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实验小学建校于1936年,在岁月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下,现已发展成为省内唯一一所南北相连、跨区帮扶、一校六址的集团化办学名校,每年为社会提供11400个优质学位。在做强区域内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行跨县区托管两所小学,开创集团办学新模式,拓宽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目前264名教职工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教育部领航工程名校长工作室及省名师示范引领工作站主持人各1人,山西省劳动模范1人,获得各级教学能手称号、教学荣誉的教师117人,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达82%以上。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养成教育特色校、全国德育实验基地、全国优秀少先队大队、“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山西基地校、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优秀实验基地校、山西省文明校园、山西省“三八”红旗集体、山西省特色学校、山西省首批德育示范校、山西省优秀示范小学、山西省素质教育先进校、山西省小学特色学校基地校等上百项表彰,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近年来,学校本着“做有活力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创建文明校园“六好”为标准,以“活力教育”办学实践为载体,通过思想塑魂、文化润根、课程育心、管理束行,文明创建已融入了办学血脉,对照最高标准开展创建已经成为广大师生的行为自觉。
一、緊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
学校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思政课程,以生为本正品德。学校构建“思政为灯,匠心为本”的思政课程体系,以问题为导向,深度思考,设定主题,开展“主题+学科思政课”的教学研究:邀请时代新人和劳动模范走进课堂;链接社会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打造精品思政课,多次在太原市获一、二等奖,思政课现场会在我校举行,系列活动推动思政课程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走向深入。线上授课期间《“云上”思政课传递“同心抗疫”正能量》的报道在中国新闻网、人民网、央视频、网易新闻、澎湃新闻网等18家媒体上发布。
德育课程,以德为先树品质。我校作为太原市杏花岭区集团化办学的大学区组长校,带领区域内各校成立德育工作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课程相联,以系列化、主题化、常规化课程实践为载体,6000余名师生及家庭在活动中践行文明行为。学校开发“年文化课程”,指导学生探究体验中国年、民族年、世界年,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得以升华;开发以“实小少年迎青运,人生赛场展活力”为主题的青运课程,引领孩子们关注大事、要事、时事,由课内走向课外;开发以“见证我的成长”为主题的“六一课程”、“项目研究式”居家课程等一系列德育品牌课程,培养学生大爱大德大情怀;学校搭建平台,引进省内外研学课程182门,近三年围绕67个主题开展实践研究,学生赴省内外研学人数达近万人次,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促进思想理念和德育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心理课程,以导育情塑品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需要,是维护社会和谐、师生家庭幸福的密码。学校建立了“一个中心三方力量九种形式”辐射型心理工作模式,建构符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现有21名教师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常年聘请三位心理学专家和一名专职心理教师,通过班级心理课、每周团体辅导、网络心理课堂等,多重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疫情期间,“林老师来了”网络课堂走进家庭,对缓解家长和孩子的焦虑、消极情绪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三年一对一辅导上百名学生及家庭,亲子关系改善明显;每周家长心理讲堂共举办上百场,受益家长两万余人。
二、秉持“活力教育”办学理念,顶层引领明目标明举措明使命
党建统领全局班子过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既是对高级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建设坚强有力领导班子的基本遵循和最高标准。“指导+服务”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岗位定位,“5+2”“白+黑”是班子工作的常态,“三面镜子”是班子集体的“必修课”,领导办公室的长明灯被老师们誉为学校最美的风景;远至边疆近到娄烦、古交,班子所有成员都有支教经历,校领导带头响应教育部号召走进四川大凉山长期开展志愿服务,勇于担当;班子发扬民主,廉洁自律,主动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独创财务支出程序化管理,严格执行三联单三位负责人签字票据审核制度,党务校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
