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在高中课程设置中,“哲学与生活”是高中政治的必修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哲学基础。把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将哲学理论“为我所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具体可从如下方面着手:把自然地理环境当作“系统”来研究,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培养学生时空综合分析能力,利用物质与运动的原理加深学生对自然地理规律的理解,利用矛盾原理引导学生走出地理思维误区,利用事物的两面性原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8503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我国中小学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新的地理课程思想从关注课程的“工具性价值”转变成关注课程的“终极性价值”即人的发展,这代表着我国中学地理教育进入了新的篇章。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构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地理学研究对象纷繁复杂,自然、人文等要素相互交织,在不同的区域中地理要素的组合和联系多种多样,而且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断地变化、演进。”(陈红,吴燕坤,田甜,2016)
笔者在实践新课改的过程中发现哲学思想的运用在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哲学与生活”是高中政治课程的必修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哲学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地理作为一门具体科学,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哲学原理具体呈现的载体;反之,哲学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如果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这些哲学原理改进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师转化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规律,构建地理综合思维模式,更有助于学生辩证地看待客观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一、把自然地理环境当作“系统”来研究
“综合思维”要求学生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时要有“系统”的眼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就是由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地形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其发展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人們在改造环境的活动中要注意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平衡。
系统与要素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作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但它不是部分简单的堆积和集合,而是部分按一定方式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区别于部分的、独特的、新的属性和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要大于、高于、优于其组成要素各自功能相加之和。这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含义。
二、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培养学生时空综合分析能力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现象。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不联系的事物。我们不能把事物“割裂”开来看问题。高中地理必修二中关于工农业区位的分析就是对这一原理的具体体现。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农业的区位选择既要充分考虑当地发展农业的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等自然因素,又要考虑劳动力、市场、交通、机械、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企业和政府在进行工业区位选择的决策时同样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既有矿产、水源、土地等自然因素,也有劳动力、市场、交通、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必然导致工业联系,最终形成工业地域。由于联系具有多样性,学生在具体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会犯两类错误:一是对各因素进行归纳时的不全面性,易出现遗漏;二是忽略联系的不同形式和联系的条件性。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对不同的地理区位因素进行归类、整理,例如划分成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引导学生形成此类问题所特有的分析“模型”,并注意将不同的“模型”进行对比,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同时,在教学时也应当区分不同的联系形式,例如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即区分区位因素中的决定性因素、主导因素及非决定性因素、非主导因素。譬如,在分析影响江南丘陵地区茶树种植的主导因素时,许多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都与这一事物的区位选择产生联系,但是各种联系是“不平等”的、有区别的。“土壤”因素是众多因素当中对茶树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即主导因素或决定性因素。
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在特定的空间与时间条件下不断形成、发展和演化的。世界上任何联系都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可以是时间、地点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往往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影响事物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由于影响区位的各因素本身的变化性和发展性,同一事物的区位选择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例如,在分析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时就要注意到区位选择的发展特点。在发展的早期,由于钢铁工业单位产品消耗的煤炭的数量大于消耗的铁的数量,为了降低运输成本,钢铁工业往往靠近煤炭产地。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设备的更新,钢铁工业单位产品消耗的资源数量不断下降,消耗的煤炭的数量逐渐小于消耗的铁的数量,于是钢铁工业在第二次工业选择时靠近铁矿。随着交通事业的大发展和市场地位的提高,许多钢铁工业选择在矿产资源缺乏,但交通便利、靠近市场的地区布局。例如,上海宝钢就是这种“临海型”的布局理念。钢铁工业三次区位选择的变化印证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中原料的地位逐渐下降,不再成为影响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交通和市场等因素的地位不断上升,往往对工业区位选择起重要作用。在农业区位选择中也有同样的现象,教材采用“地中海区农业的变迁”来说明这个问题。一般来说,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把发展的观点应用到教学中时,我们要帮助学生构建地理思维模式,但也要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式,还要教育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不拘泥于教材中所讲的内容,要在实践中结合科学发展水平,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三、利用物质与运动的原理加深学生对自然地理规律的理解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作为客观实在是通过运动表现出来的,并通过运动分化出不同的具体物质形态而为人们所认识。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的第一节内容就是让学生了解宇宙,认识宇宙。宇宙是由不同类型的天体所构成的,例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从哲学上来看,这些天体的形成与变化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这些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共同构成了天体系统,是物质的、运动的。人类目前所认识到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它的范畴小于宇宙。由于人类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和手段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宇宙还有未知的部分等待着人类去探索。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宇宙是由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具有层次性、级别性,还能够深刻理解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明白物质是可以通过人的感觉被感知的,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但是人类的认知水平具有历史局限性。这不仅保持了学生探索宇宙的好奇心,而且帮助学生与形形色色的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让学生正确地认识了地球的宇宙环境。
