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秋季,江苏省苏州市在初一新生中开始使用《牛津初中英语》7A教材,本人有幸接受这一教学任务,首次接触《牛津初中英语》7A-9B教材。新教材无论是内容还是编排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当时既兴奋又担扰,对于新教材的研究一点也不敢马虎,认真学习上级教研室开展的相关教材培训,很快就被这个教材所吸引,让我更深地体会了任务型教学的精华:使《牛津初中英语》教学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设法组织学生将学习渗透到各项活动中,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充分发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应用英语,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着重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教学活动要日常化
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都需要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与生活环境。一方面由于对生活情景熟悉,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学习的知识能很快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这种学有所成的成就感能带给学生学习的动力。如在7B UNIT 3 Finding your way 这个单元中,为了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指路和问路,我设计了一些交通路标和地名(有的是书本上所学的,有的是补充了一些),都放在了教室里的部分学生的手中。首先,让学生模拟本市的一些地方的位置,然后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上,手中举牌或路标;然后让一组两个或三个学生站起来用英语问路,让学生一边问一边答一边走;最后让全班同学来判断是否正确。这样学生能认真地学会问路的方法,如:Where’s the hospital?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museum? Could you tell me how I can get to the nearest bus station?等;又如指路的方法,要让他们反复多说,如:Go/Walk along/down the road/street. Turn right/ left. 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right. 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turning. Walk across the street.等等,通过这种日常路的方式,能更好地运用到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兴趣大增。
二、教学活动应当具有挑战性
曾经有人说过:跳一下能摘到果子是最甜的,因为它浸润着自我的努力,体现了自身的价值。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以富裕有挑战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以健康的心理迎接挑战、战胜挑战,教师适时予于点拨与肯定,使英语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7B unit 3 Finding your way 单元中Reading 课文后,在整体理解了课文之后可按照教学参与书中的采访和课文内容串联起来,以记者采访的形式,根据课文脉络,让学生分别扮演Justin,Paul, Susan, Policemen, Robbers等角色。采访Justin,了解他们从货车中逃跑的过程,让他们一步一步地根据事件的发生顺序,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在准备的进修,还可以几个人一起讨论,并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之后让学生们通过合作、交流互协,让不同的个体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用掌握的知识进行交流,再从别的同学身上吸收更多的知识,然后重新构新的知识体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活动要具有开放性
当代教育需要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人,他们不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火把,用知识的火点燃创造的光芒。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应以开放的视角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创新潜能,努力学得更多、用得更好。如在8A Giant Pandas 一课中,在学过课文之后,本人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To protect the giant pandas, what should we do and what shouldn’t we do?像这样的一个问题是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的,要学生运用到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实践中我把学生分成四组,让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讨论,因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结果同学们有的从环境保护这个话题说起该如何保护大熊猫;有的从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饮食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这样同学们也能借他人的想法来丰富自己的认识。因此,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此时教师也只是适当地引导就可以事半功倍,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四、教学活动要追随各国的文化特点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人们价值观的改变,西方文化也逐步地渗入到中国来,同时也渗透到了我们中学英语的教学当中,应该说初中学生正是比较好动、对各种事物都比较好奇的阶段,学生们所感兴趣的话都是有时间性的,比如每年的各种不同的节假日(中国的和西方的),这些节假日学生们都非常地感兴趣。比如在7B Festivals 这个单元中学生真是过足了“节日瘾”,从中国的节日到外国的节日都一一做了介绍。本人就让班级中一半的学生选择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春节进行准备,另一半的学生选择最具西方特色的圣诞节进行准备。准备的内容有:它们的由来、庆贺的方式、节前准备等。在对圣诞节的教学中还突出了一个人物 Saint Nicholas/ Father Christmas ---a very shy and kind-hearted person, 向学生推崇一种高尚的人文意识:It’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给予比接受好)。同时圣诞礼物引出课文中一些生词。在对中国春节的教学中,因为大家比较喜欢又比较熟悉,因此就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What’s the most popular festival in China? What do we usually do in Spring Festival? What traditional food do we eat? What can we get from our parents as kids?等。通过比较、讨论、问答等形式,使学生对中西方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从中也领略到了东西方国家共同的人文之美,为今后的语言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教学活动一定要有实践性
曾经听语文老师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的处延相等。”而作为英语老师,我认为任何语言的学习其外延都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我始终觉得语言都是是相通的。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我们就不拘泥于课堂,而是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这个更为开阔的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天地,通过自己的实践构建知识,促成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
大家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现在是一个闻名世界的旅游城市,而苏州就是我们的家乡,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都到我们苏州来旅游。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向外国朋友介绍人我们的家乡苏州呢?在学完了8B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之后,我的心中就有这样一种想法,让同学们介绍家乡苏州,我给学生们布置了几项活动任务:
任务一:1,制定方案;2,分组活动: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苏州的资料,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和图片;3,浏览苏州,实地考察,并逐一记录沿途有关要翻译成英文的街道、商店、景点等。
任务二:各组活动后集中交流、共同讨论苏州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和景点,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点加以研讨,然后根据考察结果形成自己认为较好的特色浏览线路并设计好英语导游词。
任务三:拓展成果,进行尝试,形成书面文字,适时进行演说。
