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久以来,无论是哪个时期,无论是水墨畫 ,古典油画 还是现代油画,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方画,名人的画总能以超出我们想象的价格得以售卖,各路名人富豪也总以收藏到名画引以为傲。可是究竟怎样的画才更具有价值,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中国画和西方绘画都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但仍然呈现着灿烂的光辉。每种绘画风格显现了每个国家的历史、政治、文化价值。每种绘画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艺术价值不分高低,都是世界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他们在不断发展中互相融合,“文”与“质”得到了统一。
【关键词】:中国画;西方绘画;“文”;“质”;融合
一、内容
绘画作品首先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是距离商业价值最远的一种脱俗的精神产品。在绘画诞生的开始,审美性与实用性融合在一起,但是后来随着人类逐渐征服自然,生产能力的增强,审美能力和精神追求的提高,艺术的纯粹欣赏功能便显得比较重要。孔子说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认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内在品德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人们要经过长期的修养磨练才能表现出文质彬彬的风采。
1、中国画
中国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属于形而上的,它到达了很高的精神层面。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已传承数千年,形成了完备而成熟的美学观和绘画模式。中国画的发展是逐渐从实用性转移到纯粹审美性的过程。中国绘画在古代可以分为在民间流传创作的画,文人士大夫的画和 宫廷画家为达官贵人所作的画,形式一般是卷轴。到如今卷轴形式得以沿袭,文人士大夫的创作情怀也得以传承。由于中国特有的历史因素,老子庄子的哲学理念到后来的朝代风气演变,文人自己的直抒胸臆、豁达追求、对自然的向往。总之,各种因素使传统中国画的发展,都是摆脱功利的一种高层次领域,这恰恰体现了“质”的含义。同时,这种创作理念,精神追求也在不断促进中国的民族文化。中国画向我们传递了美学信息。而这种美的信息所体现的就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笔墨精神。黄宾虹先生说:“山水我所有”其中的笔墨的点、线、面,力度、笔势、墨韵等不仅是一种技术的表达,更是情感的抒发。清郑板桥说:“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这就要求中国画家作画之前以自己真实的感情为依据。既不能固守自然,也不能固守前人的经验。中国画中的黑、白、虚、实等各种对比关系,经营位置也体现了学术价值。中国画中的“空白”与中国哲学理念中的阴阳辩证理论是分不开的。黄宾虹就曾将围棋中的“活眼”来比喻山水画中的虚白这种“知白守黑”的辩证思维使画面虚实恰到好处。学术价值是在艺术价值基础上的,像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就体现了中国画很高的艺术价值画中的大量空白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神境空间的无穷魅力。中国画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特点,风格和情怀最能体现中国绘画艺术的学术价值。中国画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这些绘画作品对于我们研究当时的朝代风气,思想,文化主流,历史都有很大的帮助。
2、西方绘画
因为文化背景,历史发展,地域环境,审美欣赏,甚至是在绘画工具方面的不同,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最明显的不同在于西方注重写实,注重科学与绘画的结合,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绘。这是“文”的表现,而中国画最是讲究气韵 通过描绘来达到主观世界的表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最能体现这一点。
中西方绘画的侧重点 、题材 、背景描画都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绘画中的艺术价值不仅可以体现在画中的高超技法,还可以体现从西方绘画的发展脉络中看历史,西方历史中的动荡使西方绘画风格一直在革故鼎新,不断发展 。从洞穴壁画到中世纪黑暗时期的绘画再到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印象派 、抽象派、野兽派等等西方绘画。从摹临动物到绘画耶稣、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再到文艺复兴中理性主义、人文主义、绘画与科学解剖相结合、再到印象 、立体主义等,这些画派的不同让我们领略到一种画家思想的转变。这些转变不仅使绘画艺术达到一次次高峰,还让我们领略到艺术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的不可分割性。从《持角杯的维纳斯》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艺术价值对于我们早期历史更有帮助。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到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我们可以看到时代风格的转变,人的思想领悟的转变,《蒙娜丽莎》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幾个角度去观察,把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几个侧面都用并列或重叠的方式表现出来。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科学价值。在《亚威农少女》中,五个裸女的色调以蓝色背景来映衬,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没有远近的感觉,人物是由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这种立体几何绘画风格是时代的突破,和中世纪绘画,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具有很大差距,其中的艺术价值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
