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y85633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只土黄色陶罐像一枚汽钉被气枪射进我脑子,潜伏在脑仁沟沟壑壑褶子里。陶罐的记录系统并把我的成长史录入罐体,罐体就蛰伏着我的成长细节。

  我的眼光一接触“陶罐”两字,陶罐就像人们嘴里反复咀嚼后被吹出的泡泡糖薄膜一样透明起来,我的成长细节就显影在透明薄膜上。
  陶罐形象柔韧如猴皮筋,伸缩着我成长细节的真相。
  她不动声色地给我家记录着“起居注”。
  陶罐记得其前生。她最初积淀在深崖底部。制陶者走遍村外沟沟峁茆,观察山与沟峁走向,探寻河流经过的地域范围,谛听山与风的窃窃私语,聆听水与土关于质量的对话,选找优质土。优质土,是经过地下水淘洗,接受山的伟岸洗礼长成的土。制陶者对待优质土,就像信神佛的乡民跪拜神佛像一样虔诚。
  求神拜佛是求自己。心中疑惑没办法消除,就把疑惑倾述给庙里神像听。倾述就是给疑难找出口。神佛微笑或者怒目不答,求神佛者就有了好答案。制陶者找土也是寻找自己。陶者选土就像土选陶者。陶者得优质土才能塑好陶罐,优质土得优质陶者才能焕发其优质本性,两者相得益彰。优质土肯定在崖下沟湾。这陶里向阳窝风。为什么呢?崖就是天然取土场,崖头是天然的烧罐窑,崖下沟湾有水,向阳便于晾晒陶罐。
  这土被挖出运到生产陶罐场,摊开晒干,研碎碾成淀粉那般细腻,然后给她们喝足水。陶工把她们和起来,赤脚进去反复蹂躏,再反复摔打,让土精灵醒来。就像妈妈包饺子,和好面,用瓷盆扣住饧饧,让面精灵醒来。醒了的泥面会说话。陶工把柔滑的泥拍成片状,贴在一个一个腆肚木模上,左脚转动这个木模中间木轴下的托盘,右手蘸水在陶罐外壁抚摸。陶罐舒服地哼哼着。成型的陶罐笑着站在高木架上,像早晨的公鸡昂头向太阳打鸣。炽热的阳光把热量味道注入陶罐皮层,陶罐坚定信心,照单全收阳光的热量、味道、颜色、胸怀、智慧等等优秀品质。陶罐喝饱阳光变得干脆、透亮,陶工开动木模上的消息,木模退场,陶工用柴草喂满陶罐的肚 ,把陶罐送进瓦窑接受火的洗礼。
  瓦窑建在崖头。在崖头挖圆坑,地道通向外边。陶者背起陶罐顺地道送进烧窑,码好。陶罐中间须有烟道。烧窑顶铺上麦秸,覆土压了。
  陶者选个好时辰点火。陶罐被火燎烧,最先投降的是陶罐中的柴禾,柴火一嗅到烟火气,就像看到信号弹,腾地与火对好暗号,接应着火左冲右突,在陶罐里外壁游走。陶罐内面光滑,外面是人手指留下的有规则的圈圈痕迹,凸凹不平,棱棱壕壕。火順着圈痕咯吱陶罐笑穴,撩逗陶罐。
