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及实施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cq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东省在2021年全面实施新高考改革,因此,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教育格外重要。本文以广州市玉岩中学为例,结合该校高中生生涯发展水平的现状,提出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课程目标,并构建了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生涯体验课程及生涯咨询辅导的三维课程体系,通过三维的指导模式全面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涯规划体系,积累了一些开展高中生涯教育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生涯教育;三维课程体系;生涯规划体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9-0026-03
  2016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了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广东省在2021年全面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这要求学生从高一起,就要对自己的兴趣、未来要报考的学校、专业和生涯规划有更为清晰的目标。但由于小学、初中阶段生涯教育的空白,学生在生涯发展的探索、选择以及学业规划等方面会遇到诸多的困惑与困难,急需相关生涯规划知识的指导。
  近几年来生涯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高中蔓延开来,但从整体实施情况来看,高中生涯教育课程资源不足,尚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调查显示,只有33%的高中生接受过职业与学业的指导,而新高考改革方案带来的多元选择是综合性的,不是简单的学业匹配或者职业匹配,而是基于整个人的综合决策。对高中生而言,生涯探索往往意味着发展自己更多的才能和擅长领域,在深入探索自我的基础上做出选科的选择、大学专业的选择以及未来职业的选择。在这一阶段,高中生还需通过多种社会实践,加深对职业的了解,以提高个体的生涯发展水平。但是目前高中生对生涯的探索往往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因此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指导课程显得格外重要。
  一、当前高中生生涯发展现状
  以广东省广州市玉岩中学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苏钰婷编制的“青少年生涯发展量表”为工具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629份。该量表分成了生涯态度与行动两个领域,生涯态度包括生涯感受和生涯信念两个分量表,生涯行动包括生涯探索和生涯计划两个分量表。本研究强调态度与行动知行合一的架構,希望对青少年的生涯发展能有全面的了解。
  结果表明,高一学生生涯发展总分较高,高于量表的平均分,说明学生的生涯发展较成熟,生涯发展状况较好。其中,生涯信念的分数最高,说明学生开始觉察并关注生涯发展、职业规划与选择等生涯任务;但生涯计划的分数最低,说明学生对于未来选择工作及生涯发展,包括确定职业选择及生涯发展方向、拟定生涯活动计划的具体任务、行动时,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导。同时,从生涯态度及生涯行动得分可以看出,高一学生的总体得分较高,生涯态度及生涯行动的状况较好。但生涯行动的得分低于生涯态度的得分,说明学生对生涯发展及规划有一定的认知及觉察,但对于如何进行具体的生涯行动仍需得到进一步的指导。
  二、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涯教育三维课程体系
  在前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高中生涯教育的课程目标,并构建了三维课程体系。
  (一)生涯教育的课程目标
  认知目标:树立生涯规划意识,了解生涯规划的基本知识;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和性格类型;了解探索大学、专业的基本方法;了解新高考及选科的相关信息;掌握生涯决策和目标管理的方法,关注和初步了解未来社会的技术发展和职业变化。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憧憬,提升学习内驱力;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能力和个人品质;提升自我效能感,并引导学生树立将变化看作规划的一部分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涯适应能力。
  行为目标:增强生涯规划的自主性和自控性,能正确使用测评工具进行自我探索;掌握一定的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和社会实践技能;对自己的高中选科和学业目标及未来有较清晰的规划。
  (二)高中生涯规划的三维课程体系
  1.生涯规划指导课程
  生涯规划指导课程有生涯必修课和主题班会两种方式,由学校的心理教师和班主任进行授课。生涯必修课程根据Hartung 等制定的“生涯适应力的体系建构”,主要由五个板块内容组成:踏上生涯列车、自我探索、新高考与选科、职业探索、生涯设计。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与内容相匹配的生涯体验与实践活动、提供生涯决策及生涯规划的方法指导等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对生涯规划课程的兴趣,指导学生科学选科,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活。如在“自我探索”部分,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在“新高考与选科”部分,让学生了解大学专业、新高考政策、多元升学路等,学习决策的方法;在“职业探索”部分,帮助学生梳理家庭职业树、了解生活中的职业与变化、了解行业与职业、技术发展与职业变化,最后设计完成“我的高中生涯规划书”。生涯主题班会课由班主任开展,结合不同阶段的具体生涯问题来开展,比如高一的“入学适应”“学习方法指导”“我的梦想”、高二的“选科指导”“我的理想大学”、高三的“志愿填报”“时间管理”等。
  2.生涯体验课程
