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语录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phai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1号下午,在乡下同学家吃状元宴的女儿发来手机短信,说:“通知书来啦,哇哈哈哈哈。”看到这条短信,我终于真切地感到,女儿居然这么快就长大了,再过一个多月,她就要远离我们,到遥远的异地上大学去了。想到这里,我既欣慰,也有些伤感,不禁回想起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来,特别是她那些堪称经典的搞笑语录,不仅体现出小家伙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也给那时初为人父母而忙得一地鸡毛的我们带来许多欢乐。
  5个月:躺在摇篮里,一边吐着唾沫吹泡泡玩,一边有意无意地喊(天门方言叫撞口风):“爸——爸——。”引得老婆嫉妒得要命,我得意得要命,忙不迭地答应。
  7个月:“马马。”这时候我开始教她识字,在家里四处贴上我用毛笔画的许多日常物事和常见的动物植物,然后在旁边用汉字和英语注明名称,拟收到耳濡目染、无师自通的功效。效果果然很明显,小家伙很快就认识了一个字:“马。”我很得意,逢人就写个马字让她认给人看。后来一个朋友较真,写了一个别的字让她认,她张口就说:“马字。”
  8个月:开始清晰而执着地喊:“嫚嫚。”那时她已断奶,住在乡下老家,由爷爷奶奶照看,对面一个叫嫚嫚的小女孩常常过来逗她玩,她因此记住了嫚嫚这个名字。后来爷爷奶奶问她别人叫什么,她很自豪地说:“嫚嫚。”
  1岁半:开始体验到语言的痛苦。她那时已经能够听懂我们的所有日常谈话,但是不会说,有时她表达不出自己的意思,憋得面红耳赤,恼得轮睛鼓眼,那种痛苦的表情真的很令人心疼。这时我们就不停地问她,希望能够表达出她的想法,但常常不得要领。为此女儿开始自己尝试说长句子。一天早晨,她玩着不能跑了的小火车,忽然对我说:“臭妈妈把爸爸给我买的小火车踩坏了,真是烦死人。”这个长达21个字的句子从才一岁多一点的小东西口里讲出来,吓了我一大跳。
  20个月:创作了她人生第一个故事。那天我在看书,她妈妈在看电视,她一个人躺在摇篮里吮指头玩儿。突然她开始说起话来,我们张起耳朵听,发现她居然在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说,哥哥硬钢有个菠园,弟弟软钢有个菠园,软钢到了硬钢的菠园,硬钢说,你为什么来我的菠园?你自己有菠园。大意如此。只记得她怕我们听不懂,讲得非常仔细,基本不会用“承前省略”和“启后省略”。不过这也令我们非常惊讶,我因此断定,小妖精长大后读书一定不会太蠢。
  2岁:“我们过早(天门方言,吃早餐的意思)去。”那年暑假,她妈妈偷懒,扔下我们爷俩一个人跑到外地她妹妹家避暑击了。家里没了人做饭,我就和小家伙天天上餐馆解决生计问题。每天早晨,我都带着小家伙到早点摊吃一种叫“活切面”的面条,那是一种现擀现下的面,比较卫生。为了均衡营养,我每次都让老板在面里加一点青菜和鸡蛋。小妖精非常喜欢嘬着小嘴吸面条和荷包蛋汁——小孩子吸吃面条比较危险,大人必须把面条掐成小段后才能给小孩吸,并且一定要在旁边监护,以防止发生意外——一天到晚惦记着这美味。一天晚上,我把小家伙收拾利落,准备带她出去散步。她看我带她往街上走,高兴极了,一蹦一陀螺高,嗲嗲地说:“爸爸,我们过早去。”
  2岁半:“我要老师。”邻居家坤坤大地半岁,已经上幼儿园了,每天早上背着一满书包吃的喝的去,不到九点多就回来了。大人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说:“今天星期六,放半天。”(那时还没有实行五天工作制)其实他是边走边吃,东西吃完了,就回家了。女儿看了非常羡幕,以为上幼儿园不仅有好吃的,而且想去就去,想回就回,也吵着要上幼儿周。不久也学会了这招。我一看不行,就干脆直接把她送到幼儿园,然后躲在教室外面看。上课的时候,小家伙端坐在小板凳上挺老实,但一下课就往外面跑,没有看到我,就到处找老师,老师当然也没有找着,最后大哭起来:“我要老师,呜呜。”
  3岁:“老师今天穿的是白高桩(跟)鞋。”小家伙上幼儿园后,对一切都很新鲜,加上我们让她上幼儿园只是想让她和小朋友们一块玩,别养成孤癖的性格就行,本就没打算让她学什么,所以她一放学回家我们就问她学校里有些什么稀奇事。女孩子就是女孩子,她讲的最多的,居然是她们老师的打扮——她一回家,就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我们老师今天穿的是一双白高桩鞋。”
  3岁半:“请坐好!坐好了。”那时她已经和老师及小朋友们混熟了,开始喜欢上学,并非常热衷于模仿老师。不久她就好上了用她们一位女老师的嗲声嗲气的口气说话——这个习惯改过来足足花了我们一年多时间,并且一放学就把我和她妈妈拉到板凳上坐好,然后大声向我们说:“请坐好!”见我们不回答,她很不高兴地说:“你们要说‘坐好了’,再来一次!”
