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乐水 天人合一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n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席堰,地处浙江省龙游县灵山江下游的后田铺村,距今已有600多年,具备传统水利天人合一的理念,蕴含可持续灌溉的智慧,素有“龙游都江堰”之称,是古代农业灌溉工程的典范,更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因地制宜 引水入渠
   灵山江,龙游县境内衢江第一大支流,是典型的山溪性源流,河道蜿蜒曲折,两岸群山起伏跌宕,溪流时隐时现、暴涨暴落。上游湍急的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冲入龙游县内的河道中,日积月累,在江中央形成了一处沙洲。在建造姜席堰前,龙游县灵山江两岸的农民望着江水滔滔不绝,却不能加以利用灌溉,甚至在汛期,江水四处蔓延至田野,给农田造成巨大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产生活。
   为改变看天吃饭的境地,古人利用江中的沙洲,将堰体设计为两部分:姜堰、席堰,主堰体姜堰位于灵山江的主航道,主要作用为抬高水位,使部分江水沿着支流进入引水渠道中,用于灌溉,如遇丰水期,超过堰体的河水将直接流入灵山江下游;姜堰属于支流坝堰,目的是排放过多的渠水,使其重新汇入灵山江下游,起到泄洪的作用。通过充分利用江心绿洲、天然河道、河床高差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将沙洲作为纽带,上接姜堰、下连席堰,科学布局、相互制约、协调运行,最终形成水位高差、引水分流、减灾灌溉、排水排沙于一体的枢纽工程。
  就地取材 生态治水
   从空中俯瞰,姜席堰拦水坝呈规则的方形,这与特殊的地基构造有关。姜席堰的基础为松木框架结构,采用了生长在龙游县的粗壮松木,利用松木在水中千年不腐的特性,通过重力捶打,将松木埋置在河床以下一定深度的持力层中,形成方形的框架基础,用于抵抗河水巨大的冲刷力。同时,收集灵山江中的大块鹅卵石,层层叠叠装入松木框架中,共同構成了姜席堰的主体结构。
   当湍急的河水流过堰体时,鹅卵石之间的缝隙既消解了水流能量,使河水减速变得轻缓,同时还减少了反射回流,使得堰体具有一定的透水性、稳定性;而块状鹅卵石自重大,松木框架保证石块稳定不移位,共同作用下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可靠性。在没有力学知识的年代,古人就地取材,巧妙地将松木、卵石结合,形成牢固的堰体基础,保证姜席堰屹立不倒,至今仍旧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同时也是姜席堰能够成功申遗的重要因素。
  珍贵古堰 代代守护
   明万历年间的《龙游县志》记录了姜席堰的建成过程:“姜村堰、席村堰,元至顺间达鲁花赤察儿可马兴筑。其水发源处州,由南源至十七都堤灵溪之水;分为二堰:上为姜村堰,下为席村堰,相距数百武。”原来,构思如此巧妙的姜席堰早在公元1330~1333年间就已建成,由于资料缺失,建设的具体情况已无从考证,但在当地流传着姜席堰名字的由来。时任龙游县令的察尔可马(蒙古人)主持修建这座古堰,他委托姜、席两家承担堰体的具体建造,并根据朝廷旨意免收三年皇粮,限时三年完工。但受限于当时的建造技术和自然条件,建设过程异常艰辛,在最后期限内两座堰体终于建成,而姜公、席公因超用皇粮,自觉无法面对朝廷,选择投江自尽。后人为纪念两家的丰功伟绩,将两座堰体分别命名为姜堰、席堰,并建造了一座“堰神殿”(已损毁),以表达对先人的敬仰。
   自建成680多年来,姜席堰沿用了“官督民办”的管理模式,被龙游县代代人民悉心呵护着,并在《龙游县志》记录了多次修护古堰的过程:“明嘉靖四年,为洪水所坏,推官扬州郑道筑马胫八十丈,以杀水势,又筑砾坝一百五十丈,以固其址,自是堰不患涸。后知县钱仕重修之。万历间,知县涂杰又重修之。自是每岁修堰,相沿为例……崇祯间,知县黄大鹏始力矫之,月恒三四至验视渗漏,呼工补塞,不使有涓滴之泄……清康熙十九年水灾,堰塞,知县卢灿修浚之。三十九年为大水冲毁,仅余马胆数丈。至乾隆间,知县徐起岩始重加修筑,旋复被水冲毁……”不仅如此,在近现代,我们国家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姜席堰进行修建。例如,1950年国家实施了姜席堰护岸工程,耗费共计7.4万斤大米;2007年,姜席堰被列入了浙江省“千万亩十亿方节水工程”并实施了改造,内容包括引水坝堰加固、节水配套改造、农桥和分水闸改造等,最终完成了灌区渠系改造、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条件。
  世界遗产 造福一方