  陶罐饱吸地气,再吸饱阳光,然后吸饱陶工的汗气及力量,饱吸山风,饱吸火热。陶罐开怀大笑,笑红了脸,身心轻盈起来。
  妈妈买回陶罐,置于正房正面桌子正中。
  陶罐记录着阳光。早晨,阳光从横三竖九二十七个小正方形窗花上漫不经心地洒进家,带着露水清洗过的纯净,带着花香草木香,带着窗花的颜料味,渗进罐壁,与罐体积蓄的阳光的味道热情拥抱会师,链接基因,注入我们的意识。
  陶罐记录着我家红豆粒般大的摇曳煤油灯光,昏暗中影影绰绰的檩条,煤油灯烟火气缭绕着妈妈缝补衣服的剪影。
  妈妈在父亲给我们的道古声中,把“喝断当阳桥”的张飞的勇猛,“的卢,的卢,今日妨主”的卢马的奋勇,“一人一合酥”的杨修的聪明……细细密密缝进我们的棉衣中,在我们上学路上遭遇风雪侵袭时,冒出来抵挡寒冷。
  陶罐把这些故事的意蕴,连同妈妈脸上慈和的笑意,棉衣上的针脚的温暖吸收进罐体。陶罐有了温暖有了文化气息,有了爱的气息。
  文化的传播者是妈妈。每天,妈妈往陶罐存放几颗鸡蛋时,把这些气息糅合在一起,顺便存进陶罐。
  煤油灯的烟气,父亲不急不缓的讲话语气,妈妈缝进针脚的爱意,把陶罐熏染得锃亮。陶罐的心思像风筝一样,日益迎风飞高。
  陶罐记录着我们的大声背书声。“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父亲坐在炕桌前,陶醉于吟咏诗作的意境中,陶醉于妈妈柔和灯光下密密缝补的爱意中,应和着诗抑扬顿挫声韵浸入陶罐,陶罐有了书卷气,陡地提升了底气,浓浓的油彩化都化不开,脸涨得更红了。就像我们背会书,父亲柔柔地抚摸我们的头,我们兴奋得脸色涨红似的,泛着光泽。
  陶罐还接受妈妈煮饭时蒸汽的浸润。陶罐的心被蒸汽暖暖地濡湿,她看着妈妈淘米的手在水中搅和着,像鱼一样窜来窜去;择菜的手灵巧得像蝴蝶一样翻飞在绿叶间,发出鱼吃水草的蹀躞声。妈妈哼唱的眠歌催眠着陶罐,陶罐舒适地放开身子,安妥心灵,准备入睡。
  陶罐留恋这双手。陶罐没受到这双手的抚摸,自然不会入睡。这双手在清水中摆摆毛巾,绞干,揩着陶罐,给陶罐洗澡。这双手在黄昏时把带着太阳热气、农家柴火清香气和母鸡体温的鸡蛋轻轻放进陶罐的大肚里,让陶罐晚上热乎乎地入睡。
  陶罐的土黄色还浸润着纯粹的菜籽油的清香。
  家乡用胡麻与黄芥榨制菜籽油。黄芥毫不吝惜绿色,从太阳那里置换来金黄涂染枝头,阳光像瀑布倾泻黄色于枝头。蜜蜂嗡嗡着采黄花蕊粉,化学反应成油菁华,沉淀在颗颗粒粒籽种中。胡麻呢,从地心汲吸栗色。黄色栗色交配成新色,化成油气,在妈妈双手的翻炒菜蔬中,散发出一颗颗油分子,浸润着陶罐,陶罐吸收了栗色,闪着釉光。
  陶罐怎会丢弃土质?
