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卫生管理的密码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_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扫卫生,只是“亡羊”后的“补牢”措施,并不能治本。班级卫生管理的重心是净化心灵,而非净化环境,因为净化心灵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点,而净化环境有助于更有效地净化心灵。
  班级卫生管理的密码之一:关注“破窗效应”
  洁净的地面、洁白的墙壁,学生一般都非常爱惜,不会轻易破坏,更何况老师有要求,班规有约定。但是,一旦学生不小心,无意识地把地面或墙壁弄脏了,没有得到及时清扫或清除,则有可能产生“破窗效应”,遍地垃圾,满墙污渍。因而,治理班级“脏乱差”,班主任需要关注“破窗效应”。
  所谓“破窗效应”,是指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不久后,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地,墙上就会布满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出现垃圾后,有人就会毫不犹豫地往地上扔垃圾,丝毫不觉得羞愧。
  一片纸屑,一点污渍,不碍观瞻,无伤大雅,容易被忽略。但是,会引起连锁反应。其他同学看到地上有纸屑,墙上有污渍,也许会毫不犹豫地往地上扔垃圾,在墙壁上涂鸦,导致教室里“脏乱差”。特别是墙壁上、玻璃上的污渍不及时清除,一旦形成顽渍,清除的难度大大增加。校园里的卫生死角,都是长期没有彻底打扫而形成的。
  避免“破窗效应”是班级卫生管理的关键点,重在防微杜渐,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防止产生“破窗效应”,需要小题大做、小题真做,对一片纸屑,一点污渍,都不能宽容、容忍。宽容,则是纵容。眼里容不得沙子,便容不得一片纸屑,一点污渍。班主任最好要有点“洁癖”,只有这样,任何纸屑或污渍才逃不过班主任的火眼金睛,才能得到及时处理,不至于产生“破窗效应”。
  更重要的是,班主任对纸屑、污渍的零容忍,带给学生的是满满的正能量。慢慢地,学生就不会受到“破窗户”负能量的影响,去砸其他的“窗户”,而是及时主动地把“破窗户”修补好。
  班级卫生管理的密码之二:重视“木桶原理”
  一般情况下,一个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往往都具有良好的卫生意识和习惯,只是少数学生的卫生意识和习惯差。但是,令班主任头疼的却是卫生习惯差的学生,他们破坏力大,导致班级保洁质量差。因而,提高班级保洁质量,班主任需要重视“木桶原理”。
  所谓“木桶原理”,也称“短板效应”,是指想要一只木桶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有一块木板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同理,一个班级的卫生清洁程度,不是取决于那些卫生习惯好的学生,而是取决于卫生习惯差的学生。一个班级只要有几个喜欢乱丢乱扔的学生,教室里的清洁卫生便没有保障。这就是“短板效应”。
  补齐“短板”是班级卫生管理的重点,重在帮助卫生意识和习惯差的学生提高卫生意识,养成讲卫生的习惯。但是,学生卫生习惯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班主任要克服急躁的心理,对学生充满信心,充满期待。
  补齐“短板”,方式很多,可以采用“生生捆绑式”,即安排卫生习惯好的学生帮助卫生习惯差的学生;可以采用“师生结对式”,即发挥科任教师的作用,请求科任教师与卫生习惯差的学生结对帮扶;也可以采用“家校联动式”,即班主任与家长联手,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补“短板”,需要各个击破,加长每一块“短板”。只有这样,班级卫生才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班级卫生管理的密码之三:破解“不值得定律”
  无论是教室,还是卫生责任区,如果没有打扫干净,老师们往往认为,是学生的责任心差所致。对于这些所谓责任心差的学生,许多老师要么批评,要么惩罚,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依然责任心差。有的老师只好摇头叹息:“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追根溯源,学生责任心差,“不值得定律”是罪魁祸首。
  所谓“不值得定律”,是指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做的是一件自认为不值得的事情,往往会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即使成功了,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如今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班集体的事务不关心、不热心,认为打扫清洁卫生是不值得做的事情。甚至有学生如东汉的陈蕃一样,有鸿鹄之志:“大丈夫处事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所以,即使在老师“高压政策”的逼迫下,打扫卫生时,他们也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消极应付。