  4岁:“我妈妈给钱。”此时小东西迷上了零嘴。最初是从家里拿钱买,由于她对钱没有什么概念,经常拿200块钱买仨地瓜,或者用50块钱买一西红柿。幸好都是熟人,没有人黑我们,部把多的钱还我们了。但总这样不行,于是我和妻子商量后实行了坚壁清野政策。但小家伙居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打白条。她嘴瘾犯了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跑到小卖部里乱拿一通,然后理直气壮地对人家说:“不用我再说吧,我妈妈给钱的。”
  5岁:“小孩上学真遭孽(天门方言,受罪的意思)!”她那时上幼儿园完全是玩儿,结果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太阳大了不去,天气冷了不去,起风不去,下雨下雪更加不去。我怕长此以往坏事儿,就干脆把她送去上小学了。那时我们搬在老家住,上学的路很不好走,全是泥土路,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一天下雨,我一只手打伞,一只手牵着女儿,自己都差点摔倒,就心疼地说:“小孩子上学真是遭孽啊!”小家伙当时没答腔,但第二天说什么也不去上学了,问她为什么,她委屈地说:“你自己都说小孩子上学遭孽啊。”
  6岁:“不多不多,最少也要写二十遍呢。”小家伙上小学后。居然很快学会了拍老师马屁,并在初步尝到了被老师表扬和额外保护的甜头后,更加热衷于迎合老师起来,终于吃了一次苦头。那天老师布作业,让把生字每个写十遍。学生们嫌多,都不吭声,老师有些生气,说:“十遍不多吧?”小东西听了,马上说:“不多不多,最少也要写二十遍呢!”老师大喜,马上说:“这就对了,那就每个生字写二十遍。”结果小东西因为年纪小,手没有力气,边写边哭,她妈妈看得心疼,说会写就行了,让她就写十遍算了。她不依,最后还是她妈妈捉着她的手帮她写完的。
  8岁:“爸爸会和校长聊天。”从8岁起,小家伙开始不让她妈妈接送,而钦定我是唯一接送人。她妈妈很生气,问她原因,她说:“爸爸会和校长聊天。”
  10岁:“都是班长告的状。”那年我们把她转到了城区小学上学。城区学校抓得紧,不久她的眼睛近视了,我很恼火,就经常让她别太早去学校,也别做太多作业。但她不依,而且开始有意识地和同学竞争,特别是后来为争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资格,和班长较上了劲。那段时间,她一回家就说班长怎么怎么的,说班长不让她参加竞赛。后来又高兴了,说老师同意让她参加 竞赛培训了。对此我并没有太放在心上,结果有一天,我去接她的时候,发现她小脸瓦白,小手也冰冰凉,整个人都是蔫的,从五楼下到一楼,一句话都没说。我猜是因为竞赛的事,就说:“是不是老师不让你参加竞赛了?”女儿这才气愤地说:“都是班长告的状,她跟老师说我以前没有学过奥数。”我安慰她说:“老师这样安排有老师的道理,这主要还是你的成绩不是太拔尖。你想,这么大的事,老师会听一个学生的吗?不要紧,以后赶上来,老师会安排你参加的。”这件事成了女儿的一块心病,幸好后来我做工作让女儿参加了一次竞赛一一成绩果然不理想,女儿才相信上次是自己能力不行,没有再说什么。但上高中后,她仍然惦记这事,自己单独报名参加了高中数学联赛,得了个国家级二等奖。
  12岁:“我挨点打,她挨点骂。”这个时候小东西学会了咬文嚼字,说话喜欢别出心裁。一天去朋友处玩,朋友见我出去了,故意逗她说:“你爸爸打你不?”她说:“只能说不经常打。”朋友大笑,接着问:“那你妈妈呢?”她面无表情地说:“我挨点打,她接点骂。”
  14岁:“想搞个不管事又有点名誉的班干部当当。”这年女儿面临人生第一道关口——中考。由于平时学校考风不是太严,女儿成绩排位一直不理想——其实她的实力是不错的,居然萌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天我正在看书,她忽然对我说:“老爸,我想你给校长说说,搞个班干部当当。”我很奇怪,就笑着问她想搞个什么班干部当,她说:“想搞个不管事又有点名誉的班干部当当。”我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了,就故意问她怎么快中考了还想当班干部,她不好意思地说:“听说班干部中考可以加分。”我听了,严肃地说:“要是你想锻炼一下自己服务同学的能力,我可以办。要是你为这个,就说明你不自信,不好。我相信凭你的能力,考个市重点高中不算什么的,对吧?”女儿听了,再没提这事。后来中考,她以全校第4名、全市第63名的成绩顺利升入重点高中。
