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山水,别种风情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l87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山水意识的演进,在审美经验积累、文学体裁开拓的基础上,山水游记至唐代获得了真正独立的文体生命。唐宋八大家之中,柳宗元、欧阳修、苏轼都留下了不少颇有影响的山水游记,且此类作品多创作于贬谪外放之时,但同样徜徉山水,他们的文笔却摇曳出不同的风情。本文拟以柳宗元《小石潭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轼《前赤壁赋》为个例,从作品的时空处理、物我关系、言说方式、情感轨迹四个方面探析三人山水游记的差异。
  
  一、时空处理:封闭——流动——错综
  
  美国美学家托马斯·门罗认为,“描述艺术作品的结构方式之一,是描述它们的空间的和时间的维度”。(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分析一篇山水游记的时空处理方式,就是考察整篇文章的运思构制。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营造了一个凄清、幽闭的世界:“清洌”的水、奇特的石、青树翠蔓、“空游”之鱼、偶尔“下澈”的日光、“斗折蛇行”的溪流、“犬牙差互”的河岸……然而,这种犹如璞玉的美却因“竹树环合”静静地置于世人视野之外,必须“伐竹取道”才能欣赏。从发现小石潭到“记之而去”,作者始终置身于一个幽邃、封闭的空间,似乎可想见作者驻足凝神、欲留而不得留之状,读之不免心生压抑之感。
  而阅读《醉翁亭记》,仿佛欣赏一幅幅流动的画。先是一幅由远及近缓缓铺开的山水横轴:“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酿泉”→“醉翁亭”;然后是一幅按时序季候展开的山水纵轴:“山间之朝暮”→“山间之四时”;山水之间,更有“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归”等一幅幅极富动感的画面。全文围绕醉翁亭,极尽变化之能事:或移步换形、或定点四望,或宏阔巨大的全景、或体察入微的特写,或变幻无穷的动景、或悠然神会的静景,在时空的自由切换中,尽显萧然自如的韵致。难怪茅坤赞之为“文章中洞天也”。
  苏轼的《前赤壁赋》则在时空的错综交织中体现出巨大的艺术张力。作者先用灵动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月白风清、江阔露横的秋夜泛舟图,然后由箫声触发,笔锋一转,让时间倒溯至三国争雄的时代,借客之口追忆历史,感慨“一世之雄”、“今安在”。再由浩渺的宇宙反观自身,生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叹。接着,苏轼就眼前的清风、明月、江水阐发了一番对宇宙、人生的议论。正在读者随之浮想联翩、神思遄飞之际,作者又切入现实,描述主客同欢,酣睡达旦。文中,黄昏至拂晓的现实时间与横亘古今的历史时间交织、赤壁泛舟的现实空间与无限寥廓的社会空间叠合。这种时空的错综,恰与苏轼“变”与“不变”、“尽”与“无尽”的思辨浑然交融,不觉让人产生亦真亦幻、“庄生梦蝶”般的迷离之感,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艺术想象空间。
  
  二、物我关系:以我取物——以我观物——物我同化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认为,词的意境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区别,“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山水游记中的境界亦如此。只有当山水由外在的异己力量转化为人们审美的对象,真正的山水游记才可能产生。因此,优秀的山水游记中必然存在“我”的影子。至于“我”是隐是显,“我”与物是分是合,则因具体作品而异。
  《小石潭记》除“心乐之”外,再无一字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小石潭及周边景色,但读者却时时感觉到作者的存在。清澈见底、凛凛生寒的潭水,“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的怪石,“犬牙差互”不见源头的河岸及环绕小石潭的青翠竹树,处处可见作者自己的影子:幽独孤介,独具个性。这些景物无不是经作者审美的眼光过滤和改造之后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作者有目的地摄取与自我心境一致的自然景物,刻意营造了一个幽邃凄清的境界,是为“无我之境”,以我取物,物我合一。
  与柳文中的景物多是作者个性形象的象征与外化不同,欧阳修笔下的景物虽与人同感共振,但更多是作者情感辐射的对象,《醉翁亭记》中的景物无论是琅琊酿泉、野芳佳木,还是深溪肥鱼、众宾禽鸟,都因醉翁之乐而涂上了“乐”的色彩。欧阳修以情驭物,用写意的笔调描绘了醉翁亭周边的景致,醉眼所及,物皆为“我”之情浸染,这是“有我之境”。
  而在《前赤壁赋》中,无边风月,只是引出苏轼对宇宙、人生变化穷尽的宏论和了悟的媒介。对于笔下山水景物,苏轼不像柳宗元那样刻意择取,而是“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完全顺乎自然。在出入儒道、濡染佛禅的苏轼眼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山水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笔下,全看它们与自己的因缘际会。其文往往随物赋形,物我同化,得鱼忘筌,“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全凭作者意气驱遣。
  