  此外,有些老师习惯于用打扫卫生惩罚违纪或违规的学生,这间接告诉学生打扫卫生是“不值得做”的事情。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他们都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一旦他们形成思维定势,认为打扫卫生是老师惩罚学生的手段,他们就不会积极主动地打扫卫生。
  破解“不值得定律”是班级卫生管理的难点,重在引导学生在打扫卫生或劳动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但至少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方面,面对当今的“陈蕃”们,不要急于强制他们扫一屋,因为他们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要耐心引导他们明白,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另一方面,要杜绝把打扫卫生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即使学生逃避打扫卫生或没有打扫干净,也要慎重处理,杜绝追加惩罚,以免误导学生,对打扫卫生抑或劳动形成负面的价值判断。
  只有让学生认为打扫卫生值得做,他们才会把打扫卫生当作自己应尽的义务,自觉做好。
  (作者单位:湖北省安陆市紫金路小学)
  (特约编辑 安子)
其他文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粒种子生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润;一个孩子成长为一名栋梁之材,离不开老师的爱和教育。人们赞誉老师为“辛勤的园丁”,既感念老师的辛苦,又希望老师成为优秀的育花人。那么,为人师者不妨与“木”谈谈心,从“木”的心声中寻找育人规律。  遮阴挡雨,心怀天下  五行中“木”性仁,是自然界中的仁者。烈日下,它伸出树荫让人们纳凉;风雨里,它张开双臂为人们挡雨;它敞开怀抱给小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农民工问题主要表现为户籍歧视、就业歧视、政治歧视、权益歧视。农民工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待遇上的不平等,又有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也
目的:观察两极配穴电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为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传统的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两级配穴治疗,2
开学以来,我第一次对班里的学生发了火:“从现在起,我不再是你们的班主任,我再也不管你们了,你们爱怎么闹就怎么闹吧,从此就过上了没有班主任的日子,恭喜你们!”说完后我表现出很失望的样子,走出了教室。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是让我从头说起吧!  2011年9月,我担任了七(2)班的班主任。刚开始时9月份,我除了吃饭、睡觉外,其余时间都和学生在一起。慢慢地,班级走上了正轨,学生的表现非常好,所以我开始考
振兴俞家,  威传四方。  挥洒汗水,  再创辉煌。  这是一首我赠给学生的四言嵌名诗。未曾想到,这首信手挥就的简短小诗,助其重拾信心,点燃了理想之火。  初识——“刺头”印象  “老师早!”  “同学早!”我一脸带笑地回应着他。心底还想着:这孩子挺懂礼貌的。刚一转身,又听到了一句“老师早”,还是那学生的声音,还带着欢快的语气,明朗的节奏:“老师早、老师妙,老师天天不洗澡。”随即便是一帮同学的窃笑
如何帮助孩子找到最好的自己?我策划了一个用一学期时间准备的活动——为自己颁奖,每一个学生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找到自己与众不同或者最优秀的某个方面,确定一个奖项颁给自己。  自己还能给自己颁奖!听到这个消息,班级沸腾了。我详细解释了活动方式和要求,告诉孩子们,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能力方面,只要能找到自己的优点或特长,就可以为自己申请奖项,如果需要老师帮助,老师会尽力帮助。在一片欢呼声中,我们的活动方案顺
期刊
还记得开学第一天,帅气的他进入了我的眼帘。"谁自愿帮忙打扫一下教室呢?"我用询问的目光看着全班同学。"我,老师,我愿意。"还没等我发话,他就一个箭步从我身边冲过去,抢先拿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