  除了统一的课堂授课,本校在课外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来开展生涯教育。如围绕“新高考与选科”主题,邀请华师心理学院的研究生开展专业讲解“心里有个迷——心理学究竟学什么”、邀请华农优秀大学生分享视频“我的大学选择”,邀请优秀家长来校开展职业分享讲座如“我的金融之路”等,在暑假期间组织高一学生通过参观大学,开展“走访我的理想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围绕“职业探索”主题,组织了“职场嘉年华”活动,邀请职场精英来到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学生们通过采访职场人士来了解不同职业,并将调查成果整理制作成海报再进行展示;利用我校身处广州市科学城的地域优势,开展“走进高新企业的研学旅行”活动,组织学生去“冠昊生物科技”“香雪制药”等高新企业进行考察活动,了解当前科技发展的最新技术。每年还组织高二学生去劳动教育基地参加学农活动,通过走出去,让学生了解真实的职业世界。   3.生涯咨询辅导
  生涯咨询辅导主要针对个别生涯困顿和决策的探讨与解决。学校的心理教师通过心理测评软件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自我,通过“个人成就事件”和学习方法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合理设置学业目标,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做好选科的决策和高中规划等。通过老师的专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生涯发展思考。
  三、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涯规划课程实施
  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校通过以下途径充分保证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一)配备专兼职的生涯导师团队,建立校外生涯导师库
  要保证课程的实施效果,强大的师资是必要条件。学校在生涯规划的课程实施中非常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心理教师为生涯规划课程的专任教师,并邀请资深教师为兼职教师。除了校内充足的师资力量,校外的生涯导师队伍也十分强大,包括各行业的领军人物,如科学家、企业家;优秀学生家长(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场精英人士)以及我校毕业的优秀校友等。这些专业素质过硬的导师团队,深受学生欢迎。
  (二)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充分保障生涯课程的课时量及实施效果
  生涯规划课程以生涯规划必修课及生涯主题班会课的形式开展,高一阶段安排每周一节生涯规划必修课,并由专职心理教师任教。除此之外,每月一节生涯主题班会课,由班主任负责实施,有效地保证了生涯课程的实施效果和质量。
  除了固定课时的生涯规划课程,还有形式多样的生涯体验课程,由学校学生处、团委及年級等部门以不同的活动形式灵活开展,既有在校内开展的各类讲座、职业嘉年华游园活动,也有在校外开展的研学旅行及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来体验和感受,提升了生涯活动课程的丰富性、趣味性。
  为了便于开展个体生涯咨询,我校还配备了专用的生涯咨询辅导室,用于学生们的日常生涯咨询辅导。
  (三)精心编制校本教材,打造生涯课程资源库
  在生涯课程的不断深入实施中,通过编制生涯校本教材和打造生涯课程资源库来总结和优化课程的实施效果。我校编制的《青少年生涯规划成长手册》,与生涯必修课的课程相匹配,每一章都包括了生涯知识、生涯探索、生涯实践和生涯资源库四个板块。相比于常见的读本式教材,手册式的教材相当于给了学生一个“脚手架”,它提供了可以探索的主题,能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同时,又没有完全限定探索的内容,只给出了一部分的主体活动,学生在课堂内外可以通过实践探索,来加深对自我生涯规划的探索,并记录在册,便于翻阅和整理,是学生高中三年生活的成长档案。
  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中,利用优秀校友资源,打造生涯规划系列微课“专业放大镜”。为帮助同学们更加全面地获取大学和专业信息,为科学选科做好资料搜集工作,我校精心打造了生涯规划系列微课程,邀请优秀毕业生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对大学的各类专业进行深度解读。通过学长学姐们的亲身体验、现身说法,学生可以近距离、全方位地了解大学学科特点与专业信息、未来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发展情况等信息。目前已收集到数十个不同专业介绍的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供学生自主查阅、观看,并且获得了同学和家长的高度好评。
  新高考赋予了学生更多选择权,学生需具备自主选择的能力,选择能力的提升依靠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经过两年的教育实践,我校的生涯教育课程已经形成了校本特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学生的生涯适应能力有显著提升。一个人的成长,是学校、家庭、社会协作共育的结果。未来,我校的生涯教育还需要更多的家庭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助力。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应该培养怎样的人?[J]. 中国教育学刊,2016(6):1-2.
  [2]王晓梅.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探索[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8):20.
  [3]苏钰婷. 在学青少年生涯发展之相关因素研究[D]. 台南:成功大学教育研究所,2002.
  [4]朱凌云. 生涯适应力:青少年生涯教育与辅导的新视角[J]. 全球教育展望,2014(9):92-99.
  编辑/张 旗 终校/卫 虹
其他文献
五十年前,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引发众多学者共同关注正义问题,开启了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新领域,改变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作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罗尔斯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贡献:他提出了系统的平等主义思想,深化了自由主义理论,恢复了契约论在政治哲学中的原有地位,提出了政治自由主义的观念,树立了反思平衡的哲学方法,推动了政治哲学的当代复兴.同时罗尔斯也遗留了一些需要我们思考和回应的问题,如平等主义的理想、义务论的道德立场、不同的效率观念、稳定性与合法性的关系,以及来自其他各种派别的挑战.
