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死犹生谢子长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kisa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5年2月21日,年仅38岁得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总指挥谢子长在安定(今陕西子长县)病逝。毛泽东先后三次为谢子长墓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浩气长存”,并亲笔撰写了碑文。
  岁月流转,73年过去,人们依然怀念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得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陕甘、陕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的创始人之一——谢子长。
  2008年11月16日,谢子长雕像在西安市革命公园揭幕。
  雕像坐落于西安市革命公园东南角,雕像广场占地240平方米,周围绿化面积近4亩。雕像为铜制,雕像连底座共高6.7米,雕像高4.5米,重2吨。雕像中谢子长肩披大,身着戎装,右手握着望远镜,右腿前迈,呈动态,表现了烈士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谢子长是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他于刘志丹创始了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事业在西北开辟了一方赤土,稳固了革命后方,也为中国红军的长征找到了落脚点。谢子长1897年生于陕西安定(今子长)枣树坪,1924年参加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先后组织领导了著名的清涧起义,参加了渭华起义。“九一八”事变后,组织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创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建立了一个坚实的落脚点。1934年谢子长同志在河口战役中负伤,翌年2月21日在安定县灯盏湾逝世。1935年,为纪念谢子长,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1938年,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谢子长得遗骨移葬于他的家乡枣树坪,并修建了谢子长烈士墓。
  谢子长光荣的一生,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赞颂,是陕西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正如毛泽东的题词——谢子长“虽死犹生”!他的革命诗集至今仍在陕、甘一带的人民中间流传。
  曾与谢子长一起战斗过的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在谢子长诞生100周年时曾撰文回忆:谢子长热爱真理,一生都在执着的追求革命真理;具有坚定不移得革命意志和百折不回得顽强斗争精神;胸怀坦荡,无私无畏,忠于革命、忠于党。他的高大形象,将永远耸立在西北人民心中。
  曾有一首红色歌谣仍然流传于陕甘人民中间:“陕甘游击队,老谢总指挥。打开安定城,犯人放出监……”1925年,他只身赴北平、天津等地考察,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到定安后,在陕北党组织领导下,从是革命武装活动,自己当上了驻军连长,并组织了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领导广大农民群众惩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被人民群众称颂为“谢青天”,影响遍及陕北。1933年底,他作为西北军事特派员回到陕北领导游击战争,打击和消灭白军民团武装,同时以“苏维埃”得名义领导群众斗争,打土豪、分田粮、吃大户,抗捐、抗税、抗租、抗债。于是,当地流传起“苏维埃”的故事,老百姓都说陕北出了个姓苏得大人物,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到处为民除害,他到哪里,哪里的穷人就有了出头的日子……
  谢子长生前经常说,我是老百姓的儿子,我们 不论走到哪里,时刻不要忘记了老百姓,都要爱护他们,革命就是为了老百姓。平时工作中,谢子长常常教育战士:“我们是老百姓的儿子,如果打骂老百姓,就是败家子、丧家犬,我们就要失败。”一次,战友们抬着病重的谢子长向柳沟转移,路上,他要喝水,战友们就将他抬到一个老乡家里。谢子长见这位老乡家里什么东西也没有,孩子在炕上光着身子,小声告诉身边的同事:“把我那床被面给老乡留下。”
  心里装着老百姓的人会被老百姓装进心里,忘不了老百姓的人也会被老百姓永远纪念。有一首诗这样写道:苏区陕北“谢青天”,灭敌为民好种田。民族英雄民族爱,子长未死驻延安。
  谢子长在病重期间,每天都有老百姓在外守候,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带着蛋、肉、水果来探望他。他动情的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咋能白吃人家的东西,我给劳苦大众没办多少事呀……他爱士兵、爱百姓,时刻把群众放在第一位,处处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他临终遗言说“就这样死了,我对不起老百姓,我给他们做的事太少了呀!”
  1946年2月19日,陕北子长县举行了隆重的移葬公祭仪式。这一天,《解放日报》报道:瓦窑堡2万人举行公祭,陵前四五顷地全为吊祭者踏平,附近三条道路为之增宽。65岁的贺清老汉,从20多公里外的热寺湾赶来看灵,他说:“旧社会咱安定出了老谢,那时的县官就不敢胡日鬼,队伍也不敢乱拉差,他给老百姓办的好事可多哩!”
  这一天毛泽东再次题词:“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蒋介石。”朱德题词:“谢子长同志,陕北人民领袖,前仆后继。”中共中央西北局送的挽联写到:“一生为人民创造红地,百姓到如今叫你青天。”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其他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彭真、贺龙、刘伯承、林伯渠等也都题了词。同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瓦窑堡修建了子长烈士陵园。
  虽死犹生,浩气长存!
  据报道:今年清明节,排队等待给谢子长烧纸上香的人络绎不绝,灵位前摆放的花篮,就长达20多米!