依法治校保障师生权益。学校借鉴企业管理研发《程序化管理手册》:制度程序化、岗位责任化、管理精细化、品质标准化,山西、山东、黑龙江、宁夏等地多校已借鉴使用; 学校成立家委会督学、督政参与学校管理; 大队委竞选以“服务+示范”“培养+锻炼”为目标,通过海选四推荐、竞选四环节来产生,积极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班级座位排序问题,家委会按学生身高排座和座位轮换制度解决了难题;每周主题校会班级主持人、升旗手通过抽签产生,为每个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举措和制度的保障,将公平还给每个孩子,实现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围绕“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打造有信念有责任有能力团队
围绕“四有”好老师的发展目标引领教师成长发展,学校确定教师团队建设的思路,形成了年龄层次不同、发展定位不同的优秀教师团队。
师德建设以德立身。组织教师聆听道德模范事迹,开设班主任论坛分享育人经验,坚持通过家长评议教师、教师评议干部、干部互评的三评工作守住师德师风底线,掀起争做时代新人热潮。线上教学期间,全校教师线上授课34440节,在线辅导学生168210人次。找准防腐关键节点,帮助教师看清家长“送礼”背后的动机,确保不掉入利益驱动下的陷阱,学校从未发生师德违纪现象。
团队建设以德立学。实施梯队建设,成立教师参与管理的六大团队,即名师团队、课程团队、课题团队、教研组团队、分享团队、成长团队,团队共同成长;每学期名师举办个人教育教学思想分享会,进一步实现文化的传承、精神的传承、能力的传承;开展“教师造血计划”,无偿提供全省实习教师成长平台,“插秧计划”为兄弟城区义务培养人才,名师一对一结对跟岗;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辐射引领区域整体,项目团队任务驱动改革先行;名师教育思想分享机制引领学科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中国好老师”论坛主会场传播育人理念,名师名校互为助力,四方百姓受益。 四、坚持文化立校发展战略,挖掘内涵立支点立平台立品牌
“活力教育”办学特色处处彰显独特魅力,文化熏陶、思想洗礼形成了提升生命质量的价值追求。打造 “四全”德育品牌,以“体验、参与、感悟、成长”为重点丰富道德实践,开学典礼上“致敬校园建设者”的主题,弘扬了坚守者的奉献精神;复课重逢日讲述家长援鄂的战“疫”故事,体会最美逆行者高尚的心灵;每周一的主题校会,主题紧扣时代脉搏,成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新常态;督查“六礼三件事”,设立人人岗,培养学生自律意识以及自理能力。六大类20小项共计84个学生社团让核心素养在校园生长;瑜伽、网球、心理等教师团队强健身心,近三年180多次心理团体活动,惠及教师近两千人次,让教师幸福地做教育;百分之百的教师省外参加培训,提升认知水平和专业能力;志愿服务“三百”项目,教师、学生及家长全员参与,6534人次的志愿服务累计長达13068小时,传播至善之美。
五、重视环境育人特色创建,外显情怀美风貌美生态美校园
优雅环境,文明校园显魅力。挖掘文化价值内涵,建设展示学校历史变迁的校史馆;打造学校多元立体的阅读空间,图书馆与阅读角相映成趣;各具特色的功能室为学生提供舒适的活动场所;利用楼道、大厅布局打造文化展览区域,创设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智+质”护航,文明校园得保障。构建以“智+质=构筑新时代美好校园生活”为主题的全新后勤管理生态,“智”是以互联网模式推动校园建设,以智慧化管理推动校园创新;“质”是以追求更高品质推动学校发展。打造服务+科技、服务+人才、服务+培训、服务+程序、服务+人文五个管理模式,形成大后勤体系的精细化管理。环境育人教育暖人,良好校风浸润着实小每个家人。
六、构筑媒体融合宣传阵地,树立文明好榜样好风尚好形象
在学校“活力教育”文化体系建构中,校刊《新迹》和红领巾广播站校内传播正知正念,三年来公众号发布三千多条一百万点击量,引领社会新风尚。仅上一学年文明校园创建工作2次在“学习强国”APP报道,3次登上人民网,各项工作在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央视频、网易新闻、澎湃新闻网等各级媒体上发布宣传达220次,广泛宣传了时代正能量,发挥了文明风气传播者的重要作用,书写着校园文明引领家庭文明和社会文明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单位:山西省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栗树林
(投稿邮箱:9581286@qq.com)
一、緊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
学校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思政课程,以生为本正品德。学校构建“思政为灯,匠心为本”的思政课程体系,以问题为导向,深度思考,设定主题,开展“主题+学科思政课”的教学研究:邀请时代新人和劳动模范走进课堂;链接社会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打造精品思政课,多次在太原市获一、二等奖,思政课现场会在我校举行,系列活动推动思政课程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走向深入。线上授课期间《“云上”思政课传递“同心抗疫”正能量》的报道在中国新闻网、人民网、央视频、网易新闻、澎湃新闻网等18家媒体上发布。
德育课程,以德为先树品质。我校作为太原市杏花岭区集团化办学的大学区组长校,带领区域内各校成立德育工作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课程相联,以系列化、主题化、常规化课程实践为载体,6000余名师生及家庭在活动中践行文明行为。学校开发“年文化课程”,指导学生探究体验中国年、民族年、世界年,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得以升华;开发以“实小少年迎青运,人生赛场展活力”为主题的青运课程,引领孩子们关注大事、要事、时事,由课内走向课外;开发以“见证我的成长”为主题的“六一课程”、“项目研究式”居家课程等一系列德育品牌课程,培养学生大爱大德大情怀;学校搭建平台,引进省内外研学课程182门,近三年围绕67个主题开展实践研究,学生赴省内外研学人数达近万人次,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促进思想理念和德育实践的深度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心理课程,以导育情塑品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需要,是维护社会和谐、师生家庭幸福的密码。学校建立了“一个中心三方力量九种形式”辐射型心理工作模式,建构符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现有21名教师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常年聘请三位心理学专家和一名专职心理教师,通过班级心理课、每周团体辅导、网络心理课堂等,多重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疫情期间,“林老师来了”网络课堂走进家庭,对缓解家长和孩子的焦虑、消极情绪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三年一对一辅导上百名学生及家庭,亲子关系改善明显;每周家长心理讲堂共举办上百场,受益家长两万余人。
