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靴和雨天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steelp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子有了一双雨靴,粉红色的新雨靴。这双雨靴不是在镇上买的,镇上才没有这么好看的靴子。它是爸爸托人从北京带回来的。北京很远,那人去的时候坐了汽车,坐了火车。那人回来的时候,这双靴子也就跟着坐了火车,又坐了汽车才来到英子家里。
  英子将两只光脚塞进靴子里问乔乔:“你看,我的雨靴漂不漂亮?”
  “难看。”乔乔说。
  “下雨了,我就可以穿着它走到外面去。到时候,我们一起踩水去。”
  英子每天都盼着穿她的新雨靴。她还没穿着它踩过水呢。没踩过水的靴子,只能叫鞋子,不能叫雨靴。白天,天上的太阳火辣辣的。半夜,院子里的月亮明晃晃的。天总是晴得响当当的。什么时候才下雨呢?
  “婆婆,怎么样才能实现心愿?”乔乔问婆婆。
  “许愿。在心中把心愿说一千遍就能实现。”婆婆问,“你有什么心愿?”
  “不能说,说出来就不灵了。”
  “下雨,下雨,下雨……”乔乔躺在床上开始许愿了。心里默念着,乔乔就睡着了。半夜醒来,他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说一千遍,只好从头再来了:“下雨,下雨,下雨……”有一千遍了吗?一定要有一千遍啊,一定要下雨啊!
  天亮时,乔乔被打雷的声音惊醒了。下雨了!婆婆说的法子真灵啊!早上,英子果然穿着新雨靴出来了。她绑头发的绳子也是粉红色的,跟雨靴一个颜色。
  “英子,我家杏树下面积了个大水坑,咱们去踩水吧?”乔乔说。
  “不去。”
  “下雨了,英子。”
  “我知道。”
  “那你知道为什么下雨吗?因为我……我昨天晚上许了一千遍愿。”
  英子瞪大眼睛看着乔乔,瞪得眼睛都红了。她甩了一下辫子,哼了一声,把脸扭到一边。
  “英子,你怎么啦?”
  “我讨厌你,乔乔。你害得我爸爸摔断了腿。你让下雨的,要没有下雨,爸爸骑车的时候就不会摔倒。你走,别站我家院子里,我讨厌你!”
  英子把乔乔推到门外,咚的一声关上铁大门。英子从没有对乔乔发过这么大的脾气。
  乔乔在英子家门外站好一会儿,转身往自己家走。他走进杏树下的水坑里,踩来踩去。乔乔穿的是表哥的雨靴,走起路来呼呼响,又大又笨还那么难看,像两只黑乎乎的老猫。
  乔乔感觉到头顶上暖和和的,太阳出来了。他晃动一棵杏树,树上的雨滴落了下来,滴在脖子后面,凉凉的。英子在的话,一定会笑的。一想到这里,乔乔忽然觉得自己一点儿力气也没有,表哥的靴子实在太沉了。
  英子家的铁门紧闭。乔乔从水坑里走出来,站在院子里,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不知道该去哪里。英子是乔乔的好朋友,乔乔只有英子一个朋友。英子不理乔乔了,乔乔就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不知道该去哪里。
  [责任編辑 易小元]
其他文献
阅读往往先于写作。写作的冲动几乎总是由阅读引发的。在你成为作家很久之后,阅读别人写的东西——以及重读过去喜爱的书——构成了一种无法抗拒的分心,使你不能集中精力写作。分心。安慰。折磨。没错,还有灵感。  并非所有作家都承认这点。我记得,有一次跟维·苏·奈保尔谈到我喜爱的一部19世纪英国小说,我想当然地以为,他也会像我一样欣赏它,就像我所认识的每个喜欢文学的人那样。但是不,他没读过这部小说,并且,当他
期刊
下班了,人们到更衣室换衣服时,发现窗台上放着一幅画,白如雪的钢板上,用黑的细铁丝焊了个推自行车的女孩子。女孩一双大眼睛笑意盈盈,弯弯的黑发长长的,似乎有一点儿风就会飘起来。人们指着车轮上的辐条,都说跟用笔画上去的一样,整齐,端直,一根是一根的。  张师傅端着个大茶缸子过来了,站在钢板的左边看看,又站在钢板的右边看看,耸耸鼻子,嘿地笑了一声:“真尿性!”嘿地又是一声:“真尿性啊小俊!”  常小俊只嘿
期刊
