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的六个“三”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cxue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片断描写之一,这个故事人物众多,矛盾复杂。但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安排上,独具匠心地安置了六个“三”,或言语,或表情,或行为,或波折。教学时如果敏锐地抓住这六个“三”,就可以高屋建瓴,纲举目张,让学生迅速全面地把握主旨,了解人物,加深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
  一.诸葛亮“三嘱”
  小说一开始,就写出了极其严峻的战略形势:孟达被杀,司马懿率兵出关。诸葛亮马上意识到他“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决定派人守御街亭,马谡自告奋勇。诸葛亮一嘱马谡,他首先向马谡阐明利害,接着又告诫他对手强大。而马谡却浑然不在意,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只得二嘱王平,要他协助马谡。但他仍不放心,派魏延到街亭之后屯扎接应。诸葛亮三嘱魏延:“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切宜小心在意!”这三嘱,足见诸葛亮审时度势,知己知彼和用兵谨慎的特点。
  二.诸葛亮“三令”
  当诸葛亮听到“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以后,诸葛亮一令关兴、张苞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为疑兵,惊扰魏兵,不能立即追击蜀军。二令张翼引军修理剑阁,使蜀军能顺利退回汉中。三令大军收拾行装,以备启程,而让马岱、姜维领兵“伏于山谷中,以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为挽救时局步步设防,他处变不惊,虽败不乱,表现出从容干练的大将风度。
  三.诸葛亮“三哭”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失街亭》故事的结局,诸葛亮有三次不同的哭。一哭为斩马谡。二哭回答蒋琬。三哭不听先帝之言。这三哭突出了诸葛亮的不徇私情,执法严明,敢于自责的特点。在这里我们看到诸葛亮并非一个“完人”,而是一个失败的英雄、悲怆的英雄,但他比正剧英雄、喜剧英雄更有震撼力。
  四.马谡“三笑”
  王平领兵来到街亭,看了地势之后,马谡笑了。一笑丞相“多心”。“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他的第一句话就把诸葛亮千叮咛万嘱咐当作了耳旁风,语气里还似乎有点笑话诸葛亮的谨慎多余。二笑王平无能。当王平给他指出屯兵当道的合理性及屯兵山寨的弊端时,他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破竹。’”他对王平的态度轻蔑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把自己素读兵书当成了炫耀的资本。三笑司马懿胆小。当司马懿亲自日夜巡哨街亭,他在山上见了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言下之意,如若来围山,定叫他片甲不回。活化出一个麻痹轻敌,刚愎自用,只会纸上谈兵,又狂妄自大的马谡的形象,为其失败埋下了伏笔。
  五.司马懿“三探”
  夺取街亭,作为魏方主帅的司马懿谨慎小心,决不草率行事,攻打之前,曾三次探视街亭。一探派子侦察。他派次子司马昭奉令探视,得知“街亭有兵守把,当道并无寨栅,军皆屯于山上”时,大喜,发出“乃天使吾成功矣”的慨叹。二探亲自巡哨。司马懿还是心存疑心,他又引百余骑亲自来看,直至山下、周围巡哨了一遍,证实了儿子所言确凿。三探摸清守将。他又派人打听何将引兵把守街亭?得知是马谡时,他大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又探听到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再无别军时,才决定攻取。这三探,表现出司马懿是一个既精通兵法又有实战经验的军事家,的确“非等闲之辈”。
  六.街亭鏖战“三折三起”
  清代小说家毛宗岗在评点《三国演义》时曾提出这样的见解:“读书之乐,不大惊则不大喜;不大疑则不大快;不大急则不大慰……令读者眼中,如猛电之一去一来,怒涛之一起一落,不意尺幅之内,乃有此变化也。”《失街亭》的情节结构正好如此,作者以浓墨重彩营造出惊心动魄的战斗气氛,敷衍出跌宕起伏的“街亭争夺战”。司马懿采取围山断水的战术,引大军驱进,放火烧山,先是马谡落荒而逃,张郃尾随死追,情节一折,看来马谡无法生还,令人大惊;中途却有魏延及时增援,张郃回军,情节一起。看来马谡有救,令人大喜。其次是魏延驱兵复夺街亭,但“赶到五十余里”,不断遇魏方重兵伏击,情节又一折,魏延危机,“左冲右突,不得脱身,折兵大半”,令人大惊;正当此时,王平引兵杀来,增援魏延,二将合兵,情节又为之一起,魏延有救,令人大喜。最后是王平、魏延合兵后与高翔合路计议夜袭魏营,不料又遭遇埋伏,魏延、高翔往来冲突,不得脱身,情节又一折,二将告急,令人大惊;“忽听得山坡后喊声如雷”,原来是王平一路人马杀来,解救二将,情节又为之一起,二将有救,令人大喜。一个小小的片断描写,“三折三起”,如平沙千里,陡有峭崖扑面,于尺幅之中,尽龙腾虎跃之势,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牛志平,教师,现居甘肃会宁。
其他文献
文学,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足以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要求语文教育要为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让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大都在高考指挥棒下为功利而“奋战”:面对一道道试题,文学的“教”变得模式化,文学的“学”也逐渐僵化了。我们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文章,一线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