二、秉持“活力教育”办学理念,顶层引领明目标明举措明使命
党建统领全局班子过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既是对高级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建设坚强有力领导班子的基本遵循和最高标准。“指导+服务”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岗位定位,“5+2”“白+黑”是班子工作的常态,“三面镜子”是班子集体的“必修课”,领导办公室的长明灯被老师们誉为学校最美的风景;远至边疆近到娄烦、古交,班子所有成员都有支教经历,校领导带头响应教育部号召走进四川大凉山长期开展志愿服务,勇于担当;班子发扬民主,廉洁自律,主动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独创财务支出程序化管理,严格执行三联单三位负责人签字票据审核制度,党务校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
依法治校保障师生权益。学校借鉴企业管理研发《程序化管理手册》:制度程序化、岗位责任化、管理精细化、品质标准化,山西、山东、黑龙江、宁夏等地多校已借鉴使用; 学校成立家委会督学、督政参与学校管理; 大队委竞选以“服务+示范”“培养+锻炼”为目标,通过海选四推荐、竞选四环节来产生,积极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班级座位排序问题,家委会按学生身高排座和座位轮换制度解决了难题;每周主题校会班级主持人、升旗手通过抽签产生,为每个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举措和制度的保障,将公平还给每个孩子,实现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围绕“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打造有信念有责任有能力团队
围绕“四有”好老师的发展目标引领教师成长发展,学校确定教师团队建设的思路,形成了年龄层次不同、发展定位不同的优秀教师团队。
师德建设以德立身。组织教师聆听道德模范事迹,开设班主任论坛分享育人经验,坚持通过家长评议教师、教师评议干部、干部互评的三评工作守住师德师风底线,掀起争做时代新人热潮。线上教学期间,全校教师线上授课34440节,在线辅导学生168210人次。找准防腐关键节点,帮助教师看清家长“送礼”背后的动机,确保不掉入利益驱动下的陷阱,学校从未发生师德违纪现象。
团队建设以德立学。实施梯队建设,成立教师参与管理的六大团队,即名师团队、课程团队、课题团队、教研组团队、分享团队、成长团队,团队共同成长;每学期名师举办个人教育教学思想分享会,进一步实现文化的传承、精神的传承、能力的传承;开展“教师造血计划”,无偿提供全省实习教师成长平台,“插秧计划”为兄弟城区义务培养人才,名师一对一结对跟岗;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辐射引领区域整体,项目团队任务驱动改革先行;名师教育思想分享机制引领学科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中国好老师”论坛主会场传播育人理念,名师名校互为助力,四方百姓受益。 四、坚持文化立校发展战略,挖掘内涵立支点立平台立品牌
“活力教育”办学特色处处彰显独特魅力,文化熏陶、思想洗礼形成了提升生命质量的价值追求。打造 “四全”德育品牌,以“体验、参与、感悟、成长”为重点丰富道德实践,开学典礼上“致敬校园建设者”的主题,弘扬了坚守者的奉献精神;复课重逢日讲述家长援鄂的战“疫”故事,体会最美逆行者高尚的心灵;每周一的主题校会,主题紧扣时代脉搏,成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新常态;督查“六礼三件事”,设立人人岗,培养学生自律意识以及自理能力。六大类20小项共计84个学生社团让核心素养在校园生长;瑜伽、网球、心理等教师团队强健身心,近三年180多次心理团体活动,惠及教师近两千人次,让教师幸福地做教育;百分之百的教师省外参加培训,提升认知水平和专业能力;志愿服务“三百”项目,教师、学生及家长全员参与,6534人次的志愿服务累计長达13068小时,传播至善之美。
五、重视环境育人特色创建,外显情怀美风貌美生态美校园
优雅环境,文明校园显魅力。挖掘文化价值内涵,建设展示学校历史变迁的校史馆;打造学校多元立体的阅读空间,图书馆与阅读角相映成趣;各具特色的功能室为学生提供舒适的活动场所;利用楼道、大厅布局打造文化展览区域,创设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智+质”护航,文明校园得保障。构建以“智+质=构筑新时代美好校园生活”为主题的全新后勤管理生态,“智”是以互联网模式推动校园建设,以智慧化管理推动校园创新;“质”是以追求更高品质推动学校发展。打造服务+科技、服务+人才、服务+培训、服务+程序、服务+人文五个管理模式,形成大后勤体系的精细化管理。环境育人教育暖人,良好校风浸润着实小每个家人。
六、构筑媒体融合宣传阵地,树立文明好榜样好风尚好形象
在学校“活力教育”文化体系建构中,校刊《新迹》和红领巾广播站校内传播正知正念,三年来公众号发布三千多条一百万点击量,引领社会新风尚。仅上一学年文明校园创建工作2次在“学习强国”APP报道,3次登上人民网,各项工作在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央视频、网易新闻、澎湃新闻网等各级媒体上发布宣传达220次,广泛宣传了时代正能量,发挥了文明风气传播者的重要作用,书写着校园文明引领家庭文明和社会文明的责任与担当。
(作者单位:山西省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栗树林
(投稿邮箱:95812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