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数学教育。很多教学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指导数学课程学习的理论观念,其中就包括分层理念。基于此,本文将以高中数学为例,探析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關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对学生一视同仁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全班学生都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就不能一视同仁,而是应该根据高中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进行特殊的教学,即分层教学。分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能够挖掘学生的潜能,能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探析,希望助力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分层设疑,促使学生参与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数学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参与程度普遍较低,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地关注优等生而忽视后进生。为了使班级上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互动,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设疑,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能够全部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
在教授《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这一课内容时,笔者首先会向学生提出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可以用坐标来表示,那么,直线是用什么来表示呢?一点能不能探究出一条直线?因为这些问题所涉及的内容较为简单,可以让学生天马行空的去想象,因此笔者会选择一些基础性较差的学生回答这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笔者由此将学生引入本课知识的学习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会向学生提出一些类似“直线的倾斜程度与倾斜角有什么关系”的问题,这些问题会有一点点的难度,因此,笔者会让那些有一定基础知识且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回答,以此使他们能够深入到问题中探究数学知识。在教学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一些较难的实际应用题回答时,笔者会选择学习水平高的学生进行应用题的解答,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能够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笔者认为通过这种分层设疑的教学方法,使班级上的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回答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采用分层设疑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分层作业,激发学生动力
高中生有着升学的压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总会给学生设计大量的作业,而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使作业不能够发挥其真正地作用,还会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烦感。其实,数学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探究作业的实际意义,为学生布置分层作业,使学生能够根据其自身的学习水平更有质量的完成数学作业,实现作业的真正价值。
如,在教授《三角函数》这一单元内容时,为了使班级上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作业,笔者将作业分为了三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基础闯关,所涉及的数学题目非常简单,基本上都是一些数学课堂上例题的转化。
第二个模块:能力提升,所涉及的数学题目有一定程度的难度,一般都不会进行直接的提问。
第三个模块:探索求新,数学题目较为复杂,一般都是历年的高考真题,适合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
在设计完作业模块后,笔者便让班级上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做数学题,每位学生至少完成二分之一的作业量。笔者认为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使优等生避免做一些简单的题,从而浪费他们的时间,又能够帮助后进生巩固知识。
总之,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设计分层作业,从而激发班级上所有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完成作业,提升其自身的数学水平。
三、分层评价,提升学生自信
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忽视评价的作用,其实,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积极地进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分层评价的教学方式,让班级上的每个学生都能够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笔者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会根据班级上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评价,在进行作业检查的时候,只要发现学生的作业情况与上一次的作业情况相比有一定程度的进步,就会打上一个“优”字。在月考成绩出来后,笔者会将学生这个月的月考成绩与上次的月考成绩进行对比,只要学生的月考成绩比上一个月有了进步,笔者就会在班级上夸赞他们并给予相应的奖励。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班级上的学生将自己作为教学的目标,从而更积极的进行数学的学习。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采用分层评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以充满热情的态度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综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了教师们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策略,将分层教学应用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鑫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主要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1).
[2]黄兵. 基于分层教学理论的高中数学教学[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關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对学生一视同仁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全班学生都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就不能一视同仁,而是应该根据高中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进行特殊的教学,即分层教学。分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能够挖掘学生的潜能,能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探析,希望助力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分层设疑,促使学生参与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数学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参与程度普遍较低,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地关注优等生而忽视后进生。为了使班级上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互动,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设疑,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能够全部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
在教授《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这一课内容时,笔者首先会向学生提出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可以用坐标来表示,那么,直线是用什么来表示呢?一点能不能探究出一条直线?因为这些问题所涉及的内容较为简单,可以让学生天马行空的去想象,因此笔者会选择一些基础性较差的学生回答这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笔者由此将学生引入本课知识的学习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会向学生提出一些类似“直线的倾斜程度与倾斜角有什么关系”的问题,这些问题会有一点点的难度,因此,笔者会让那些有一定基础知识且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回答,以此使他们能够深入到问题中探究数学知识。在教学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一些较难的实际应用题回答时,笔者会选择学习水平高的学生进行应用题的解答,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能够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笔者认为通过这种分层设疑的教学方法,使班级上的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回答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采用分层设疑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分层作业,激发学生动力
高中生有着升学的压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总会给学生设计大量的作业,而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使作业不能够发挥其真正地作用,还会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烦感。其实,数学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探究作业的实际意义,为学生布置分层作业,使学生能够根据其自身的学习水平更有质量的完成数学作业,实现作业的真正价值。
如,在教授《三角函数》这一单元内容时,为了使班级上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作业,笔者将作业分为了三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基础闯关,所涉及的数学题目非常简单,基本上都是一些数学课堂上例题的转化。
第二个模块:能力提升,所涉及的数学题目有一定程度的难度,一般都不会进行直接的提问。
第三个模块:探索求新,数学题目较为复杂,一般都是历年的高考真题,适合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
在设计完作业模块后,笔者便让班级上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做数学题,每位学生至少完成二分之一的作业量。笔者认为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使优等生避免做一些简单的题,从而浪费他们的时间,又能够帮助后进生巩固知识。
总之,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设计分层作业,从而激发班级上所有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完成作业,提升其自身的数学水平。
三、分层评价,提升学生自信
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忽视评价的作用,其实,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更积极地进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分层评价的教学方式,让班级上的每个学生都能够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笔者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会根据班级上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评价,在进行作业检查的时候,只要发现学生的作业情况与上一次的作业情况相比有一定程度的进步,就会打上一个“优”字。在月考成绩出来后,笔者会将学生这个月的月考成绩与上次的月考成绩进行对比,只要学生的月考成绩比上一个月有了进步,笔者就会在班级上夸赞他们并给予相应的奖励。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班级上的学生将自己作为教学的目标,从而更积极的进行数学的学习。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采用分层评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以充满热情的态度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综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了教师们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策略,将分层教学应用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鑫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主要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1).
[2]黄兵. 基于分层教学理论的高中数学教学[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