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高一历史教学的难与行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R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一历史教学既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升级,又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开始,在高中历史课程中起着承前启下的作用,加强对高一历史教学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现阶段高一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一历史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29-01
  当前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使高中历史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然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高一的历史教学。
  一、新课程改革中高一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衔接问题。高一历史教材采取“模块+专题”式结构,内容丰富、历史跳跃性大、思维层次高、专业性强。因此,高一历史新教材的学习应建立在系统地学习通史的基础之上。初中历史教材虽然采用通史体例,但由于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要求不高,弱化历史知识体系;加之历史学科不是“一线科目”,许多学校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未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对历史的认识模糊、混乱,难以适应高一历史新课程学习。在此形势下,高一历史教学的难度增大,师生负荷过重,使探究式教学收效显微。
  其次是教学任务与教学课时分配不合理。高一历史新教材增加了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的内容,比旧教材多了一倍的内容,而课时增加不多。以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为例,新教材有9个专题共28课,尽管教师参考用书要求用1个课时完成1课的教学任务,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课都需要1.5课时或2课时才能完成。依此来计算,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总共至少需要35个课时,而《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方案及实施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必修教材每周安排2个学时。这就呈现出教学任务与教学课时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也使师生互动、创新性教学及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的效果不明显。
  最后是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历史认知水平等与新课改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积累程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历史认知水平及历史思辨能力不强。这就使学生较难理解或不能准确理解新教材中的内容,也使高一学生难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二、高一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新的挑战和考验。但在面对这些挑战和考验时,我们每一个高中历史教师应少一些抱怨,多一点担当和奉献精神,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是在实际教学中帮助学生重构历史知识体系。历史知识体系包括纵向的时间及因果关系,也包括同一时期的民族、国家等横向空间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高中历史教材测重历史的横向联系,而不少高一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历史基础知识极为薄弱,不能准确把握历史纵向发展的时序。因此,作为一线的高一历史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针对教学的实际需要,适当补充相关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重新建构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例如,“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这一教学内容时,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六、七专题从纵向介绍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与法律到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强调西方的政治文明经历了由早期的民主制向近代民主制的发展历程。学生对诸如“民主”、“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责任内阁制”及“代议制”等专业术语、历史概念的认识不足,难以准确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偿相关的知识,并将其与同一时期的民族、国家进行横向比较,加深学生对西方民主制产生和发展的理解。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梯级设问法,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梯级设问法是指设计问题要有梯度,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步步推进的方法。此方法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例如,在学习“列强的不断侵略与中华民族危机深化的关系”的教学中,老师可将教材内容分为列强侵华的表现和民族危机两部分,再对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层层递进设问、解疑。师生共同探讨第一个大问题之后,自然过渡到第二个问题民族危机。通过层层设问,师生共同解疑,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也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三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一主体参与探究教学的程度决定着整个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满足学生“学会”的要求,还要引导学生“会学”,让学生从被动听课者转变为课程的主动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历史课程的主体。例如,在《伟大的抗日战争》的教学中,笔者跟学生一起探讨:日本在华犯下哪些滔天罪行?中国人民又是如何顽强抵抗外来侵略的?中国抗战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胜利有何重大意义?等问题。课后,学生组成兴趣小组,查找相关资料。笔者还带领学生开展了寻访当年参战的老战士等活动。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设境—探究—分析—发现—解决”的主动学习中去,使学生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逐步培养其历史思辩能力。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中国大地。广大师生受到新的教育理念的洗礼,在接触新事物的同时开化思路,拓宽视野,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此形势下,广大历史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提升自身的涵养,才能应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使历史课堂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并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2]于友西、叶小兵等著.素质教育与历史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体外发育作进一步研究,重点进行了血清的添加浓度和牛胎儿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 SCs)对牛体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教学模式。本文以语文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在概述中职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语文课程的改革,以期为现代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生 学习现状 语文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19-01  前言  在文化课教学方面,语文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承载了中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常引起牛出血性败血症、牛肺炎、禽霍乱、猪萎缩性鼻炎、山羊和绵羊肺炎等多种动物疾病,人类受到携带病原的动物咬伤或者抓伤也会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21-01  职业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向人才市场源源不断输送制造业人才的摇篮。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然而,在中职学校却存在着一种不容乐观的现象,那就是中职学校的语文课程被边缘化,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有的学生家长也认为只要学好了专业技能
【摘要】“信息技术”既归属高中教学科目的一种,又是直接参与教学的“教学手段”。让信息技术充分服务于高中语文教学,既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24-01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新颖、生动、直观”为特点的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22-02  几年来,在语文校本培训中,我们经过精心策划、科学实践、大胆创新、反思不足,逐步探索出了语文校本培训的新途径。  一个宗旨定方向。我们始终把语文教师的“主动发展”作为语文校本培训的宗旨,指导校本培训的各项工作。教研中,我们紧紧围绕“宗旨”以教师发展为目标,以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以教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不断的深入,现在的中学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已经成为确保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举措。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教学模式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23-02  根据新课标要求,中学教学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原有的教学模式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高素质的人,这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应重视德育的渗透,重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索德育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渗透方法,在课堂上,历史教师可以寻找教育契机和切入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时适当给予德育教育。  【关键词】历史学科 历史教师 德育教育 适时适当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
今天上午,认真倾听了陶红松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泉水》一课,心中如有一股清泉流过,清润、甘甜、温馨、充满感动。然,涓涓清泉离不开源头活水!非常钦佩陶老师精湛的教学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28-0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这早已上了教学大纲。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也是这么做的。但是,由于学生的审美素养像他们的道德情操一样,不便考查,也难以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硬指标,所以,它只是教学的软任务。在应试教育环境中,这个任务往往成了一种“摆设”。  其实,审美不应该仅仅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