   目前姜席堰的灌区面积为3.5万亩,但根据历史记载,在康熙年间有5万余亩土地能够得到灌溉,显著改变了当地生活生产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农业、运输、商业、文化等产业的发展和兴盛。
   农产品丰富。《万历龙游县志》卷四《物产》提到“蔗,皮色紫,贩豁他郡”“萝卜,最多大者可数十斤,移售他郡”,说明龙游种植甘蔗、萝卜的量多个大,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而且还售卖到其他地区,已经是商品化的经济作物。《民国龙游县志》卷六《物产》记录“五十日禾,立夏前种,大暑前熟。六十日禾,则大暑后熟。是二种者,贫家喜种之,以其收获特先,青黄可接,且得补种两熟,收成较丰……”表明在当时双季稻种植已经得到推广;在县志中还提到:“烟草亦须奎肥,肥即获,余肥未尽,播以小麦,小麦必丰,麦收后继以番薯,及番薯即熟,又栽烟草,如是循环,恒易致富”,烟草、小麦、番薯循环种植,收获颇丰。这些多样丰饶的物产与当地丰富的水资源、便利的灌溉条件密不可分。
   水碓设施普及。江水通过沟渠引入城内后,活水明快流动,在满足饮用生活的基础上,当地居民还在水边设立水碓、筒车、磨坊等设施,利用水流动力,进行粮食加工及灌溉。水碓的出现,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粮食加工效率,而且更加体现了姜席堰对当地生产技术的深远影响。在龙游县,保留至今的多处水碓遗址承载了深厚的乡民情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见证了龙游的历史发展。
   水陆交通发达。《万历龙游县志》卷四《田赋》中提到“我龙民之疾痛邮站为甚,陆负水挽,往来如织”,说明龙游县是一个水陆交通要道。驿前码头是龙游最大的码头,历史上一直是官府驿站所在地,该码头以竹木薪炭及竹纸、药材等大宗山货的运输交易为主。茶圩码头,与驿站码头隔江相望,从北乡腹地流出的龙溪在此与衢江交汇,龙游北乡的商人以此为运输口岸,极大活跃和促进了当地的商品流通。
   婺剧文化兴盛。婺剧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大剧种的总称,流传于龙游、金华、衢州一带。龙游婺剧发源于远古时代的“稻作文化”“傩祭文化”,进而演变发展为今天所见的婺剧。在许多明清时期的龙游古建筑中,完好地保留着种类不同、艺术价值较高的龙游婺剧戏曲砖雕、木雕及古戏台,如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龙游石佛乡三门源村的叶氏建筑群古戏曲砖雕,雕制着《刘备招亲》《尉迟恭救驾》《临江会》等精美绝伦的戏曲图案。在龙游很多地方还留有古戏台和祠堂台。如横山乡东坞村绍衣堂戏台、志棠乡杨家村杨氏宗祠戏台、志棠乡后邵东村东陵侯戏台、马叶乡马氏宗祠戏台等。
   2018年8月,姜席堰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同期入选的还有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湖北长渠。姜席堰深厚的文化底蕴、大胆的设计构思、巧妙的建造技术、精心的管理保护,使其能够屹立近700年不倒而保留至今,能够在众多古代水利工程中脱颖而出成功申遗。我们将继续共同守护这块璀璨瑰宝,传承和弘扬古代水利文化。
其他文献
近日,人民出版社出版陈锡文等著的《中国农村改革40年》一书,并在全国公开发行,该书被列为中宣部2018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之一。  《中国农村改革40年》一书从农村改革伊始的歷史背景、逻辑演变入手,既涵盖了农村的土地制度、集体经济组织制度、乡村治理体系、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粮食购销体制等影响中国农村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制度演进,也涉及农民收入和生活、脱贫攻坚、农业农村
期刊
50年前,他放下羊鞭,光荣参军,多次受奖,用忠诚和汗水换来了五次三等功。   23年前,已是副师级干部的他,转业到地方,任河南省质监局稽查总队总队长、新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等职,查办了毒大米等一批大案、要案,多次获得全国打假先进个人荣誉。   两年前,在省城退休的他,本该颐养天年,却毅然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小山村,成了一名村党支部书记。   他就是徐光。是什么样的情怀让他回到家乡?是什么样的决定使他
期刊
“武安南伐勒秦兵,疏凿功将夏禹并。谁谓长渠千载后,水流犹入故宜城。”唐代诗人胡曾的一首《咏长渠》,道不尽长渠两千年的沧桑。长渠又名白起渠、荩忱渠,位于湖北襄阳,西起南漳,东至宜城,引蛮河泾流注入汉江,蜿蜒49.25公里,号称“百里长渠”。  长渠始建于公元前279年,距今已有2297年的历史,从开建时间来看,长渠比四川都江堰早23年,比陕西郑国渠早33年,比广西灵渠早65年,《中国水利之最》将长渠