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是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也就是说静止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运动要通过静止才能表现出来。讲解高中地理关于地球运动的内容时,很多教师通过各种复杂的模拟演示,试图较为直观地说明地球自转的两种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但是许多学生在观看了那些“直观的”动态演示后仍不能清楚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其实这部分地理内容就是运动和静止的选择问题。要使学生正确理解自转的周期,首先要交代这两种周期在选择“参照物”上的差别。“参照物”就是为了说明运动特征所选定的相对静止的物体。恒星日的产生是选择“遥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来考察地球自转周期。有学生误认为恒星是绝对静止的物体,其实“恒星不恒”,世界上不存在绝对静止的事物,恒星本身也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只不过离地球十分遥远的恒星其自身运动和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位移可以在恒星日的考察过程中忽略不计。而太阳日的产生是选择太阳作为参照物来考察地球自转周期。由于地球不仅自转,还同时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所以太阳日作为地球自转周期受到地球公转运动的影响,就不可能是真正的自转周期。
四、利用矛盾原理引导学生走出地理思维误区
1.利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
矛盾的观念在中国很早就产生了。《易经》以阴阳的变化来解释世界,并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就把阴阳的矛盾看成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之道。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关于阴阳、有无、大小、强弱、正反、攻守、静躁、生死、兴废、治乱等一系列相反相成的矛盾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即对立统一被定义为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统一与斗争的关系。统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最基本的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
在讲解高中地理必修二中“工业地域的形成”时,许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之间的联系,局限于书本上所列举的实例,不能“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或片面地教条地认为“不是工业集聚就是工业分散”,把两者割裂开来看问题,只看到两者之间的对立性,而忽略了两者之间的统一性。工业集聚是指“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其好处是能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从而扩大总体产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但是老工业区集聚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时,就会呈现“饱和状态”,如果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弊大于利”的情况下,一些工业开始向外扩散,寻找新的区位条件,使得工业从集聚走向分散。工业分散是工厂企业之间及工业之间相距趋远的现象。工业分散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区区位优势组织生产,但不利于管理和降低运输成本。在“分散”的基础上往往又会产生“新的集聚”。集聚和分散就是一组矛盾双方,它们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组矛盾双方还能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2.利用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在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中,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一对矛盾,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外力作用则使地表趋于平坦。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既有内力作用又有外力作用,它们在时间上不分先后,同时产生,共同作用。所以,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均是地球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统一体。然而,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往往某一种作用占主导。也就是说,矛盾表现为两个方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艾思奇,1978)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提问“喜马拉雅山的成因”时,大部分学生都“条件反射”地回答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虽然这种训練满足了考试要求,但实际上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往往是不全面的。只要将所提问题稍加改变,许多学生就会暴露出认识过程中的漏洞。在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中,内力作用是主要矛盾,占主导地位,但是喜马拉雅山也同时接受着外力作用,如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只不过是次要矛盾,不占主导地位罢了。
深刻理解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许多学生在遇到“决定美国硅谷工业区布局的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常常把教材中有关硅谷布局的区位因素一股脑全罗列上去:“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这些都是问题的次要矛盾。“知识或人才”才是决定性因素,是主要矛盾。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或解决类似地理问题时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突出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这种矛盾的不平衡性运用到方法上,就是重点论的方法。我们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和主次,“在一切工作中必须首先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也就好解决了”。 五、利用事物的两面性原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学生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很容易出现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和绝对性错误。在地理教学工作中,指导学生辩证地观察地理事物、研究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有利于学生获得正确的地理认识和科学的分析地理现象的思维方法。
例如,许多教师反复强调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这样给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带来一定负面效应。其实“热量不足”既是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也是有利条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特征,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热量不足使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时只能选择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并且只能一年一熟;但是热量不足能减轻虫害对东北农业的影响,减少农药的使用,还有利于土壤积累有机质,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为东北地区发展“绿色农业”创造了条件。又如,讲解“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时,我们也要从有利影响、不利影响两个方面来谈。有利的一面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事生产;不利的一面是季风降水具有不稳定性,容易造成旱涝灾害,往往在农事生产过程中水利工程量较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利用这一原理帮助学生摸索出分析地理问题的具体方法。比如,当“评价”某一地理事物时往往要从有利、不利两个方面来剖析;在谈某一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时,可以从积极、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等等。对立统一的方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也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思考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和认识,具体实例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在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中渗透一些哲学的思想,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创新之地,学科教学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思想活跃、举措新颖、策略多样。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新课程不是幻想中的空中楼阁,它需要理论与实践作为支撑。让我们为新课程的崛起鸣锣开道,重塑教师新形象,重筑课程新文化,使课程改革进一步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陳红,吴燕坤,田甜. 基于学习进阶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3).
