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文主要分析扬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以及二者发展不协调的因素,从而对升级扬州市的就业以及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提出合理化的见解和建议。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Yangzhou City, and the factors made the development disharmony, and put forward th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n upgrading the employ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Yangzhou City and realize the economic growth.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互动
【Key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 employment structure; interaction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53-02
1 经济转型背景下扬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资金人力投入,从而引起产业与就业的变动。
1.1 扬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1978年,扬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43.4:40.5:16.1,根据三次产业产值分别占GDP的比重将扬州市产业结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84年,工业农业齐比肩,为“一、二、三”产业顺序,三次产业基本在小范围内变化。第二阶段1985—1994年,第一产业呈逐年快速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迅猛发展,最高达到了59.46%,“三产化”的趋势不断明显,第三阶段为1995年以后,第二产业以较为平缓的速度逐渐下降,但依旧在三大产业中占比最多,而第三产业相比之下增速较快,2016年扬州三次产业结构为5.6:49.4:45.0,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进步明显,体现了扬州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成功。[1]
1.2 扬州市就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按照从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也可将扬州市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88年,第一产业就业所占比重下降速度飞快,由1978年的64.93%减少到1988年的43.04%,而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幅度较大,说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资源大部分都转移到第二产业;第二阶段为1989—2001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速度缓慢,第二产业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略微下降,并且在2001年年底超越第一产业,而第三产业在此阶段比例不断增加,从1989年的19.34%增加到2001年的31.18%,增加了近12个百分点,说明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输入量较多;第三阶段为2002—2016年,第一产业下降比例与第二产业上升比例基本相等,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稳中求进,增幅较小,表示从第一产业中输出的劳动力资源小部分转移到了第三产业。
2 扬州市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协同性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扬州市自改革开放以来产业与就业演进趋势基本相同,都大致是由“一、二、三”转向“二、三、一”结构,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并不协调,说明扬州市工业化的进程基本顺利,但依旧存在不和谐因素。
2.1 结构偏离度分析
结构偏离度是用来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程度。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处于均衡状态,若为正,表明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结构比重,该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若为负,表明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结构比重,劳动力存在转出的可能。
用公式表示为: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
据计算,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始终是负数,表明相对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力持续从第一产业输出,但是转移的速度不够快;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虽均为正数但整个趋势是不断下降的,说明劳动力资源持续涌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数值正负交替,但以正为主,数值相对较低,说明二者在此期间具有良好的对称性,由于扬州市对于三产的重视,随着工业制造业向服务业的不断升级调整,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逐步增强。
2.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值分析
变动值是用来动态考察某一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三大产业和就业结构变动速度的指标,K 值越大,相应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高度化的步伐也越快。其公式为:K=∑|qi1-qi0|
式中,K 为结构变化值,qi1为报告期构成比;qi0为基期构成比。
通过比较,发现扬州市1978—1993年的就业结构的优化程度慢于产业结构,说明在此期间扬州市着重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1993年之后就业结構变动较大,体现了在产业结构的推动下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3 扬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三大产业结构失调
国家对产业结构方面的政策表明,应按照“一产降,三产升,二产基本不动”的趋势发展三次产业。但是1978—1993年扬州市第二产业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最高达到了59.46%,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依旧保持在55%左右的水平。说明第二产业过度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第三产业,从而导致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2 劳动力因素制约
扬州市的人口受教育程度依然偏低。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只有12.7%,而如今“互联网+”的时代,所有的产业发展都需要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才。虽然劳动力资源总量较为丰富,在劳动力市场上总体供大于求,但扬州市整体老龄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中老年劳动力为主体,年轻的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升级。
3.3 城市化水平较低
近年来,扬州开始步入城镇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2015年扬州市的城镇化率为62.8%,城镇化吸引大量农民工进城工作,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短期来看,解决了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问题,但长期来看,城市发展饱和后,农民工的处境就会进退两难。因此城市化水平不高影响了产业整体的发展,从而阻碍了就业结构的优化。
4 江苏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扬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4.1 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劳动力吸收
首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辅之以现代物流业的帮助,形成独特的农产品供应链,并对农产品进行精加工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其次,大力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培养创新型人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此外,扬州身为历史文化古城,应当充分挖掘名城潜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旅游服务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就业创造优势。
4.2 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完善劳动力市场
首先,要建立健全教育体系,加大投入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在政策上给予重视以及加大资金投入,从长远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其次,要建立起职工培训机制,将教育与实践操作培训相结合,在提高劳动者教育水平的基础上提升专业技能。