胡塞尔在其经典的超越论现象学中,为了给交互主体性理论提供一个彻底的、无预设的起点,提出了以他者之他异性为目标的还原——源初还原.这一还原是否切中他者之他异性、能否在方法论上得到彻底执行,构成了对胡塞尔理论的核心挑战.基于"自我批判"的视角,胡塞尔的源初还原可以得到新的解读.这种解读强调源初还原的两个功能,即划分自我领域与他异领域的功能,以及随之而来的"去中心化"功能.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结论,胡塞尔的源初还原本质上包含了一种他异化的结果,即它揭示出纯粹的超越论自我本质上与他异性处于不可分割的关系之中.
随着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信息理论的发展为结构实在论的解读提供了新视角.惠勒提出“一切物理存在都源于比特”的信息本体观.之后,弗洛里迪提出信息结构实在论,预设了一个原
本文力图通过"自然—革命—实践"这一理论架构,基于整体视角对康德与马克思之间所具有的思想亲缘性展开辨析和论述.康德通过划清理性的界限,在实践领域为信仰开拓地盘;马克思则通过划清资本主义的界限,为社会主义实践开辟道路.就理论进路而言,两者都是基于对"自然"的分析,并通过"革命"的手段进而在"实践"领域达至"目的".本文旨在以此架构为介质,以期从整体上进一步揭示出马克思与康德之间可能存在的共同思想路径.
人们普遍认为知觉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但认知科学家霍夫曼及其合作者对此深表怀疑,他们借助进化论、生物遗传学、量子理论以及数学等学科工具,提出了以"非真实性知觉"为核心的界面理论.界面理论借用计算机界面隐喻形象地说明了知觉的实用性,通过PDA循环阐释了知觉与行动的耦合如何促使我们成功地与世界互动,并借鉴量子理论的概念框架进一步作出了推展性的理论预测.这一富有创见的理论不仅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既有的知觉理论及其相关研究,还可为意识难问题的探讨提供新的致思理路,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心理学、神经科学、科学哲学等学科
作为孟子性善论根基的"恻隐之心",源于氏族社会人类原初的生命意识,具有"重生惜生"与"同命共生"相融合的情理合一的心性内涵.氏族社会解体后,由于人类不可能放弃"共处"(社会合作),故"恻隐之心"仍然是人"异于禽兽"的"类本性",并表现出有利于人类生存的善的本体性,可称之为"类本善"."类本善"潜存于个体的心理结构中,成为个体之人能够"向善"的内在根据.孟子所谓的"人无不善"正是在"类本善"意义上而非个体人性而言的."类本善"具有超越个体性的形上性和先验性,它是孟子所谓的"天",也是后世儒者所论的"在人之天
在《正义论》中,罗尔斯运用社会契约论和自然法学说,精心构建并论证了正义原则和理论,从而复兴了规范性政治哲学.他深入批评功利主义,从伦理和制度建构主义进路论证了正义的制度,对于捍卫公民的平等自由权利和处理社会经济差别的原则作了经典论述.他以假设的原初境况下人们订立契约、经过慎思而选择正义原则的过程,来为正义制度的公共性和普遍性进行论证.罗尔斯开创了当代规范政治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为人们论述并追寻正义的理论和分配制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开拓了大量的学术讨论问题域.其理论在20世纪与西方权利和分配领域的政策主张直
预测的心智观将知觉视为大脑对先验之预测进行验证的贝叶斯过程,将社会感知视为以降低关于他人经验的错误预测率为目的的"假说-验证"过程.这种预测的心智进路为我们与他人的实时交互过程提供了脑与神经机制的说明.然而,我们对他人的感知不仅涉及大脑中积极的神经表征过程,还涉及我们由于他人在场而生成的具有融合性及情感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令人满意的阐释应当将在个体间交互中涌现出来的"意义-建构"过程也纳入预测的社会认知框架.
"五四"时期,面对其他思潮对唯物史观的误解和非难,李大钊对唯物史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辩护,主要包括:对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学说之"矛盾"的辩护,对"唯物史观不是宿命论"的辩护,对唯物史观历史概念的整体性的辩护,对唯物史观的伦理道德维度的辩护.这些辩护坚持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既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又体现了学术视角的多样性.其意义在于:一是捍卫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先进性与时代价值,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度和影响力;二是彰显了中国思想界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些重大学术争论的理论自觉和独特思考;三是指引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繁荣兴盛的时代.2020年10月17—18日,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联合主办的"唯物史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暨"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在中共泰安市委党校(泰安市行政学院)举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