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离泡沫破灭有多远

来源 :私人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anb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市场关于A股市场出现的蓝筹泡沫问题争议不断。市场却出乎意料地坚挺,两市指数不断创出新高,投资者包括执掌着市场资金话语权的机构投资者们也从未有过这样的困惑。在市场多变的复杂格局下,怎样洞悉并把握投资的方向,即不错失前所未有的大牛市机遇,又能适时规避未来市场泡沫破灭时带来的投资损失,成为投资者必须面对的命题。
  随着6月以来低价股行情的结束,散户对于公募基金有了重新认识,机构投资的市场份额再次上升,A股未来的趋势仍将是机构投资比例不断提高。到7月末,基金、券商、保险、QFII等主流机构投资者持有的A股市值比重达44%,而其中股票基金资产净值1.67万亿元,超过A股流通市值的30%。这些机构重仓的蓝筹品种发动和带领了本轮上涨。
  大盘蓝筹股的全面上扬一方面有效地拉动了股指的上行空间,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如果以2007年的盈利计算,目前两市的平均市盈率已接近40倍,很多机构已有共识,不容置疑,A股已踏入全球最贵股市之列。
  基金规模的发展过快,在市场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加上公募基金的被动式投资,成为催生A股蓝筹泡沫的原因。7月至今,已有11只基金问世,发行规模超过千亿,发行后的基金要被迫迅速建仓,投资对象主要是蓝筹股,推动蓝筹股的上涨,进而导致基金净值的增加,良好的基金表现又吸引了大批散户购买基金,近半数的新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间接入市,形成一个“基金循环”,成为推动股指走高的重要力量。
  如以前的每个高点一样,结构性泡沫、估值偏高一类的利空话题再次引起市场的讨论。面对A股市场的高估值共识,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对下一阶段市场充满谨慎,机构投资者内部群体内部也逐渐发生多空分歧。在众多的声音中,罗杰斯的“中国股市仍是初期泡沫”的判断或许更能反映大师级投资者对这种市场所处阶段的圆滑和融通的客观认识。
  在国内市场缺乏做空机制和相应的风险对冲产品的情况下,在有限的避险组合选择中,选择有一定成长性、业绩稳固发展的大盘蓝筹股无疑是相对稳健的投资策略,加上缺乏做空机制造成的基金投资策略趋同,大盘蓝筹股遭遇机构热捧进而出现高估值也就成为市场的必然趋势。
  A股市场泡沫仍将继续,其理由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大市值公司的优势地位会不断得到增强,因而泡沫更主要地体现为蓝筹泡沫。大市值公司可以有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能力、项目运作能力和资本运营效率。高股价对公司融资的效率和低成本的优势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反过来快速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支持其高成长并为股东带来丰厚回报,对其高股价形成支撑。
  其二,从国际经验看,本币升值和温和通胀从来都是牛市的双动力。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5.6%,为10年来最高水平,与一年期税后存款利率相比,负利率达-2.5%,普通投资者对负利率感知强烈。由于负利率环境,储蓄意味着将遭受确定性损失,因此投资者由风险回避必然转向风险寻求。一方面居民的储蓄存款不断活期化。另一方面则是储蓄开始逃离银行,越来越多地向其他金融资产包括房产、股票、保险等方面配置。同时,人民币升值不会一步到位,离外资所期望的目标仍远,外资持续涌入所带来的增量资金仍然源源不断,与正在因负利率不断逃离银行并转化成机构投资的居民储蓄形成合力,维持中国资产价格膨胀之旅。
  其三,从市场交易的表象观察,与5.30之前的连续巨量换手交易的狂热有所区别,近阶段尽管市场指数不断攀升,但成交量始终处于温和状态,显示出市场交易者整体上的谨慎态度。这种状态并非如很多人担忧的台湾股市泡沫破灭前的垃圾股满天飞、全民炒股的非理性投机狂潮现象可比。
  其四,我国资本市场仍始终未放开融资融券的信用交易,财务杠杆使用因素所导致的泡沫成分仍占很小部分。
  因此,结构性泡沫现象仍可维持下去,高估值仍可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获得市场的容忍。
  理性来看,在连续上涨且伴随估值过高的情况下,市场短期可能出现较大震荡整理,然后通过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来消化短期过高的估值水平,但牛市格局基本不会改变,国内资产价格膨胀的进程还远没有结束。在如此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采取留一分清醒留一分醉的策略更容易自如进退。如果一旦出现市场热度进一步极剧升温,资金大量流向三线题材股、垃圾股,散户直接入市量大幅增加,交易量连续巨额放大时,当企业创造的价值财富已无法追及股价创造,资本游戏已引起绝大多数投资者甚至上市公司的极度热衷时,可能才是股市泡沫加速走向破灭的时刻来临,而那一时刻是否能够保持理性和清醒,恰是对我们每个投资者的真正考验。
其他文献
