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课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而产生的带有教育科研性质的教研形式。近几年来,说课这一教研活动形式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说课不仅是一种能够集中地、简约的表达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的教研形式,而且它容备课、上课、议课于一体,在一定意义上达到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表达方式。对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研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推荐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说课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一、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教师在说课前应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把它作为确定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结构以及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教师说课应“以本为本”,但不能“照本宣科”,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并超越教材。说课教师应在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牢牢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关系,把课程标准和教材紧密结合起来,反复揣摩编者的意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课说好、说活。
二、注意“说课”与“上课”的区别
共同点:都是根据课程标准,通过一定的教学流程、教学方式、教学媒体,传授或阐述教学内容,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不同点:1、要求不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备课人就是主要说课人,同时是授课人。上课前的说课,主要由授课人以口语形式对评课人表述“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上课后的说课,则由评课人和授课人就教学效果共同评说“教学成败原因”和“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说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它是教学研究活动的目标,目的在于通过说课活动的开展来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为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提供保障。说课与上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相比较,其优势主要有两点:第一,时空限制小,可以经常进行;第二,表演成分少,真实自然、易懂好学。说课不容易做表面文章,因为思想不可能抄袭得了,不是自己亲自备的课,肯定就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更谈不上说深、说透、说好。而上课则是教什么?怎么教?
2、主体和对象不同。
上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面对的是学生。
说课的主体是教师自己,面对的是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同行或领导。
三、注意“备课”与“说课”的区别
说课时,应特别注意它与其它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备课与说课在目标和方向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授课人在实际操作中上好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备课要做好了解学生、钻研教材、考虑学法和选择教法四项工作,写好学期进度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三种计划。与之相应,说课有“五说”,即说学生、说教材、说学法教法、说教学设计和说教学实效。备课内容与说课内容也有部分重合,都需要涉及“教什么”和“想怎样教”的问题。当然,备课与说课也还有不一致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备课与说课各自所解决的重点问题不同。“教什么”、“想怎样教”是备课时始终要考虑的问题,而“想怎样教”还是必须重点解决好的问题,备课结果必须反映出这一点。三种计划就是用书面语言表述出来的备课结果。而授课人上课前的说课重在让人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教”,上课后的说课则重在与评课人评议、探讨“教得怎么样”的问题。很显然,说课时的重点问题,不论是“为什么要这样教”,还是“教得怎么样”,都未被列入备课结果中。
其次,备课内容和说课内容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不同。备课内容可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而与备课内容不同的那部分说课内容,即重点说课内容,则并不能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也不能直接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重点说课内容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说课人课堂教学技艺的形成、提高和完善上。从实际情况来看,专业性发展越好的教师往往对这部分说课内容的重视程度也必然会越高。
再次,备课与说课的活动形式不同。备课以教师个体为主,是一种公共参与度几乎为零的内隐性思维活动。通常情况下,教师制定的教案就是这种内隐性思维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从理论上说,个体备课的不足可以借集体备课来弥补,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下的集体备课稍有不慎就会流于形式,徒有其名。说课活动则不然。虽然备课人才是说课活动的主角,但是说课活动并不排除其他人的参与。评课人的积极参与,说课时的集思广益,使得说课活动的思维公共参与度大大高于个体备课而成为群体的外显性思维活动。个体备课与群体说课的不同是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隐性思维与显性思维、静态活动与动态活动、书面语言活动与口头语言活动的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说课主要就是将备课结果和备课人的尚未表述出来的内在思维活动成果写成讲稿,通过口语展示在评课人面前,这显然比单纯只看教案能了解说课人更多的信息。同时个体备课与群体说课的结合也是课前共同把关、课后自我反观,切磋教学技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好办法。
最后,说课与备课所起的作用不同。三种计划属于备课人对课堂教学进行主观设计的蓝图,在未运用于课堂教学之前仍属纸上谈兵。但备课备得好并不见得上课的效果就一定好,备好课只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说课则不同,说课由授课人通过口述教学设计,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的计划安排初步纳入了实际活动的范畴,形成了一种课前演练,这有助于对所讲内容的内化,加上评课人的意见,足以让备课中的不足、缺陷或失误消除在上课之前,这为上好课增大了现实可能性。诚然,说课不是要取代备课,而是要让所备的课与课堂教学实际更为接近,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四、说课要强调学生的发展
在说课活动中,一些教师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说课是说给领导、同行听的,与学生没有太大关系,认为说课重在说清“怎样教”和“为什么要这样做”,至于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对学生的发展是否有促进,都可以暂且不提等等。其实,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说课,一定要强调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设计说课程序时,要由重教转向重学,突出学法指导,为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当然,说课除了要注意以上几点之外,还有很多应注意的地方。总之,只要在说课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说课者具有较前沿的教育观念,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并有效地进行处理,能合理地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条理清晰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见解独到,仪表端庄大方等等,那么,就说明你成功了。
参考文献:
1、李彦福等.备课说课观课议课与教学反思.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6
2、戴汝潜等.说课论[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29-41. 24-29. 90-91.
