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真迹现身张伯驹纪念展 这件国宝如何入藏故宫?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ao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予所收蓄永存吾土—一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2日在北京故宫武英殿开幕;4月3日起至5月6日,展览对公众开放。由于不少珍贵文物尚处于休眠期,本次展览以复制品替代。而就本次展出的真迹来看,被认为是“李白传世唯一书迹”的《上阳台帖》无疑最受关注。这件国宝如何入藏故宫?而张伯驹又是何许人也?该展策展人、故宫书画部副研究馆员郝炎峰介绍,本次展览以国有博物馆中经张伯驹先生鉴藏的古书画为限,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三个部分,每部分之下按照文物的时代排序。展品数量达33件(套),被认为是张伯驹先生鉴藏书画的一次大汇聚。
  张伯驹(1898-1982年),原名张家骐,河南项城人。虽然他颇工于诗词书画,对戏剧亦有研究,但最为世人所知的还是这位“民国公子”对收藏的痴迷。由于其所藏法书名画甚众,多为旷世绝品,张伯驹也被赞为“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文献显示,1926年前后,张伯驹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至六十岁,经他手蓄藏的书画名迹,见诸其著作《丛碧书画录》者,便有118件。这些藏品中包括,中国传世文物中最早的一件名人手迹——晋代陆机《平复帖》和传世最早的一幅独立山水画—一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其余藏品,如唐代杜牧《张好好诗》、唐代李白《上阳台帖》、宋代黄庭坚《诸上座帖》、宋代赵佶《雪江归棹图》等,也都堪称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文物。张伯驹最初收藏出于爱好;到后来,他以保护祖国文物不外流为己任,甚至变卖家产,亦不改其志。他曾言,“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序”。其中,以购藏《平复帖》和《游春图》的故事最具传奇色彩。《平复帖》本是西晋陆机写给友人的信件,长不足一尺,仅九行草书。帖前有白绢墨笔题签,旁又有宋徽宗用泥金所书的瘦金体题签,下押双龙小玺。另外画面上有“宣和”、“政和”等历代的收藏印记。20世纪30年代,张伯驹先后三次向溥心畲求购《平复帖》,最终以四万大洋成交。为不使之流失海外,张伯驹甚至将《平复帖》缝入衣被,片刻不离身。《游春图》传为隋代大画家展子虔所绘,画面题签为宋徽宗所书,自宋代以来流传有序。民国初年,此画落入古董商马霁川之手。马霁川要价八百两黄金,后经好友出面洽商,最终以二百两黄金谈定。张伯驹只好将弓弦胡同原购李莲英的一处占地十余亩的房院出售,但金额依然不够。交易过程中,马霁川以黄金成色不对为由,叉追加二十两黄金。最终经友人斡旋,画卷归张伯驹所有,不足的金额分期再付。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也未再支付。1949年后,张伯驹儿次将藏品捐献给国家,这些藏品现主要藏于故宫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等处。
  故宫博物院共计收藏有张伯驹《丛碧书画录》著录的古代书画22件。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撰文指出,这些作品“儿乎件件堪称中国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其中,陆机《平复帖》、杜牧《张好好诗》、范仲淹《道服赞》、黄庭坚《诸上座帖》等8件古代法书精品是1956年由张伯驹、潘素夫妇捐赠国家的,国家文物局后调拨故宫博物院;展子虔《游春图》、赵佶《雪江归棹图》、唐寅《王蜀宫妓图》等是张伯驹让与国家,国家文物局收購后陆续调拨故宫博物院的。另外,故宫博物院还于1959年购买了张伯驹曾收藏的宋代赵孟坚《行书自书诗》。不过,由于一部分珍贵文物尚处于休眠期,本次展览无法展出原作。为保护文物,陆机《平复帖》卷、展子虔《游春图》卷、杜牧《张好好诗》卷、范仲淹《道服赞》卷等用复制品替代展出。而就本次展出的真迹来看,被认为是“李白传世唯一书迹”的《上阳台帖》无疑最受关注。该作草书5行,共25字。引首为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一行;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赵孟坚、贾似道、清内府、张伯驹等鉴藏印,可谓流传有序。
  在故宫官方微博的介绍中,这件作品被评价为“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于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千”。李白《上阳台帖》系张伯驹赠与毛泽东主席,1958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办公室将其调拨故宫博物院。本次展览中,自吉林省博物院借展的14件(套)文物均为原作。张伯驹1962年前后到吉林省博物馆工作,任副馆长。
  吉林省博物院陈列部馆员张磊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张伯驹奠定了吉林省博物院的书画收藏基础。“他在离开吉林省之后,把身边最后的一批文物捐献给了吉林省博物院。”2013年,单霁翔曾撰文表示,今天这些藏品能为中华民族所共享,“张伯驹居功至伟”。“对于张伯驹的贡献,故宫博物院一直感念于心”。“故宫博物院将永远铭记这位一生为国宝永存神州,做出了非凡贡献的传奇人物。”
其他文献