  陶罐里装的是妈妈用镲刀拉土豆后,积攒起来的淀粉。
  淀粉是土豆的菁华。土豆是土地的菁华。土地是陶罐的母亲。陶罐的生存密码自然得优质土质与淀粉破译。
  淀粉上面是鸡蛋。
  春天,一担担黄毛绒绒的鸡仔,在一层层竹篾匾里叽叽喳喳着,寻找主人。它们从鸡蛋里孵出来就知道主人的味道。我们掉头去叫妈妈,怕来迟了,好看的鸡仔被别人接走。
  妈妈放下营生,撩起围裙擦擦手,笑眯眯地走向鸡仔。
  鸡仔们嗅到主人的气味,叽叽喳喳,尖着黄喙,啄着竹匾,抢着说话。
  买鸡仔不用付现。秋后,卖鸡人才来收鸡钱。我小心地捧着鸡仔回家,找个纸箱,里面垫上棉花,把鸡仔放进去,拿我吃饭的碗给鸡仔喂水、喂食。
  鸡仔一天天长大,叫声日益高亢,羽毛渐渐丰满,踱着绅士步外出觅食。脖子一伸一缩,一缩一伸,啄着阳光下的虫子,啄着阳光。
  阳光和虫子在鸡仔的肚里幻化成一颗颗鸡蛋,下在鸡埘。

  鸡昂起骄傲的脖子,“咕咕哒——咕咕哒——”高歌邀功。妈妈赶紧抓一把玉面洒去,像撒了一把阳光,犒劳鸡。早晨,妈妈搅拌鸡食,“咕咕——咕咕——”叫鸡,鸡摇着肥胖的身子向妈妈跑来。妈妈认认鸡,抓起,把右食指伸进鸡屁股眼,摸摸鸡蛋,然后把鸡扣在竹筛子下。鸡努劲地下蛋。黄昏时分,妈妈捡起鸡蛋,温热的鸡蛋卧在妈妈手心。妈妈清点鸡, “咕咕——咕咕——” 叫着没回来的鸡。鸡听到叫声,摇晃着跑回鸡埘,上架,半闭眼睛假寐。
  陶罐从鸡蛋的述说中推演场景。陶罐在淀粉与鸡蛋软硬兼施的说服下,把软软硬硬的菁华揉进皮肤中。
  陶罐成了妈妈的银行。
  鸡蛋给我们换来纸笔墨砚书本,给家里换来油盐酱醋茶,给妈妈换来一瓶瓶雪花膏,给爸爸换来一包包烟……
  客人来了,鸡蛋奋不顾身救急,上餐桌滋养客人的眼与胃,替爸爸妈妈挣一个面子。爸爸妈妈在客人面前得以展颜。陶罐看着爸爸妈妈的微笑,怀想着鸡蛋的情谊,脸越发红起来。
  淀粉经过陶罐喂养,凝成滑腻洁白的菁华。妈妈用她做出花样百出的面食:玻璃饺子,凉粉坨,粉面海蚌儿……
  陶罐在柜上高兴地笑着。我替你们收藏了多好的物品呢!
  陶罐笑着笑着,就笑成个妈妈了;妈妈忙着忙着,就站成一个陶罐了。
  陶罐记录着我家的“起居注”,妈妈的手记载着我们全家成长的过程。
  妈妈。陶罐。
其他文献
说起归有光,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项脊轩志》里那句“庭有批把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樸实的话语,淡淡道出了对亡妻的思恋与怀念,不知有多少人读到此处潸然泪下。  明正德年间,归有光出生在一个日趋衰败的大族中。归有光自幼闻名乡里,九岁能成文章,十岁时作洋洋千余言《乞醯论》,十四岁应童子试,二十岁考赴南京参加乡试。年轻气盛的归有光,“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且背负着大家族复兴的责
期刊
一  我想,我是被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这本书给下了蛊了。  我第一次看《伊斯坦布尔》时,是2007年的晚夏,我在当时的读书笔记里这样写道:“乌云沉沉,疾风阵阵,远处有雷声。暴风雨前的风有一种寒气,透过脚尖往上走。空气里一种腥甜的味道。天的另一边,最后几朵亮云与乌云遥遥相对。一只黑色的鸟低飞过去,掠过白色月季的枝头,飞走了。一时间,鸟叫声四起,其声颇为自得。我收回眼光继续读书。帕慕克描述他黑白的伊
期刊
雷 雨 本名王振羽,国家一级作家,出版人,文史学者,出版专著多部。  乾道六年,即1170年,孝宗主政,临安一切如常,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年,似乎并无大事发生。这一年的夏秋之际,南京依旧闷热烦躁,难得有片刻清凉。而此年距南宋灭亡的1279年还有百余年,而宋室南迁迄今已经43年了,主战与主和的纷争此起彼伏,一直不绝,但大体上还能够维持局面上的稳定。  这年夏季,准确地说,也就是7月5日至10日,已经45
期刊