西方艺术的独特价值可以理解为西方艺术的精神,每种艺术都是独特有价值的,价值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比如中世纪时期,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是无法重来的时期。它的独特性犹如中国宋朝的艺术高峰那样,是独一无二的。
二、中国画和西方绘画的“文”和“质”的融合
西方艺术用科学的方法解剖的方法进行绘画在画面中主要运用焦点透视,中国画家一般使用散点透视不追求光影写实效果,重气韵。但是在近现代西方绘画中,西方画家越来越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构图上中国人物画为突出人物主要地位,主要人物在画中的比例最大,这和古埃及人物画有同工妙处。古埃及正面律不追求写实,注重画作中所赋予的价值观,政治态度,这和中国画又有极大相似点。《晋书》卷九十二《顾恺之传》中写到:顾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这可以看出中国绘画注重人物眼神,情感的表达。中世纪初期的绘画具有独特的符号象征,圣像画注重眼神的描绘,画在似与不似之间。所以由古至今中西方之间有很大的相似点。随着历史发展,西方艺术家不断地追求真实空间、结构、在色彩方面寻求表现力,而中国画进一步拓展线墨的艺术张力,逐步形成各不相同的绘画体系。主观的一些创造虽不直接具备自然科学的品格,却也是达到一种艺术的独特精神领域。西方绘画的具象描绘,也为中国画家打开了不同绘画视野。中西方艺术家都能各自发现对方的不同的独特的价值,中西方画在不断融合,竞争与发展,绘画达到了更高层次的艺术价值。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表达内容服务,这是“立文之本源”,是一切文艺创作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文”与“质”的实现使艺术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
三、现实问题
由于艺术价值的独特性。“文”与“质”往往不能得到共同实现。我们不能要求绘画作品必须有历史价值,但是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绝对是独一无二,每幅真正的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这是无可厚非的。
四、总结
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都是自己民族智慧的结晶,一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每个人对不同的作品观点感受都是不同的,无法衡量作品真正的好坏真假,艺术作品价值高低。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天价的艺术品,不一定是真正的艺术经典。因此,收藏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还是要找寻它真正的艺术价值,不要随意听信他人,要多方面了解,不要歧视不同文化的艺术作品。毕竟每件艺术品都有自己的灵魂所在。每件真正的艺术作品的价值无关是哪一个民族、朝代、种类的,它们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欣赏,每件真正的绘画作品的价值都是无法取代的。“文”与“质”的巧妙结合使世界艺术达到一个高水平时期,这也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在写实中赋予情感,在情怀中赋予生命。
【关键词】:中国画;西方绘画;“文”;“质”;融合
一、内容
绘画作品首先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是距离商业价值最远的一种脱俗的精神产品。在绘画诞生的开始,审美性与实用性融合在一起,但是后来随着人类逐渐征服自然,生产能力的增强,审美能力和精神追求的提高,艺术的纯粹欣赏功能便显得比较重要。孔子说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认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内在品德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人们要经过长期的修养磨练才能表现出文质彬彬的风采。
1、中国画
中国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属于形而上的,它到达了很高的精神层面。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已传承数千年,形成了完备而成熟的美学观和绘画模式。中国画的发展是逐渐从实用性转移到纯粹审美性的过程。中国绘画在古代可以分为在民间流传创作的画,文人士大夫的画和 宫廷画家为达官贵人所作的画,形式一般是卷轴。到如今卷轴形式得以沿袭,文人士大夫的创作情怀也得以传承。由于中国特有的历史因素,老子庄子的哲学理念到后来的朝代风气演变,文人自己的直抒胸臆、豁达追求、对自然的向往。总之,各种因素使传统中国画的发展,都是摆脱功利的一种高层次领域,这恰恰体现了“质”的含义。同时,这种创作理念,精神追求也在不断促进中国的民族文化。中国画向我们传递了美学信息。而这种美的信息所体现的就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笔墨精神。黄宾虹先生说:“山水我所有”其中的笔墨的点、线、面,力度、笔势、墨韵等不仅是一种技术的表达,更是情感的抒发。清郑板桥说:“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这就要求中国画家作画之前以自己真实的感情为依据。既不能固守自然,也不能固守前人的经验。中国画中的黑、白、虚、实等各种对比关系,经营位置也体现了学术价值。中国画中的“空白”与中国哲学理念中的阴阳辩证理论是分不开的。黄宾虹就曾将围棋中的“活眼”来比喻山水画中的虚白这种“知白守黑”的辩证思维使画面虚实恰到好处。学术价值是在艺术价值基础上的,像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就体现了中国画很高的艺术价值画中的大量空白让我们感受到艺术神境空间的无穷魅力。中国画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特点,风格和情怀最能体现中国绘画艺术的学术价值。中国画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这些绘画作品对于我们研究当时的朝代风气,思想,文化主流,历史都有很大的帮助。