期刊
“你家的帮扶人知道是谁不?”  “知道啊,是李局长。”  “李局长叫啥名字?”  “李建,文广新局的一个副局长。”  “今年都有啥收入?”  “光伏、到户增收、低保、再贷款,还出去打零工,总收入有个万把块吧。”  11月22日上午,四棵树乡雁门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里,乡党委书记王豪问,贫困户陈天江答。  一问一答,问得详细,答得具体。11月16日以来,南召县为切实压实各级扶贫干部责任,做到沉下去、
期刊
精干的模样,黝黑的脸庞,眼前这个淳朴的农村干部很难让人与“亿万富翁”联系起来。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放着挣大钱的老板不做,回到村里当起了吃苦受累的“村官”。他就是坐拥上亿资产,却坚持要回村造福乡里的河南省叶县辛店镇南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翟国松。  回村当致富“领头雁”  翟国松本是南王庄村村民,到山西打拼20多年,如今生意顺风顺水,还把80多岁的老父亲接到山西享福。然而,父亲曾当过村里的党
期刊
中国人讲究文化,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原大地,提到魔术,人们想到的应该是平顶山市宝丰县活跃在全国各地的魔术队伍;提到菊花,人们会想到焦作四大怀药里的怀菊花。在燕赵大地,提到杂技,人们会想到吴桥;提到中药材,人们会想到安国。魔术与杂技是我国珍贵的传统技艺,中药与中医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如今,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文化正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生产力。  宝丰魔术走天下  1
期刊
40年前,改革大幕从农村开启。正是接续不断的发力改革,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一系列巨变。农村改革永远在路上,振兴乡村需要继续深化改革,产业如何更加优化、土地政策如何适应发展需要、城乡统筹如何更进一步等诸多问题期待更好的解决方案。   40年前的冬天,改革大幕从农村开启。一年前,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改革40年、乡村振兴元年之际,由中央农办和山西省举办的农村改革(太谷)论坛日前在山西太谷县
期刊
【编者按】《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河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总体设计和阶段谋划,明确了今后五年的重点任务,部署了一批重大工程;建立了体现河南特色的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细化了乡村振兴措施。本刊特刊发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农业农村厅等七部门负责人对《规划》的解读,以飨读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全国重要的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河
期刊
河南省孟津县城以东,沿省道314线孟津县20里四季瓜果长廊,在河南省科技厅批准的孟津县农业科技园区内,他走东家串西家、下苗圃进瓜棚、说西瓜话甜瓜、讲技术算收入,天天不离地头、句句都是种瓜……他就是洛阳市十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员朱学杰。   朱学杰是孟津县送庄镇朱寨村人,2006年创办洛阳市农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甜蜜世界”国家级星创天地的骨干创业导师。20多年来,朱学杰研究出了“多点四季定向选育法
期刊
走进河南省方城县拐河镇满目葱茏的韭菜岭,只见漫山遍野的桃林硕果盈枝。正在果树间忙着采摘的村民马振东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个地方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是田总让这片昔日的荒山秃岭变了样,也给周边的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原来是啥不啥,一片荒坡荒山荒岭。自从田总把这儿整个开发以后,看着很好看。这附近的群众在家门口都能挣钱,给群众带来了很大的益处。”   马振东所说的田总就是方城县鹏迈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