在纽约游学期间,我一直在听泰勒的《欢迎来到纽约》,随着迎面扑来的时尚、迷人、喧闹气息,心潮便随之澎湃。如果你没有来过纽约,就无从领略到这种奇妙的感受。1.归零地的心灵震撼  繁华是人们对纽约的第一印象,而纽约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严肃的、冰冷的。因为我的第一站是归零地。  归零地是美国政府为了纪念发生在2001年的那场骇人听闻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在曾经是曼哈顿地标建筑的世贸双子塔大楼坍塌后的遗址
期刊
王小冬住在城北兴旺街上,出家门,直走,踏出巷子便是一路排的街坊。   正对面的是北记杨梅汁,挺古老的招牌,房子很深,老板爱听扬剧,夏日里杨梅汁悠悠地散发出冰凉凉的甜丝。再左边是李家酥饼店,整日油油的气味。右面是杨家香店,很宽敞,安安静静、沉沉迷迷地香着,即便非年非节,也有长辈为晚辈抱一些斗香回去,祈祷考试或者出行顺利。  小冬最爱李家的韭菜盒子,从小吃到大的,店家是个大高个子,哑巴,右眼下有颗痣。
期刊
“要准备一个大火锅,涮肉和蔬菜,然后再做一点菜吗?糖醋肉、腌制香肠、火腿、卤蛋、卤牛肉和卤鸡脚做一个拼盘怎么样?红烧老鹅、清蒸鸡、红烧鲈鱼、红烧带鱼、油面筋塞肉、油焖笋干、凉拌皮蛋、宫爆鸡丁,好了,差不多了吧,妈?”母亲拿着本子,对外婆说道。  “这是一个好机会。”我面上浮起不易察觉的微笑,一个偷吃的好机会。  如何在摆好盘的菜中,偷吃一块,还不被烧菜的外婆和母亲发现?这无疑是一门技术活。除夕夜的
期刊
林欣霖 就读于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作品散见于《作文素材·时文选粹》《做人与处事》《作文与考试》《读写》等刊,曾获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复赛一等奖,第一届中国校园文学奖二等奖,小作家杯三等奖等,她的文字细腻,总能打动到读者的内心。任《闽南日报》小记者,《读者·校园版》的校园通讯员。  热爱读书,擅长书法。在第五届国际奥林匹克书画大赛中荣获铜奖,在历次厦大周年庆书画大赛中获得三等奖。自小学习古筝,自学电子
期刊
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经过匡地。匡人曾遭受鲁国阳货的掠夺残杀,便误抓了相貌很像阳货的孔子。孔子被拘时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他自信满满,集传承文化重任于己身,认为既然上天让自己担此重任,就不该命丧匡人之手!孔圣人深沉的文化承担意识,是一种强大自信,指引着后世的有志之士,继往开来。  穿越時空,我仿佛看到两千多年前
期刊
小时候,家门前有棵合欢树, 她是一棵不一样的合欢树。每次见到她,我就不由地停住脚步。  未见过开得这样妙的合欢树,只见一片艳而不俗的粉红色,像撑起的降落伞,在空中静止。不愿多言,不愿多语。渐深渐浅,摇曳,舞动,不停地伸展。  一片粉红的海洋中,一颗颗闪闪的亮点,就像在粉红的天空中眨眼的小星星。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合欢花渺小而闪亮的花蕊正甜蜜地沐浴着阳光。  当春暖花开时,人们被她朴素淡雅的美
期刊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扇窗。  它装了悲欢喜乐,映了人间百态,刻了世事无常,也绘了一段锦绣浮生。  我们拿它当心灵的窗户,它也拿我們当窥伺外界的门户。  它就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折射着不同的晶亮的眸光。从窗户里面望出去是无声的世界,人们形色各异,步履安然,却有水光在眼角闪烁——那是我们心底深重沉郁的部分,还是每个人记忆中最为隐秘的过往?  或许从这扇窗望出去能看见人的今世前生,在黄泉路上忘川河前犹豫太久才
期刊