编者按:“5.30”暴跌后,大量的套利资金涌入封闭式基金,使深沪两市基金指数迭创新高。6月15日,在大盘微涨0.43%的情况下,基金指数在盘中再创新高。上海基金指数上涨7.21%,盘中摸高至3836.53点,收于3810.14点;深圳基金指数盘中一度到达3672.33点的新高,收于3616.96点,涨幅达到7.7%。38只可交易的封闭式基金全线上涨,  高折价率下的“价值洼地”使得投资者疯狂追捧封
期刊
优质的生活不一定要用高级品来表现,只要感觉对了,就连一个不起眼的挂钩也会充满艺术性。日常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创意,家居设计领域虽然没有太多的高科技,但是一些细节的改动却也体现了与众不同的创意思想。在平常的产品里面,加入一些简单的小创意,初看平平淡淡,细细玩味又深觉创意无穷。开一家汇聚这样各种创意的家居礼品店,让生活的乐趣尽现在平凡的细节中。    3000亿市场引爆创意家居商机    茶几上,一个诱人
期刊
在基金主导的结构性牛市下,5元基金仍会加速产生。但是,在越来越庞大的基金海洋中,哪些基金将会快速向5元大关迈进呢?其实,从5元基金那我们可以总结出投资要领,即挑选累计分红少、基金规模适中、历史业绩过硬、品牌基金公司的品种。他们将是下一个快速 冲击5元基金的“金基”。   在蓝筹股的带领下,大盘越战越强,冲破5000点后继续大幅上涨,强势的大盘也驱动不少股票型基金的单位净值跳过5元大关。统计显示,截
期刊
工银瑞信:高净值基金未必“高估”      2006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走高,基金净值不断攀升,财富效应吸引了大量新的投资者加入了基民的行列。但面对几百只基金,很多投资者感到有点眼花缭乱,难以做出选择。   目前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很多投资者认为高净值基金“贵”,上涨空间小,容易“跌”,偏好买便宜的基金,甚至有些投资者非一元基金不买。实际上,基金净值确实是要参考的一个因素,因为这直接决定了单位投资
期刊
在5000点的高位上,在CPI持续高企的通胀时代里,投资者该如何理性投资?备受争议的A股市场估值问题,其实质到底如何?境内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业务试点和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投资者又该如何面对?针对这些当前市场的热点问题,本期高端访谈请来了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勘先生来为我们一一解答。      通胀时代下关注四大投资主线      私人理财:继题材股泡沫破灭之后,现在的蓝筹泡沫也被广泛讨论。对于蓝
期刊
唱歌、拍电影、开商店、办公司,当红艺人陈冠希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成为香港最年轻的CEO。无论是在香港铜锣湾开设专卖外国Hip-Hop潮服的时装店Juice,还是在上海长乐路投资波鞋店ACU,抑或是投资过千万创办娱乐公司,陈冠希巧妙地借用了自己作为明星的赚钱效应,将生财之道挖掘得淋漓尽致。      明星开店,以名气促财气      1999年,19岁的靓仔陈冠希进入娱乐圈。刚出道一年,凭借着出
期刊
搭乘H股直通车      编者按: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展业务试点,批准境内个人直接投资港股。内地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即H股,将成为投资的最大热点,越来越多的股民将搭乘H股直通车。   如果说A股市场是高原上的湖泊——青海湖,那么,港股市场就是代表水平线的大海。想在大海中捞鱼,必须学会在大海中游泳。因为大海毕竟不是湖泊,能在湖泊游泳,并不代表能在大海中经历波涛汹涌。  
期刊
牛市造就了基金的5元军团。但是,上半年是题材股行情,下半年是蓝筹行情。截然不同的行情,很容易使上半年跑得快的基金风光不再。因此,在这场龟兔赛跑中,基民选择之前跑得快的兔子也有一定的风险。那么,这些5元基金中,谁后劲更足呢?      牛市造就5元基金军团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至8月24日,份额累计净值超过5元的开放式基金一共有10只,如表1。除2只被动型的指数基金外,其余皆为
期刊
中金公司:利于两地股市长期健康发展      内地居民直接投资H股,短期来看,对A股市场影响为负,会分流一部分资金。由于对国内投资者,对香港市场尚存在一定的认知难度,加上A股市场相对于港股市场赚钱效应更加显著,我们认为初期分流的资金规模并不会太大。前期QDII发行远远不如A股新基金发行火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因此,温和的资金分流效应尚不足以对A股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局面造成太大的影响,直接影响体
期刊
就中长期的方向来看,B股市场的最后命运很有可能与A股合并,其自身的使命已经基本完成,而目前B股股价都普遍低于A股,所以A股上涨就会带动B股向上,而就现在A股市场的表现来看,A股处于不断向上创新高的阶段,这也必然给B股增添向上的动力。  8月底沪深B股股指的走势来看,股指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走势,市场呈现出谨慎做多的势头,而人气也被修复,特别是深市B股从前期的暴跌的阴影中走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B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