  三、言说方式:沉吟——醉语——吟唱
  
  柳宗元被贬之后,万谤齐集,百忧攻心,亟需在自然中寻访一方幽深清静之地来安放自己的心灵。从《小石潭记》的句式、声韵和色调中,我们似乎能听到柳宗元生命困境中的沉吟。文章句式短促而少变化,多为二字句和四字句。多仄声字,如“洌”、“缀”、“澈”、“逝”、“互”、“邃”等,读来有顿挫、沉郁之气。多用冷色调的字,如“清洌”、“青”、“翠”、“凄”、“寒”等,增加了沉重感和压抑感。品味此文,能深深体会到柳宗元的“埋厄感郁”。
  《醉翁亭记》除了历来为人称道的二十一个“也”字,还用了大量的虚词,如“若夫”、“已而”等,它们不仅使文章有九曲回环之妙,还与醉翁恣意山水的形象契合,传达出一种特殊的韵味。开篇由远及近,一步一折,一路迤逦而来。第二段节奏突然加快,和前面形成对比。第三段骈散结合、长短交织,读来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欢快的节奏与欢乐的气氛将全文推至高潮。末段却又舒缓下来,用长句渲染出一种悠游自得的氛围。全文气势轻扬、舒放,颇有醉翁神韵。
  《前赤壁赋》可以说是苏东坡率性的吟唱,他一扫传统赋作缺乏变化的沉闷,以骈句体物、骚句抒情、散句议论,全文句式长短不拘,大量散句成分使行文潇洒神奇,有如天马行空。再加上用韵错落有致,或一句一韵,或两句换韵,或四句换韵,杂以呜呜箫声、悠悠古事、幽幽叹息、滔滔宏论,随情挥洒,与苏轼的旷达、洒脱、率真的性情相得益彰。难怪谢枋夸赞“此赋学庄、骚文法,无一句与庄、骚相似……如乘云御风,而立乎九霄之外……”
  
  四、情感轨迹:不圆满——同心圆——圆融回环
  
  总览三篇文章,都或隐或显地寄寓了作者的感情,但在情感的轨迹变化上,又各有不同。
  《小石潭记》中的柳宗元,作为一名“恒惴栗”的“僇人”,不辞辛苦“伐竹取道”,试图在寻奇探幽中觅得超脱。“如鸣佩环”的美妙水声激起他的兴趣。潭边的清幽美景,特别是“似与游者同乐”的鱼儿,让他暂时进入一种宁静、忘我的境界。然而,一心“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的柳宗元即使在陶醉于美景时,也无法忘怀现实,难以摆脱心中的阴影。他深感“其境过清”,于是“记之而去”,游戛然而止。其实,隐含在“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文字背后的是作者无法排遣的悲凉与痛苦。全文由“心乐之”始,以凄凄而去终,情感轨迹是不圆满的。
  《醉翁亭记》一文物象虽多,却构成一个以“乐”为中心的同心圆。“乐”铸其意,“也”成其格,十个“乐”和二十一个“也”,一实一虚,如金线串珠,把万象纷纭的山间景象、五色杂陈的宴游之乐统摄在一起,读来一气呵成,好不快意!尽管这种“乐”被渲染得似乎有些可疑,细品“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等语,让人隐约感受到作者热闹之中的寂寞、快乐背后的苦闷。但读罢全文,仍会不由自主地在酣畅的文气之“场”中被作者洒脱而不狂放、任情仍不失平和的意绪和不因无辜被贬而耿耿于怀、郁郁寡欢的博大胸怀所感染。
  《前赤壁赋》艺术化地展现了苏轼被贬黄州后复杂的心路历程。开头极力渲染秋江泛舟、饮酒赋诗之乐,月白风清,美到让人心生“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之念。接着乐极生悲,以如泣如诉的箫声引发伤古忧今之情,展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挣扎。面对客人(实则是另一个苏子)世事无常、生命渺小的悲叹,苏子以“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和“物各有主”的道理开导,指出应享受“造物者”的无尽宝藏,最终主客同欢,醉卧达旦。作者在主客问答(其实是自言自语)中化解了自己的精神危机,躁动的心重归宁静。其回答看似旷达乐观,但又何尝不是自慰之辞?全文感情由乐转悲,又化悲为喜,喜中含悲,悲中有喜,圆融回环。微妙的内心悸动被巧妙地诉诸尺幅之上,读后有曲径通幽之妙,且余味无穷。
  以上从三个具体文本入手探析了柳宗元、欧阳修、苏轼三人山水游记的不同特色。这种艺术风格的差异源自作家身世遭际、秉性气质、文学才情及时代风云、文学自身演变等多方面,不在本文论述之列。总之,作为唐宋古文大家,柳宗元、欧阳修、苏轼以迥异的个性风格,共同把山水游记推向了发展的高峰。■
  
