒吧街,专设了外国人的如厕间;在商场酒店,服务人员对外国人说话客客气气,对自己的同胞一处没对劲就甩出几句国骂;外国人在咱们中国游玩发生了问题,总是调遣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最高明的医生去营救和救治,而国人则未必有这般福气。  你不能不奇怪,咱们中国人好像自己都瞧不起自
期刊
崔永元策划的32集纪录片《我的抗战》由于无人问津,只能在网上点击收看,囊中羞涩的节目组数月前就已停发工资。  65年前的国殇,竟然遭遇如此冷漠的“拒绝记忆”?这些耄耋“老兵”,当年奉献青春热血、甘抛头颅的风华少年,如今却在收视率与广告的收益需求之下遭遇了这种尴尬的拒绝!这一点,恐怕连作为电视主持人的崔永元自己也始料未及。  我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如果我们自己的历史观这样“势利”和实用主义,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