[2]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关键词]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8503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我国中小学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新的地理课程思想从关注课程的“工具性价值”转变成关注课程的“终极性价值”即人的发展,这代表着我国中学地理教育进入了新的篇章。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构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地理学研究对象纷繁复杂,自然、人文等要素相互交织,在不同的区域中地理要素的组合和联系多种多样,而且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断地变化、演进。”(陈红,吴燕坤,田甜,2016)
笔者在实践新课改的过程中发现哲学思想的运用在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哲学与生活”是高中政治课程的必修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哲学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地理作为一门具体科学,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哲学原理具体呈现的载体;反之,哲学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如果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这些哲学原理改进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师转化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规律,构建地理综合思维模式,更有助于学生辩证地看待客观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一、把自然地理环境当作“系统”来研究
“综合思维”要求学生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时要有“系统”的眼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就是由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地形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其发展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人們在改造环境的活动中要注意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平衡。
系统与要素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作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但它不是部分简单的堆积和集合,而是部分按一定方式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区别于部分的、独特的、新的属性和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要大于、高于、优于其组成要素各自功能相加之和。这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含义。
二、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培养学生时空综合分析能力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现象。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不联系的事物。我们不能把事物“割裂”开来看问题。高中地理必修二中关于工农业区位的分析就是对这一原理的具体体现。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农业的区位选择既要充分考虑当地发展农业的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等自然因素,又要考虑劳动力、市场、交通、机械、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企业和政府在进行工业区位选择的决策时同样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既有矿产、水源、土地等自然因素,也有劳动力、市场、交通、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必然导致工业联系,最终形成工业地域。由于联系具有多样性,学生在具体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会犯两类错误:一是对各因素进行归纳时的不全面性,易出现遗漏;二是忽略联系的不同形式和联系的条件性。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对不同的地理区位因素进行归类、整理,例如划分成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引导学生形成此类问题所特有的分析“模型”,并注意将不同的“模型”进行对比,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同时,在教学时也应当区分不同的联系形式,例如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即区分区位因素中的决定性因素、主导因素及非决定性因素、非主导因素。譬如,在分析影响江南丘陵地区茶树种植的主导因素时,许多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都与这一事物的区位选择产生联系,但是各种联系是“不平等”的、有区别的。“土壤”因素是众多因素当中对茶树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即主导因素或决定性因素。
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在特定的空间与时间条件下不断形成、发展和演化的。世界上任何联系都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可以是时间、地点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往往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影响事物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由于影响区位的各因素本身的变化性和发展性,同一事物的区位选择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例如,在分析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时就要注意到区位选择的发展特点。在发展的早期,由于钢铁工业单位产品消耗的煤炭的数量大于消耗的铁的数量,为了降低运输成本,钢铁工业往往靠近煤炭产地。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设备的更新,钢铁工业单位产品消耗的资源数量不断下降,消耗的煤炭的数量逐渐小于消耗的铁的数量,于是钢铁工业在第二次工业选择时靠近铁矿。随着交通事业的大发展和市场地位的提高,许多钢铁工业选择在矿产资源缺乏,但交通便利、靠近市场的地区布局。例如,上海宝钢就是这种“临海型”的布局理念。钢铁工业三次区位选择的变化印证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中原料的地位逐渐下降,不再成为影响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交通和市场等因素的地位不断上升,往往对工业区位选择起重要作用。在农业区位选择中也有同样的现象,教材采用“地中海区农业的变迁”来说明这个问题。一般来说,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把发展的观点应用到教学中时,我们要帮助学生构建地理思维模式,但也要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式,还要教育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不拘泥于教材中所讲的内容,要在实践中结合科学发展水平,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三、利用物质与运动的原理加深学生对自然地理规律的理解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作为客观实在是通过运动表现出来的,并通过运动分化出不同的具体物质形态而为人们所认识。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的第一节内容就是让学生了解宇宙,认识宇宙。宇宙是由不同类型的天体所构成的,例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从哲学上来看,这些天体的形成与变化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这些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共同构成了天体系统,是物质的、运动的。人类目前所认识到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它的范畴小于宇宙。由于人类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和手段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宇宙还有未知的部分等待着人类去探索。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宇宙是由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具有层次性、级别性,还能够深刻理解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明白物质是可以通过人的感觉被感知的,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但是人类的认知水平具有历史局限性。这不仅保持了学生探索宇宙的好奇心,而且帮助学生与形形色色的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让学生正确地认识了地球的宇宙环境。