  14岁半:“你们什么时候来啊?”女儿后来转入外地一所省重点高中读书。进校第一天。我们把她安顿好后,就回去了。还在车上,她的电话就追来了:“你们什么时候来啊?”声音里明显带有哭腔,我听了眼睛立马就湿了。
  15岁半:“老妈,我参加工作了,买名牌衣服你穿——你穿了给我做饭。”由于年纪小,加上生活很不习惯,女儿从转入外地上学第一天起,就想让她妈妈过去陪读。先是装病,这招不行,又换了另一招。一天,我看到她们娘俩儿在一边嘀咕,只听女儿嗲声嗲气地诱惑她妈妈说:“老妈,你去陪我吧,我会报答你的——我参加工作了,买名牌衣服你穿——你穿了给我做饭,行不?”
  16岁:“在公路上。”女儿参加一所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后回学校,我不放心——那天下起了很大的雪,就发短信问她到了没有,她的短信表明她的语言有了新特点——简洁:“在公路上。”
  16岁半:“虽然你没有什么姿色的说。”这是我去看她前。她发给我的短信:“上车前发个短信报告一声,路上小心点,虽然你没什么姿色的说。”
  17岁:“妈妈,我们回家种黄豆吧。”“回家种黄豆”是一个典故,源于一则笑话。大致内容是说,一个人做生意做啥赔啥。旁人就劝他说,你不如回家种黄豆去,黄豆价钱好就卖黄豆,黄豆价钱不好就磨了黄豆打豆腐,豆腐卖不完酸了就炸了卖臭豆干,臭豆干卖不完臭了就腌乳腐——总而言之,无论如何是不会亏本的。女儿说这话是在高考前一个月,那时候高考的紧张气氛已经令学生们窒息,她已经有几个同学受不了,跑回家自己复习去了。这种紧张气氛也影响到了她,于是一有风吹草动,她就祭出“回家种黄豆”这招,向她妈妈撒娇。幸好,这段令她倍感煎熬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其他文献
北方的冬天,千里冰封,户外垂钓必须进行“冰钓”,即破冰下钓。而在南方则不同,冬季仍可进行水面垂钓。冬季阳光温和、空气洁净,独坐湖边别有一番风味。冬钓有其季节性的特点:一是冬季水温低,许多鱼类已经不进食或很少进食,冬季可钓的淡水鱼主要以鲫鱼为主,鳊、鲤、草等大型鱼有时也上钩,但上鱼率大大降低。二是鱼类在冬季咬钩吃食时的动作很轻,所以在钓具和钓法上应与夏钓有所区别。  首先,钓具选择要巧,要用小钩细线
期刊
老碾老了。  倾圮的碾坊露出岁月凋蚀的痕迹。屋顶的茅草先是被鸟雀掏成巢穴,后来,风雨的侵袭,连鸟巢也荡然无存了。裸露的檩条象老人干瘪失去弹性的肋条,在阴雨连绵的日子,最先腐烂的地方长出了一簇簇菌子,那可是碾坊老眼中的翳?没有了屋顶的遮挡,碾坊的墙皮斑驳陆离,就象一张长满老年斑的脸。  这是我又看到的现在的碾坊。里面是否还有那盘转动起来就吱吱哑哑奏出岁月回响的碾盘?  碾子倒了,碾盘歪了,碾架散了、
期刊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无数的革命先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了拯救广大的劳苦大众,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抛弃个人的家庭幸福,毅然奔赴革命前线。董必武与陈碧英这对在江西苏区刚结婚一年多的恩爱夫妻,长征出发时分离,从此天各一方,杳无音讯,留下了一曲红色之恋的悲怆挽歌……    千里寻妻泪沾襟    1960年金秋10月,74岁高龄的董必武千里迢迢来到江西瑞金,此次故地重游,董老主要是为了寻找失散二十多
期刊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部署,清晰地勾画出未来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总的思路是通过对现有制度体系的整合优化来实现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障改革发展目标。  实施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能够从三个方面改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一是调节地区收支余缺,避免基金缺口,减少财政补贴负担。从全国范围看,当期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状况是收大于支。如果采取全国统筹,不会出现基金缺口,能够实现收支预算平衡。
