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在古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本”概念的出现体现了人们从关注作者到关注作品的转变,人们对于作品的研究和探讨逐步加深。诗歌作为“最高的语言艺术”,是最能体现文学性的一种题材。在对诗歌的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就是对文本的细读。
  【关键词】诗歌教学; 文本细读;必要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本细读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之一,它不同于略读、跳读、速读、慢读、研读等等。细读,首要是要对文本充分的尊重,敬畏文本。它要求阅读者注意到一个字词的含义,注重词句之间的细微的关联。文本细读在高中古诗文的教学中有其非常的必要性,这是由诗歌的文体特征、读者的个性化阅读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所决定的。
  一、文本细读在中学诗歌教学中的必要性
  首先,中国汉语诗歌的文体特征——含蓄蕴藉。汉语诗歌比较讲究含蓄蕴藉的美,以追求“以少胜多、以简胜繁、以浅喻深”为创作法则。“诗歌是一种以高度精练的语言,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中国的古典诗词更加注重这种特点,作家更倾向于追求语义丰富的同时而又含蓄模糊,意境优美的同时而又缥缈朦胧的特点。
  其次,读者再造想象的基础——个性化阅读。细读文本,既是读者对文本的分析、梳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在原诗基础之上展开独特想象、取得美感的审美体验过程。读者只有通过细读文本,才能在此基础上再造想象。同时,古诗语言凝练、跳跃、模糊的特点,却也因此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探索和想象空间。只有充分发挥读诗者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用自己的体验和想象来填补美的“空隙”才能真正使诗歌的阅读审美永无止境。
  再次,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语文教学重要的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文本细读”是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的最好方法。对文本的细读,就如同慢慢行走在原野小路,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够真正欣赏到路边的风景之美,领悟到诗歌的内涵之美。
  二、文本细读在古诗歌教学中的基本实施策略
  要想在高中古诗歌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他们对诗词文本有着深入、全面、独到的理解,在教学中关注文本“细读”的层面,运用“细读”的方法。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的理解。
  (一)玩味语言
  “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自知”(元好问《与张中杰郎中论文诗》)。这里所说的“字字读”,其实也就是要求读者一字、一词、一句地细细读,反复推敲,一丝不漏。首先,要细嚼慢品,体会精彩字词的使用,挖掘词语的深层意义。如“群山万壑赴荆门”中“赴”字在这里很传神,它不仅将 “群山”“万壑”赋予人的特质,而且又带有风尘仆仆意蕴,认真体味,“赴”字就表现出特有的飞动之势与奔驰之貌。
  其次,读者要善于体会词语的情韵意义。情韵义在词典中难以囊括,却能给人以丰富的启示和联想。如见到“南浦”二字便染上了一层离愁别绪;见到“新绿”应该使人感到富有希望、青春活力、少年意气等韵味;而“落叶”二字,却带给读者一种萧瑟、寂清等诗味。
  再次,关注语句中典故和词语的象征含义。典故和词语象征意义的使用可以使诗歌内容更加含蓄凝练。如“采薇”被用来指代隐居生活,表达自甘淡泊的主题情怀。象征义是用具体可感的事物表示抽象的意义。如用“美人”“香草”象征美好的德行和理想等。读者在细读时想方设法弄懂,才能欣赏出诗作的高妙之处,领略诗人的深意。
  “诗歌的艺术分析第一步就是语言分析。”(袁行霈《中國诗歌艺术研究》)。总之,读者要理解古诗的意蕴就必须通过语言文字这一传统媒介,对诗歌语言的分析是高中诗歌教学的第一步。
  (二)细品意境
  细读意象和体会意境可以说是解读高中古典诗歌的两条关键途径。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情志(“意”)与客观物象(“象”)相融合的产物,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基本“原件”。从诗人创作的角度来说,正是这些具体可感的词语构成了各种感觉的画面,形成了诗歌的基本构成要素。读者也正是通过这些形象化的意象以及它们之间不同的组合,刺激自己的“感官”,进而触发想象,进入诗歌营造的佳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者通过一系列名词意象的累加,使读者读到该诗时都会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天涯漂泊的孤旅图,诗作中所蕴含的深情之意在人心头久久萦绕。李清照《声声慢》中“晚风”“旧时雁”“满地黄花”“梧桐”“细雨”等凄清萧索的意象的选用,营造出一片浓浓的凄清意境,抒发了李清照心灵深处难以排泄的苦楚孤愁。
  意境是衡量诗歌艺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体现。所谓“意”,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它是诗人在对现实生活理解、感悟基础上形成的独特体验;所谓“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也即是日常的生活图画,是从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所以说“意境”就是在作者的真实感受与客观物象交融基础上而形成的审美艺术境界。当然意境不能简单等于意象的叠加,它是能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但是高中生对意境的把握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实际的教学阅读中我们要注意多角度地探讨诗歌意境。对于写景类诗歌,意境的呈现往往表现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读者对意境的把握就要通过诗人笔下的风景、事物的品味捕捉蕴含的情感。如柳永《雨霖铃》上片选取了“凄”“寒蝉”“长亭”“骤雨”“兰舟”“千里烟波”“暮霭”等意象,以凄凉冷落的秋天傍晚景象勾勒出了一幅秋江别离画,画面充满了凄冷、萧瑟的气氛,处处流露出诗人离别时情意绵绵的伤感心境。对于富含哲理类诗歌,要善于把握诗人蕴含的理趣。
  (三)探究修辞
