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th_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们满意教育。”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充分认识自己已经不是简单的教书匠,而是青少年灵魂的塑造者,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而作为历史教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态度放在突出地位,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一、历史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由于历史属于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人类社会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鲜活的富有个性的人物,包含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也包含了许多音乐、服饰、绘画、建筑等精彩内容。可以看出,历史自身的发展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历史是人创造的,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是社会兴衰的动力、社会前进的必要因素。因此,人文精神应当贯穿整个历史教学内容的始终。
  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正确的社会观念,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中吸取智慧,提高人文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和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都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
  因此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的营养,开发这一宝藏,意义深远。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也有过不断的探索。但不容忽视是,为应对考试而教历史的现象仍为普遍。随着学者们发出的“提高人文素质是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的呼吁,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有必要在历史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以下的思考。
  二、如何在历史学科中培养人文精神
  (一)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今天科学技术强烈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对于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和人文精神,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也强烈地受到“狂轰滥炸”潮流和时尚掩没着个性,自我的真切感受淡漠了,生活的情感体验褪色了。
  新课标中提倡的课堂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仅仅是引导者。教师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健全的人。其内涵就是学生理想的人格的培养。没有人格培养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笔者所在学校提倡的“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不正是此道理吗?
  知识腾飞的时代,教师首先要正视自己的三个世界,即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尤其是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心灵世界。生活世界的教育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知识世界首先要学校完成,再通过自己的终身教育完成;而心灵最复杂,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从喷泉里流出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教师要力争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精神,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流淌出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乡土历史教学。综合运用观察法、探究法、实验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感知、体验、讨论、对话、实践、反省,来唤醒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重视体验、重视感受、重视创造。唯有如此,人文精神才能得以体现。
  (二)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
  人文精神的弱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后果。从而迫使我们在更高的意义上去关注人的生命性。关注学生生命的意义,关注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倡导发扬人的自由解放,倡导人的价值与尊严,是今天人文精神的主旋律。
  许多学者在研究中觉得历史意识是历史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主要方面。因为历史意识给人智慧,学生可终生享用。
  一个学生的成长面对着三个世界,一个是生活世界,通过家庭、社会的教育、实践逐渐理解怎样面对现实世界;第二个是知识世界,通过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进行知识的积累;第三个是心灵世界,心灵世界最广博,最复杂,需要终身教育。其认识及完善,是一步步深化的,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与熏陶,通过启发把它唤醒,而不是靠技术的训练所能完成。
  人文精神是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它提供一个人发展的精神动力,推动人们努力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服务。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加强历史意识和高尚情操的教育,是时代赋予历史教学的责任,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学生生活在一个变化在加速,矛盾、冲突和未知日益增加的现实世界中。因此历史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去观察人类历史的演变过程和各种社会现象发生、发展的原因,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备历史意识的人,能鉴古而察今,察今而预见未来,从而能在变化无穷的社会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才称得上是高素质的人。而高素质的人必须有高尚的情操,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把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与深入进行民族优良传统与革命传统教育放在首位,因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之林。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加强对他们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民族的尊严和自信心,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爱国热情,是我们当前教育尤为重要的一项任务。中学历史课程中承载着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养料,在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具有中学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是一项“润物细无声“是潜移默化的工作。我们希望学生关注长远,远离功利;希望学生崇尚科学创新,远离宗教迷信;希望学生呵护心灵,重视德行,远离浮躁,摒弃卑劣。因此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担负着祖国的未来,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更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把德育教育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孩子们的心灵中。用人文精神去塑造一个个健康的灵魂。
  (上接第2页) 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新时期精神是现代社会公正、文明、健康、和谐的动力。德育教育要在博大的人文精神和情怀的滋养下构筑青年学生健康完满的人格。
  总之,德育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四有”新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通过历史课教学,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全面振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培养人文精神 实施“以德育人”》教育参考,2001年7-8期,合刊P23-25.
  [2]朱长超《提高人文素质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教育参考,2001年9期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A Letter Home这篇文章的分析和反思,提出了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语言本身的学习,还要通过感悟语言、风俗习惯、文化差异等方面来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跨文化意识 能力培养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有效改革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给学生解题的策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体会  引言  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应用题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理说,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载体,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学得最得心应手的学科,学习的效果也应该是令人满意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专家们在寻找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有人指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显现着生命的灵动。我觉得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关键的是要"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去",因为只有语文课触动着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沉浸于学习语文的氛围之中,这样
【摘 要】降低起点层层突破,以读为主、读中体验,以引导思维,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为设计初始。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从语言文字的阅读中受到感染,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关键词】小学语文,品味词语,语言文字训练及运用  一、 学情分析:  理解词句有难度,如能让生与生活联系,将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
【摘 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为:指导选题、确定课题--搜集信息、制订计划--实施研究、分析资料--处理结果、撰写报告--交流成果、提升认识。研究性学习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了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教师 心灵的自由  一、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提出  1.时代的需要。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国际社会对人才标准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对教育本质的全面,深刻认识的结果。,它不是一种口号,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教育理论体系,也是一种更科学、更高层次的教育模式。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就是对教育的战略地位又一次高度而又明确的概括。既然“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那么,加强素质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就成了落实这一战略决策的重要步骤。  贯彻素质教育应该选准突确口。通过学科教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有短。对于初中生来说,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对学习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学习态度,同时受学生个体特征的影响,学习两极化现象较为明显。当前,初中物理教学面临着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这就是后进生面过大,合格率偏低。大幅度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合格率,提高后进生物理学习的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让后进生成为“后劲生”呢?  一、物理教学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物理教学中后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育人活动。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的"管","管"得不当,过严或不管都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阐述班级管理更需要班主任的"理"。  【关键词】班级管理 管 理  班级管理是班级教育管理者带领班级学生按照教育管理规律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班级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班级管理的目标就是把班级共同体建设成"一个目标明确的集体;一个相互交流思想的集体;一个充满正义感的
【案例背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围绕“浓浓的乡情”展开,通过选编的一首首诗和一篇篇散文渗透着浓浓的乡情。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又有较大特殊性,基本上来自祖国各地,随来温务工的父母来到温州,学生对故乡的感情很深。思乡是人类感情的积淀,是最质朴而美好的。从小怀有对故乡的美好感情,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糅合本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日积月
一、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体育技术技能的教学,一般都是以学生听讲解、看示范动作为主要手段。必须有良好的规范性来保证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如果在上课时学生们个个都懒懒散散,不认真听讲解、看示范,那么如何来保证教学目标以及课时安排的顺利完成呢?因此,只有在良好的秩序下,通过教师的认真讲解与示范才能使学生了解教材,明确技术动作的重点及难点,从而为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