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的预设 多维的课堂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ywi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描述
  审视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提问有如下特点:教师问,学生答,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答案明确唯一,最终以学生解答教师的所有问题为教学的归宿。以往我们追求课堂教学精品化,不允许出现一点点的瑕疵,但这是不可能的,是不切实际的,这只是理想化的状态而已。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而言,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全程质疑,在课堂真实问题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激活儿童潜在的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最终达成三维的教学目标。
  新课堂是什么样的?新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是开放的、互动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的对话,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动态生成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大胆地暴露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情况,而不是机械、僵化、一成不变地按照预设的方案教学,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不是教师可以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哪怕你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但是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可能会将这个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案例描述与分析
  牛津小学英语5 A Unit 8A camping trip 是一课围绕 “物的归属”展开的话题 ,我将第一课时的达成目标设置为:要求学生掌握 “What do you/theyhave? I /We /They /You have…”句型及部分单词。可是在活动中却使我的预设目标及过程出现了“意外”:
  (一)师生互动,呈现句型
  在课文的新授阶段,我把学生引入圣诞Party
  T:Merry Christmas,boys and girls.I take many presents for you. Please touch and guess.
  What do I have?
  S:You have an orange
  T:It’s for you.(Learn “You have…”)
  …
  T:What else?
  S:You have a blanket.
  T:Do you have anything for the party?Show us!
  What do you have?
  S:I have...(Learn:I have...)
  (二)生生互动,调查运用
  1.Do a survey.
  S1:What do you have?
  S2:I have...
  2.S1:Let’s have a camping trip.
  S2:OK.Let’s go.
  S1:What do you have?
  S2:I have...what do you have?
  S1:I have...what do(does)she have?
  S2:She have(has)...what do(does)he have?
  S1:He have(has)...
  (原本在我的设计中没有将第三人称单数列入教学,学生的对话真是无法预约的,于是我真实地将他们的出现的问题作为引子,补充了教学内容,我想只有在实施预设教案的进程中,教师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高屋建瓴,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才能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课堂生成。)
  教学反思
  1.多元课堂,充分预设
  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在课堂教学关注生本的今天,教师更应该注重预设。我们的预设要做到“心中有人”,要淡化的是狭隘的模式化的备课,应该强调正确预设观指导下的有效备课,在教学方案设计中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所以我在上这课时对于目标,过程,学生的活动都作了充分的预设。只有充分的预设,才有生成的美丽。
  2.开放课堂,鼓励质疑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已经习惯了答案的唯一性,自己也很少开动脑筋来寻求第二种答案,这真的是极为可悲的。新教材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很多内容都留给了学生大胆质疑的空间,这就要靠我们教师去组织、去引导。有了学生大胆质疑的课堂,那将是高质量的课堂,充满活力的课堂,就会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和顿悟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的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应该看到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是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表现。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学生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质疑问难。学生的头脑里充满着问题,关键看教师肯不肯将课堂教学的提问权还给孩子,敢不敢让学生自主合作、多元地解答问题,是否允许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因此课堂教学要以问题为中心,使质疑、设疑、释疑有机地结合起来,顺着学生的思路,在动态的过程中,达到甚至超出预想的效果。
  3.真实课堂,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场性。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死守着预设的教学规程不能自拔,而应独具慧眼,将“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信息”等生成性资源即时捕捉,并理智纳入课堂临场设计之中,从而真正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具体地说,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研究的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度“更换”,预设的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环节的推进可以在生成中相应“增删”。只是,这样的艺术魅力的展现需要我们不仅有一颗敏感柔软的心;更需要一种机智,一种灵活的引导技巧。而这些正是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追求的东西。
