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是科技的较量,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是创造型人才培养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标志。一个人良好的思维品质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更多的是在后天的教育培养和社会实践中训练的结果。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数学问题,实施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谈些个人浅见。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科之一,其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充分发掘数学思想、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知识及逻辑原理,深入分析数学问题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灵活运用、深入运用、足够运用数学问题,培育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巧设概念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把握数学概念及其间的联系,思维方式单一,对逆向、综合、条件性问题不能够全面考虑,准确作答。因此,教学中教师就要巧妙设计概念性较强的既有对所学概念辨析和综合,又有对所学知识的应用题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一是设计“是什么或叫什么”的正向思维识记性题目,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掌握情况;二是设计逆向思维训练题目,考察学生的理解程度;三是设计条件缺失式判断题和辨析题,考查学生认知的准确度和思维的细密度;四是运用概念综合分析解答题,训练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此,就会促使学生思维发散开来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培养发散的思维品质,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二、一题多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度
1. 多变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时,教师要对课本中的例题深入研究,通过对课本例题的再造、拓展,由一个例题引申拓展出一组题,引导学生进行多向练习、促使学生思维灵活应变,克服考虑问题的片面性和绝对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多解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教材例题的通常解法,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不一定是最简单或最佳的,往往只提供一种解法,教师不能满足这一种解法,对于有多种解法的问题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不同方向进行发散思维,寻求第二种、第三种甚至更多解法,甚至新颖独特、创造性的解法。“创新是在求异中滋生出来的”,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品质,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多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问题形式各异,但其本质却是相同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例题和习题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设计质同形异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去观察思考,抓住问题的本质、提示问题的规律,分析题型结构、掌握因果条件,以使学生把知识学深、学透,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 多答案,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
有些数学问题往往有多个答案,解题时必须认真仔细、全面辩证地分析思考,才能探索出不同的答案。这样有深度的问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避免思维过程的片面性、单一性和思维方式的间隙性,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
三、难易互渗,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在思维训练题中,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是教师教学惯常的做法,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题训练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急于求解、教师急于启发而往往将难繁化解的过程过多地被教师所代替或破解,留给学生的还是易简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心理依赖性,遇到问题不积极思考,只想着询问,不利于独立思维的培养。教师在设计题型时要尽可能减少梯度较大题目,也就是设计由易到难的题要梯度放小,以易题为铺垫,使学生能够知易破难,层层递进,这样就会减少教师在行为上的扶助而增加对学生思维上的自我启示作用,从而培植学生的思维独立性,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之,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是学生数学素质的核心,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但数学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思维品质训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有针对性地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类题型练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尤其是一题多变、多型、多解、多答不断强化练习,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省岷县岷阳镇第一中心小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科之一,其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充分发掘数学思想、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知识及逻辑原理,深入分析数学问题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灵活运用、深入运用、足够运用数学问题,培育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巧设概念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把握数学概念及其间的联系,思维方式单一,对逆向、综合、条件性问题不能够全面考虑,准确作答。因此,教学中教师就要巧妙设计概念性较强的既有对所学概念辨析和综合,又有对所学知识的应用题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一是设计“是什么或叫什么”的正向思维识记性题目,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掌握情况;二是设计逆向思维训练题目,考察学生的理解程度;三是设计条件缺失式判断题和辨析题,考查学生认知的准确度和思维的细密度;四是运用概念综合分析解答题,训练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此,就会促使学生思维发散开来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培养发散的思维品质,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二、一题多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度
1. 多变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时,教师要对课本中的例题深入研究,通过对课本例题的再造、拓展,由一个例题引申拓展出一组题,引导学生进行多向练习、促使学生思维灵活应变,克服考虑问题的片面性和绝对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多解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教材例题的通常解法,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不一定是最简单或最佳的,往往只提供一种解法,教师不能满足这一种解法,对于有多种解法的问题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不同方向进行发散思维,寻求第二种、第三种甚至更多解法,甚至新颖独特、创造性的解法。“创新是在求异中滋生出来的”,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品质,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多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问题形式各异,但其本质却是相同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例题和习题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设计质同形异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去观察思考,抓住问题的本质、提示问题的规律,分析题型结构、掌握因果条件,以使学生把知识学深、学透,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4. 多答案,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
有些数学问题往往有多个答案,解题时必须认真仔细、全面辩证地分析思考,才能探索出不同的答案。这样有深度的问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避免思维过程的片面性、单一性和思维方式的间隙性,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
三、难易互渗,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在思维训练题中,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是教师教学惯常的做法,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题训练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急于求解、教师急于启发而往往将难繁化解的过程过多地被教师所代替或破解,留给学生的还是易简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心理依赖性,遇到问题不积极思考,只想着询问,不利于独立思维的培养。教师在设计题型时要尽可能减少梯度较大题目,也就是设计由易到难的题要梯度放小,以易题为铺垫,使学生能够知易破难,层层递进,这样就会减少教师在行为上的扶助而增加对学生思维上的自我启示作用,从而培植学生的思维独立性,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之,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是学生数学素质的核心,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但数学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思维品质训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有针对性地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类题型练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尤其是一题多变、多型、多解、多答不断强化练习,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省岷县岷阳镇第一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