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诊刮标本的高分化腺癌与非典型增生的临床病理观察与鉴别对照分析

来源 :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jk3883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与非典型增生患者的子宫内膜诊刮标本病理学特征以及诊断鉴别。方法:收集33例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与33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的子宫内膜诊刮标本,分析其病理学特征以及临床诊断鉴别情况。结果:腺癌多见于50-60岁绝经后妇女,增生多见于≤50岁绝经前妇女;两者的腺体排列、腺体分化、腺体内容以及间质变化存在不同表现。结论:高分化腺癌与非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诊刮标本在腺体排列、腺体分化、腺体内容以及间质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非典型增生;高分化腺癌;子宫内膜;病理特征;鉴别诊断
  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简称腺癌)以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经量过多以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临床主要通过攻血诊刮术进行宫内膜活检,但在病理诊断过程中,高分化腺癌与非典型增生之间的诊断鉴别难度较大,容易误诊,影响临床治疗及预后[1]。为提高临床对子宫内膜腺癌与非典型增生的认识以及诊断鉴别水平,本文对比分析了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与非典型增生患者的诊刮标本,分析其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要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3例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患者与33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的功血诊刮标本。其中,腺癌患者年龄在38-70岁之间,其中,1例<40岁,3例在41-50岁之间,21例在51-60岁之间,8例>60岁。31例患者在绝经1-12年发生阴道白带增多且带血或者阴道不规则出血,2例月经不规则或者经量增多。33例增生患者的年龄在31-62岁之间,其中,5例在31-40岁之间,25例在41-50岁之间,3例>50岁,患者均存在月经周期不规则。
  1.2 方法
  腺癌与增生患者的病理标本均采用10%的甲醛进行固定,并以石蜡包埋,常规进行病理切片后,进行HE染色,采用医学专用光镜观察切片病理表现。操作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进行。
  2 结果
  2.1 腺癌子宫内膜标本的病理表现
  子宫标本表现为内膜明显增厚、表面较为粗糙且凹凸不平、质地较脆,可观察到出血坏死区或者溃疡形成,且病变范围占子宫内膜的1/2以上,仅少数表现为菜花样或者息肉状突起,肉眼可见子宫切面存在肌层浸润。组织学改变表现为腺管状腺体,仅少数表现为纤细的乳头状。镜下腺体排列较为紊乱,多密集拥挤排列,大小不一,极性消失。腺体之间无内膜间质存在,呈现搭桥、共壁或者紧靠现象,大部分患者可观察到筛状结构。部分患者的腺体不完整且不规则,上皮增生堆积成尖角或者锥形。细胞核明显增大,且呈极性紊乱排列,核浆比例严重失调,细胞外形由正常的卵圆状变为圆形,有少数细胞表现为畸形核,核膜明显增厚,核仁明显增大,染色质明显增多,常见核分裂象,且存在病理型核分裂象。患者多可观察到腺腔隙内存在中性粒细胞以及坏死细胞碎片。多存在纤维细胞,且胶原纤维明显增多,间质纤维增生反应较为明显,且间质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
  2.2 增生子宫内膜标本的病理表现
  镜下可见子宫内膜呈现均匀增厚,色泽主要为灰红色,质地较软或者适中,无坏死或者溃疡形成。腺体呈密集排列,无共壁或者筛状结构存在,间质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腺体的大小不一,仅少数患者表现为粗矮乳头形成,腺上皮增生明显,并表现为假复层排列,排列呈现极性紊乱。细胞核的大小不一,形态由正常状态的椭圆形变为圆形。较易观察到核分裂象,细胞核深染,无病理型核分裂象。仅少数患者的腺腔内可观察到红细胞以及分泌物,中性细胞极为少见。多存在子宫内膜型间质,仅少数患者存在区域性纤维组织增生。
  3 讨论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超微结构、形态学、免疫细胞化学以及分子遗传学水平与高度分化子宫内膜腺癌属于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临床诊断鉴别难度较大[2]。通常情况下,子宫切除标本可观察到子宫肌层浸润情况,从而排除增生可能。但在诊刮标本中,由于无法观察到间质以及肌层浸润指征,难以排除腺癌,导致误诊[3]。因此,在高分化子宫腺癌与非典型增生患者的子宫内膜诊刮标本诊断中,寻找两者的病理学特征及差异对于指导临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本研究资料以及相关研究报道,简要分析了两者的病理特点以及鉴别诊断要点。
  3.1 高分化腺癌与非典型增生的临床表现异同
  子宫内膜腺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多为绝经后妇女。本组33例高分化腺癌患者中,仅1例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下(33岁),以50-60岁老年女性较为多见,29例(87.9%)在50岁以上。而非典型增生多发生于绝经前妇女中,本组有30例≤50岁,占90.9%。腺癌患者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或带血、异常阴道不规则流血等,而增生患者主要是月经周期不规则。
  3.2 高分化腺癌与非典型增生的病理学改变异同
  (1)镜下表现:镜下所见腺癌与增生患者均存在内膜增厚现象,但腺癌患者的内膜主要呈灰白色,且质地较脆,表面较为粗糙,而增生患者的内膜呈灰红色,质地适中或较软。(2)腺体上皮分化:镜下可见,腺癌患者与增生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上皮分化异型性,核仁较为明显,细胞核均呈圆形,易见核分裂象,这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无太大意义。但腺癌可观察到明显病理型核分裂象,而增生极为少见,这对两者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3)腺体排列方式:诊刮标本中,腺癌标本的腺腔存在明显的不完整和不规则形,并表现为成角或者锥形突起,部分还可出现筛状结构,腺腔外乳头表现为搭桥、共壁等现象,而在增生标本中几乎无上述特征,这有利于两者的鉴别。(3)腺体内容:大部分腺癌的腺腔内可观察到中性粒细胞以及细胞坏死碎屑,而在增生标本中无此现象,对腺癌与增生的鉴别具有一定的意义。(4)间质改变:在腺癌标本中,内膜型间质完全由纤维性间质所替代,间质较为稀少且胶原网状纤维明显增多,存在明显淋巴细胞浸润征象。在增生标本中,除腺体较为密集部位存在纤维间质以外,其余均为内膜型间质,极少见淋巴细胞浸润,这对于两者的鉴别也有一定价值。有相关研究资料认为,腺体存在不规则浸润并合并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性反应时,应高度怀疑腺癌[4]。
  3.3 高分化腺癌与非典型增生的刮宫标本诊断鉴别
  功血刮宫诊断由于标本量较少,组织较为浅表且破碎明显,常常缺乏典型的腺癌征象,临床诊断难度较大[2]。有学者认为,患者刮宫诊断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但在子宫切除标本中发现浸润性腺癌征象时,应警惕是否误诊或者浸润性癌与非典型增生共存[5]。故在刮宫标本诊断中,如缺乏典型腺癌征象,应仔细观察,连续切片进行反复观察,以便准确诊断,如无法确诊时,可再次刮宫或者组织会诊,以免发生误诊而影响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综上所述,在子宫内膜刮诊标本中,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改变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仍具有各自的特异性表现,分析两者的镜下表现、腺体上皮分化表现、腺体内容以及间质改变情况,结合患者的发病年龄及临床症状等,有利于准确诊断并鉴别。