现代文阅读能力是体现语文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纵观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现代文阅读题一直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重点的板块,同时,也一直是学生感到最没有把握的内容。尽管很多老师在现代文阅读复习和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方面花了大量时间,但是由于复习不得法,致使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现代文阅读复习教学缺乏了恰当的复习策略。因此,必须采用恰当的复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技巧,
教学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们教学中就要时时树立学生意识,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多角度关注学生。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关注学生呢?     一、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关注学生。课堂学生学什么,教师必须心中有数。也许有的老师说:课堂学什么是教材内容决定的,是教参讲解决定的。这样的理解未免有些偏颇。的确,教材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参是我们教学的重
那场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让我们刻骨铭心:覆盖地区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造成的灾害之重实属罕见。学生们都直接或间接经历了这场灾害,应该有自己的体验,我们布置了以“雪”为话题的作文,但结果并不理想:选材狭窄,主题俗套,缺乏个性。这让我想到,作文最忌人云亦云,要显示自己的个性,做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亮出你自己。    一.选材要三思    这场暴风雪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应该有自己的切身体验,或目睹或
琵琶女一曲弹罢,江州司马青衫湿,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是什么原因让香山居士潸然泪下,唏嘘不已,以致青衫湿透?这固然与琵琶女的凄凉身世、自身的贬谪之境有莫大关系,但其精湛的技艺演绎所散发的音乐魅力更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受外界环境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厌学,逃学,追求享受,沉迷网络。作为个体教师在短时期内无力改变社会不良现状,只有像琵琶女影响白居易先生那样依靠自身,借助自己的人格魅力、丰厚的
一、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登山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登山的文章。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谁登山?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为什么登山?  3、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自己能解决多少。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简介列宁和时代背景    1、学生读完后,解决第一个问题:谁
新课程实施了以后,我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比起以前有很大的进步,比如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都很不错,乐于表述自己的个人见解。但我同时又发现,他们的这种表达往往是脱离了文本的一种个人发挥,过于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而将作者和文本自身的观点抛之脑后,另外他们身上存在更多的问题,比如基础知识积累不扎实,学习态度浮躁,书面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差等等。那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如何在学习必修教材的基础上,来指导学生学习选
细读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笔者认为该文最大的特色是文辞简约,意蕴深远。  语言文字简约。全文短小,仅仅84字,起笔“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就扣住了“夜游”,紧承题旨,且交代了时间。“解衣欲睡,月色入户”则把前面的“夜”具体化,点出“夜”的特点是月色融融。也因如此,才激活作者的情思,于是“欣然起行”。可见,“欣然起行”的发因是“月色入户”。“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
我常常独立于教学楼顶楼的观景台。  从观景台上向左眺望,鳞次栉比的是小镇上居民高矮不等参差不齐的房屋,几个终日吐着浓烟直冲云霄的烟囱夹杂其间。从观景台上向右眺望,无际的田野下是粉墙红瓦排列整齐高低一致的两层民居住宅。  现在是农历十月初。阳光灿烂的正午,独立于观景台,天空澄澈清明,阳光直直地投影下来,头发暖暖的,脸颊暖暖的,衣服暖暖的,一颗心开始暖融融的,如啄新泥的春燕。低头俯瞰,金灿灿的是盛装的
瓦伦达是美国一位著名的高空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后来说,以往瓦伦达表演只顾走钢索,不想其他,而在这次表演前他总是不断地念叨:“这回演出太重要了,我可千万别失手。”结果偏偏是这次失事了!  如果一个人做事过于患得患失,就会影响到做事过程,结果反而会把事情做坏,这就是心理学家们所说的“瓦伦达效应”。  新课改强调课堂互动,因此,老师们现在是越来越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体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