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a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书育人是社会赋予每个教师应尽的神圣职责,它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我们知道,生物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但生物学科是一门基础性自然科学,并不像思想品德等学科那样。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是鲜明的,这一特点很容易造成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其德育内涵的局面。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生物教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科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树立的基本观念。它隐含在许多生物学知识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将它从广泛的生物学原理和生态现象中挖掘出来,并以渗透的方式将之反哺给学生。如植物体表面看来并没有位置上的移动变化,但它的每一个细胞、组织、器官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形态、结构和生理上的变化,完成着发生、发展和死亡的过程,从而揭示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通过生物进化的历程,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让学生懂得任何事物发展的方式;通过讲解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生物间共生、寄生等复杂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等,阐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通过分析种子休眠与萌发,水分吸收与散失,无机盐吸收与利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有机物的制造与分解等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系列矛盾,而正是这些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着整个生物界的发展,让学生领悟到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通过内外界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让学生明白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再如,从生物的基本特征来看,生物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组成的,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生物体在结构上除病毒属于一种亚生命状态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依赖于活细胞中的新陈代谢,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体对内外刺激都能产生一定的反应;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在生殖过程中,既能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给后代,又能使后代个体产生某种变异;生物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有可能为其进化提供条件;生物体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的基本特征充分说明,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是辩证统一的。这些课程资源都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很好的素材,用心挖掘点拨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我国是生物资源丰富的国家,生物种类繁多。在我国,仅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就有百余种,如金丝猴、大熊猫等;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也有8种,如金花茶、银杉等。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知道研究生物的重要性,取得过不少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如,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约成书于公元533~544年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农书;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是我国药物学、植物学的世界名著。近年来,我国的生物学研究成就巨大。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又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在农业上,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出的新型杂交水稻,已经跨入世界优良稻种的前列,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了联合国的发明奖和科学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等。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这些思想教育的载体,积极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初步认识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历史及发展状况,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他们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积极开展生物学基本观点的教育
  
  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其主要包括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和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等。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生物学基本观点教育,如生命起源于化学进化,即由无机物生成有机物,从有机物逐步演变为原始生命。一旦原始生命出现以后,即开始了生物进化的过程,即生物通过自然选择,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生物进化历程。理解和树立生物进化观点可以从根本上否定神创论等唯心论。再如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有生有死,有迁入和迁出,其数量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总处在变化之中。尽管如此,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占有的比例大体上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此即保持生态平衡。生物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类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增强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即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决不能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然而,当今世界在工业化进程中向环境排放大量废气、废水、废渣等,以及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而导致的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物种灭绝等已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致使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在严重环境危机之下的必选之路,它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其实,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合理的利用与破坏,这同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没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直接相关。因此,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真正认识到保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并使其在行为上自觉地追求与环境的和谐,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学生是未来的公民和建设者,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优势,生物教学应担负起这个神圣的职责,成为培养未来公民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主要阵地。
  总之,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处理好学科思想道德教育和知识能力培养的统一关系,灵活渗透,点拨实施,努力把思想德育教育融于教学过程之中,就一定能实现智与德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现代观念的高素质人才。
其他文献
在政治教学工作中,笔者感触最深的就是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学校在日常行为规范,特别是学生仪容仪表的教育一直没有停过,可以说全校参与,家校共同开展教育,从学校层面的教育再到班级教育,再到个别教育。尽管投入了这么大的精力,但是每次检查仍然有不少同学违规,有些同学已经被查了三次甚至四次。按照规定,这些学生必须通告批评,个别顽固学生必须停课整改,取消其参与学校各类评比活动直至整改合格。即便如此,违规现
期刊
新课程改革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全人”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与德育功能形成强大的反差。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从德育现状原因分析和如何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论证。    一、德育现状原因分析    当前中学生存在着种种不良现象,令人甚忧。
期刊
作文教学怎样才能做到更加有效,这是任何一位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都不能不考虑的一个实际问题。这也是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学生作文语言贫乏,材料短缺,思路混乱是作文教学中的难题。在这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一直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学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是一个客观的过程。既然这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它就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因此,作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遵循
期刊
在当前大力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下,学校德育改革正呈现强劲的势头。素质教育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德育工作,而学校德育改革的关键是对学校德育管理的改革。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素质呢?下面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增强德育内容的层次性    德育内容是极其丰富而又相互关联的。在构建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体系时,要认真研究和筛选,尽量使德育工作显示出更好的层递性
期刊
苏轼,一向被推崇为宋代最伟大的文人。他的文和词声名均在他的诗名之上,但他的诗却开拓了宋诗的新园地,所以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元好问也以为苏、黄丧失了唐人的矩矱:“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苏轼批评吴道子的画时曾说:“出新于法度之中,寄妙语于豪放之外。”从分散在他著作里的诗评来看,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的应用在他自己身
期刊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冠军的摇篮”、“纪录的温床”。学校开设的每门科目都是为此服务的,体育课也不例外,在以往的学校体育改革中虽然强调用新的项目来吸引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但效果不明显,其原因是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不周,没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没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实际上,学生都喜欢做自己感到有兴趣的事,那些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总会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
期刊
科举时代,私塾拼命研究八股文;信息时代,学校拼命研究高分数,连大学都在研究呢。  中小学校长大抵都精通统计学。据说,某校的某校长曾经给教务处开会,要求统计考试成绩尽量保留三位小数,务必保留两位小数。0.001分究竟能证明什么呢?但那精确度不能不令人佩服。  教育是解放人,分数却压迫人。分数不死,教育难兴。
期刊
《羚羊木雕》以貌似轻松的童话形式,轻松地诉说了“我”与家庭因一个精美工艺品羚羊木雕而发生的故事,实质揭示了在社会转型期迫切需要重新构建社会道德的严肃而又沉重的话题。  首先这是篇成人童话。文本话语虽是以小孩讲故事的方式展现的,但从义理上审视,这艰涩的二难话题、深刻的社会意义、沉重的思维负担,都是孩子稚嫩的肩膀、幼稚的心灵无论如何也难以负担的。其阅读主体,实在是成人,故谓之成人的童话。这与世界名篇安
期刊
某老师听到上课铃声后,匆忙走进教室,不小心撞在门框上,惹得学生哄堂大笑。看到学生笑自己,他便自我解嘲道:“明知要迟到,连门框都与我过不去。”一句幽默的话为自己搭了个台阶,解脱了尴尬。  人在犯错误或遇到尴尬时往往找托词或其他方式为自己开脱,这既能减轻心理压力,又能使自己逃出尴尬的境地。  由此及彼,悟出一点做人的道理。人人都有犯错或遇到尴尬的时候,如果此时的台阶是由他人提供的,这种减轻心理压力的效
期刊
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首先,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