小胖一家在上海的第一个住处,是浦东一间本地人出租的私房。  一百多平方米的小院子里,高高矮矮竖着几幢小楼,楼里几家住客,有路边修自行车的、起早贪黑卖包子的,等等。私房的男主人叫陈哥,一位大隐隐于市的老饕。平日做了好吃的家常菜,他总是和老婆两人抬出一张小木桌,再各搬一个小凳子,摆上几碗饭菜,在小院里吃得有滋有味。  小胖长大以后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对浓油赤酱上海本地菜的莫名向往,一定是从陈哥开始的。 
期刊
庄晓频在西安读完大学后就留在了西安,每天上班下班都要穿过城中的古城墙。  每次进出城门洞的时候,庄晓频都会有在历史里穿梭游走之感,仿佛自己是一尾在现实与梦境中游弋的鱼。  她对花朵悄悄地说:“总有一天我要去城墙上看月亮。”  登城墙是件异乎寻常的事,总有机会去,庄晓频就拖着一直没去。因为没去,就常常挂念着,想得多了,就很自然地成了一份执着。  花朵是一条鱼,养在庄晓频案头的鱼缸里,像朵水里开放的花
期刊
小林子一被带进屋里,立刻就蒙了。  屋子里连坐带站有七八个人,个个神情不善。一个坐着的满脸大胡子的人问:“说吧,做了多长时间了?都做过哪些地方?”  小林子曾无数次在恐惧中想象,被警察逮住后审讯的情形,却从没想过被同行审讯的场面。所以他一时有些呆了,目光掉到脚前的地面上,对一连声的问话有些充耳不闻。  直到裤子被脱到膝盖,他才打了个冷战。两个人架住他的胳膊,他不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只觉得心里也冷
期刊
春草带着妹妹来到池塘边。池塘里的水又少了,全村人没有谁发现这个问题,只有春草注意这个事情。如果池塘里的水就这么一天一天少下去,迟早有一天池塘会干枯,池塘里的鱼也会全部死掉。春草担心,但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池塘里的水就这么一天天少下去,却不能为池塘做任何事情。  春草记得大妹出生的时候,这个池塘里的水还很多,多到可以在池塘里洗衣服。每次春草和母亲一块儿来池塘里洗大妹的尿布时,那些小鱼就会游过来吃。也奇
期刊
路也,女。现执教于济南大学文学院。著有诗集、散文随笔集、中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及文论集等共二十余部。曾获人民文学奖、诗探索奖杰出成就奖。  侯德云的《李鸿章二题》,分为《刺杀李鸿章》和《马关枪声》,其实我倒愿意把这二题合起来看作一题。作家是采用不同视角来讲述了同一个故事,其实是把同一个故事讲了两遍。所以,可以说“这两篇小说”,也可以说成“这篇小说”。这种双重叙事角度或多重叙事角度,在现代小说里,运
期刊
秋香蹲在地上,挥舞菜刀,咚咚咚一阵剁,狠狠的。刀片从木头柄中脱出去,划了个漂亮的圆弧,差点儿砍着伸头缩脑的芦花鸡。芦花鸡吓得不轻,扑棱扑棱避到远处,窥视着秋香,似怪秋香故意而为。秋香呸了口:“该死的,瞅啥瞅!”  农历四月十六,逢大集。秋香早与一帮姐妹掰过指头,买红丝,买绿线,画鸳鸯,描牡丹,绣几双漂漂亮亮的鞋垫子。隐隐约约中,一个念头产生了,这念头只敢躲在被窝里想,说出来可羞死人。  秋香扔下木
期刊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上下呈现出一幅异常丰富的文学景观,街头巷尾,一停脚,便是书店与报亭。由于一直钟爱小小说,《百花园》是我每月必买的杂志之一。  我清晰地记得,当时的《百花园》定价是每本3.5元,每月5日出版。一到月初,我便会跑到校外的报亭咨询:“今天到货了吗?”卖报阿姨不用问,便知我要的是《百花园》。  看得多了,耳濡目染,自己竟也比葫芦画瓢,试着写起了小小说。1999年6月,我的第一篇小小
期刊
上海青年毛艳艳是农场的一枝花,长相跟她的名字那样,如同一枝花开得正艳,身材也好,但她的名声不太好。当时的说法是:生活作风有问题。她被调到团部招待所,当了出纳,有传言说是靠她的相貌。据传,毛艳艳曾说:“长得好看有错吗?”  1968年冬,一个晚上,有人发现,毛艳艳死在自己的单人宿舍里,而且,一丝不挂,脖子上有掐过的痕迹。  团政法股派人来调查案件,很快锁定了嫌疑人赵音,便于深夜把他从被窝里逮出来审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