一、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教师在说课前应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把它作为确定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结构以及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教师说课应“以本为本”,但不能“照本宣科”,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并超越教材。说课教师应在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牢牢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关系,把课程标准和教材紧密结合起来,反复揣摩编者的意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课说好、说活。
二、注意“说课”与“上课”的区别
共同点:都是根据课程标准,通过一定的教学流程、教学方式、教学媒体,传授或阐述教学内容,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不同点:1、要求不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备课人就是主要说课人,同时是授课人。上课前的说课,主要由授课人以口语形式对评课人表述“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上课后的说课,则由评课人和授课人就教学效果共同评说“教学成败原因”和“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说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它是教学研究活动的目标,目的在于通过说课活动的开展来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为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提供保障。说课与上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相比较,其优势主要有两点:第一,时空限制小,可以经常进行;第二,表演成分少,真实自然、易懂好学。说课不容易做表面文章,因为思想不可能抄袭得了,不是自己亲自备的课,肯定就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更谈不上说深、说透、说好。而上课则是教什么?怎么教?
2、主体和对象不同。
上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面对的是学生。
说课的主体是教师自己,面对的是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同行或领导。
三、注意“备课”与“说课”的区别
说课时,应特别注意它与其它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备课与说课在目标和方向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授课人在实际操作中上好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备课要做好了解学生、钻研教材、考虑学法和选择教法四项工作,写好学期进度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三种计划。与之相应,说课有“五说”,即说学生、说教材、说学法教法、说教学设计和说教学实效。备课内容与说课内容也有部分重合,都需要涉及“教什么”和“想怎样教”的问题。当然,备课与说课也还有不一致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备课与说课各自所解决的重点问题不同。“教什么”、“想怎样教”是备课时始终要考虑的问题,而“想怎样教”还是必须重点解决好的问题,备课结果必须反映出这一点。三种计划就是用书面语言表述出来的备课结果。而授课人上课前的说课重在让人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教”,上课后的说课则重在与评课人评议、探讨“教得怎么样”的问题。很显然,说课时的重点问题,不论是“为什么要这样教”,还是“教得怎么样”,都未被列入备课结果中。
其次,备课内容和说课内容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不同。备课内容可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而与备课内容不同的那部分说课内容,即重点说课内容,则并不能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也不能直接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重点说课内容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说课人课堂教学技艺的形成、提高和完善上。从实际情况来看,专业性发展越好的教师往往对这部分说课内容的重视程度也必然会越高。
再次,备课与说课的活动形式不同。备课以教师个体为主,是一种公共参与度几乎为零的内隐性思维活动。通常情况下,教师制定的教案就是这种内隐性思维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从理论上说,个体备课的不足可以借集体备课来弥补,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下的集体备课稍有不慎就会流于形式,徒有其名。说课活动则不然。虽然备课人才是说课活动的主角,但是说课活动并不排除其他人的参与。评课人的积极参与,说课时的集思广益,使得说课活动的思维公共参与度大大高于个体备课而成为群体的外显性思维活动。个体备课与群体说课的不同是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隐性思维与显性思维、静态活动与动态活动、书面语言活动与口头语言活动的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说课主要就是将备课结果和备课人的尚未表述出来的内在思维活动成果写成讲稿,通过口语展示在评课人面前,这显然比单纯只看教案能了解说课人更多的信息。同时个体备课与群体说课的结合也是课前共同把关、课后自我反观,切磋教学技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好办法。
最后,说课与备课所起的作用不同。三种计划属于备课人对课堂教学进行主观设计的蓝图,在未运用于课堂教学之前仍属纸上谈兵。但备课备得好并不见得上课的效果就一定好,备好课只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说课则不同,说课由授课人通过口述教学设计,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的计划安排初步纳入了实际活动的范畴,形成了一种课前演练,这有助于对所讲内容的内化,加上评课人的意见,足以让备课中的不足、缺陷或失误消除在上课之前,这为上好课增大了现实可能性。诚然,说课不是要取代备课,而是要让所备的课与课堂教学实际更为接近,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四、说课要强调学生的发展
在说课活动中,一些教师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说课是说给领导、同行听的,与学生没有太大关系,认为说课重在说清“怎样教”和“为什么要这样做”,至于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对学生的发展是否有促进,都可以暂且不提等等。其实,关注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说课,一定要强调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设计说课程序时,要由重教转向重学,突出学法指导,为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当然,说课除了要注意以上几点之外,还有很多应注意的地方。总之,只要在说课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说课者具有较前沿的教育观念,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准确地把握重点、难点,并有效地进行处理,能合理地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原理,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条理清晰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见解独到,仪表端庄大方等等,那么,就说明你成功了。
参考文献:
1、李彦福等.备课说课观课议课与教学反思.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6
2、戴汝潜等.说课论[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29-41. 24-29. 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