  参考文献:
  [1] 张惠,李卫平,狄文等.影响分段诊刮诊断子宫内膜癌细胞病理分级准确率的临床因素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9,18(8):570-573.
  [2] 徐基成,余绍兰,李晓琼等.子宫内膜癌19例临床病理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09(5):139-142.
  [3] 贾英华,李淑敏.子宫内膜癌术前诊刮病理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4):1423-1426.
  [4] 李小毛,叶辉霞.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及临床特点[J].广东医学,2010,31(21):2859-2860.
  [5] 黄子婴,汪希鹏,狄文等.分段诊刮诊断子宫内膜癌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6):434-43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通过常规方法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法进行对比,评价后者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目标,按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常规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除进行常规治疗以外,还为患者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的100毫升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期间详细记录两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癌血清中miR-21的表达情况,探讨miR-21在胃癌检测中的意义 方法:设计miR-21和U6茎环逆转录引物和PCR扩增引物,以U6为内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对照组、胃窦溃疡组、胃窦炎性息肉组及胃癌组的miR-21表达情况,并将术前与术后的miR-21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癌组患者的miR-21表达水平明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胃窦溃疡组及胃窦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颌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为更好的治疗颌骨骨折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与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颌骨骨折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其骨代谢生化指标 TRACP5b、BGP、NTX在术前术后的变化规律。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手术后与手术前相比较,骨吸收指标NTX与TRACP5b相比较,均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 检验针对胃溃疡疾病的两种药物埃索拉唑与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在我院消化科2010—2013年确诊为胃溃疡的病人117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人,对照组58人。治疗组病人服用埃索拉唑药物60mg治疗,而对照组病人服用奥美拉唑药物40mg治疗,治疗2周,5周后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复诊,观察治疗进度。结果:2周后的治疗组愈合率为38.7%,显效率为73.1%,有
期刊
本文以河北省某三甲医院的临床医师为例,应用回顾性调查法,描述和分析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现状和主要特征,以期为了解和控制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提供决策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河北省某医学院附属医院各临床科室的临床医师,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调查样本。  1.2 调查工具及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工具为自制的调查问卷,问卷设计以国外文献[1]中的调查问卷为基础,广泛听取相关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加局部介入化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确诊的支气管内膜结核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及纤支镜介入,治疗组加用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治疗组在痰菌转阴速度、病灶吸收好转速度、临床症状改善速度、管腔内病变吸收速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纤支镜介入治疗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普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12h、24h、48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物质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等护理满意度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开窍法治疗中晚期青光眼的临床价值和意义,为中晚期青光眼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晚期青光眼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开窍法治疗,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视野、彩色视觉诱发电位等项目的检测对照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会阴Ⅱ度复杂裂伤双合诊修复缝合的方法及预后。方法: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4例阴道分娩时发生会阴Ⅱ度复杂裂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双合诊单层缝合阴道法,观察组采用直视缝合法,对两组患者的缝合时间、术后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率进行比较。结果:双合诊单层缝合阴道法与直视缝合法相比较,缝合时间短,术后病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于癌症患者放疗后的护理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放疗的86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进行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焦虑值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5.3%(41/43)和81.3%(35/43),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