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货那点事儿

来源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_7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是压货高手吗?
  
  近日,一个很久以前的同事兼面子上的朋友W君打电话来报喜:昨天终于成功跳槽到另一家规模小得多的饮料公司,干的是一份销售培训的活儿。
  我愕然之后不合时宜地“呵斥”他:你放着“山贼”(其实是华北区销售经理)这份大有前途的职业不做,去抢什么耍嘴皮子的“穷教书匠”的饭碗?
  电话传来W君顿足捶胸的“哭嚎声”:大哥,客户的库房都被我压得冒尖啦,盘库时连一只女人脚都放不进去!编了3年的童话再没一个经销商愿听了,咋整?还不赶快拎包走人!
  正在写这篇文章的当儿,《第一财经日报》又有一则新闻出来:著名物流企业越海科技被PC巨头惠普的一位徐姓销售经理“骗”得花了上千万元现款吃下2000台电脑,结果徐经理的承诺全打了水漂,最后干脆离职拜拜了。2000台电脑压了7个多月还没消化,让越海老板悲愤莫名。
  压货能压到内行手里,而且一压就是千万元,徐经理可谓压货高手中的高手。
  压货未必就是罪恶的。比如,可口可乐各装瓶厂有个共同规律,一旦一个工厂年销售(其实用压货形容其销售的实际内容更贴切些)只要超过2千万标准箱,随后一年销量会呈井喷式喷发,并保持2~3年。
  本文不在道德层面讨论压货,只要销售还在继续,压货就在发生。我辈既然吃的是销售这碗饭,就有理由为压货正名:压货有理!当然,还得补上一句,过量有罪!
  如果读者诸君还想将销售这碗饭继续吃下去,那么,有两个问题不得不明确:
  1.应该把货压给哪位好朋友?
  2.阅尽前辈“压货秘籍”,遍寻名师,如何用最动人的甜言蜜语去压货?
  
  把货压给谁?
  
  很多朋友把第一个问题看成是废话:老子每个月都在为指标恼火得血压飙升,还管谁该压谁不该压?肯定是大小渠道老少客户通吃啊!但事实证明,这种压货方法,不出3个月,你一定死翘翘。
  如果你是一个新品,或者不是一线品牌,尚能巧舌如簧说动覆盖完善、口碑良好的渠道商付出大笔彩礼来压货,当然是上上之举。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比猴还精的A类客户很难上当。这时,找到那些“钱多人傻”但下级覆盖不够或根本没有从业经验的“钻石王老五”,也算你小子运气好。当然,注意别压太狠了,除非你和上文的徐经理一样,事先就准备好拿了奖励走人。
  还有一种大客户策略,实际上是更高明的压货策略。有两个公司这一招玩得出神入化,一个是年销售额上百亿元青岛啤酒,一个是2008年销售额过40亿元的红牛饮料。十多年来,他们销售的核心政策实际上一直都是被人唾弃、“迂腐不堪”、“陈旧过时”的大客户政策。他们一边威逼利诱软缠硬磨让大客户不断吃进,一边“悲天悯人”地帮助挺着大肚子奄奄一息的大客户一级级把货压下去。
  2008年底,某公司的核算业绩是:sell in(公司卖给大客户)42亿元,sell out(大客户出给小批发和终端的实际售出,其实还不是真正被消费者消化)30个亿。100多个大客户朋友用他们肥硕的大肚子装进去了12个亿的“理论”销量业绩。
  当然,自觉高人一头的跨国公司,比如可口可乐,早已甩开大客户自己开干,在大卖场渠道通过花钱买陈列实现压货的同时,对小超市和食杂店通过预计月销量划分为“钻石、金、银、铜”各级客户,让客户为了拿到指标奖励跳起脚自己压货。所以,关账前两天是全月销售的重头戏。
  
  所谓“压货秘籍”
  
  在第二个问题上,这些年来并没有多少推陈出新。压货手段无非三种:
  1.情感和权势。
  痛哭流涕状痛说革命家史,当初你小子穷得叮当响时我是如何拉你一把的?现在你为哥哥多囤2箱子货会死?或者摆出一副“我的地盘我做主”,这个小忙不帮,别怪兄弟以后给政策时不仗义啦;
  2.返利、旅游、陈列和堆箱额外奖励等名目。
  无非以蝇头小利迫你多进货。联合利华收购“金华茶叶”后在大连市场铺货时,许诺经销商铺货100家给个小奖,铺货500家给个大奖,铺货1000家海外旅游的干活,连小区铺货都免费提供桌椅等礼品。
  3.描绘光明前景和耍无赖双管齐下。
  有个号称世界500强的美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很小,只在天津收购了一家国内较著名的鞋油厂。这个公司多年不想投入(其实也没有银子投资市场),但高高的指标压得销售人员吱哇乱叫。
  于是,每个人都编造出总部诱人的政策请客户入瓮,最后一大堆代垫费用无人报销。据说现在这个公司还是这个操性,如此作风,难怪多年来销售徘徊在1个多亿没有任何长进。但每个被骗上贼船的客户,都不得不当牛做马,否则不得脱身。
  追求销量时,如果首先想到的只是压货技巧,你只能算个雕虫小技的初段选手;只有当你真正理解了压货的要义,让科学、适量的压货为你的长期市场目标服务,你才是高手。
  最后,借用陈淑桦的《梦醒时分》唱出营销人的苦甜:
  你说/你压了太多的货/心中充满苦闷;
  你说/你骗了太多的客/心中充满悔恨;
  要知道压货总是难免的/你又何必痛苦绝望;
  消化才是硬道理/为何你还不动手……
  
