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成长的另一种姿态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l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
  《烂泥怪》是美国儿童作家路易斯·萨奇尔的作品。故事主人公塔玛亚是一个聪明又守校规的好学生,每天和邻家男孩马修结伴上下学。一天,马修为躲避同学查德的挑衅,不得已带着塔玛亚躲进学校旁边的树林里。可查德追进了树林,慌乱中塔玛亚用手抓起一块烂泥巴扔到查德脸上。随后,塔玛亚的手起泡流血,而查德也失踪了。与此同时,环保部门召开了一系列听证会,原来这一切都和树林里的烂泥怪有关。三个孩子无意中卷入一个惊天秘密……多线并走、跌宕起伏的情節,有节奏感地将悬疑、神秘和校园生活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关于校园霸凌和环境保护的具有警戒意义的故事,同时也赞颂了友谊和勇气的无穷力量。
  【教学目标】
  1.能了解故事的大概情节,解密烂泥怪,产生阅读期待。
  2.能在持续默读、浏览中运用猜想、质疑、预测、联结等阅读策略。
  3.能初步感受故事主人公面对磨难时的勇气,为解决自身成长中的困难助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故事的大概情节,引发阅读期待。能在持续默读、浏览中运用猜想、质疑、预测、联结等阅读策略。
  难点:学生通过阅读,体验成长中的磨难,为解决实际问题助力。
  【教学准备】
  《烂泥怪》原著、学生的阅读材料以及作业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想揭秘,循怪异预见危机
  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个神秘、悬疑而又温暖的故事。
  1.猜写“怪题”,想象“烂泥怪”。
  (1)引导想象:(展示封面)看到 “烂泥怪”这三个字,你会有怎样的猜想?请张开想象的翅膀,把脑海中烂泥怪的形象写下来。
  (2)学生练笔交流。
  (3)小结过渡:烂泥怪在你们的猜想中是一个怪物。你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猜想?
  原因1:因为题目是“烂泥怪”,所以小说肯定要写和烂泥有关的怪物。
  原因2:我以前在书上和电视上看到的怪物都是很恶心、很可怕的。
  2.揭秘“怪相”,直面“烂泥怪”。
  (1)揭秘真相:请看摘自书中的描述。(PPT呈现“打字机”动画效果)
  阅读指导:开启本堂课的第一次默读测试,要求学生看得快,想得快,跟上节奏。
  (2)思考交流:原来烂泥怪不是怪物,只是一摊奇怪的烂泥。那么,这摊烂泥怪在哪儿?
  (3)质疑提问:面对这样一摊异常奇怪的烂泥,此时,你有什么想问的?
  问题1:这么奇怪的烂泥是怎么来的呢?
  问题2:烂泥上为什么没有树叶?要是人掉下去会怎么样?
  (4)小结方法:阅读时不断思考、提问是一种好的阅读方法。这摊烂泥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们带着疑惑继续走近烂泥怪。
  3.探寻“怪因”,揭秘“烂泥怪”。
  (1)梳理来由:学生自主默读材料。
  小组合作完成“烂泥怪档案”的填写。
  [烂泥怪档案
  出现的地点:
  产生的过程:
  
  可能造成的危害:
  (2)汇报交流:一小组代表上台讲述,其他小组补充。
  (3)小结危害:这摊烂泥在树林里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会爆发、蔓延。所以,人们务必远离这片树林,远离这摊烂泥。
  (设计意图:本环节一开始运用猜想策略,让学生调动已有信息想象烂泥怪的样子,接着揭秘真相,让学生感受想象版和现实版烂泥怪的不同,由此冲击心灵,引发阅读期待。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对烂泥怪产生的过程以及危害进行了梳理。在此过程中,学生提取、联结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逐渐养成了边读边思的习惯。教学步骤环环相扣、层层揭秘,让学生逐渐靠近故事中心。)
  二、梳理整合,遇险情体验磨难
  1. 梳理情节,聚焦险情。
  过渡:三个主人公闯进树林,碰上了烂泥怪。他们和烂泥怪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
  (1)默读第7章节。
  默读要求:阅读要有一定速度,要眼到心也到,边读边思。(本章约1300字,用时4分钟)
  (2)梳理情节:三个主人公和烂泥怪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故事情节略)这样的结果和烂泥怪有关系吗?
  小结:塔玛亚用手抓了烂泥怪,感染了病菌,手上起泡流血了。
  (3)二次质疑:读到这儿,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问题1:我想知道塔玛亚的手怎么了。
  问题2:我想知道查德的脸怎么了。最后,查德跟塔玛亚、马修和好了吗?
  2.整合信息,推测险情。
  (1)揭晓塔玛亚的病情:塔玛亚的手到底怎么了?
  教师朗读书中相关段落。学生小结。
  (2)推测查德的险情。
  (播放录音:各位同学,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七年级的查德同学失踪了。自从昨天下午放学他离开学校之后,就没有人再看到过他,而且他根本没回家。)
  师:一个孩子失踪一夜是多么严重的事。根据你的推测,查德很有可能在哪里?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肯定还在树林里,书中说塔玛亚和马修走出了树林,并没有提到查德,而且塔玛亚的手都这么严重了,那查德的脸肯定更加严重,他可能走不出来了。
  师:其实,知道查德受到烂泥怪伤害的应该只有一人,你知道是谁吗?
