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地区危房改造与民族传统民居保护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在大规模的农村危房改造中,部分地区在危房改造中不尊重、不保护传统民族民居,出现了建新房煞风景,有的危房改造变成了破坏性的建设。因此,在农村危房改造中要注意新修建筑的文化传承,体现出我省民居的民族性、多样性,避免“建新房煞风景”的破坏性建设。
  关键词:危房改造 传统民居 保护
  
  一、危房改造的背景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
  现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其中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具体而言,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
  (二)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是惠及广大农民的民生工程,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住有所居”是基础的民生需求,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首要条件。农村危旧房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它既是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又是人民政府改善农民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具体措施,更是一项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解贫帮困的惠民工程。在改造过程中,要着眼当前,立足长远,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千方百计做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二、危房改造与传统民居的保护
  一件古瓷,一幅古字画,在很多人心中都是宝,但一两所民居,一个古村落,可能会被人忽视。村落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古村落及其传统的民居就是保护承载各种历史信息的真实遗存,也是保护一段看得见摸得着的老百姓自己的历史。在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速”的大背景下,来自文化保护的提醒十分明确:保护传统民居,抢救是第一位。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将北侗民居特有的传统文化融入危房改造,使昔日摇摇欲坠的危房,变身为具有浓郁侗族风情的庭园,有利于传承侗族文化和对传统古建筑、民居的保护。但是,无论人们再怎样刻意保护,还是敌不过时间的力量。它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如果不及时抢救,面对自然毁坏、人为破坏,这段历史将渐渐被销毁。
  (一)传统民居
  “传统民居是指那些乡村的﹑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它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有的建筑形式,其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一个地方的建筑应当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人们的意识观念相适应,并产生这个区域所特有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建筑本身又是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体现,某个地区建筑的发展应该是以传统民居为基础的,传统民居是地方建筑的根,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地方性建筑风格。传统建筑体系以住房为主,建筑为木结构,都是以院落为单元。当今建筑材料的迅猛发展,传统建筑材料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各种各样的结构框架材料,都影响到了远离城市的乡村,在新建的农宅中已很少见到传统形式的住房,能见到的只是些“古宅”。近年来,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极为密切,由于建筑业的发展,城市的建筑发展改变了多年遗留下来的传统建筑风格,取而代之的是砖混结构的“方盒子”组合成的“新宅”,这样的民居失去了建筑的精神和文化性。
  (二)新民居
  大煞风景的“方盒子”。新的农村住宅以“方盒子”为主流﹑形式单一﹑呆板,虽然符合当今建筑的步伐,但是在文化方面并无创新,相反它抹杀了传统的民族文化。传统民居在高度发达的建筑技术的冲击下,“新”的民居逐渐改变了传统民居,破坏了传统遗留下来的质朴的,融于自然的建筑风格。只要是物质条件与社会方位改变了,它原有的那些含义就不复存在了,但适合后人生活需要的传统形式却被继承下来。传统民居的精神和文化应当被继承和发展,也应赋予传统民居以生气,使之富有生命力,是其成为真正安全舒适,适应环境及使用方便的各类建筑空间环境,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
  (三)危房改造进程中保护传统民居意识
  文化的记忆可以用建筑的形式来传承,传统民居融艺术、技术、生活、习俗于一体,集中体现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审美观念,具有较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反映了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同其它古建筑一样,是人类历史留下的财富,应当重视和保护。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特别是在大城市的建设中,现代与传统,钢筋水泥与平房小院之间的矛盾正越来越突出。如何在城镇发展中保护好传统民居和文化,对这些宝贵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这是我们面对的新课题。