  “谢子长同志离开我们已经70多年了,可以告慰先烈的是,他生活、战斗过的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开创了陕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陕西省委副书记王侠在揭幕式上满怀崇敬的发表讲话说:“深切缅怀谢子长同志为中国革命建立的历史功勋,对于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陕西省以最高规格、最隆重的仪式、最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际,原国家体改委党组书记安志文共同为雕像揭幕。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袁纯清代表省委、省政府敬献了花篮。
  王侠在代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讲话中说,目前,全省正在深入学习和贯彻当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的重要讲话,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富裕三秦百姓、建设西部强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我们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西部强省的目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父亲的这尊雕像,不仅仅是为他一个人塑造的,也是为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岁月里成千上万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塑造的,我们不要忘记过去,用他们的革命精神激励后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共同努力。”谢子长的儿子,原国家科委副主任谢邵明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摘自《三秦都市报》)B8
其他文献
6月5日是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的49周岁生日,这天早晨他收到的第—条短信却是个噩耗:“今天7时05分,罗京同志因罹患淋巴癌于北京307医院逝世,享年48岁。”  在观众心目中,关于罗京的一切可以浓缩成两个字——“国脸”。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95%的受调者认同罗京为“国脸”;9496的受调者认为,罗京被誉为“国脸”的原因是其庄重沉稳的播音风格。  “从某种意义上讲,观众愿意把罗京当作中国的声音或
期刊
这场本来不该发生的冲突仍然在左右着印度人对中国的认知,战争的后遗症至今犹存    《回顾1962年中国人的侵略》、《为什么印度输掉了1962年战争》……几乎每年10月中旬左右,印度报纸上总会零星出现一些回顾或者总结1962年中印战争教训的文章。这仿佛也是给人的一个提醒:1962年中印战争周年来临,印度人又在反思了。    对华印象仍被1962年战争左右    1962年10月中印战争爆发后相当长时
期刊
若说中国与哪一个国家的关系最难说清的话,恐怕就是日本。  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给日本人以如此巨大的影响。  从汉字到围棋,从《论语》到《法华经》,日本人几乎一成不变地从中国学去了这些文化精髓。  历史上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日本这样。给中国人如此巨大的伤害。  自甲午战争始。哪一次针对中国的战争,都少不了日本;哪一个帝国主义杀人。都不像日本人那样在南京屠城。  中日两国。说不清的关系,说不
期刊
“一边是含蓄而且低调地逐步加强综合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世界地位;一边是粗犷且故露痕迹地要吸引世人注意,目的是宣示本身在世界上的分量从未减弱”。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福布斯环球总裁大会上回答问题时,十分形象化地描述了他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及总理普京身上所见到的两种迥然不同的作风,而这也折射出两个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和推进国家发展上所选择的不同路线。   “一个正有条不紊
期刊
二十五岁的咸阳姑娘凤娟,爱上了一个嗜赌的小“混混”。怎么能眼看着宝贝女儿走上歧路而不管呢?凤娟的妈妈陈大妈用尽方法要拆散他们,然而女儿像吃了迷药一样,就是不回头,陈大妈想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没料到,女儿的生活竟一波三折。  美丽的凤娟中专毕业后,就在咸阳一家美发店里工作,并认识了帅气的小伙子小江。小江一眼看上了这个温顺的姑娘,每天接她下班,请她吃饭……猛烈追求之下,凤娟很快坠入了爱河,听从小江
期刊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给华国锋、叶剑英写了一封措辞十分巧妙的信。信中说:“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的社会主义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这封信悄悄地用“准确的、完整的”这两个伸缩性很大的词语,替换了毫无伸缩性的“两个凡是”。  华国锋可能还没有觉察到其中的深刻用意,5月3日向全党转发了这封信。  在决定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期刊
人们一直认为袁世凯是 1898年戊戌维新的“叛徒”,但可能并不知道戊戌维新没能实现的大多数改革内容,后来是在袁世凯的手中实现的。袁世凯并不止于此,他还和其他力量一起推动改革升级。  1901年,经历1840年以来又一个不幸的庚子年后,大清帝国迎来辛丑年。   9月7日,78岁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完成他最后的使命——继6年前出使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再次代表清廷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  两
期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后,中央最担心的是上海的局势,因为上海是“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重要基地。粉碎“四人帮”次日,中央首先找了江苏、山东、湖北和南京军区的负责同志到北京谈话,向他们通报“四人帮”被隔离审查的情况,要他们注意上海的动态。10月7日凌晨4点多钟,中央政治局在玉泉山举行的会议结束以后,汪东兴当面交代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周局长,要他
期刊
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是上世纪的全球文化偶像之一,作为一名记者,她几乎对当代所有政坛风云人物都做过专访,甚至被誉为“世界上任何一位政治家都不会拒绝的记者”。而法拉奇也是中国人最熟知的当代外国记者,她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采访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外国记者之一,她在1980年采访邓小平的部分内容被收录进《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作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呼之欲出。  当国内外舆论对中国政治
期刊
最近,邓小平与基辛格密谈纪录曝光,在全世界引起极大轰动。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与前苏联交恶,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与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就中、前苏、日之间的关系以及台湾问题进行了多次秘密商谈,谋划了世界格局。直到今天,其影响仍在继续……  地点:纽约:纽约华尔道夫饭店  时间:1974年4月14日下午8点零5分至11点  中方:邓小平(副总理) 乔冠华(外交部副部长) 黄华(驻联合国常驻代表) 章含之(翻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