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生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meng6112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秋兴八首》是杜甫创作巅峰时期的巅峰之作。以苍凉的笔调绘出了浓丽的旧梦,杜甫以身居巫峡,心念长安为线索,抒写了遭逢兵乱,留滞他乡的客中秋感,感情趋向于凄清哀怨。组诗的第二首充分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创造了诗歌的矛盾美。
  【关键词】 杜甫;《秋兴八首》;虚实相生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7-0028-02
  一、创作背景
  代宗广德二年(764)六月,通过朋友严武运作,杜甫得到了一生最高官位——检校工部员外郎。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包括好友章彝被官职更高的好友严武杖杀,次年,永泰元年(765)一月,杜甫以“幕府愧群材”为由辞官,回到了成都浣花溪草堂,同年五月又离开了成都,前往夔州,这组诗是大历元年(766)杜甫54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秋兴》是一组七言律诗,全诗八首蝉联。
  二、虚实相生之美
  虚实相生是中国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渗透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很多方面,比如绘画、音乐、语言文学等等,具有鲜明的民族审美特点。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被广泛运用,尤其是诗歌。从众多诗词歌赋大家的文学主张和评论当中,均可看到他们对虚实相生艺术的认同。司空图主张:“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张戒认为:“诗贵不迫不露而有余韵。”姜夔也说:“诗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他们均认为好诗不应太露太实,而应是言已尽而意无穷,留下回味的余地,从而达到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
  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在古典诗词中有如下几种体现:首先。景中有情,实中有虚。即所谓借景抒情,以实显虚;其次,情中含景,虚中有实。此种情况多抒情浓烈,景往往被情所冲淡;再次,虚实互转,象外有情。既直抒胸臆,又借景抒情。诗人深谙虚实相生艺术表达技巧,在本首诗歌创作中多次运用,取得了独具特色的表达效果。
  三、詩歌鉴赏
  律诗分为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两句为一联。
  (一)首联赏析——依斗望京情不移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首联写到了“夔府孤城、落日、北斗、京华”。依次点明了北望的地点“夔府”,时间“落日斜”,薄暮时分和北望的方向“京华”。
  清朝研究杜诗的学者钱谦益说:“依斗望京,此句为八章之骨。”“八章之骨”,即这一组诗的纲领和眼目。“望”表达了挂念之切。前面加一个“每”字,表明几乎每天都望。所望之处皆是都城长安,也是诗人的故园家乡。望而不见,怎能不悲?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安史之乱虽告结束, 但边患未除, 像边境的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少数民族乘虚而入, 在北方和西方不断侵扰。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有发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大唐王朝再也无力挽回由盛而衰的颓败之势。而此时的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壮志难酬,但他依然关切国家安危。“每依北斗望京华”,不但写出了长安的方向,也写出了夔州与长安距离之遥远。诗人在这里借“北斗”在天空中的永恒位置,来表达对唐王朝的坚贞之意。
  (二)颔联赏析——奈何心事终虚化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这两句诗用了倒装修辞手法,正常语序应该是“听猿三声实下泪,奉使八月虚随槎”。北京人有个谚语:“话说一遍众人美,话说两遍淡如水。”此处诗人刻意安排成倒装语序,就有追求新意的意思,使语言“陌生化”,让读者读起来有新鲜感,并且会使读者身不由己地放慢阅读速度,因为这种违反常规的词序读快了读不懂。在七言句当中,通常第三、四字位置是句子的中心。所以诗人把“实下”和“虚随”四字移到了句子的中心,有强调的意思,强调虚实关系在这两句诗里的重要性。
