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潘岳人格与文格的关系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ple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岳,字安仁,西晋太康文学的代表人物。后世民间多以“潘安”相称,因为杜甫有“恐是潘安县”的诗句之故。他是中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美男子,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与《文赋》的作者陆机并称“陆海潘江”。按常理,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才,后世应该极尽夸张之能事讴歌赞扬才是,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原因何在呢?
  首先是潘岳的政治生涯中有不少的污点。
  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构愍怀太子之文,岳之辞也。谧二十四友,岳为其首。谧《晋书》限断,亦岳之辞也。
  根据《晋书》的记录,我们不难看出潘岳是一个极其热衷功名之人,他先后依附杨骏、贾谧,谄媚权贵,为了自己能够上位,参与了废除晋惠帝太子的阴谋,直接促使太子的被废与被杀。从道德角度进行评价,潘岳的确是一个品德有问题的人,在儒者眼里甚至就是一小人。
  这应该是后世负面评价潘岳的原因之一。
  其次,则是他表里不一的虚伪习性。
  潘岳有一篇颇为有名的辞赋作品,名叫《闲居赋》,大谈隐居生活的乐趣。但是,地球人都知道他就是一个留恋官场,迷恋富贵的人,闲居乐趣从何说起,岂非言行不一?其序言这样说:
  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后世对他的向往田园之心多持怀疑态度,甚至多嘲笑之。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特地写诗评论:心画心声總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无需多言,仅凭这两点,人们就可以把潘岳押上道德的审判法庭。不可否认,在人格方面,潘岳确实欠缺太多,但是,以人格来否认文格,直接得出他的文学作是“表里不一”的结论,倒是值得商榷。
  在中国文学批评领域,“知人论世”是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方法,至今仍在文学研究领域使用,甚至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也是采用这种方法。“知人论世”强调对作品的解读需要将作者、时代背景等结合起来,对作者等的了解,有助于把握作品。正是基于这种观点,很多评论家认为潘岳的作品与其为人严重不合,钱钟书先生甚至就此推翻了”文如其人”的常论。
  根据对潘岳的作品的解读,本人认为潘岳的大部分作品(排除那些阿谀奉承之作)都是真实内心的写照,而非虚伪做作。
  第一,潘岳的抒情赋作都是一种矛盾心情的体现,这种矛盾心情绝对是真实的。
  前文所述的《闲居赋》,以及《秋兴赋》等作品,都是写自己厌恶官场生活,向往田园自得之乐,与现实的潘岳不同。文学的功能之一便是抒情,潘岳辞赋便是如此。热衷于功名的潘岳久居人下,郁郁不得志,萌生隐居之心,这是完全可以理解。至于,他为什么没有实践下去,原因很多,主观与客观都有。但是,如果我们就因为他没有将文学中的生活变成现实的生活就断定他作假,这样是否欠妥当呢?本人认为是的,毕竟文学不等于生活。如果拘泥于此,那么潘岳之后的李白该如何解释。李白在《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说:“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垂老之年尚且参加永王李璘的军队,渴望建功立业,何曾真正驾船出海逍遥江湖?!人们评价李白都认为这是表达诗人反抗现实的精神,而不说是虚伪的表现。何故,类似的情况在李白身上就是矛盾,而在潘岳就变成了”表里不一”呢?李白抱负没有实现,发出抱怨或者说是牢骚,在创作时,内心的感想是真实的。潘岳何尝不是呢?虽然,潘岳没有真正做到归隐,但是面对但是凶险的政治环境,产生向往田园的念头也是合乎情理的。因此,本人认为,潘岳创作时的矛盾心理是真实的。
  第二,潘岳的《悼亡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这是潘岳《悼亡诗》的第一首,往昔场景历历在目,悲伤之情溢于言表。史载,杨氏十二岁便与潘岳订婚,婚后一起度过了二十四年的幸福时光。两人感情非常之好,杨氏生前,潘岳就写过很多作品给她;杨氏逝后,潘岳更是倾注全部感情创作大量怀念作品,其中《悼亡诗》最为有名。根据“知人论世”的观点,潘岳的《悼亡诗》岂不是完全做到了“文如其人”?潘岳这些作品,毫无矫揉造作之姿,全是真情实意的体现。在那个“女人如衣服”的时代,潘岳能够对自己的妻子如此痴情,真是难能可贵。在文学史上,潘岳的“悼亡诗”也有开先河的意义,拓宽了诗歌题材的新领域,后世元稹、苏轼等的悼亡诗词多沿着潘岳之路发展的。
  诚然,在政治层面,潘岳不是一个好人,甚至可以说是小人,但是,在文学方面,他并不是一个表里不一,言不由衷的作家。他是一个矛盾的人,矛盾不等于虚伪,仅就辞赋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处于政治漩涡中的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真实的内心,遑论他的抒情诗歌。故而,本人认为,潘岳大部分文学作品还是做到了“文如其人”的,是真实的,只是此真非彼真。
  参考文献
  [1]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
  [2] 晋书,【唐】房玄龄著,中华书局出版,1974年11月出版
  [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于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三次出版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一带一路”是目前全球跨度最长的经贸合作带,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贸合作带,始于中国,贯通亚洲及非洲和欧洲的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联欧洲经济体。本文从缩小东西部差距、过剩产能转出、保障能源稳定供给、交流渠道四个方面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意义,再谈到了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最后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风险。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意义;区域经济一体化;作用;风险
