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国情怀教育的初中语文教学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ota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教学中应当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是落实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优质的家国情怀教育素材,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强化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知,引导学生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家国情怀;初中语文;情感激发;爱国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06-0057-02
  家国情怀是指人们对“家”与“国”的热爱之情,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家国情怀影响着每一代人。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可以从诗词鉴赏、作文习作、资料查阅着手,让年轻一代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家国情怀的内涵与意义,这是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家国情怀内容的挖掘和落实,更好地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一、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
  家国情怀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这片养育自己的热土。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家国”这一词来源已久,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我国古人在对家国情怀的解释中,运用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词句[1]。在现代国家的建设中,也倡导中华儿女运用自己的才智来建设和保护国家。“家国”这个词汇包含了两个层面,一个是家,一个是国,家与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国,家就难以存在;没有家,国就没有基础。家国情怀教育,是对年轻一代的引导和督促,能让年轻一代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将家与国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保家卫国的英雄,也始终重视尊老爱幼、母慈子孝的家庭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年轻人的家国情怀逐渐淡化,这就需要通过相应的教育,让家国情怀重新焕发风采[2]。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把实现个人梦与中國梦相结合。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合家国情怀教育的途径
  (一)诗词鉴赏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积淀的瑰宝。很多古诗词彰显了古人对家国的理解,这些古诗词在对我国年轻一代的爱国爱家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国情怀是很多古诗词的背景与主题,教师要对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进行提炼,尤其是对能够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重要诗句予以重点解析[3]。鉴赏过程中,教师应当用饱满的情感进行朗诵,并将情感带入古诗词的字里行间,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古诗词所描绘的家国氛围中,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
  如教师在讲解《木兰诗》时,就要重视文章中抒发家国情怀的内容。《木兰诗》描写了花木兰替父从军,以女子之身投入保卫家国的战争中。诗中对花木兰在战场上不怕艰险、无畏生死的爱国精神进行了生动描绘,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着重对诗词中这些反映家国情怀的词句进行解析,让学生从诗词中感受到澎湃的爱国情感。《雁门太守行》也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篇,立意悲壮,诵读起来会产生强烈的震撼之感。诗中对将士浴血奋战的场面进行了刻画——“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抒发了众将士将生死置之度外,誓死保卫国家,宁可马革裹尸,也不允许侵略者的马蹄踏上国土半步的决心[4]。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时,要对古诗中包含的家国情怀进行挖掘和分析,让学生在诗词意境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作文习作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方式,写作可以让学生将内心所感、所想都落实到文字中。写作练习中,教师可通过与家国情怀相关的主题,让学生抒发自身对“国”与“家”的情感。教师在选择主题时,应当注意给学生留出更多的写作空间,基于家国情怀这一写作主题,让学生不限素材、不限题材、不限角度地进行自由创作[5]。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真情实感创作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写作任务而堆砌辞藻。家国情怀的写作,可以从大的层面上落笔,也可以从生活点滴中挖掘。家国情怀的写作切入点,可以是爱国精神,也可以是热爱家乡,更可以是温馨的家庭等。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家国情怀的抒发效果,在作文习作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文章,通过朗诵表现出更加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家国信念。
  如教师在讲到《我爱这土地》时,可以指导学生基于课文中的家国情怀进行写作。学生在写作时,可以从脚下这片土地孕育出的优秀人才、美丽山川等角度入手,抒发自己的感情。写作过程也是激发和塑造学生家国情怀的过程,学生在写作中融入的感情是真挚的,这些感情也会刻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写作中,学生需要通过思考来确定写作脉络,构建写作框架,并依据写作框架补充和丰富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深度分析写作主题,从而潜移默化地渗透家国情怀。写作是将作者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的过程,基于爱国主题的写作练习是学生抒发内心情感的过程,学生饱含真情所写出的内容情感代入感更强,更具情感抒发效果。由于写作是学生用文字表达感悟、生活等的一种形式,所以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学生的写作内容了解他们的家国情怀素养情况,从而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如讲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教师可以借此主题,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家国情怀文章朗读比赛,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认真体悟文章的每个词句,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情
  感[6]。朗读是情感融入的重要方式,朗诵比赛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感受,在字里行间中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依恋之情,升华自己的家国情怀。
  (三)资料查阅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自主查阅课文背景、内容和作者信息等相关资料。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选自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有各自的独特写作背景,在查阅资料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面,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融入学习中。很多作品的作者都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其中家国情怀也是他们始终坚持的信念。   如在讲解《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时,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预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很多学生认识范仲淹是因为其在文学上的建树,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他们会对范仲淹有一个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知道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一生都在为国家而奉献,他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其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7]。尤其是在西夏侵略北宋时,范仲淹虽是一介文臣,却毅然奔赴战场,对抗西夏进攻。范仲淹戍守西北邊境期间,通过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修筑边防要塞,加强守备,守护北宋每一寸土地,让西夏军队受挫撤退,缓解了边境危机。范仲淹任地方太守期间,让百姓安居乐业,真正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高风亮节的高尚品质。通过查阅资料,学生也会被范仲淹的这种家国情怀所感染,从而达到家国情怀教育的目的。通过资料,学生会对范仲淹这样的历史人物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也会反思,扪心自问:“自己是否能成为像范仲淹那样对家国都有价值的人,如何能够更多地为家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反思使得家国情怀能够扎根于学生的思想,对学生的行为和意识不断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家国情怀教育的成效。