4.3 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扬州市应当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行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王庆丰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测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13.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Yangzhou City, and the factors made the development disharmony, and put forward th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n upgrading the employ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Yangzhou City and realize the economic growth.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互动
【Key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 employment structure; interaction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53-02
1 经济转型背景下扬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资金人力投入,从而引起产业与就业的变动。
1.1 扬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1978年,扬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43.4:40.5:16.1,根据三次产业产值分别占GDP的比重将扬州市产业结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84年,工业农业齐比肩,为“一、二、三”产业顺序,三次产业基本在小范围内变化。第二阶段1985—1994年,第一产业呈逐年快速下降趋势,第二产业迅猛发展,最高达到了59.46%,“三产化”的趋势不断明显,第三阶段为1995年以后,第二产业以较为平缓的速度逐渐下降,但依旧在三大产业中占比最多,而第三产业相比之下增速较快,2016年扬州三次产业结构为5.6:49.4:45.0,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进步明显,体现了扬州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成功。[1]
1.2 扬州市就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按照从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也可将扬州市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88年,第一产业就业所占比重下降速度飞快,由1978年的64.93%减少到1988年的43.04%,而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幅度较大,说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资源大部分都转移到第二产业;第二阶段为1989—2001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的速度缓慢,第二产业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略微下降,并且在2001年年底超越第一产业,而第三产业在此阶段比例不断增加,从1989年的19.34%增加到2001年的31.18%,增加了近12个百分点,说明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输入量较多;第三阶段为2002—2016年,第一产业下降比例与第二产业上升比例基本相等,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稳中求进,增幅较小,表示从第一产业中输出的劳动力资源小部分转移到了第三产业。
2 扬州市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协同性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扬州市自改革开放以来产业与就业演进趋势基本相同,都大致是由“一、二、三”转向“二、三、一”结构,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并不协调,说明扬州市工业化的进程基本顺利,但依旧存在不和谐因素。
2.1 结构偏离度分析
结构偏离度是用来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程度。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处于均衡状态,若为正,表明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结构比重,该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若为负,表明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就业结构比重,劳动力存在转出的可能。
用公式表示为: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
据计算,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始终是负数,表明相对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力持续从第一产业输出,但是转移的速度不够快;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虽均为正数但整个趋势是不断下降的,说明劳动力资源持续涌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数值正负交替,但以正为主,数值相对较低,说明二者在此期间具有良好的对称性,由于扬州市对于三产的重视,随着工业制造业向服务业的不断升级调整,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逐步增强。
2.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值分析
变动值是用来动态考察某一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三大产业和就业结构变动速度的指标,K 值越大,相应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高度化的步伐也越快。其公式为:K=∑|qi1-qi0|
式中,K 为结构变化值,qi1为报告期构成比;qi0为基期构成比。
通过比较,发现扬州市1978—1993年的就业结构的优化程度慢于产业结构,说明在此期间扬州市着重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1993年之后就业结構变动较大,体现了在产业结构的推动下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3 扬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三大产业结构失调
国家对产业结构方面的政策表明,应按照“一产降,三产升,二产基本不动”的趋势发展三次产业。但是1978—1993年扬州市第二产业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最高达到了59.46%,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依旧保持在55%左右的水平。说明第二产业过度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第三产业,从而导致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2 劳动力因素制约
扬州市的人口受教育程度依然偏低。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只有12.7%,而如今“互联网+”的时代,所有的产业发展都需要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才。虽然劳动力资源总量较为丰富,在劳动力市场上总体供大于求,但扬州市整体老龄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中老年劳动力为主体,年轻的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升级。
3.3 城市化水平较低
近年来,扬州开始步入城镇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2015年扬州市的城镇化率为62.8%,城镇化吸引大量农民工进城工作,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短期来看,解决了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问题,但长期来看,城市发展饱和后,农民工的处境就会进退两难。因此城市化水平不高影响了产业整体的发展,从而阻碍了就业结构的优化。
4 江苏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扬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4.1 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劳动力吸收
首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辅之以现代物流业的帮助,形成独特的农产品供应链,并对农产品进行精加工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其次,大力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培养创新型人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此外,扬州身为历史文化古城,应当充分挖掘名城潜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旅游服务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就业创造优势。
4.2 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完善劳动力市场
首先,要建立健全教育体系,加大投入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在政策上给予重视以及加大资金投入,从长远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其次,要建立起职工培训机制,将教育与实践操作培训相结合,在提高劳动者教育水平的基础上提升专业技能。
4.3 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扬州市应当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行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实现人员自由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王庆丰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整体协调性测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