  修辞是文学表达的一种方式,一直以来备受青睐。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鉴赏,都离不开对修辞的运用和研究。在诗词教学中对文本的细读也要在修辞层面上做进一步的分析。常用的技巧例如:比喻、通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白描等;其他不常用的技巧如:陌生化、含混、反讽、变形等。   以托物言志为例,运用托物言志的诗词主旨比较隐晦。如虞世南的作品《蝉》,蝉在诗作中是清高尊贵形象的象征,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借蝉喻怀,用它来写照自己高洁的人格。对于咏物诗中的梅兰竹菊松等形象,教学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它们自身的自然特点,体味诗人借这些植物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志趣。
  (四)注重形式
  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密不可分的,情感的表达必须借助于恰当的诗歌艺术技巧。诗词的形式不同、内部的句式章法不同导致诗歌在节奏、韵律上也都会有不同,在传情达意上也会有所改变,进而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审美效果。
  在节奏方面,诗歌可以看成一首歌曲,讲究平仄、對仗与押韵、声调、停顿、轻重音等,读来朗朗上口。节奏的停顿需要考虑音节的整齐和意义的完整,最常见的音节停顿节奏划分为:四言二二,五言二三,七言四三,它们构成了诗句的基本格律。在这基础之上,押韵、平仄等格律方面的要求,使得诗的节奏更加和谐悦耳,增强了古诗词抒情达意的效果。如《静夜诗》押ɑnɡ韵,读来音节圆润饱满,语调徐缓悠长。当然,诗歌的节奏更重要的是诗人内在生命情感的律动。如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风格苍劲雄厚。“三吏”“三别”蕴含了诗人对家国沦丧以及个人遭遇的无限悲痛之情。
  在句式选择方面,不同句式的选择对诗歌情感的表达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诗歌句式的调整达到不同的效果。如散句句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再如整句,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般来说散句显得文从字顺,便于舒服舒缓的语气,整句对仗工整,情感节奏更加鲜明、硬朗。其次,句式变形的背后往往意味着作者不一样的用意。如省略成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其中省略了谓语和虚词,但却给读者形成了一副立体画,留下了思考想象的空间,营造了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象和塑造了一位孤独寂寞、满怀乡思的旅人形象。
  在构思上,一般包括捕捉诗感、确定角度、谋篇布局等几个步骤。如果这些方面拿捏的比较到位,可以使诗词意味更加浓厚。谋篇布局的设置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但原则上要有利于作者思想内容的抒发,有利于以情动人。例如余光中《乡愁》中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选取和布局,更加充分的抒发了作者绵绵无尽的内心乡思之愁。
  总之,“文本细读”作为一种阅读理念和方法,在实现古诗文教学精细分析、实现学生兴趣、能力和积累的统一方面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对古典诗歌教学方法能起到源头探索的意义,是帮助高中老师走出古诗词教学困境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其林.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9(5).
  [2]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代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很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对语文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全方面探索。一系列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小学语文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许多有趣的活动,教师也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是,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已经从新的教学模式中看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经常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因此,本文以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回归语文
期刊
一财主携重金夜晚在寺庙内的客房下榻,进入房内,发现房门无栓无锁,于是皱起了眉头。方丈察言观色,轻松一笑:“施主,心锁也是锁。”财主万般无奈,只好和衣怀金而眠,结果一夜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
【摘要】课标中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做有心人,就会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产生自主识字的愿望。  【关键词】识字;渗透;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渗透”就是要让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要结合紧密,要在阅读中自然地进行识字教学,要把识字写字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广阔的生机,随之而来的是建筑市场供求不平衡导致施工企业垫资承包现象风靡。一定程度的垫资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表现,可以增强施工企业
也许一个中心需要两周来探索,但就在这样的时空课堂孩子们是那样的真实,在真真切切的合作中交流,借鉴中收获,实现超越自我的攀登。如此的语文教学是那样的自然,自然的就像一
期刊
【摘要】信息化时代是个终身学习的时代,而这个学习的过程需要我们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识阅读。网络阅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传统的阅读方式正遭遇挑战。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期,新的阅读方式使高中生获取信息快捷方便,阅读内容丰富多样,但也出现一些负面影响,引发阅读危机。作为高中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能力、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当在课标的指引下,格外重视阅读教学,促进
如何让演讲动起来?本文试着从两大方面来阐述.一是怎么样才是好的“讲”,一是如何让“演”的作用发挥得恰如其分.只有做到这二者的统一,才是一次成功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