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是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也就是说静止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运动要通过静止才能表现出来。讲解高中地理关于地球运动的内容时,很多教师通过各种复杂的模拟演示,试图较为直观地说明地球自转的两种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但是许多学生在观看了那些“直观的”动态演示后仍不能清楚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其实这部分地理内容就是运动和静止的选择问题。要使学生正确理解自转的周期,首先要交代这两种周期在选择“参照物”上的差别。“参照物”就是为了说明运动特征所选定的相对静止的物体。恒星日的产生是选择“遥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来考察地球自转周期。有学生误认为恒星是绝对静止的物体,其实“恒星不恒”,世界上不存在绝对静止的事物,恒星本身也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只不过离地球十分遥远的恒星其自身运动和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位移可以在恒星日的考察过程中忽略不计。而太阳日的产生是选择太阳作为参照物来考察地球自转周期。由于地球不仅自转,还同时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所以太阳日作为地球自转周期受到地球公转运动的影响,就不可能是真正的自转周期。
四、利用矛盾原理引导学生走出地理思维误区
1.利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
矛盾的观念在中国很早就产生了。《易经》以阴阳的变化来解释世界,并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就把阴阳的矛盾看成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之道。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关于阴阳、有无、大小、强弱、正反、攻守、静躁、生死、兴废、治乱等一系列相反相成的矛盾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即对立统一被定义为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统一与斗争的关系。统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最基本的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
在讲解高中地理必修二中“工业地域的形成”时,许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之间的联系,局限于书本上所列举的实例,不能“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或片面地教条地认为“不是工业集聚就是工业分散”,把两者割裂开来看问题,只看到两者之间的对立性,而忽略了两者之间的统一性。工业集聚是指“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其好处是能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从而扩大总体产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但是老工业区集聚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时,就会呈现“饱和状态”,如果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弊大于利”的情况下,一些工业开始向外扩散,寻找新的区位条件,使得工业从集聚走向分散。工业分散是工厂企业之间及工业之间相距趋远的现象。工业分散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区区位优势组织生产,但不利于管理和降低运输成本。在“分散”的基础上往往又会产生“新的集聚”。集聚和分散就是一组矛盾双方,它们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组矛盾双方还能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2.利用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在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中,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一对矛盾,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外力作用则使地表趋于平坦。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既有内力作用又有外力作用,它们在时间上不分先后,同时产生,共同作用。所以,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均是地球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统一体。然而,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往往某一种作用占主导。也就是说,矛盾表现为两个方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艾思奇,1978)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提问“喜马拉雅山的成因”时,大部分学生都“条件反射”地回答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虽然这种训練满足了考试要求,但实际上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往往是不全面的。只要将所提问题稍加改变,许多学生就会暴露出认识过程中的漏洞。在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中,内力作用是主要矛盾,占主导地位,但是喜马拉雅山也同时接受着外力作用,如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只不过是次要矛盾,不占主导地位罢了。
深刻理解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许多学生在遇到“决定美国硅谷工业区布局的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常常把教材中有关硅谷布局的区位因素一股脑全罗列上去:“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这些都是问题的次要矛盾。“知识或人才”才是决定性因素,是主要矛盾。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或解决类似地理问题时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突出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这种矛盾的不平衡性运用到方法上,就是重点论的方法。我们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和主次,“在一切工作中必须首先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也就好解决了”。 五、利用事物的两面性原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学生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很容易出现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和绝对性错误。在地理教学工作中,指导学生辩证地观察地理事物、研究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有利于学生获得正确的地理认识和科学的分析地理现象的思维方法。
例如,许多教师反复强调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这样给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带来一定负面效应。其实“热量不足”既是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也是有利条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特征,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热量不足使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时只能选择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并且只能一年一熟;但是热量不足能减轻虫害对东北农业的影响,减少农药的使用,还有利于土壤积累有机质,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为东北地区发展“绿色农业”创造了条件。又如,讲解“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时,我们也要从有利影响、不利影响两个方面来谈。有利的一面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事生产;不利的一面是季风降水具有不稳定性,容易造成旱涝灾害,往往在农事生产过程中水利工程量较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利用这一原理帮助学生摸索出分析地理问题的具体方法。比如,当“评价”某一地理事物时往往要从有利、不利两个方面来剖析;在谈某一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时,可以从积极、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等等。对立统一的方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也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思考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和认识,具体实例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在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中渗透一些哲学的思想,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创新之地,学科教学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思想活跃、举措新颖、策略多样。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新课程不是幻想中的空中楼阁,它需要理论与实践作为支撑。让我们为新课程的崛起鸣锣开道,重塑教师新形象,重筑课程新文化,使课程改革进一步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陳红,吴燕坤,田甜. 基于学习进阶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3).
[2]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