  参考文献:
  1.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2.李道英.八大家古文选注集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曾枣庄.宋文通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杨宁宁.试论柳宗元与欧阳修的山水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5.焦亚东.与我周旋:“格调”与“气势”——读《醉翁亭记》兼谈散文的鉴赏与批评[J].名作欣赏.2005.(2).
其他文献
摘 要:辛弃疾闲居江西农村时所创作的田园词,以多彩的画笔描绘农村风光,咏赞壮丽河山,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推动了南宋前期词风的变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我认为对辛弃疾的田园词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试从其田园词创作的一个角度探讨其田园词的绘画美。  关键词:田园词 工笔 写意 章法 意境     辛弃疾的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意境深远,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他
期刊
文本细读是20世纪40年代英美新批评流派对文学作品提出的一种鉴赏方法。我们现在所说的文本细读与其是有差异的,但也不是现在的把很多文本中的句子“肢解”,把所谓的“细读”以考试的名义模式化、功利化,这样导致的是真正的文本内涵悟出不了多少。这样的“细读”应叫“碎读”。就像欣赏样板房一样,我们把它里面所有的内饰拆下来欣赏,到最后都是没有生命的组件。叶圣陶先生说过:“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令人联想到阅
期刊
鉴赏式批注阅读是批注式阅读的一种,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把握作品的创作背景之下的自主阅读,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层次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等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进行言语的品味、情意的感受、意蕴的领会,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鉴赏式批注时可以着眼于作品某词、某句、某段,进行旁批;也可以着眼于全篇,在原文的后边进行总评;还可以写课后札记等。鉴赏式批注阅读也
期刊
阅读,只有读进去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读进去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方法得当,轻车快马,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劳神费思,事倍功半。缺少方法或方法欠妥,便难以在书山自由驰骋,从容“游刃”。那么,如何才能实现阅读的突破呢?    一、“走近”题目:细嚼慢品得其神韵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精气神居于此,全部的美呈现于此,走近题目,感受她的魅力、感受她的精彩,领略其“回眸一笑”的丰姿,她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期刊
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一派草色入眼,我们听到一片蛙声入耳;从“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的诗句中,我们感受到丝竹之乐,享受到季节的欢快;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句中,我们意会了那欢快的歌唱,幸福的喜悦,在诗词里聆听蛙鸣,让人好不动情。  而“蛙声”不过是引子,那隐在“蛙声”中的情感,那节奏才是我们要把握的,而“蛙声”要在阅读里被感
期刊
课本,是一座富矿,是一口深井,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源泉。用足语文课本,开动脑筋,灵活处理好这一阅读材料,学生的写作兴趣会被自然地激发,久而久之,水平也会自然地提高。因此,平时我们在讲解语文课本时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与写作联系起来。现在,就两者的关系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心是课文的灵魂,立意是作文的关键    意,就是文章的主旨。立意,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写文章就是
期刊
近几年,新材料作文占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平时的作文训练和考试作文都是这类作文。  新材料作文本身有别于命题作文的局限和话题作文的无边无际,所以在审题立意上比较难把握,稍不留意,就有偏题跑题之嫌。对此学生们很困惑,不知道如何去把握材料的内涵来立意。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命题意图,选准切合题旨的最佳角度立意呢?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学生掌握剖析材料的方法和技巧。作文的时候,看到材料,让
期刊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就是它把我领入古诗的海洋。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是祖国文学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凝练含蓄,绚丽生动,感情丰富,节奏鲜明,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诗歌在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古典诗词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的良好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
期刊
摘 要:意象是诗人情感意绪的载体,它有“驭文之首术,谋篇尤端”的作用。在古诗词教学中明确“月”的意象特征,也就抓住了咏月诗的意境、风格及蕴含的作者感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艺术鉴赏的能力。  关键词:诗词鉴赏 月亮 意象     所谓意象,《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了形象显现。据前人解释:“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
期刊
曹操于建安元年将汉献帝迎到许昌。从此以后,他“奉国威灵,仗钺征伐”,南征北讨,为恢复国家统一竭力尽智。《短歌行·对酒当歌》一诗当写于赤壁之战前后,此时的曹操已是烈士暮年,自然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为不能有更多的贤士来帮助他完成统一大业,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诗中巧用比喻,反复倾诉了一位政治家求贤若渴的复杂而深厚的情感心曲。其特色有下面三点。    一、引中含喻,意蕴丰富    曹操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