  家国情怀是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这是爱国精神的重要基础,也是民族自豪感的源泉。家国情怀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能够丰富语文教学形式,深化语文教学价值。教师应当从语文教学内容和方式入手,通过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郭虹霞.融“家国情怀”教育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探
  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
  [2]华彩珍.浅谈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与策略——以《木兰诗》的家国情怀教育为例[J].读与写,2020(25).
  [3]顾平业.融“家国情怀”教育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探讨[J].中文信息,2020(3).
  [4]陈有巧.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珠江
  教育论坛,2018(1).
  [5]王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家国情怀缺失问题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27).
  [6]张燕.初中语文教学结合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
  [7]张燕.融“家国情怀”教育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方法[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
  【作者简介】
  高丽(1988~),女,汉族,甘肃白银人,中教二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解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现状,本研究采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调查问卷(学生版)》,随机抽取某市400名中小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对个别教师进行访谈。结果发现,中小学存在着一些师德失范的行为,教师的职业压力、职业倦怠、身体不适和人际关系问题等是造成教师师德失范的最主要心理成因。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心理成因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不仅包括了课内阅读,还包括了课外阅读,对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进行有效整合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06-0067-02  丰富的语文课内外阅读,不仅可以提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方式,已经越来越成为各阶段教学的重心。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将自己对于阅读的理解“灌输”给学生,用自己的思想禁锢学生的思维,而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教学。学生有不同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认知结构,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阅读教学  【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推进各学科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教学体系,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保障学生习得基本的阅读知识,也要引导学生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深入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所以,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以期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期刊
【摘 要】英语作为一种使用范围较广的语言工具,在国际交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运用英语思维和方法进行交流,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的实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而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本文主要阐述英语思维的定义,探究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思维;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
期刊
【摘 要】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06-0059-02
期刊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给高中学科教学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政治学科有着自己的特点,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是目前很多一线教师的困惑。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新时代教育的重点内容,教师必须予以重视,注重在教学中落实和养成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就此提出从“四个注重”入手,注重构建整体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注重问题导学,注重构建学习情境,注重高阶学习,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全方位落实学科
期刊
【摘 要】《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开展幼儿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开展教学活动能将活动设计的方向性与计划性凸显出来。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其体育活动安排及户外活动设计与其他阶段的学生有一定区别,教师在游戏设计中应注重幼儿的性格特点与心理需求。但事实上,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幼儿园开展的户外活动存在形式单一、目的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为
期刊
【摘 要】合作学习是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互学共进的能力,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形成。本文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结合教学实践探析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初中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合作学习;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 要】传统教学以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而导入式教学是让学生作为主体,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解决问题。新课改提出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也应与时俱进,采用导入式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了导入式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导入式教学法;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