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既不是复制粘贴西方的哲学史,也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副本,它是有生命的,是富有中国特色和气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深厚的政治生涯中,政治哲学一直是建设中国哲学的基础和根本。在中国现实和强大的理论推动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越来越受到高度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就将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关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这两个方面分析和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进程和价值。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
政治经济哲学最初兴起的时期还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标志性事件是罗尔斯出版的《正义论》一书,由此并衍生出了很多有较大影响力的政治哲学流派。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基于中国特色和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发展未来的政治哲学理论,其中批判并继承了来自西方哲学和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并且随着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与此同时将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在这重重矛盾和冲突下,中国就迫切需要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完整体系,将就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指导思想和核心理念,这也是本文即将要探讨的主要课题。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当前人们的社会实践方式愈来愈呈现出市场化和信息化的特点,政治因素对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面对这种发展趋势,国际迫切需要一种强大的理论指导社会发展,也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和思考,这也是当今时代发展和继续的要求。
(二)中国显著的政治问题
为了积极适应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中国正全力以赴地在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并将之不断深化,朝着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前进。可以说,中国当前最显著的政治问题就是中国体制的变革,而若想让中国进行顺利地转型,就必须以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前提。指导思想确定之后,如何认识和了解当前政治生活的基本问题以及符合时代不断变化现状的政治理念,还有如何在此基础上形成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指导理论体系就是本文研究课题的实质性所在,也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应对来自理论的挑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背景可以说是非常深厚。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说起,全世界都在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市场化的冲击和影响,随即社会政治化逐渐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西方国家的罗尔斯,他编著的《正义论》以及麦金太尔的《德行之后》等论著,一经问世便吸引了世人的注意,政治哲学的风潮随即席卷全球。与此同时,美国这一世界第一大强国,它的政治走向也在发生着变化,新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风潮占据着市场的主要影响地位,相反地,拥有悠久历史渊源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哲学的影响力却没有得到正常的发挥,一度出现萎靡和失语的状态。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以及世界上各种各样哲学理论的挑战和侵入,中国想要立足脚跟于世界之林,建构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体系势在必行。
二、关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在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活动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所谓"继承",指的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来源,继承的是西方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基本原理以及价值取向等。但是在这个继承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错误的"继承",即虚无主义的态度。所以,在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的倾向和错误,在继承中,没有明晰继承的方式以及具体内容,甚至可能还会出现用西方政治哲学的范畴来解构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偏向,这些问题都值得注意。
根据上述所说,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进程中,科学地继承和创新手段非常重要,既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划清界限",要科学地认识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原理与中国基本国情和政治生活现实的结合;而创新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哲学的视角去看待当前中国的政治的发展现状以及各种现实问题。总问言之,只有在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进行科学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创新的历史重任。
(二)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和辩证关系
在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过程中,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存在着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够强调现实性,没有很好地对现实的政治生活有一个科学和合理的解释和合理的批判。这是与其基本发展趋势是相违背的,它基本的发展路线应该是逐渐从理想性变化到现实性,具体来说就是从致力于理想性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过渡到以现实性为基础的政治哲学。这种具有现实指向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才能更加顺畅地与政治生活实践结合,根据中国基本的发展国情以及历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还应该是以现实性为主要理论前提,而非理想性,具体可以从科学把握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想性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现实性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三)正确处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过程还需要认识的一个问题就是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政治文明文化至今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极具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还拥有着全世界文明成果内在的规律性和统一性,既有个性也不乏共性。所谓"共性"就是其具备的逻辑规律和内容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客观性,是不会随便被更改的;而"个性"就是把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与各国的文化风情、基本国情以及政治生活现状等具有本国特色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最适合自己国家政治文明发展的一套马克思政治哲学理论体系。所以说,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非常值得注意的就是对二者之间的把握和辨析。
三、结语
随着中国政治以及经济的综合性改革,我国的政治作为上层建筑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给整个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和后果,因此,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使命的一个过程,需要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去引领和把关,正确处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继承和创新、现实和理想以及共性和个性等之间的关系,用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去看待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气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海洋,关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J],政治学研究,2015-06-18.
[2]李风华,阶级分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进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02-15.