  很多房屋和建筑因长年失修,在经历了沧桑的风雨岁月后,大都成为破旧的房屋及院落。这一状况与人们的现代生活水平极不相称。为解决广大经济不发达地区人民的危房问题,提高居住质量,国家和政府拉开了大规模危房改造工程的序幕。但是,伴随着这场危房改造工程而来的是另一个同样引起社会瞩目的问题——持续开展的危房改造工程,对民族地区传统建筑产生着重大影响。在短短几年内,传统的木质北侗民居逐渐被现代化的砖瓦房小楼房所代替,并在逐步消失。这也成为民族地区危房改造中普遍突出的问题。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贵州是多民族聚居地,有各种民族文化,建筑上也应是多样和丰富的,农村危房改造作为民心工程,在危改过程中应注重传统民族民居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危房改造虽然是改造个体建筑,但要着眼于整体,要从一个村寨的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出发,既要保护其文化又要提高村民的居住水平。而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在大规模的农村危房改造中,部分地区不尊重、不保护传统民族民居,出现了建新房煞风景,甚至是破坏当地民俗的火柴盒似的建筑。因此要对危改房进行价值评估,对部分重要的文化民族村落进行保护,避免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对民族民居的双重破坏。因地制宜地将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村镇建设等相结合,注重保留和体现我省民居的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元素,体现贵州民居民族性和多姿多彩的特征。
  三、危房改造进程中保护传统民居的思路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要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更私密的空间,这就涉及危房改造,旧城改造。各地都在搞危房、旧房的大量拆迁,大量的兴建土木就随之发生了。在大量拆修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传统文化、传统的建筑、传统的生活方式都给破坏了。在危房改造过程中既能保留原有的北侗民居风格及传统建筑格局,又能适应和满足居民现代生活需要,是追求的目标。
  (一)传承民族文化 保护地域特色
  传统民居模式,常受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限定,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属性,就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而言,继承地方建筑的传统是住宅设计创新的一条有效途径,这是从过去到现在的持续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民居都是这种发展前景,有的悄然退出历史舞台,有的幸存至今成为文物。因此,在继承优秀建筑文化传统时还必须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和谐中发展“田园村镇”
  理想的建筑是有充分民族特点的和适应现代生活居住条件的房子。不过这种理想,现在完全被现实所分裂、所分割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生活的变迁,一些村镇畸形的城市化,无序的蚕食良田和“空壳村”的日益增多,尤其是在近几年出现的不少违章和缺失侗族民居风格的建筑,严重破坏了这里自然田园景观,使原本风土人情味浓郁的村镇日益变得“城不像城,村不像村”,农民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感慨田园生活会离自己越来越远。
  优美和谐的村镇田园风光是大自然的恩赐,是有效维护村镇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在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小康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村镇的规划和建设既要留住侗族民居的“魂”,又要赋予侗族民居现代的“形”,是保护田园风光的关键。因此,在村镇规划和建设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村镇规划与保护田园风光的矛盾,科学决策、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把村镇规划建设与保护田园风光统筹安排,同步推进,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有效维护村镇生态平衡,使村镇的田园风光和厚重的侗族文化相得益彰。在开发建设中,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本地特色,建新拆旧与修旧复旧相结合,严格按照“村镇规划”设计要求精心实施,靠山就体现山的特色,靠水就体现水的优势,还可以利用高科技农业开发一些项目,使村镇的开发建设既要表现出发展的新姿,又要使特定地域上形成的“古、始、真、朴”的特点得到体现,真正展露出村镇返璞归真的自然优势。经过若干年努力后,一幅既具传统特色,又具现代风格的和谐、美丽的村镇田园风光将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以人为本,推动百姓自己动手“危改”
  让老百姓自己动手修缮房屋,是危房改造与传统民居保护最有效也是最靠得住的办法。老百姓是民族民俗建筑保护的主体,要给他们留下自主空间,结合当地文化、民俗和村落自然情况找准保护点,将民族民居意识纳入设计环节,针对性地引导群众建房,保留现存民居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依靠当地群众的创造力,把美观与功能更好地结合起来,结合当地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追求来建造,实现民居内部形态的更新与建筑文化延续性,而不是简单的同一复制。随着越来越多改建后的老建筑的投入使用,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改建后的重大意义。首先,由于改建是在充分利用原有建筑和设施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一般来说比新建同等规模的建筑要节省资金;其次是建设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第三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适当的改建,可以赋予传统民居以新的生机与活力,使之更好地为现代生活服务。
  (四)因地制宜,科学进行危房改造
  民居,顾名思义指老百姓居住的房子。民居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和进行日常活动的空间场所,它同时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文化意识和精神价值,是居住文化与农业文化的体现。民居往往具有地域特色,应在新民居的改造与建设中,保存并很好体现出来的传统民居特色及其文化内涵。新民居的建设是建设农民的新民居,将传统文化内涵融入现代建筑手段中,将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百题[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刘晓黎.历史性地段建筑形态的保存[J],建筑师,1994,(4).