  接下来,从虚和实两个方面来赏析一下这两句诗。“听猿实下三声泪”,《水经注》有这样的叙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杜甫没到巫峡之前就听说,如果在这里听到猿猴的叫声会使人哀伤落泪。现在来到了夔州,亲自听到猿啼真的是止不住泪下,所以叫“实下”,诗人凄怆落泪,皆因身历苦境。诗人参加科举考试,奸相李林甫以“野无遗贤”为名,无一人被录用。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长安十年奔波, 可谓是“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 妻离子丧,孩子活活被饿死。在这样萧瑟的晚秋,独坐孤城,漂泊天涯,又贫病交加,听到凄楚的猿啼,不由得老泪纵横,故这是实写,但实写超越了客观描述本身,自然使人联想到诗人背后的辛酸,联想到诗人更广阔的生活世界。
  “奉使虚随八月槎”,这句诗讲了一个神话传说。民间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所以海边居民每年八月就准备好干粮,乘槎而去,以为又可以乘槎回来,但这个美好的愿望是实现不了的。艺术的创作是要反映现实生活的,这个神话传说用在诗中,诗人含蓄流露自己也有实现不了的愿望,即希望“入朝做官,回长安”,这个愿望犹如乘槎上天一样,“茫茫不可达”。他身边曾经有一个人就如同传说中的木筏一样,可能带着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此人便是他的朋友剑南节度使严武,但这个人765年突然暴病离世,因此杜甫回长安供职的心愿也随之化为泡影。
  颔联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而通过虚实对比,重新审视自己对理想的过分向往和对眼前现实生活的忽略。虚实相生手法充分运用,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表达张力。
  (三)颈联赏析——山城卧病听悲笳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这里的画省就指尚书省。尚书省署的墙壁粉刷好以后,会把古代的贤人烈士画上去,所以叫“画省”。尚书省上朝的时候,会有两个侍女捧炉焚香跟随。而杜甫的检校工部员外郎是尚书省的郎官,唐代尚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有轮流值班、住宿在那里的惯例。他当时十分希望能跟随严武入朝,在他的引荐下供职尚书省。但他只空挂了个尚书郎的官职,现在又伏枕有病,滞留荒僻山城,想为国家做事的愿望没能实现,辜负了那份工作,因此用一个“违”字表达这个遗憾。   “画省香炉”虽然是实实在在的景物描写,却凝练含蓄表达了诗人执着的政治理想和追求,似实实虚,合于古典诗词创作中“诗贵含蓄”的审美要求。起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表达效果。
  再看“山楼粉堞隐悲笳”,在万籁俱寂的深夜,远处白帝城的墙外隐隐约约不时传来凄厉、悲壮的笳声,更增添了山城的悲凉,撩起诗人无限的愁思和感慨,把诗人对“画省香炉”的遥想拉回到了“山楼粉堞”的现实,形成了巨大反差。
  这两句仍然使用了虚实相间的手法:画省香炉,是心中所念,为虚;伏枕山楼,为眼前现状,为实。这一虚一实使诗人被拉扯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当中,挣扎,痛苦,欲罢不能。
  (四)尾联赏析——立功已无望,立言有信心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从意境美的角度上看,整首诗最美要数这两句了:藤萝月和芦荻花。藤萝枝条随风晃动,使得透过它们照在石上的月光仿佛也获得了生气。同时也写出了时间的飞速流逝,从开始照着藤萝到后来移照洲前芦荻花,类似于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在山城孤寂的夜晚,仔细看眼前的这个画面,虽然稍显凄清,却又不失朦胧唯美。
  这里的“请”字耐人寻味,杜甫在请谁看呢?细读诗歌,觉得诗里好像根本没有第二人的痕迹,是杜甫的自言自语,是杜甫在请自己看。一个是正在写诗的诗人杜甫,另一个是诗中所描写的人物杜甫,即现实中的杜甫和理想中的杜甫。理想中的杜甫远望京华,心里总放不下“致君尧舜上”,那个遥不可及的官场神话。结尾的另一个杜甫,请自己收回远望的视线,回来细看眼前的藤萝月、芦荻花,虽凄清但不失美丽的现实生活。
  尾联又一次发挥了虚实相生艺术的表达张力,宕开一笔,拓展了诗歌内涵,完成了虚实相生艺术的完美结合。
  通读全诗,虽然整首诗消极怀旧的比例比较大,但是在诗的末尾,诗人的心境似乎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诗人坐在夔州西阁上,他可能已经很清楚,自己“立功”已经无望,但“立言”却有信心。
  这种猜测在第三首诗中得到了印证,“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四、结语
  《秋兴》八首其二,这首诗歌有如下特点:
  首先,运用了循环往复、虚实结合的写法。从开始的“夔府孤城”“遥望长安”到思绪收回,这是第一次反復;接着是对“画省香炉”的遥想被“峡中猿啼”拉回,这是第二次反复;最后是对往日的“联翩”回忆被“古城悲笳”唤醒,这是第三次反复。诗人在回环往复的叙事中虚实结合,营造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完美诗歌结构。
  其次,诗歌中时空的转换。空间的转换:从开头的远眺京华到诗歌结尾近观藤萝月;时间的转换:从开始“落日斜”到诗歌结尾的“石上月”;心境的转换:诗人由开始的沉溺于理想到诗歌结尾的直面现实。
  纵观整首诗歌,诗人杜甫在理想与现实的苦苦挣扎当中,最终在诗歌的自信中定格。
  参考文献:
  [1]李鹏飞.杜甫《秋兴八首》详析(上)[J].名作欣赏,2010,(03):58-61.