期刊
快乐在于有所作为    人在各年龄阶段的快乐是不一样的。老年人快乐是指健康,经济有安全感,被社会接受,不感到寂寞,觉得自己还有用,有信仰,感到满足。  有研究指出,人们在玩笑和娱乐中也有快乐感,朋友的聚会或家人的团聚可以得到快乐以调剂生活。其实真正的快乐是在人从事有建设性、有意义的活动中取得成绩增强了信心,获得了自我满足时产生的。  人的情绪和社会相联。一个人参加了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或为社会、为他人
期刊
看着身边的朋友都陆续“开博”,我也耐不住寂寞,加入了“博客一族”。在这块“自留地”里,我可以将所有的心事与烦恼肆无忌惮地一吐为快。  那段时间,我正经历着一场恋爱。亲朋好友纷纷告诫我,自己和那个女孩的感情终究会是一场空。我像风中的叶子,左右摇摆。母亲也是整天唠叨:“不是妈妈干涉你的生活,你和她确实不是一路人。”听她这么一说,开始我还反驳几句,后来干脆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通过键盘把内心的不快“挂”到博
期刊
大学毕业已很多年了,可我仍很清楚地记得那位教授的音容笑貌。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教授在最后一次考试中给了我一个人生启迪,让我受用终身。  教授是教化学的。早在开学时我们就从上一级的师兄那对教授的轶事有所耳闻,教授治学严谨,教授嫉恶如仇,反正一句话,这学期我们在教授的手下不好过,弄不好期末考试就得挂红灯。  我们当然知道这考试不及格的后果,也明白教授手中掌握着生杀大权,考试的成绩将影响到我们今后的毕业分
期刊
今年是中国农历的己丑年,即十二生肖中的牛年。有关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民间传说更是纷然杂陈,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一种民俗学。经考古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经存在,可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二的牛,五千年前就与人类结缘,成为人类的忠实伙伴,耕作的得力工具,如果没有牛,我们可能还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牛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牛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恩人,我们应该敬重牛、善
期刊
清晨起床,感觉到丝丝的凉意。窗外秋风渐寒,那些褪尽生命的叶子,泛黄枯卷,一片片从枝头飘落。大院里扫地的大婶挥动着长把扫帚,弓着腰身扫着遍地落叶,一切都在昭示着深秋的到来。  来到办公室,泡上一杯绿茶,氤氲的茶雾中,我凝神片片舒展的茶叶,感概着季节的变换,兜里的手机忽然响了,原来是母亲打来的电话。照例是一番关切的询问之后,母亲说:“儿啊,能不能抽空回来一趟?地里的玉米熟了,枣也红了,等你回来吃呢!”
期刊
一、《易经》与气养生    1、“气”的概念和意义  人到底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不同民族和国家存在着众多的神话传说。唯独东方的《易经》认为人是由“气”这种物质构成的,以此解答生命的来源。《易经》中有非常著名的八个字:“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即是说混沌原始的气,是构成人的最早的基本元素。  《易经》:“男女媾精,万物化身生。阴阳合德,刚柔有体”。这就是说氤氲之气转化为阴气和阳气,阴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