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生命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st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这个让我们充满熟悉和陌生的字眼,近来让我默默地想了很多……说它熟悉,是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接触到有关“生命”的说法。诸如,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等。说它陌生,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好像在刻意回避有关“生命”的话题,好像涉及到那个话题,就是該戛然而止的时候了,因为它可能会使人惊愕,会令人害怕而无法释怀。即便在人们思想极度开放的今天,有多少人又能坦然地面对生命呢?
  生命是坚强的。我前几年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报道,有个可怜的年迈老太太,被丧尽天良的儿子及媳妇赶出家门,净身出户。可怜的老人风餐露宿,寒来暑往,无吃无喝,晚上就在建筑工地未用的大型下水管道中过夜。就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年多,可怜的老人终究没让自己的生命终结。到后来的跟踪报道说这位可怜的老人已经“人去楼空”,可是当时肯定地说她不是走了,而是可能迁移到了另外的地方,也许她是又一次“厚着脸皮”回到了那个曾经让她充满温馨和希望的小巢。总之是再没有见过相关的报道,以致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感觉心里空空的。可怜的老人,你到底在哪呢?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为这件事情我想了许多,从这件事情上我感觉到了生命的坚强,你为什么就不早一年或几年去和马克思老先生报到呢?这样就不用经受那么多生活的严峻考验啊!现在回想起来,我还为自己当时的幼稚想法感到好笑。虽然一个人可能有时能力是无穷的,但在面对自己的生命问题上,每个人好像又是无奈的,有时不得不听天由命。俗话说得好“好死不如赖活着”,尽管有的人在生死抉择的煎熬中,决然地选择了用极端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但这种方法是不足取的,自己是得到了永远的解脱,留给了亲人们是无尽的痛。
  从这件事情上,我也看到了人世间的那种情的多味……可能有的朋友要说,那是她身体强壮呗,可我照片上看到的是又老又瘦的老太太。我们且不管这篇报道的真实性,但我想这样类似的事情各位应该不太陌生,只不过可能程度不如这罢了。我生在农村,曾经见过许多无人采撷的种子被风吹到陡峭的悬崖峭壁,但是这些种子有出奇坚强的生命力,当它们再找不到肥沃的泥土时,便会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悬崖峭壁的每一线石缝之间。这需要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它们面对着的现实是多么严峻,但最终和其他沃土中的同伴们一样,一簇一簇无名的花草,照样会春绿秋黄,春华秋实。虽然它们因为自己所处的环境而不能拥有众多的枝叶,虽然它们的叶片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它们的枝干因饥渴而伤痕累累,但这都阻挡不了这个顽强生命的延续。
  生命是脆弱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在生活的征程中,什么时候会有什么样的灾难在向你叫板,而在不少灾难面前,生命又是那样的不堪一击。当8.0级里氏强烈地震将四川的汶川遗为平地,看着电视新闻中现场夹杂着雨水的废墟里到处埋的是横七竖八的尸体,特别是那些还只是在念书的孩子,听着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悲痛的哭声,有的甚至哭到昏厥,还有废墟里被埋而奄奄一息的生命。当“东方之星”客轮翻沉和天津港爆炸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我们在关注着伤亡人数的变化和事态发展的同时,也会惊叹到生命原来是如此的脆弱。从前年开始到现在,在我们村,仅有400多人的山村,就有近十个年轻的生命在人们的叹惋声中消失了。他们没有痴痴卧床三年五载,屎尿不觉,茍延残喘,劳民伤财,他们走得很干净,很匆忙。当时他们也许正期待明天那艳丽的阳光照耀着他们前行,然而不期而至的死神却毫不留情地就将他们勿勿带走,让他们完全措手不及,也许在死神来临的那一刹那他们才明白生命原来是如此的脆弱,脆弱到不堪一击。他们也许这时才明白当他们尽情地挥霍生存所赋予他们的光阴的时候,死亡也就在不知不觉间悄悄地靠近了。也许他们根本没顾得上体验生命的滋味,就已经魂归西天了。他们带走的是自己的身体,留给家人和亲属的却是无尽的痛楚,留给乡亲的却是深深的思念和对生命的诸多感悟。我每次一回家,当看到年迈的二老弯曲的脊背更加佝偻,蹒跚的步履更加艰难时,心里莫名地会涌起阵阵的难以言状的感觉……可怜的二老,为了他们的四个子女操碎了心。因为子女的无能,早该享受甜蜜的时光却仍在偏僻的小村独守着孤独和寂寞,劳作并生活着。