2、西方绘画
因为文化背景,历史发展,地域环境,审美欣赏,甚至是在绘画工具方面的不同,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最明显的不同在于西方注重写实,注重科学与绘画的结合,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绘。这是“文”的表现,而中国画最是讲究气韵 通过描绘来达到主观世界的表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最能体现这一点。
中西方绘画的侧重点 、题材 、背景描画都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绘画中的艺术价值不仅可以体现在画中的高超技法,还可以体现从西方绘画的发展脉络中看历史,西方历史中的动荡使西方绘画风格一直在革故鼎新,不断发展 。从洞穴壁画到中世纪黑暗时期的绘画再到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印象派 、抽象派、野兽派等等西方绘画。从摹临动物到绘画耶稣、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再到文艺复兴中理性主义、人文主义、绘画与科学解剖相结合、再到印象 、立体主义等,这些画派的不同让我们领略到一种画家思想的转变。这些转变不仅使绘画艺术达到一次次高峰,还让我们领略到艺术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的不可分割性。从《持角杯的维纳斯》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艺术价值对于我们早期历史更有帮助。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到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我们可以看到时代风格的转变,人的思想领悟的转变,《蒙娜丽莎》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幾个角度去观察,把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几个侧面都用并列或重叠的方式表现出来。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科学价值。在《亚威农少女》中,五个裸女的色调以蓝色背景来映衬,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没有远近的感觉,人物是由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这种立体几何绘画风格是时代的突破,和中世纪绘画,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具有很大差距,其中的艺术价值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
西方艺术的独特价值可以理解为西方艺术的精神,每种艺术都是独特有价值的,价值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比如中世纪时期,那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是无法重来的时期。它的独特性犹如中国宋朝的艺术高峰那样,是独一无二的。
二、中国画和西方绘画的“文”和“质”的融合
西方艺术用科学的方法解剖的方法进行绘画在画面中主要运用焦点透视,中国画家一般使用散点透视不追求光影写实效果,重气韵。但是在近现代西方绘画中,西方画家越来越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构图上中国人物画为突出人物主要地位,主要人物在画中的比例最大,这和古埃及人物画有同工妙处。古埃及正面律不追求写实,注重画作中所赋予的价值观,政治态度,这和中国画又有极大相似点。《晋书》卷九十二《顾恺之传》中写到:顾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这可以看出中国绘画注重人物眼神,情感的表达。中世纪初期的绘画具有独特的符号象征,圣像画注重眼神的描绘,画在似与不似之间。所以由古至今中西方之间有很大的相似点。随着历史发展,西方艺术家不断地追求真实空间、结构、在色彩方面寻求表现力,而中国画进一步拓展线墨的艺术张力,逐步形成各不相同的绘画体系。主观的一些创造虽不直接具备自然科学的品格,却也是达到一种艺术的独特精神领域。西方绘画的具象描绘,也为中国画家打开了不同绘画视野。中西方艺术家都能各自发现对方的不同的独特的价值,中西方画在不断融合,竞争与发展,绘画达到了更高层次的艺术价值。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表达内容服务,这是“立文之本源”,是一切文艺创作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文”与“质”的实现使艺术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
三、现实问题
由于艺术价值的独特性。“文”与“质”往往不能得到共同实现。我们不能要求绘画作品必须有历史价值,但是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绝对是独一无二,每幅真正的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这是无可厚非的。
四、总结
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都是自己民族智慧的结晶,一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每个人对不同的作品观点感受都是不同的,无法衡量作品真正的好坏真假,艺术作品价值高低。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天价的艺术品,不一定是真正的艺术经典。因此,收藏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还是要找寻它真正的艺术价值,不要随意听信他人,要多方面了解,不要歧视不同文化的艺术作品。毕竟每件艺术品都有自己的灵魂所在。每件真正的艺术作品的价值无关是哪一个民族、朝代、种类的,它们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欣赏,每件真正的绘画作品的价值都是无法取代的。“文”与“质”的巧妙结合使世界艺术达到一个高水平时期,这也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在写实中赋予情感,在情怀中赋予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