于是,同学们查相关史料、游苏州、找资料、共研究、齐翻译、出成果。当学生们把成果发布在网上,就是一篇很棒的导游词;而且还有学生带着成果为外国朋友做导游,获得了好评。由此可见,书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学习、相互学习、自我探究、相互探究。此外,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得了充分的展示和发挥,由于学生的兴趣不同,知识也得了互补,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总之,《牛津初中英语》给我们师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体现了语言与生活的融合,让学生饶有兴趣并快乐地走进英语课堂、学习和运用英语,达到英语教师们孜孜以求的最佳教学效果。当然,教与学的探索永无止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交流经验,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一、教学活动要日常化
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都需要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与生活环境。一方面由于对生活情景熟悉,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学习的知识能很快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这种学有所成的成就感能带给学生学习的动力。如在7B UNIT 3 Finding your way 这个单元中,为了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指路和问路,我设计了一些交通路标和地名(有的是书本上所学的,有的是补充了一些),都放在了教室里的部分学生的手中。首先,让学生模拟本市的一些地方的位置,然后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上,手中举牌或路标;然后让一组两个或三个学生站起来用英语问路,让学生一边问一边答一边走;最后让全班同学来判断是否正确。这样学生能认真地学会问路的方法,如:Where’s the hospital?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museum? Could you tell me how I can get to the nearest bus station?等;又如指路的方法,要让他们反复多说,如:Go/Walk along/down the road/street. Turn right/ left. 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right. 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turning. Walk across the street.等等,通过这种日常路的方式,能更好地运用到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兴趣大增。
二、教学活动应当具有挑战性
曾经有人说过:跳一下能摘到果子是最甜的,因为它浸润着自我的努力,体现了自身的价值。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以富裕有挑战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以健康的心理迎接挑战、战胜挑战,教师适时予于点拨与肯定,使英语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7B unit 3 Finding your way 单元中Reading 课文后,在整体理解了课文之后可按照教学参与书中的采访和课文内容串联起来,以记者采访的形式,根据课文脉络,让学生分别扮演Justin,Paul, Susan, Policemen, Robbers等角色。采访Justin,了解他们从货车中逃跑的过程,让他们一步一步地根据事件的发生顺序,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在准备的进修,还可以几个人一起讨论,并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之后让学生们通过合作、交流互协,让不同的个体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用掌握的知识进行交流,再从别的同学身上吸收更多的知识,然后重新构新的知识体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活动要具有开放性
当代教育需要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人,他们不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火把,用知识的火点燃创造的光芒。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应以开放的视角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创新潜能,努力学得更多、用得更好。如在8A Giant Pandas 一课中,在学过课文之后,本人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To protect the giant pandas, what should we do and what shouldn’t we do?像这样的一个问题是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的,要学生运用到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实践中我把学生分成四组,让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讨论,因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结果同学们有的从环境保护这个话题说起该如何保护大熊猫;有的从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饮食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这样同学们也能借他人的想法来丰富自己的认识。因此,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此时教师也只是适当地引导就可以事半功倍,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四、教学活动要追随各国的文化特点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人们价值观的改变,西方文化也逐步地渗入到中国来,同时也渗透到了我们中学英语的教学当中,应该说初中学生正是比较好动、对各种事物都比较好奇的阶段,学生们所感兴趣的话都是有时间性的,比如每年的各种不同的节假日(中国的和西方的),这些节假日学生们都非常地感兴趣。比如在7B Festivals 这个单元中学生真是过足了“节日瘾”,从中国的节日到外国的节日都一一做了介绍。本人就让班级中一半的学生选择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春节进行准备,另一半的学生选择最具西方特色的圣诞节进行准备。准备的内容有:它们的由来、庆贺的方式、节前准备等。在对圣诞节的教学中还突出了一个人物 Saint Nicholas/ Father Christmas ---a very shy and kind-hearted person, 向学生推崇一种高尚的人文意识:It’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给予比接受好)。同时圣诞礼物引出课文中一些生词。在对中国春节的教学中,因为大家比较喜欢又比较熟悉,因此就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What’s the most popular festival in China? What do we usually do in Spring Festival? What traditional food do we eat? What can we get from our parents as kids?等。通过比较、讨论、问答等形式,使学生对中西方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从中也领略到了东西方国家共同的人文之美,为今后的语言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教学活动一定要有实践性
曾经听语文老师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的处延相等。”而作为英语老师,我认为任何语言的学习其外延都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我始终觉得语言都是是相通的。因此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我们就不拘泥于课堂,而是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这个更为开阔的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天地,通过自己的实践构建知识,促成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
大家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现在是一个闻名世界的旅游城市,而苏州就是我们的家乡,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都到我们苏州来旅游。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向外国朋友介绍人我们的家乡苏州呢?在学完了8B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之后,我的心中就有这样一种想法,让同学们介绍家乡苏州,我给学生们布置了几项活动任务:
任务一:1,制定方案;2,分组活动: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苏州的资料,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和图片;3,浏览苏州,实地考察,并逐一记录沿途有关要翻译成英文的街道、商店、景点等。
任务二:各组活动后集中交流、共同讨论苏州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和景点,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点加以研讨,然后根据考察结果形成自己认为较好的特色浏览线路并设计好英语导游词。
任务三:拓展成果,进行尝试,形成书面文字,适时进行演说。
于是,同学们查相关史料、游苏州、找资料、共研究、齐翻译、出成果。当学生们把成果发布在网上,就是一篇很棒的导游词;而且还有学生带着成果为外国朋友做导游,获得了好评。由此可见,书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学习、相互学习、自我探究、相互探究。此外,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得了充分的展示和发挥,由于学生的兴趣不同,知识也得了互补,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总之,《牛津初中英语》给我们师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体现了语言与生活的融合,让学生饶有兴趣并快乐地走进英语课堂、学习和运用英语,达到英语教师们孜孜以求的最佳教学效果。当然,教与学的探索永无止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交流经验,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