在评剧艺术百年发展史中,诞生了一大批璀璨明星,新凤霞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大师、最杰出的代表!  在儿代评剧戏迷心中,新凤霞丰演的《刘巧儿》《花为媒》《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春香传》《乾坤带》《金沙江畔》《无双传》《杨乃武与小白菜》《凤还巢》《三看御妹》《杨三姐告状》《阮文追》《调风月》《六十年的变迁》等剧目永远是百听不厌的经典,新凤霞塑造的刘巧儿、张五可、祥林嫂、赵淑华、李秀英、春香、银屏
期刊
一百多年前, 个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挪威家庭,历经漫长的旅途,举家奔赴中国,从此与中国医疗永远连接在了起……  60岁的达芬·霍博腾,出生于挪威,那里虽与中国隔着干山万水,而他却说中国也是他的故乡,他是个中国人。他确实像中国人。20世纪初,霍博腾的外曾外祖父在湖南创办了益阳医院,从创立之初到现在,至今都在接收病患。霍博腾就任挪威卫生部部长期间,坚持把中医带入了挪威。2006年起,他成为了全球疫苗免疫联
期刊
袁世凯曾给幕僚们讲过一个故事,他说:“各位,你们知道拔树的方法吗?专用猛力去拔,是无法把树连根拔出来的;过分去扭,树干一定会断掉。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左右摇撼不已,才能把覆在树根上的泥土松动,不必用大力就可以一拔而起。清朝就像是棵大树,而且还是一棵有着200多年树龄的老树,要想拔起這棵叉大叉老的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闹革命的都是些年轻人,有的是力气,却不懂得如何拔树;闹君主立宪的人虽懂得拔树,却没有
期刊
[编辑推荐理由]  人,固有一死!  人在生命快要到达终点时,应该做些什么事?  有的企业大佬,可能在分配公司的股权!  有的娱乐大腕,可能在分割豪车与房产!  而他却一直在向医生要求、请求,甚至哀求:让我工作!  医生征询家人的意见,家人也知道,这是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应该拦着他。可是,家人最终还是妥协了,因为他们“实在不忍心看到他最后一个愿望都不被满足”。  于是,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减压管和
期刊
在中国,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快递小哥,分布在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一位朴实的农家弟子,5年前刚刚大学毕业为了追求梦想毅然做了一名快递小哥。机缘巧合之下,他华丽变身,通过不断努力学习,逆袭成了一名快递飞行员,在蓝天白云下驾机翱翔。  快递小哥有梦想  2009年深圳市的街头,一个个子不高、长相帅气的小伙子,顶着烈日,四处奔波找工作。他叫汪勤金,出生于1989年,江西省乐平市人,父母都是农民。他毕业于太原科
期刊
整理家里的老照片时,意外看到一张当年同学的老照片,让我叉想起了当年的学生时光。  近几年,我们这一代人都已经步入老年期了,小时候的事全想起来了,时常非常想念发小和老同学。  近期,我们小学一个班的老同学聚会了好几次,回想童年真是情不自禁,一位在高级法院当法官的同学回忆说:“四年级时,老师在落后生中挑选我,第二天去参观门头沟的忆苦思甜展览,我激动得一夜没睡好觉。后来,我加入红小兵那天,也高兴得一夜没
期刊
一个人花了5块钱从一个古玩商人那里买了一枚金币。这个人的朋友看了那枚金币后说:“你上当了,这是铜的,最多值1块钱。”这个人却说:“是的,我很傻,但是我知道有人会比我更傻,我花5块钱买来的东西很快就会有更傻的人以10块钱买走。”果然,过了儿天,这个人把这枚“金币”以20元的价格卖了出去,净赚了15元。这就是所谓的“博傻理论”。  1720年,在英国的股票投机狂潮中,一天,又一家公司上市了。自始至终都
期刊
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教授刘文典专门跑到北大图书馆,要借一些书。他一进图书馆,就把书单给了一位年轻的管理员。书单上列的都是一些十分珍贵的古书,一次要借这么多古书,管理员不敢做主,赶紧去请示馆长。馆长也担心这些古书外借会遗失,便让管理员找了一个借口,回绝了刘文典的借书请求。  刘文典走后,管理员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抓起一张纸,凭记忆把刚才的书单写了下来。之后,他一有时间,就找来书单上的书学习
期刊
老友刘播不久前离世了,翻看老照片,一种浓浓的悲哀挥之不去。  回首往事,你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逆光中,我依稀能看到那个曾经的九岁男孩儿,带着成人的单帽,帽檐高高的上翘,脖子上还系着一条鲜红的红领巾。这就是当年的刘播同学,班里1969年开春新转来的学生。  一段时間后,我们渐渐的熟识了。据了解,你是随着父母由“北农大”下放到昌平的下口村。你学习刻苦、思维敏锐,考试总是第一个交卷,课间常常能听到你略带
期刊
小时候就知道《西游记》故事的托罗最喜欢的也是孙悟空,他说孙悟空有点淘气,不是个很有同情心的神仙,但是,有关他的故事又能打动人。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在征程当中寻求完美,这个理念很打动托罗,就像《水形物语》里几个身处社会边缘的人类主角为了拯救人鱼站在一起。  继斩获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后,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水形物语》在第90届奧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原创配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