  前辈孔老先生曾经对着滔滔江水惊叹道:“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在这如滔滔江逝水般的光阴的河流中,无数的生存与死亡在瞬间匆匆交替。当我们挥霍着从死亡的手中所勒取的光阴的时候,死亡正冷笑着将我们所挥霍的光阴拾缴,悄悄向我们逼近,在生存面前耀武扬威,最终将我们毫不容情的驱离出去。在光阴的眼中生命脆弱而短暂,不堪一击,转瞬即逝。朋友,生命如歌,让我们重视这首歌中的每个音符;生命如河,让我们珍惜这条河里的每一滴水珠。
其他文献
我从来不知道,那年离开家乡,就再也不能与它朝夕相处了。我只以为,那只是一次外出,仅仅是和父母团聚,顺便在城里上个学而已。竟没有想到,这一别,就再也回不去了。等到再回去的时候,它变成了老家,而不是像家一样的存在了。  那些远望村口的日子  那个叫做乡村的老家,我已经许久不居住了。就是偶尔回去,也是匆匆来去,仔细想来,大概近十年的时间里,我竟然没有在老家住过一个晚上,这不由得让人心痛。是什么时候起,我
期刊
村口  每次回故乡,走进村口,瞭望到家乡那熟悉的一景一物,让我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我亲爱的母亲,亲爱的故乡,我这位游子又一次回到了你温暖的怀抱!遗忘了一切世俗尘埃,遗忘了一切郁郁寡欢,遗忘了一切的一切。  在村口,我看到了在心中常常想念的地方,嗅到了泥土的芳香,感觉到了童年的快乐。  儿时的村口,是乡邻们拉话议事的地方,也被乡人雅称为“小集市”。夏日的夜晚,人们劳累了一天,回到家里,简单擦洗擦洗,
期刊
立秋了,早晨的雾气把家乡的田野、村庄笼罩在一起,呵护着,温暖着,这是最有希望的一个季节,枝头沉甸甸的枣子开始慢慢褪去青涩,脸上的红晕一圈圈在蔓延,羞答答的,犹如待嫁闺中的女子。等着,盼着,当漫山遍野的山花,轰轰烈烈吹响唢呐的时候,就到了枣儿出闺阁的时刻。  我心中的村庄,与爷爷有关,与爷爷的土地有关。爷爷在,村庄的轮廓就格外分明,色彩就格外温暖。记得最真切的一件事是,有一天,爷爷从集市上给我和姐姐
期刊
四年后,秦弦在蓉城找到孟君安,但他已经成家立业,有了妻儿。秦弦还是在蓉城安顿下来,这个城市不仅仅装着一个人,还装着她的人生。  秦弦答应孟君安本周五带上蒙蒙一起吃顿饭。转眼蒙蒙满了三岁,四年前那个罪恶的夏夜仿佛是洇开的浓墨,一圈一圈淡远。他们才二十七岁,年轻得似乎什么都可以重头再来。秦弦想起十天前在轩然书店看见他那一刻说的话,她觉得自己不真。当时,她想象自己满脸的沧桑满脸的皱纹,铁一样硬地对他说,
期刊
临近午饭,阳光愈是明亮。窗外,小城现出了打春后特有的温婉。――大年刚过,春就来了!金色的太阳为门前的黄河、远山绣上了久违的妩媚,菜园里冬菠菜也欢乐地翘起了小绿裙,在微风里翩翩起舞。黄河里白花花的冰凌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甚是壮观!  阳台的玻璃窗下,太阳晒得脸发烫。河里的冰凌不知能坚持多久,这应该是最后一波了吧?扒着玻璃窗,望向满满一河浮萍似的美丽冰凌,她们之间几乎不留间隙,紧紧相挨,一边前行,一边依
期刊
“个人化写作”是90年代诗歌的一个切入点和观察点。但一如姜涛所言:诗人们虽然分享着某些共同的写作理念,但随着“个人诗歌谱系”的建立,其间的差异和分歧远远要超出假想的一致性。虽然这一段话用来指称的是九十年代的诗歌写作,但是将其移之以形容“80后”诗人的诗歌写作,又何尝不契合如一?即使是对“个人化写作”概念中所指称的“突出个人独立的声音、语感、风格和个人间的话语差异”(罗振亚语),以及它在某种程度上所
期刊
杏是我国最早栽培的古老果树之一。远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在《管子》和《山海经》中分别有“灵山之下,其木多杏”和“五沃之土,其木宜杏”的记载,坊间更有“梦见吃杏,是交好運和获好处的吉兆”的解释,也有“北杏李,富贵宅”的论述,所有这些,足以说明古人对杏颇为赏识。也许是杏字与幸福的“幸”和高兴的“兴”同音,或许是杏字由“十、八、口”三字组成,有人口兴旺之意。因无法考证,只是笔者的猜测而已。但事实已告诉我们
期刊
早就想去看秋,看陕北黄土地的秋,看乡下的秋,去山山峁峁,去沟沟壑壑,去崖崖洼洼,去圪梁梁,去疙瘩瘩,去坝堰堰,去田间地头,去窑前院后……饱饱地,够够地,美美地看秋,看丰收景象,看硕果累累的秋。把秋牢牢刻印在脑海,把印在脑海的儿时的秋也挖出来,让秋成为一幅画,一首诗,永远抹不去,永驻我心,时时被陶醉!  周六早上起床,老公说他去农村有个事,问我去不,我一听,心激动的幾乎要迸出来了,连忙就说,去,看秋
期刊
我对茶的认识,如同我对生活、对生命的认识一样,都是从爷爷那里开始的。爷爷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生与人无争,勤劳而慈祥,对于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爷爷总能在一壶茶后让它随风远去。  儿时的记忆中,爷爷有好几样宝贝,其中就有一把白瓷茶壶,那是一把很普通的茶壶。我常见爷爷泡上一壶浓浓的酽茶,端着和茶壶一样的粗瓷茶碗儿一口一口慢慢地呷,嘴里咝咝吹着漂浮在茶水上面的茶叶梗,神情极专注、极惬意!我曾认真观察过,那
期刊
陕西省青年文学奖的设立,是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提出的“陕西青年作家走出去”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项。首届陕西青年文学奖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启动,截止11月30日收到有效稿件300余部,随后由11位评委进行初评,选出19部作品进入公示及网络投票环节,最后组织全国15位著名评论家、作家等进行终评,终评意见结合网络投票产生了最终获奖名单。  获奖名单  贡 献 奖:柳必成  贡献提名奖:(空缺)  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