期刊
摘 要:在道德滑坡现象频发发生的现代社会,复兴传统文化是否是处理道德滑坡问题的最高效的措施,儒学真正的有效性在何处,本文从复兴儒家传统文化是否能解决当代社会的道德滑坡问题入手,浅谈儒家传统文化与道德现象的关系。  关键词:儒家;道德;传统文化;道德滑坡  一、复兴儒家传统文化能否解决道德滑坡问题  每当提起中国的道德和儒家传统文化,我们就会想到西方的道德和宗教,这样其实我们发现,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
期刊
摘 要:《白鹿原》这部作品通过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与叙述白鹿村的变迁,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当时农村生活的一系列影响,以及传统儒家文化的没落趋势,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反思。  关键词:白鹿原;传统儒家文化;祠堂  一、引言  《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代表作,作品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陕西白鹿原上一个被称之为“仁义村”的白鹿村,在这里主要生活着白、鹿两大家族的族人,作者详细描述了
期刊
摘 要:美学的诞生,无疑是给这个世界增加了更多的色彩。人们想要去深入的了解它,去弄清楚“美学”到底“美”在什么地方。美学之父鲍姆嘉通把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按字面意思翻译过来是“感性的科学”。光停留在艺术中的美学已经不能满足于艺术家对美学的追求,上升至对人和环境的影响问题也是必然结果。  关键词:感性;美学思想;社会;人与环境  一:美学中的美学思想  美学,又称感性学,是有比较强烈的主观意识,
期刊
解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挑战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仰,谴责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  解构主义是批判现代主义的正统原则和标准。传统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力学,功能)的逻辑否定导致新的含义。用分解的概念,强调分解,叠加,重组,强调个体,组织本身,反对整体的统一,从而产生分裂和不确定的感觉。  解构主义设计的发展首先取决于对解构主义设计的理解,以及设计师对解构主义积极方向的严格思考和指
期刊
摘 要:文章阐释了后现代摄影对现代主义摄影的解构所显现出的嬗变轨迹。解构使后现代摄影去中心化、弥散化,形成了与现代主义摄影完全不同的艺术观念。成为了后现代摄影创作具有高层次的指导原则。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摄影  1.后现代主义的概述  华裔法籍哲学家高宣扬[1]在其著作《后现代论》中称:“后现代主义一方面从现代性中孕育出来,并有条件地肯定和发展现代性的成果,另一方面又批判,摧毁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赋予审计监督部门的职责愈加重要,审计基层部门中的日渐呈现出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同时由于农村经济的审计责任具有时效性强、要求高、任务重和难度大等特征,这就需要不断的提高经济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本文就主要对如何提高农村经济的审计效率和质量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农村经济;设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措施  前言  农村经济审计工作,主要指的是农村地区的经济部门,按照相关的
期刊
摘 要:著作权的限制与反限制是对著作权人、传播者以及使用者三者利益平衡的一种机制。本文拟从著作权限制和反限制的概念、出现缘由以及应遵循的原则,论证其正当性。  一、著作权的限制与反限制概念  1.著作权限制概述  著作权限制,就是法律规定著作权人对某部作品享有充分权利的同时,在作品的利用方面对社会必须履行的义务。著作权限制实质上就是对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许可权或者报酬权予以适当的限制。  2.著作权
期刊
摘 要:证人是诉讼活动必不可少的参加人,对能否做出公正的判决和惩治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但主要由于我国法律不完善,导致无法形成完善有效的证人保护制度,使得很多证人不愿作证。通过对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现状分析,提出对策以完善我国证人保护制度。  关键词:证人保护;证人保护制度;现状;构想  一、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立法现状  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理论上是源自《宪法》第41条第2款,这一条文从根本上明确了证
期刊
摘 要:在SCP框架下分析中国人身保险市场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的垄断状况有所缓和,但集中度依然较高,市场壁垒的存在阻碍了潜在竞争企业的进入,产品差异化程度不明显;非价格竞争逐步更为保险公司青睐;市场绩效依然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属于成长期。  关键词:人身保险市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近年来,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中国人身保险市场发展迅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