  生:塔玛亚。因为只有塔玛亚知道她把泥巴扔到查德脸上了。
  (3)小结:看来,三个小伙伴遇到人生中的大磨难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默读、概括、预测,梳理情节,整合信息,感受情节的跌宕起伏,体验成长的磨难。)
其他文献
近日,笔者有幸在厦门聆听了全国知名教师、淮北市实验小学陈金龙老师执教的《鹬蚌相争》一课。陈老师在这节课的导入环节说了三句话:“听,是一种享受;讲,是一种奉献;读,是一种修养。”这正是笔者听课后的总体感受。陈老师将朗读贯穿于整个课堂,通过有效指导和示范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和感悟寓意。  一、通过抓提示语指导朗读  课文中的鹬蚌对话简短有趣,是用来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如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
【摘 要】低段识字教学要注重学习方法,多维交融。一方面,关注生活识字,让学生在社会这个敞开的课堂中当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与家长互动,从而自然而然地识记生字。另一方面,注重课堂识字,教师利用教材资源,结合图片、游戏、字谜等,分析字理,根据汉字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识字的同时培养观察力、思辨力、创造力。  【关键词】生活识字 课堂识字 方法习得  在很
【摘 要】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整个教材体系中第一个习作单元。如何处理精读课文、习作例文和习作之间的关系,发挥习作例文的作用,是教师需要关注的头等大事。实践中,教师应着眼单元,把握习作要素;着眼例文,找寻习作策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让学生真真切切地爱上习作。  【关键词】统编教材;习作教学;要素;策略   自第二学段开始,统编教材就出现了一些特殊单元,如以培养学
【摘 要】学生评价是调动课堂氛围、提高朗读能力的重要手段。片面否定、过分挑剔的评价则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朗读兴趣。要使学生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在执教时需要“双管齐下”,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采用“鼓励为主、内容丰富、评导结合、实事求是”的评价策略,为课堂朗读评价增加“正能量”。  【关键词】学生评价 自我评价 评价他人  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一文中着重强调:“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
课后练习题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系统性、阶梯性、综合性、规律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编者的教材编写意图。因此,开发好课后练习题的功能,不仅能对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养成语文预习习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拓展知识面等诸方面都能发挥功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课后练习加强学法指导。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
曹操造了一座花园。花园落成时,曹操过去观看之后,一声不响,只是在门上写一个“活”字,就走开了。人们都不知道曹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那些工匠更是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曹操的谋士杨修恰好从此路过,一看,便笑道:“门里加一个‘活’字,不就是‘阔’字吗?丞相是嫌门太宽了。”工匠们豁然开朗,拆墙重建,并把门相应改小了。曹操看后大喜:“知我者,杨修也。”  又有一次,有人给曹操送来了一盒酥饼。曹操十分高兴,就提笔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视频、地图等,揣想故事情节,发挥自己的想象,有创意地编写童话片段。  2.通过历险经历的串联,感受童话情节的步步推进。  3.通过对黑蚂蚁、红蚂蚁战斗过程的讨论,体会童话故事中包含的“善念”,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借助视频、地图等,揣想故事情节,发挥自己的想象,有创意地续编童话片段,并在创编的过程中感受童话故事“情节推进”“表达善念”的特点。
【摘 要】教师对学生课堂表达习惯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关注不足会直接导致教学导向失重,“言说”被坐“冷板凳”。教师指导乏力,学生的表达常常“无果而终”,课堂表达遭遇尴尬。为此,教师要扭转碎问碎答的课堂形态,释放内存,归还“话语权”;目标导航,踩准“落脚点”,使每一次的课堂表达练习有目的、有重心、有结构;高质对接,既关注每一个学生,扩大言说“半径”,实现机会均等,又关注每一次表达,尊重学生思维成果,用心倾
今天我一个人在家,一只猫突然闯了进来。它用充满敌意的眼神看着我,尾巴摆了摆,然后不高兴地“喵”了一声,声音很大。  猫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它的毛黑白相间,脚是黑的,身体是白的,嘴上有多根胡须,那是探测老鼠洞的“利器”吧?它的样子让我想到了威武的军官。  我的心咚咚地跳,脚不知不觉移到了门外。我暗暗地咽了口唾沫,嘴唇和手微微颤抖,冷汗从头顶上冒了出来。我怕那只猫用牙咬我,用爪子抓我。  没
【设计意图】  “小小‘动物园’”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习作话题。将家人想象成某种动物,通过回味家人生活中的片段,感知他们的特点,感受“动物园”的氛围。这个话题充满了情趣:内容上通过人与动物的联结,乐趣无穷;情感上再现了学生与家人生活的片段,情意浓浓。  对于四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写一写每个家庭成员像什么动物并不难,也不无兴趣。本次习作学生的困难在于:一是思路上容易受到局限,想到的动物有限,想到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