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63-01
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的母语学科,其作用的发挥是潜移默化、细水长流的。关于这两个词语,笔者通过极为短暂的教学时间,获得了一些浅薄的个人体验。
与数学、英语等科目相比较,语文学科的有用性和实效性具有隐性和滞后的特点。学生通过学习一篇课文、认识一个新词的含义、看一本书所获得的学习成效感较之其它学科显得淡弱,这种情况对于七年级的中学生而言更显得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七年级的中学生思维水平正处于由具体形象向抽象形象的过渡前期,因此,他们的学习兴趣点多偏向于故事情节强的、能够现学现用的文章和知识点上。而初一的语文课本中已经有相当部分的说明文和抒情散文,如何发掘这些课文的兴趣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语文课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诚然,学习语文并不等于学习语文书,但是正如叶圣陶所说“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立足课内,拓展课外,才能切实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笔者认为,师生互动是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
学生和老师是课堂互动的两个方面。所谓教学,即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如何实现主导带动主体,主体促进主导,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依笔者愚见,目前初一语文课堂的互动呈现不平衡状态,并且更多为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部分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采取懒散和无所谓的态度。如果学生出现过度的消极状态,反过来会影响教师的教授状态。结果是原定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学生面对课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究其原因,除了以上提及的语文学科的特性与初一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矛盾之外,还有以下两个原因:课文所体现的时代背景可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相去甚远,进而缺少兴趣点;初中实行就近入学原则,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如何促进语文课堂的互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从教师角度看,教师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第一,教师要充分掌握课文知识,掌握的程度可以用“死去活来”一词来形容,即教师对课文既要有宏观的把握,又要有微观的分析,面对不同的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对知识点信手拈来。例如,新课标中指出,7-9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要达到的要求之一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对课文有相当的熟悉。进一步地,教师要具有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能力。并且,教师对词句的体味和推敲进行外化解释的时候,能够兼顾趣味性和精准性。例如:《最后一课》中描写小弗朗士听到郝叟老头的声音:“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又想笑、又难过”,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教师可以这样解释,初一学生和小弗朗士年龄相仿,对于古怪的声音自然是嘻笑不止,但是小弗朗士难过是因为这个声音是因为母语要被替代了才发出的,想到这里,孩子又是难过的。这样解释就容易让学生体会小弗朗士的心情。甚至可以反问学生是否有过又想笑又难受的经历,自己加以体会。
第二,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教学对象,明确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教师就尽量把相对枯躁的知识点和分析与学生的兴趣点相联系。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中对雪地捕鸟的一系列动词描写,如何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动词运用的精妙准确呢?笔者认为可以出示一幅雪地捕鸟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之上),接下来让学生根据一系列动词自己动手画一幅雪地捕鸟图。这一正一反会让学生感受到动词选择的精确性,而这一做法正是利用了学生对具体图象敏感和兴趣的特点,既能够让学生掌握课文这个最好的范文,又对动词的使用提高了敏感度。
第三,加强对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果课文的写作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较远,教师可以加强相关的背景介绍和情感渗透,例如: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的《邓稼先》一课,其内容对学生来说更宜作为自主阅读资源而非精讲课文,因此,教师可以加强对“两弹一星”的诞生过程的背景介绍,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邓稼先的卓越贡献而不必拘束于课文。在进行书本教学的同时,教师应不忘提醒学生:生活处处有语文。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或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课外学习资源,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实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第四,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适当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笔者曾经听过一节课,上的是《苏州园林》,不同的是,这节课的上课方式脱离开书本,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中的某个花园进行现场的观察与记录。在学生观察与记录的过程中,教师却是在运用《苏州园林》中的场景方位转换的知识加以引导,学生也非常认真地投入其中。如此现学现用使学生切实感到课文的实用之处。沟通课本与生活是加强课堂互动的一种指导思想。除了加强教学的实践性,横向地展现科目之间的联系、体现教学的综合性也不容忽视。语文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生在这四个方面掌握的熟练程度不仅影响到语文科目的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其它科目的学习,这主要体现在对题目的阅读理解水平、字迹的规范工整程度等。如果教师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语文学科对于其它科目而言的基础性作用,那么就能提升学生对语文重要性和实用性的认识了。
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方面,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决定教学进程的效度。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年龄所处的特定阶段,自律性欠佳,学业上许多时候要被动行事,因此,这个主体又是特殊的主体,它需要外在的力量对其进行作用,而这种外在的力量包括家校合作和社会支持。谈及家校合作,这里主要侧重于家长对学生的语文兴趣培养。笔者认为,语文兴趣应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家长适时地为学生选择书籍阅读,闲暇时候带着孩子外出游玩,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的审美观。除此之外,家长自身的言行举止也应包含较高的文学修养和文明的生活用语。最后一点往往被忽视,殊不知这正是潜移默化教育孩子的关键因素。新课标规定:七年级学生应能“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有力而全面的家校合作。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还要熟悉特定家长的文化水平,适时与家长进行教学效果的沟通。学习语文不等于只学习语文课本,课外的知识积累有赖于教师和家长的有效引导,也只有让学生接触更广的文化知识,才能返回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至于社会支持,笔者认为可以从各式媒体和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这里不作展开。关于家校合作和社会支持,笔者主要强调他们对学生学习主体性发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综上之浅见,笔者认为促进初一语文课堂的互动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教师的主导型要充分发挥,鉴于初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欠缺,学生的主体性要通过密切的家校合作以及长期固定的社会支持来辅助实现。如若实现良好、积极的课堂互动,便可带动课外,也可以实现提高学业成绩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两不误的教学目的。