  [2]李鹏飞.杜甫《秋兴八首》详析(下)[J].名作欣赏,2010,(04):29-33.
  作者简介:朱瑞雪,女,山东单县人,菏泽家政职业学院早期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 自东汉“清议”之风盛行以来,人物品评、识鉴的风气到三国魏晋时期便流行开来。《世说新语》中有“识鉴”“品藻”“赏誉”三门,都是关于人物的品评,本文以第九门“品藻”为内容,结合《晋书》及其他典籍中的记载,进行对照,探析《世说新语》中人物品藻的客观性,并找出影响其客观性的因素,探索背后人的个性层面与文学发展层面的原因。  【关键词】 《世说新语》;人物品藻;客观性;文学自觉  【中图分类号】I
期刊
【摘要】 本文以回译与文化还原为理论框架,分析《苏东坡传》中相关中国文化元素的翻译问题。该书内容涉及广泛,涵盖儒家、诗歌、佛教、文物、风俗、食品、药物等多种文化元素,还涉及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员姓名等。依据彼得·纽马克提出的文化分类模型,本文对该书中的文化元素进行了整理、归类,从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古典诗词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其文化还原问题,并对张振玉、宋碧云的两个中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期刊
【摘要】 翻译不对等性主要就是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够找到一一相对应的翻译用语,主要原因在于受到不同文化不同背景影响,使得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会失去原有意思。中文诗词在翻译成英美文学作品时,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含义。为此翻译人员要充分了解彼此的语言差异和文化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对不对等性进行深入探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英美作品翻译的整体效果,强调翻译的信达雅,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 英美
期刊
【摘要】 文化自信是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但是多年来,由于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日渐磨砺,造成了许多农村居民对文化自信的缺失。乡村的振兴要提高乡村创造物质的生产力,更要筑牢文化的根基,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如何提升乡村文化自信?本文阐述了乡村文化自信的构成及内涵,分析了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现实状况,并探索性地列举了提升乡村
期刊
【摘要】 《日出》中的陈白露是曹禺先生笔下最耀眼的人物,其炫目光芒,一方面是因为外在的明媚娇艳、机敏谈吐;另一方面在短短的、不幸的一生中,她始终勇于冒险、敢爱敢恨,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使其具有了一种洒脱磊落的独特风范。  【关键词】 《日出》;陈白露;冒险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7-0009-02  曹禺塑造了众多
期刊
【摘要】 本文以潮剧《情断昆吾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为研究对象,探究译者如何基于生态翻译理论,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对戏剧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并把这些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目标受众,促进潮剧文化在英语国家的有效传播,为当前戏剧的外宣翻译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戏剧;文化负载词;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克莱尔·梅苏德在《皇帝的孩子》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一些纽约知识分子所经历的伦理冲突、迷茫、失落、顿悟和重生。结合弗洛伊德关于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理论,分析了书中两位女性——玛丽娜和丹尼尔的心理成长过程:从最初受到超我诱惑时的迷茫,到自我与超我之间进行斗争,最终获得重生并实现真正的自我。意在启示女性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追求精神层面的独立,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 自
期刊
【摘要】 《神明2011》是川上弘美2011年在《神明》基础上改写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以“3·11”东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泄漏事件为背景,通过加入“放射能污染”“土地污染”“防护服”“体表放射线量”等字眼,整篇小说充满了强烈的恐惧气氛和不安情绪,虚构的小说情节便拥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小说中对“处所”的依赖和恐惧以及人类与“熊”之间的主体间性交流无一不体现了对生态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作者的家园共同体意
期刊
【摘要】 本文基于明末才女叶小鸾的代表作《汾湖石记》文本,阐述了明末清初之际江南地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渴望命运自主的愿景。通过灵心慧质的才女绚烂多姿的刻画描写,汾湖石的起落沉浮命运映射出在时代的变迁与制度的演进中,明清江南女性诗人异于前代的独立主体思想萌芽与积极进取的生命热度。  【关键词】 江南才女文化;自我意识;命运自主;性灵自由;叶小鸾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李白诗歌中存在着鲜被人关注的反映商人世界的作品,其因从小受家庭、胡汉文化和道侠精神的多重影响,在这些有关商人的诗歌里,李白或古题新作,代商妇作闺怨词商咏;或直接对商人经商表示同情;或通过商人经商现象展现唐朝商品经济和城市繁华;或通过胡商呈现包罗万象的大唐气象。这些诗歌既涵盖了李白的成长背景,也涵盖了其对商人的态度,还反映出唐代经济繁荣和水陆交通便利;既打破了固化的“士、农、工、商”的阶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