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是一项“爱心”事业,师生沟通的最好语言就是爱,有爱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只有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学生才会尊重、爱戴和信任你,才能在学生心目中享有较高的威信,从而把班主任工作做好。那么,怎样真心地爱、艺术地爱,使班主任的爱结出丰硕的成果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用爱心感化学生
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可见,热爱学生,亲近每一个学生是当好班主任的必要前提。爱护学生是每一个班主任的本职,是一个合格班主任的必备要素。以爱动其心,无微不至地关爱每个学生的成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师生关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我深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就是关心学生,就是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以真诚的帮助和支持。对于学生的表现,班主任要给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其缺点,要恰如其分地指出,并努力地帮助他们纠正;对其优点,要善于发现并加以鼓励;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二、以诚心感化学生
以诚心感化学生,就是要诚恳地对待学生,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真心诚意地指出他们的不足,肯定他们的优点。其实,学生往往很希望亲近班主任,但他们又往往害怕班主任,这在心理上是一种冲突,要消除这种冲突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班主任主动亲近学生,以心换心,感化学生,融入学生之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样师生能更好地进行思想交流,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教师人格的熏陶下,更加活泼、健康地成长。
三、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潜能。师生之间需要互相尊重,不能去强迫、指责和嘲讽学生,而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观察他们的兴趣爱好,洞悉他们的喜怒哀乐,使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消除心理负担,做到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朋友,使学生感到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给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应努力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四、学会欣赏、及时鼓励
“人性最深刻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如是说。作为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的眼睛。在教与学的活动中,为了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只要看到学生的长处,班主任都应满腔热情地鼓励和肯定学生,哪怕是小小的进步,都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欣赏学生,赞扬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在自信、成功的心态中学习,这对教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乃至培养健全人格都是非常重要的。
五、尊重学生,平等信任
有尊重才能信任,信任是尊重的表现。推心置腹,以诚相待,充分信任学生,是师爱的具体体现。现在的初中生大都为十一二岁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第二阶段,且多为独生子女,有很强的自尊心,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表现出喜悦。反之,就会感到失望,埋怨教师,产生对抗心理。由此可见,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是花草,以“园丁”的身份任意浇灌,更不能把学生当成任意填塞什物的“容器”。而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采用一切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保护和发展他们的自尊心。“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要用自己的诚挚炽热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与学生达到心灵相通、心心相印。
总之,教育是充满感情的,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愿我们都能用爱心来浇灌学生的心灵之花,使之更加鲜艳,更加美丽。
(责任编辑 袁妮)
一、用爱心感化学生
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可见,热爱学生,亲近每一个学生是当好班主任的必要前提。爱护学生是每一个班主任的本职,是一个合格班主任的必备要素。以爱动其心,无微不至地关爱每个学生的成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师生关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使我深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就是关心学生,就是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以真诚的帮助和支持。对于学生的表现,班主任要给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其缺点,要恰如其分地指出,并努力地帮助他们纠正;对其优点,要善于发现并加以鼓励;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二、以诚心感化学生
以诚心感化学生,就是要诚恳地对待学生,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真心诚意地指出他们的不足,肯定他们的优点。其实,学生往往很希望亲近班主任,但他们又往往害怕班主任,这在心理上是一种冲突,要消除这种冲突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班主任主动亲近学生,以心换心,感化学生,融入学生之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样师生能更好地进行思想交流,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教师人格的熏陶下,更加活泼、健康地成长。
三、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潜能。师生之间需要互相尊重,不能去强迫、指责和嘲讽学生,而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观察他们的兴趣爱好,洞悉他们的喜怒哀乐,使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消除心理负担,做到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务必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朋友,使学生感到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给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应努力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四、学会欣赏、及时鼓励
“人性最深刻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如是说。作为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的眼睛。在教与学的活动中,为了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只要看到学生的长处,班主任都应满腔热情地鼓励和肯定学生,哪怕是小小的进步,都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欣赏学生,赞扬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在自信、成功的心态中学习,这对教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乃至培养健全人格都是非常重要的。
五、尊重学生,平等信任
有尊重才能信任,信任是尊重的表现。推心置腹,以诚相待,充分信任学生,是师爱的具体体现。现在的初中生大都为十一二岁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第二阶段,且多为独生子女,有很强的自尊心,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表现出喜悦。反之,就会感到失望,埋怨教师,产生对抗心理。由此可见,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是花草,以“园丁”的身份任意浇灌,更不能把学生当成任意填塞什物的“容器”。而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采用一切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保护和发展他们的自尊心。“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要用自己的诚挚炽热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与学生达到心灵相通、心心相印。
总之,教育是充满感情的,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愿我们都能用爱心来浇灌学生的心灵之花,使之更加鲜艳,更加美丽。
(责任编辑 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