  总之,预设的教学计划和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总会有着某种偏差,这种偏差恰恰是学生个人的知识、经验与文本碰撞后产生的自我体验,而正是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角,从行动上善于捕捉学生瞬间感受,启动叶澜教授倡导的“教育智慧”,在课堂教学的预设方案中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生成新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个性得到弘扬,思维火花得到绽放,这些个性化的见解使我们的课堂洋溢着创造的激情,弥漫着生命的气息,这才是真正的精彩!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20年前,在外滩17号刚刚装饰一新的友邦大厦,我采访了美国国际集团董事长格林伯格。那时,国际集团下属的友邦保险公司,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外资独资保险公司,带给上海全新保险服务模式,自己也得到巨大发展,买下了母公司国际集团诞生地外滩17号,并改名为友邦大厦。格林伯格深情地对我说,回到这里就像回到了祖居一样。  也因为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国际集团在世界五百强中最高升到第26位。  格林伯格与美国国际集团的
“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与学生朝夕相伴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在享受着感恩的幸福,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感觉,即便喜、怒、哀、乐,也觉得甘之如饴。  几个星期前的一个早上,我刚到班级,班长就来告诉我刘某今天没来,有的同学说看见他星期六、日两天都在网吧,有的说看到他和别人打架……听到这些,我的头一下子大了起来,又是他,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他不止一次地挨过家长的训斥、打骂,难道这孩子真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态,存在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每个教师的重要任务。陈鹤琴先生在创立“活教育”理论时,提出“教师要活”。所谓“活”,就是指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要具备活的教育思想、活的教学手段、寻找活的教材,培养活的幼儿。师幼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有老师发起的,也有幼儿发起的。因此,作为教师
摘 要:《云》是有“喜剧之父”之称的古希腊早期喜剧代表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剧作中的人物借助言语来达成思想上的碰撞,在含笑的辩词间透露出深刻的哲理思辨。剧中人物行动、意识上的矛盾冲突皆是在与他者的言语论辩中得到体现的,从而使得剧作的整体叙述模式基于各人物的对话而展现出超越言语表层的一种含混、外扩与迷离。笔者在本文中将通过被“思想”牵制的人物、言语延异中人的心理、行动力的消解这三方面的内容来探析言语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了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余家企业参展, 200多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汇集一堂,96家中央企业更是组成交易分团参会采购、洽谈签约。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真可谓万商云集,盛况空前。一个更加开放和自信的中国,正用实际行动为世界构筑共同发展平台,贡献推动全球贸易与合作的中国方案。钻石与宝石精品馆:价值连城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又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结合实践活动和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数学教学,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使用学具。    儿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做到“尊重个性,以人为本”呢?布鲁姆所说:“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地评价和培养。”因此,我们的评价不能在让少数学生获得激励的同时让更多的学生成为“牺牲品”,而应该让每个人都能在评价中增强自信,谋求新的、切合实际的发展。需要我们教师以积极的姿态、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去探索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学生80%以上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长期受老师的控制而被动地学习,一切围绕老师的思维转,也就是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老师甚至包揽了学生的一切。比如英语教学中,老师先教单词和短语,然后详细地讲解翻译课文、语法、语言点。老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地听,认真地记笔记,学生的课堂活动毫无发展性和创造性。课堂呆板无生气,学
摘 要:《四世同堂》 对准抗战时期的北平,方言的多样运用体现北平生命本体的真实、地域风俗的点状描绘体现风土人情、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凸显历史变迁、小人物的家国抉择诠释坚韧不屈。小说中描写的北京方言、风俗习惯、饮食与礼仪等真实地还原历史中的北平,突出了北平的地道、不屈与伟大。  关键词:老舍 《四世同堂》 地域文化 地道的北平  《四世同堂》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是绝无仅有的,其构建和呈现出来的北平生活
一、案例展示  我在教学七年级语文《荷叶 母亲》一课时,被其中这句话深深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动呢?我布置了家庭作业——为父母做一件实在的事,如果家长愿意,可以到学校来。  周一,我带着微笑走进教室,欣喜地发现,教室里坐了三位家长,他们都隐约地期待着什么。  前半節课,与平时上课一样,很平静,也很平淡。后半节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