  [3]戴念慈.现代化与传统文化[N],建筑学报,1990,2,(3).
其他文献
一、 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一)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当前,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这既对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
期刊
近几年来,为实现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联合收获、秸秆还田、青贮氨化、秸秆加工颗粒饲料、秸秆养殖蚯蚓等秸秆加工利用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目前真正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不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低,秸秆综合利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技术  1、秸秆饲料化技术  农作物秸秆虽然所含营养成分低,粗纤维含量高 (31%-45%),蛋白质含量少(3%-6%),但
期刊
中职体育教学应适应社会的需要,把健康体育的理念传播给学生,注重体育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形成中职体育的特有风格。中职体育教学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中职体育教学应立足素质教育,以德育为首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始终把传授知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体育教学则过多的注重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的技术、技能、知识和提高运动成绩,忽
期刊
在今天信息全球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推进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报刊、电视、网络、广播、手机等都成为新闻的媒介,中国新闻业呈现出日趋开放和繁荣的态势。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害新闻信息泛滥;有偿新闻与“有偿不闻”时有发生;一些歪曲事实和失实的信息传播,给国家、社会和公众带来了负面影响。要克服这些问题,新闻记者就必须要具备新闻敏感和新闻工作责任感。下面就新闻敏感和新闻工作责任
期刊
为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教育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更进一步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蟠龙乡中学自2002年起就与水城县职中联合开办职业教育班,职业教育内容主要依托县职中提供。几年来,通过认真教学,努力实践,使学过农技的初中毕业生有了一技之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文化懂农技的当地新农民,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现就蟠龙乡农村实用技术教学略谈一些初浅的认识,供同行探讨:  一、提高对农
期刊
经过多年的护理工作,我对结核病的病因和发病症状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现就对肺结核病人的护理作如下分析:  一、肺结核病的产生  结核菌属分支杆菌,染色具有抗酸性,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人型菌,其次是牛型菌。此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阴湿处能生存5个月以上;但在烈日暴晒下2小时或煮沸1分钟能被杀死。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或食具感染,人体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取决于
期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此变得更加的重要。  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期刊
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里,有的是为了掌握技能,有的是为了发展体能,有的则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展示自我。作为体育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为每个学生创造、提供成功的机会,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一、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  课改教学理念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每一位学生都是富有创新精神的,在课的各个部分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采用不同的教
期刊
摘 要: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从一个少管所工作人员的角度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心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因素,探讨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犯罪心理 社会因素 犯罪预防    提起青少年犯罪这个沉甸甸的社会话题,心情是无比沉重的。当我们在少管所,面对铁窗内那一张张稚嫩的脸,你怎么也想像不到那些罪恶的事,就是他们这一群未成年的孩子干的。然而,事实不得不让我
期刊
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  随着煤炭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煤矿安全成了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很多小型煤矿频发安全事故,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从国家安监总局到地方安全监管部门,无一不要求所有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突出矿井建立建全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以预防瓦斯事故再发生。如何利用煤矿瓦斯监控系统的现场监测数据来进行煤与瓦斯突出的有效预警预测,成了当前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  一、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