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的母语学科,其作用的发挥是潜移默化、细水长流的。关于这两个词语,笔者通过极为短暂的教学时间,获得了一些浅薄的个人体验。
与数学、英语等科目相比较,语文学科的有用性和实效性具有隐性和滞后的特点。学生通过学习一篇课文、认识一个新词的含义、看一本书所获得的学习成效感较之其它学科显得淡弱,这种情况对于七年级的中学生而言更显得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七年级的中学生思维水平正处于由具体形象向抽象形象的过渡前期,因此,他们的学习兴趣点多偏向于故事情节强的、能够现学现用的文章和知识点上。而初一的语文课本中已经有相当部分的说明文和抒情散文,如何发掘这些课文的兴趣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语文课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诚然,学习语文并不等于学习语文书,但是正如叶圣陶所说“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立足课内,拓展课外,才能切实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笔者认为,师生互动是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
学生和老师是课堂互动的两个方面。所谓教学,即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如何实现主导带动主体,主体促进主导,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依笔者愚见,目前初一语文课堂的互动呈现不平衡状态,并且更多为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部分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采取懒散和无所谓的态度。如果学生出现过度的消极状态,反过来会影响教师的教授状态。结果是原定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学生面对课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究其原因,除了以上提及的语文学科的特性与初一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矛盾之外,还有以下两个原因:课文所体现的时代背景可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相去甚远,进而缺少兴趣点;初中实行就近入学原则,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如何促进语文课堂的互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从教师角度看,教师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
第一,教师要充分掌握课文知识,掌握的程度可以用“死去活来”一词来形容,即教师对课文既要有宏观的把握,又要有微观的分析,面对不同的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对知识点信手拈来。例如,新课标中指出,7-9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要达到的要求之一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对课文有相当的熟悉。进一步地,教师要具有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能力。并且,教师对词句的体味和推敲进行外化解释的时候,能够兼顾趣味性和精准性。例如:《最后一课》中描写小弗朗士听到郝叟老头的声音:“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又想笑、又难过”,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教师可以这样解释,初一学生和小弗朗士年龄相仿,对于古怪的声音自然是嘻笑不止,但是小弗朗士难过是因为这个声音是因为母语要被替代了才发出的,想到这里,孩子又是难过的。这样解释就容易让学生体会小弗朗士的心情。甚至可以反问学生是否有过又想笑又难受的经历,自己加以体会。
第二,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教学对象,明确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教师就尽量把相对枯躁的知识点和分析与学生的兴趣点相联系。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中对雪地捕鸟的一系列动词描写,如何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动词运用的精妙准确呢?笔者认为可以出示一幅雪地捕鸟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之上),接下来让学生根据一系列动词自己动手画一幅雪地捕鸟图。这一正一反会让学生感受到动词选择的精确性,而这一做法正是利用了学生对具体图象敏感和兴趣的特点,既能够让学生掌握课文这个最好的范文,又对动词的使用提高了敏感度。
第三,加强对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果课文的写作背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较远,教师可以加强相关的背景介绍和情感渗透,例如: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的《邓稼先》一课,其内容对学生来说更宜作为自主阅读资源而非精讲课文,因此,教师可以加强对“两弹一星”的诞生过程的背景介绍,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邓稼先的卓越贡献而不必拘束于课文。在进行书本教学的同时,教师应不忘提醒学生:生活处处有语文。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或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等课外学习资源,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实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第四,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适当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笔者曾经听过一节课,上的是《苏州园林》,不同的是,这节课的上课方式脱离开书本,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中的某个花园进行现场的观察与记录。在学生观察与记录的过程中,教师却是在运用《苏州园林》中的场景方位转换的知识加以引导,学生也非常认真地投入其中。如此现学现用使学生切实感到课文的实用之处。沟通课本与生活是加强课堂互动的一种指导思想。除了加强教学的实践性,横向地展现科目之间的联系、体现教学的综合性也不容忽视。语文学习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学生在这四个方面掌握的熟练程度不仅影响到语文科目的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其它科目的学习,这主要体现在对题目的阅读理解水平、字迹的规范工整程度等。如果教师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语文学科对于其它科目而言的基础性作用,那么就能提升学生对语文重要性和实用性的认识了。
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方面,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决定教学进程的效度。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年龄所处的特定阶段,自律性欠佳,学业上许多时候要被动行事,因此,这个主体又是特殊的主体,它需要外在的力量对其进行作用,而这种外在的力量包括家校合作和社会支持。谈及家校合作,这里主要侧重于家长对学生的语文兴趣培养。笔者认为,语文兴趣应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家长适时地为学生选择书籍阅读,闲暇时候带着孩子外出游玩,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的审美观。除此之外,家长自身的言行举止也应包含较高的文学修养和文明的生活用语。最后一点往往被忽视,殊不知这正是潜移默化教育孩子的关键因素。新课标规定:七年级学生应能“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有力而全面的家校合作。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还要熟悉特定家长的文化水平,适时与家长进行教学效果的沟通。学习语文不等于只学习语文课本,课外的知识积累有赖于教师和家长的有效引导,也只有让学生接触更广的文化知识,才能返回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至于社会支持,笔者认为可以从各式媒体和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这里不作展开。关于家校合作和社会支持,笔者主要强调他们对学生学习主体性发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综上之浅见,笔者认为促进初一语文课堂的互动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教师的主导型要充分发挥,鉴于初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欠缺,学生的主体性要通过密切的家校合作以及长期固定的社会支持来辅助实现。如若实现良好、积极的课堂互动,便可带动课外,也可以实现提高学业成绩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两不误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