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一线牵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讲授鲁迅《风筝》这篇课文,用一课时进行了主题教学,抓住“主题”这根主线,设计了四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从“善反省”、“批制度”、“重亲情”、“哀社会”这四个角度理解了文本的内涵,较好地达成了理解文章主题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主题 多角度 线
  鲁迅的文章思想深邃,结构严谨,语言功底高超,而近年来对其文章又出现了一片争议声。笔者在教授他的《风筝》这篇文章时,仔细阅读文本,结合他本人的思想,用了一课时进行了“主题”教学——多角度的理解文章作品的思想内容。
  “主题教学是要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课堂教学。简单的说,它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构建的一种开放性教学。”
  《风筝》的主题是可以多角度理解的,但理解主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指向其切身的理解,要努力让学生心动,唤起他们内在的、心灵深处的涌动,让他们产生心灵的震撼。鉴于以上的思考,有了下面的设计:
  首先是字词教学,这个是有必要的,一方面是预习的检查,一方面也是为下面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扫除障碍。接着是设境导入:多媒体展示了多组“放风筝”的图片,背景音乐是《三月三》,用直观的画面和欢快的旋律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并让他们谈谈放风筝的感受。这样,为课文学习设置情境,营造氛围,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然而,接下来的教学任务才是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围绕“主题”这一根线,对文章进行多角度深入的理解。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本文写“我”回忆了有关“风筝”的故事,对于风筝,少年时代的“我”和小兄弟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具体表现有哪些?(用文中词语或者句子回答)学生阅读思考时,多媒体播放音乐——大提琴演奏的《辛德勒名单》,目的是渲染一种情感,快速地将学生带进文本的深层和厚重之中。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对文本的第三、第四节的赏析,学生抓住关键词和动作神态的描写,既实现了语言品析的训练,也是为挖掘文章主题进行了铺垫。
  紧接着,提出第一组关于主题的问题:你以旁观者的身份,如何评价“我”的行为?后来,“我”意识到自己错了吗?从这点,可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知错必改,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于是完成了主题理解的第一个角度:从自我解剖的角度理解。写下板书——善反醒。
  这时,可以提出第二组问题:“我”怎么意识到自己错了?错在哪里?学生很快找到答案——文本的第五节,揭示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科学道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自由、活泼的天性的扼杀。于是板书——批制度,完成了第二个角度分析主题:从儿童教育角度,从批判封建教育思想角度去理解。
  接着第三组问题:“我”所做的一切,出发点是什么?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这个问题文本中有交代,并结合文章课前预习导语,让学生明确浓浓的手足情。从而,第三次板书——重亲情,达成了从亲情角度理解课文的目标。
  然而,最难分析的主题之一是作者文学救国的思想,这个思想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篇鲁迅的文章,如果对于鲁迅其人不是很了解,这个主题就很难挖掘。要先设计了一个小问题: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为什么?学生都能找到文本中的“悲哀”这个词,而“为什么”这个问题学生是很难准确的回答的。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对鲁迅进行较详细的介绍,同时,对于这篇文章选自的散文诗集《野草》进行补充说明,让学生了解其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强调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用来警醒沉睡的国民。
  在此基础上,提出第四组问题:如果你是文中的弟弟,你会如何对待这种“精神的虐杀”?为什么小兄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小兄弟不怨恨好不好?文章是不是局限在风筝事件上,有没有更加深广的含义?最终让学生明确:作者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自此,完成板书——哀社会。
  这样,通过一节课时间,从“善反省”、“批制度”、“重亲情”、“哀社会”这四个角度进行了主题教学,牵着“主题”这根线,从文字的里面体悟《风筝》的思想感情。在学生阅读时设计了四组关键性问题,采用“深题浅问”的方法,激活课堂气氛,又使学生从被提问的角色转换成为探究性学习的主角,引导学生较透彻全面地理解了文章的主题。
  当然,这节课设计上还有很多不足,如学生的自主性质疑体现不够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让自己的语文课堂能够真正成为学生生长的课堂。
  最后,我将赠给学生的教学赠言也送给自己: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鲁迅语)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第十七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人际交往也日益频繁,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教学的角度讲,口头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书面表达能力的强弱。能够打破以往相对单一“读”与“写”的教学方式,做到读、写与口语交际共同进步,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课本 训练方法 共同训练  目前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作用词不当、句子表达不清、段落层次模糊、思路不清晰,让教师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内在关系,启示我们从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体验进行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渗透现代生活的内容,注入时代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他们就会更深入地把握古文的思想内涵,从而优化文言文教学的效果。本文结合《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实例,谈谈高中语文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与思考。  【关键词】文言文 生活化教学 体验 内涵
【摘 要】《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优秀之作。作品表现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复杂的矛盾斗争。本文从政治关系与历史文化的角度对文本作了细致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国家 政治 利益    读完《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之后,感觉文章除了赞扬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外,同时也突出地反映了春秋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钻得进去,学习才会有成效。每个中学语文教师都必须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研究并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本文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巧用导入、利用多媒体以及联系生活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培养初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
【摘 要】语文课文中的一些阅读篇目,由于年代久远,内容生疏,学生阅读理解有困难,导致厌读情绪滋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搭建穿越时空理解作家作品的平台,帮助学生走进一个个精彩的世界,思想上产生共鸣。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语文 有效教学  荀子在《劝学》中提到“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
【摘 要】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也是每位教师拥有的自己一张独特的“名片”。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水平的高下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课堂语言表达这一点上,有的自然流畅,有的却迟滞断续;有的准确生动,有的却模糊不清;有的激情奔放,有的却平淡无味;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却呆板枯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出有效的教学语言,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平淡为神奇,使学生的思维经
【摘要】魏晋时期大概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颓废的时期,魏晋文学也多染此风,少有健朗之气;而细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却不难发现,在普遍弥漫颓废气息的社会场景中,竟也暗涌着一道生命高歌的“清流”。当然,魏晋气息积重难返,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自然懒得去干涉别人,更无意于振奋消颓世境,因此,《兰亭集序》只是一篇消颓世境中的“振己”之作。  【关键词】魏晋时代《兰亭集序》颓废振己    魏晋时期大概算得
【摘 要】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过程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方面。可惜,一直以来,在现实语文学习中存在着“重课堂教学、轻实践体验”的问题,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对此,本文从动耳、动口、动手、动脑、动脚等角度,探讨课堂教学如何与生活实践无缝对接,从而寻找走出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 实践体验 途径探索  一  精美的文物,如果只收藏在警卫森严的地下室,它的旷世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目前忽视句读训练的文言文教学无法达成这一目标。重视文言断句训练是提升文言阅读水平、从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培养文言语感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诵读法的贯彻落实为文言语感的培养打开了一扇大门。  【关键词】课标 语感 心理机制 文言断句 诵读  一、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和现状 
【摘 要】叙事性文章,要写得有起伏、有曲折、有变化,情节有起有落,事件波澜迭现。文章试从兴波澜、生变化的技巧方法略作探讨。  【关键词】波澜 悬念 抑扬 巧合 误会 突转  《李觉出身传评语》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是说文章似名山胜景一般,要层峦叠嶂、峰回路转、曲折多姿。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也说:“为文不知用旋绕之笔,则文势不曲。”确实,一篇文章倘若平铺直叙,似无浪镜湖,则索然无味;倘若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