作者简介:
毛克锋 男 汉族 1972年8月出生 云南楚雄人 助教 教育学学士 研究方向 马哲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
政治经济哲学最初兴起的时期还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标志性事件是罗尔斯出版的《正义论》一书,由此并衍生出了很多有较大影响力的政治哲学流派。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基于中国特色和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发展未来的政治哲学理论,其中批判并继承了来自西方哲学和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并且随着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与此同时将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在这重重矛盾和冲突下,中国就迫切需要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完整体系,将就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指导思想和核心理念,这也是本文即将要探讨的主要课题。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当前人们的社会实践方式愈来愈呈现出市场化和信息化的特点,政治因素对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面对这种发展趋势,国际迫切需要一种强大的理论指导社会发展,也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和思考,这也是当今时代发展和继续的要求。
(二)中国显著的政治问题
为了积极适应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中国正全力以赴地在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并将之不断深化,朝着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前进。可以说,中国当前最显著的政治问题就是中国体制的变革,而若想让中国进行顺利地转型,就必须以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前提。指导思想确定之后,如何认识和了解当前政治生活的基本问题以及符合时代不断变化现状的政治理念,还有如何在此基础上形成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指导理论体系就是本文研究课题的实质性所在,也是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应对来自理论的挑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背景可以说是非常深厚。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说起,全世界都在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市场化的冲击和影响,随即社会政治化逐渐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西方国家的罗尔斯,他编著的《正义论》以及麦金太尔的《德行之后》等论著,一经问世便吸引了世人的注意,政治哲学的风潮随即席卷全球。与此同时,美国这一世界第一大强国,它的政治走向也在发生着变化,新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风潮占据着市场的主要影响地位,相反地,拥有悠久历史渊源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哲学的影响力却没有得到正常的发挥,一度出现萎靡和失语的状态。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以及世界上各种各样哲学理论的挑战和侵入,中国想要立足脚跟于世界之林,建构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体系势在必行。
二、关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在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活动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所谓"继承",指的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来源,继承的是西方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基本原理以及价值取向等。但是在这个继承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错误的"继承",即虚无主义的态度。所以,在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的倾向和错误,在继承中,没有明晰继承的方式以及具体内容,甚至可能还会出现用西方政治哲学的范畴来解构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偏向,这些问题都值得注意。
根据上述所说,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进程中,科学地继承和创新手段非常重要,既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划清界限",要科学地认识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原理与中国基本国情和政治生活现实的结合;而创新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哲学的视角去看待当前中国的政治的发展现状以及各种现实问题。总问言之,只有在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进行科学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创新的历史重任。
(二)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和辩证关系
在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过程中,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存在着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够强调现实性,没有很好地对现实的政治生活有一个科学和合理的解释和合理的批判。这是与其基本发展趋势是相违背的,它基本的发展路线应该是逐渐从理想性变化到现实性,具体来说就是从致力于理想性的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过渡到以现实性为基础的政治哲学。这种具有现实指向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才能更加顺畅地与政治生活实践结合,根据中国基本的发展国情以及历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还应该是以现实性为主要理论前提,而非理想性,具体可以从科学把握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想性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现实性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三)正确处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过程还需要认识的一个问题就是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政治文明文化至今有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极具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还拥有着全世界文明成果内在的规律性和统一性,既有个性也不乏共性。所谓"共性"就是其具备的逻辑规律和内容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客观性,是不会随便被更改的;而"个性"就是把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与各国的文化风情、基本国情以及政治生活现状等具有本国特色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最适合自己国家政治文明发展的一套马克思政治哲学理论体系。所以说,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非常值得注意的就是对二者之间的把握和辨析。
三、结语
随着中国政治以及经济的综合性改革,我国的政治作为上层建筑里面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给整个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和后果,因此,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使命的一个过程,需要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去引领和把关,正确处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继承和创新、现实和理想以及共性和个性等之间的关系,用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去看待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气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海洋,关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J],政治学研究,2015-06-18.
[2]李风华,阶级分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进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02-15.
作者简介:
毛克锋 男 汉族 1972年8月出生 云南楚雄人 助教 教育学学士 研究方向 马哲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