  编辑:陈思廷
其他文献
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  我估计,10年之后,只有很out的人还在拿着纸版的《销售与市场》看,很in的人,或许过个三五年就已在电纸书上看这本杂志了。  你可以不相信我说的时间,但对这个趋势大可不必质疑。亚马逊的Kindle阅览器已经在一片质疑声中登上了全球老大的位置。  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正准备在中国取得与亚马逊一样的成功。这是我在一个月之内采访的第二个要仿效亚马逊的老板,看来我得采访亚马逊CEO
期刊
如果你认为互联网无边界,可以将产品卖到全世界,我建议你冷静会儿。    目标市场需求    这是首要考虑原则。你的目标市场在哪儿?目标客户对你的产品是否有需求?  为此,你需回答以下4个问题:  问题1:潜在客户在哪儿?  问题2:他们是些什么人?  问题3:他们是否有网上购物的习惯?  问题4:他们网上购物关注哪些因素?  问题1:潜在客户在哪儿?  你的市场是在中国、美国、欧洲、日本,还是别的
期刊
不需要太长时间,市面上就会出现击穿底价的戴尔上网本,而那时,对厂家本身的渠道资源将是一场“血雨腥风”的洗劫。在“套机”做法的推行之下,刚入门的上网本一定会交这笔学费的。    中国移动导演上网本浪潮    3G大幕徐徐拉开。中国移动“可着劲”地推荐着3G上网本,各个笔记本厂家,尤其是知名品牌,很是兴奋了一把,个个拼了命、打破头地向移动猛抛媚眼。  厂家都在幻想,只要公关拿下中移动,就像以前“1元购
期刊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饥饿的业务员路过,好心的老人把整篓的鱼送给他,业务员很高兴地回公司了。  一个饥饿的老板路过,老人把整篓的鱼送给他,老板摇摇头说:“我不要鱼,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鱼是会吃完的,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一个饥饿的销售经理路过,老人把钓竿送给他,销售经理接受后说:“不好意思,我还想要那篓鱼。鱼解决现在的问题,钓竿解决未来的问题。”
期刊
笔者研究80后的消费动机和行为之后,强烈感受到:80后是真正引领中国“感性消费时代”的先驱队伍。  什么是“感性消费时代”?  定义很简单,即: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时,人们对购买选择所表现出来的决策模式的感性化。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人们买东西时,不太注重性价比,而根据自己的需要、喜好和个性来购买,人们唯一考虑的因素似乎是“我喜欢”或“不喜欢”。    独立意识    多数80后是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
期刊
编者按    随着市场环境的深刻变革,4P、4c等传统的营销理论日益受到挑战,企业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困扰。很多企业在急剧变化的环境面前或束手无策,或疲于应对。这往往是营销短视症的结果。  当今,企业需要改换另一种视角,基于动态环境和组织资源,重新认识市场,认识营销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战略营销管理是指企业从市场环境和组织资源出发,从竞争战略的高度来思考问题、设计战略、管理营销。在战略营销的视野下,营
期刊
如果说,前些年“80后”在思想意识上给了我们一个震撼,那么,如今他们在具体的消费能力上,再一次让我们感叹。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已经走向工作岗位,甚至发展成为管理者或创业者,不再是原来的靠父母养活的“孩子”了。甚至,不少“80后”也已经成家,开始做“孩子”的父母了。  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大中城市的消费态势主要由“小资群体”来掌控,而“80后”的思想意识和消费行为是这个群体的风向标。也就是说
期刊
80后也要细分市场    80后有很多与70后和60后不一样的特征,前文总结的都是主流群体的共同特征,但不能因此误认为所有80后都这样。在现实生活中,有些80后看上去像70后、有些像90后的现象比比皆是。  所以,80后这个名词在营销领域的定义不是指80年代出生的所有人,而是具备80年代出生的多数独生子女固有的意识形态和消费模式的群体。  明白这个定义,才知道如何区分80后的消费动机及行为特征。而
期刊
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就是我们进入了一个不确定性的年代。在不确定性的危机中,我们能做什么,选择什么是对的,就显得非常重要。  1.大家都害怕危机,但是危机并不都是有害的,危机中的增长也并不是神话。  危机和增长是一对孪生兄弟,危机让市场富有变化,而变化正是增长的机遇。在危机中,信念是获得增长的动力之源。任何行业、企业、任何人都会遇到危机,第一个发现危机的人,往往有机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增
期刊
经销商不进货了!    这天早上,老王气呼呼地走进办公室,把排货单随手扔在办公台上。  老王是国内一家大型饼干公司的区域经理,管理着6名经销商。随着国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经销商的销量出现困难。今天,他面临着在职以来最矛盾的局面:本月,6名经销商有1名根本不进货,另1名则是隔月进货,形势不容乐观。  小李见状,半开玩笑地说,“不进货的八成又是‘顺意’吧。”小李是老王手下的一名干将,极有头脑,掌管着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